学术投稿

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COPD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燕伟静

关键词:甲泼尼龙, 无创正压通气, 2型呼吸衰竭
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2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OPD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60例,将60例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大剂量甲泼尼龙组和联合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予阿奇霉素静滴,大剂量甲泼尼龙组给予甲泼尼龙,联合组予甲泼尼龙和无创正压通气(NIPPV)联合治疗,疗程均7d;监测患者血液pH、PaCO2、PaO2及肺功能指标,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联合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甲泼尼龙与NIPPV联合治疗COPD并2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PaCO2,改善肺功能.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转移瘤CT增强与MRI增强对比

    目的:探讨CT增强及MRI增强在脑转移瘤诊断作用.方法:回顾收集35例脑转移瘤临床资料,男18例,女17例,全部患者均行CT增强及MRI增强扫描.结果:MRI增强较CT增强多发现病灶62个.结论:CT及MRI扫描是诊断脑转移瘤的主要检查方法,MRI增强扫描对于早期颅内多发微小转移瘤及小脑的数目大小部位的发现明显优于CT增强扫描.

    作者:王锋;黄晗;战心;王维丰;王永杰;刘松岩;何雪松;闫世平;吕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老年消化性溃疡7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研究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并发症,治疗等方面的特点.方法:选择2010-02 ~ 2012-06期间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老年组76例,中青年组7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非节律性腹痛的29例,胃溃疡的发生率55.3%,十二指肠的发生率(37.5%),并发出血8例,治愈24例,有效37例,总有效率为80.2%,与中青年组相比,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不典型,胃溃疡多,易并发出血,治疗效果一般.

    作者:李欧;何晶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早期干预(中医“治未病”)在防治高尿酸血症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体质人群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的差异并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应用于防治高尿酸血症中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04~2013-01本院体检科进行健康体检中发现的高尿酸血症患者1000例,对其进行中医体质类型辨识,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和出生地人群出现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主要中医证候类型,并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应用于防治高尿酸血症中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结果: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男性比例大于女性;在年龄段的分布上,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也显著增加,在中医证候方面以气虚血瘀证候为主,不同出生地的人群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未见显著差异(P> 0.05).中医“治未病”思想应用于防治高尿酸血症具有极大的可行性及广阔的临床前景.结论:对于无明显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正确的中医体质类型辨识后,中医“治未病”思想应用于防治高尿酸血症具有极大的可行性及广阔的临床前景.

    作者:郑粤湘;赵凤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5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05 ~2012-05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100例,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常规方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观察组加用美美他嗪治疗,回顾相关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LVEF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有提高,但观察组提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ST段下移幅度、缺血持续时间、缺血性发作次数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症状及心功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为良好预后提供了保障.

    作者:王石林;陈树丹;丘向艳;罗石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颌骨骨折手术中应用坚固内固定技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坚固内固定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110例患者.结果:患者手术切口Ⅰ期愈合.固定可靠,复位良好,咬合关系及张口度正常,口腔功能及颜面部外形良好.钛板钛钉无松动、移位和排异反应.结论:坚固内固定是治疗口腔颌面部创伤、畸形及骨缺损重建较为理想的固定技术.

    作者:张克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溴敌隆中毒患者1例急救护理

    溴敌隆是一种茆满二酮类灭鼠剂,具有高效低毒抗凝血等特点,且易于吸水.此药进人体内后,对维生素K产生竞争性抑制作用,使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Ⅱ、Ⅶ、Ⅳ、X等合成受阻,另一方面它还可以损伤毛心血管内皮细胞,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加重出血[1].如不及时救治,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我科于2013-01-28收治一例溴敌隆中毒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现将急救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孙婉香;李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的社区综合干预措施的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社区综合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影响,探讨2型糖尿病的社区综合干预措施.方法:把确诊的社区T2DM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应用糖尿病药物治疗,干预组增加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的社区综合干预的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并随访观察6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并发症、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合理运动、自我监测血糖百分率.结果:干预前两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并发症、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合理运动、自我监测血糖百分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社区综合干预后,干预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在T2DM的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社区综合干预有利于T2DM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

    作者:崔占叶;崔付清;马英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80例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股沟疝的患者160例,分为实验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其中实验组应用无张力修补,对照组应用传统修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与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远远少于对照组,且手术用时、术后住院天数、起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2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75%.结论:应用无张力修补治疗腹股沟疝,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疗效显著.

    作者:王智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呼吸系统临床抗菌药物的给药分析

    目的:探讨呼吸系统临床抗菌药物的给药种类与方法.方法:选择2009-05 ~2012-11入住我院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280例,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观察统计.结果:本组患者抗菌药物大多采用静脉滴注,其次为口服用药.多采用抗假单胞类,其中以抗假单胞头孢/青霉素类、抗假单胞碳青酶烯类为主.结论:我院呼吸系统临床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多为注射治疗和抗假单胞类药物,同时需因人而异,因地适宜.

    作者:陈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抢救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以来,我科15例临床确诊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来观察医护人员采取及时治疗及合理的护理措施所产生的疗效.结果:通过积极治疗及急救护理,成功挽救视力达到70%.结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越早治疗视力恢复越好.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是视力恢复的关键.

    作者:石磊;伯峰;历清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类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以正确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类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内科从2012-05~ 2013-01所收治的32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所使用的抗菌类药物的种类、用药时间、用药方式、联合用药、疗程以及合理性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在本组的325例患者中,使用抗菌类药物的患者301例,所占的比例是92.6%;药物使用时间短的是3d,长的是33 d;使用频率高的抗菌药物是头孢菌素类,其次是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其中主要是采取静脉滴注以及口服的方式用药;其中用药以二联用药居多.结论:在对患者进行抗菌类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掌握药物特点,药效、适应症以及不良情况等,以科学、有效、安全的用药.

    作者:白旭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早期应用纳洛酮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纳洛酮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10~ 2011-05因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就诊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29例,女性21例,观察疗效.结果:经治疗,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结论:早期应用纳洛酮,是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优越性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李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犬下颌骨种植体植入及种植体间连接对骨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犬下颌骨种植体植入及种植体间连接对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选择8只Beagle系狗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未行种植体植入组)2只,连接实验组(种植体植入后种植体间连接组)3只,非连接实验组(种植体植入后未行种植体间连接组)3只,比较骨生长发育情况.结果:3组动物拔牙侧O、P、Q三个测量值与未拔牙侧差异明显,其中实验组差异更加显著,在其它测量值上无显著差异性.结论:将植入体植入到生长期的下颌骨体部并不会影响下颌骨整体的生长发育.

    作者:宣铁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加强护理管理对输液室医院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强护理管理对控制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两组不同时期的门诊输液室患者,一组进行普通管理,另一组加强规范化管理.结果:观察组的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严格的护理管理,有效控制了门诊输液室的医院感染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张桂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多发性抽动症致慢性咳嗽3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咳嗽与多发性抽动之间的关系,提高多发性抽动症的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多发性抽动症致慢性咳嗽33例的临床特点及其误诊误治情况,终的治疗效果.结果:结果:33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表现为清嗓19例(57.5%),干咳9例(27.3%),吸鼻5例(15.2%).初期易被误诊为呼吸道感染,终误诊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15例(45.5%),咳嗽变异性哮喘12例(36.4%),过敏性咳嗽4例(12.1%),胃食管返流2例(6%).结论: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发声性抽动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原因之一,常规治疗效果差的慢性咳嗽患儿要注意排除多发性抽动症.

    作者:张炫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截瘫并褥疮早期手术治疗的体会

    目的:总结探讨截瘫并褥疮手术治疗的个人点滴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荣军医院1982~2005年截瘫并发褥疮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Ⅰ期愈合23例,Ⅱ期愈合16例,再次手术5例,再次手术者一般均在2个月内愈合.结论:对Ⅲ度以上褥疮早期采用手术疗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华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12~ 2012-12收治的40例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21例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11例患者进行静脉加鞘内注射治疗,对8例患者进行鞘内抗生素注射加静脉治疗以及腰大池置管引流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40例患者中痊愈人数、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无效人数分别为31人、4人、2人、3人,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对于神经外科手术颅内感染需要进行有效的预防,在术后的治疗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增加影响,服用抗生素,根据细菌感染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作者:韩瑞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8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清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手术时机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88例患者24 h内清除血肿36例,2~7d清除血肿50例,11d清除血肿2例.其中6例再出血,占6.82%,12例死亡,占13.6%,死亡者出血量均100 mL,且早期形成脑疝.对照组100例患者24h内抽吸10例,2~7d抽吸68例,13 d内抽吸22例.24例再出血,占24%,22例死亡,占22%.结论:早期手术解除脑部受压是治疗的关键,是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应当根据不同病情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

    作者:李玉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奥曲肽降低肝硬化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内压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奥曲肽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的压力,观察硬化剂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6-01 ~ 2012-12应用奥曲肽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5例,监测曲张静脉压力变化.结果:应用奥曲肽后10 min内平均降低51% (2.45 kPa).结论:应用奥曲肽能降低肝硬化曲张静脉内压力,有利于控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急出血,增强硬化剂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绍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孕妇产后出血59例临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孕妇产后出血临床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产后出血患者,分组就常规护理与整体护理干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彻底止血,观察组生命体征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孕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对母婴生命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者:贺雪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