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兰
目的:对比腹腔镜辅助下阑尾切除术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科2012-01~ 2012-08间40例开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和40例开腹阑尾切除术(OA)的手术资料.对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药物应用、切口感染率、平均住院天数、肥胖患者术后切口积液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总费用等进行对照比较.结果:LA组(多项指标均较OA组有明显优势)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镇痛药物应用、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情况、住院天数与OA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住院总费用较OA组高.结论:LA与OA相比较,有手术创伤小、疼痛程度轻、住院时间较短、并发症少、病情康复快等优点.在无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尤其对于肥胖体型者,为大多数阑尾炎首选手术治疗方式.
作者:李克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评价三种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方法在献血员筛查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经过TPPA实验确诊为梅毒感染的献血员血浆标本150例,用胶体金、ELISA、WESTEN-BLOT方法进行TP-IgM检测.结果:一期梅毒、二期梅毒、潜伏梅毒的TP-IgM抗体阳性率,ELISA检测高于胶体金5%,胶体金、ELISA检测均高于WEST-EN-BLOT5~10%.三种检测TP-IgM方法在不同时期梅毒组中,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检测方法对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的阳性率存在差异,快速检测胶体金法适用于快速初筛,ELISA检测适合于终确诊.
作者:郑伟;杜艳丽;王慧媛;刘彦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与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之间的联系,以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降低剖宫产率.方法:从2010-01~2012-12在景德镇市602所职工医院登记分娩的且年龄在20~35岁之间的2165位初产妇中,随机抽出B超检查有脐带绕颈的100例作研究组;B超检查无脐带绕颈的30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有脐带绕颈100例中,胎儿宫内窘迫3例,新生儿窒息0例,剖宫产17例.无脐带绕颈300例中,胎儿宫内窘迫11例,新生儿窒息2例,剖宫产48例.研究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情况及剖宫产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有无脐带绕颈与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关系不大,不能因为有脐带绕颈而选择剖宫产.
作者:于爱琴;汪愈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以病人为中心,夯实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宗旨.方法:对不同自理能力的患者进行分级,落实相应的基础护理.结果: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强化的基础护理.结论:自理能力的评估在优质护理服务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可根据患者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护理,在临床可广泛应用.
作者:王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溴敌隆是一种茆满二酮类灭鼠剂,具有高效低毒抗凝血等特点,且易于吸水.此药进人体内后,对维生素K产生竞争性抑制作用,使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Ⅱ、Ⅶ、Ⅳ、X等合成受阻,另一方面它还可以损伤毛心血管内皮细胞,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加重出血[1].如不及时救治,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我科于2013-01-28收治一例溴敌隆中毒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现将急救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孙婉香;李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比较两种宫内节育器的临床疗果.方法:采用专用的放置器将IUD固定在子宫底的肌层内,并悬吊于子宫腔内.结果:两种IUD使用6个月比较,如妊娠率分别为0.76%、5.13% (P >0.05),脱落率分别为0、7.0%(P<0.05),因症取出率分别为0、10.3% (P <0.05),放置半年续用率分别为99.24%、89.3% (P >0.05).吉妮组132例无一例脱落及因症取器.结论:采用吉妮IUD避孕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具有更高效的避孕效果.
作者:樊丽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在妊娠期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妊娠期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肝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消失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时,观察组2例,对照组3例于肝功能恢复以后自愿行人工流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明显改善妊娠期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及临床症状,且对母体及胎儿均较安全.
作者:陈淑侠;石志堂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薄层骨算法重建技术对于可疑颅骨骨折的诊断优势.方法:选择脑外伤后可疑骨折患者36例,均行一次CT扫描采集数据,采用两种算法,得到两组图像.结果与结论:一次扫描,两次计算而得出两组图像相互结合观察,在颅骨骨折诊断中有明显优势,可大幅减少误、漏诊.
作者:马岩;尹伟;崔强;陈家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组抗抑郁药阿米替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5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0.6 g/次,3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米替林,25 mg/次,2次/d.两组均4周为1疗程.结果:察组患者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米替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具有较好的临床有效率,安全可行,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阿孜古丽·卡斯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可吸收线用于会阴侧切口缝合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1-01~2012-06经阴道分娩550例,其中465例会阴侧切口采用可吸收线连续缝合.结果:切口愈合好,住院时间缩短,提高床位周转率,节省了医疗费用,疼痛减轻,受到产妇的欢迎.结论:可吸收线连续缝合会阴侧切口,皮肤采用皮内缝合无需拆线,不留针眼、外表更为美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道红;刘婷婷;兰国燕;张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病理性黄疸的病因、临床诊治及护理措施.方法:将152例黄疸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总结病理性黄疸的病因、临床诊治及护理措施.结果:在选择的病例中感染、母乳、溶血等成主要病因.经采取有效的临床诊治及护理措施后,患儿预后较好.结论:病理性黄疸,及早发现,早期限诊断,早期治疗、护理得当,预后良好.
作者:黄梅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或肝癌病人腹壁静脉穿刺术的操作方法及效果.方法:对42例肝硬化及肝癌病人实施腹壁静脉穿刺术,每例病人均试行腹壁静脉血管穿刺术2次,总计穿刺次数为84次.结果:一次成功次数为80次,成功率大于95%效果良好.结论:实验结果显示采用腹壁静脉穿刺有以下好处:(1)解放病人四肢,使病人在静脉输液过程中自己可以进行一些日常生活活动,例如进食、读书、修饰等.(2)防止长期多次穿刺四肢血管造成四肢静脉血管血栓硬化闭塞,为其修复提供了时间.(3)易于固定等.
作者:杨晓利;彭书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咳嗽与多发性抽动之间的关系,提高多发性抽动症的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多发性抽动症致慢性咳嗽33例的临床特点及其误诊误治情况,终的治疗效果.结果:结果:33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表现为清嗓19例(57.5%),干咳9例(27.3%),吸鼻5例(15.2%).初期易被误诊为呼吸道感染,终误诊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15例(45.5%),咳嗽变异性哮喘12例(36.4%),过敏性咳嗽4例(12.1%),胃食管返流2例(6%).结论: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发声性抽动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原因之一,常规治疗效果差的慢性咳嗽患儿要注意排除多发性抽动症.
作者:张炫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对早期胃癌根治术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患者,甲组患者70例,均诊断为早期胃癌患者;乙组患者72例,均诊断为中期、晚期胃癌患者,对两组患者均采用胃癌根治术进行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显著优越于乙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术后1年随访淋巴转移率显著优越于乙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显著优越于乙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进行早期手术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一年淋巴转移率和术后5年生存率,所以对胃癌高危人群应进行定期胃癌筛查,一旦发现早期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郝志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民营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方法:调查分析了我院五年来流失322名护士的去向.结果:民营医院护士年流失率高达40.0~54.3%.结论:通过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建立规范管理机制,改善护士待遇等方面,为民营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新思路,以减少护士的流失,稳定护理团队,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朱琳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静滴联合阿米卡星雾化吸入治疗肺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效果.方法:肺部感染患者200例根据治疗药物应用的不同分为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两组都采用阿米卡星雾化吸入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静滴联合阿米卡星雾化吸入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当前肺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越来越多,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静滴联合阿米卡星雾化吸入治疗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同时安全性好.
作者:赵军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观察社区综合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影响,探讨2型糖尿病的社区综合干预措施.方法:把确诊的社区T2DM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应用糖尿病药物治疗,干预组增加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的社区综合干预的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并随访观察6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并发症、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合理运动、自我监测血糖百分率.结果:干预前两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并发症、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合理运动、自我监测血糖百分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社区综合干预后,干预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在T2DM的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社区综合干预有利于T2DM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
作者:崔占叶;崔付清;马英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清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手术时机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88例患者24 h内清除血肿36例,2~7d清除血肿50例,11d清除血肿2例.其中6例再出血,占6.82%,12例死亡,占13.6%,死亡者出血量均100 mL,且早期形成脑疝.对照组100例患者24h内抽吸10例,2~7d抽吸68例,13 d内抽吸22例.24例再出血,占24%,22例死亡,占22%.结论:早期手术解除脑部受压是治疗的关键,是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应当根据不同病情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
作者:李玉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研究使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幼儿肱骨远端骨骺分离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08-06~2011-09间就诊的肱骨远端骨骺分离骨折幼儿患者20例,对患者进行麻醉生效后进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手术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石膏外固定,石膏辅助性固定5周左右可以拆除,患者可以进入功能锻炼的阶段治疗.全程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7至12个月,平均10.4个月.随访内容包括对患者骨折部位外观和功能进行综合性评价,对患者进行X线片检查,重点核查其患肢正侧位等各部康复情况.并根据X线片测量Baumann角和提携角.结果:治疗后患者患侧提携角平均值为11.89,健侧提携角平均值为10.39;患者患侧Baumann角均值为68.5,对侧为66.6,均在正常范文内.20例患者疗效评定为优者为17例,良者为3例,优良率达100%,所有患者治疗后手术切口一期愈合率达100%,手术后7~8周X线检查结果显示外骨痂生长良好.结论: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幼儿肱骨远端骨骺分离骨折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唐秀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12~ 2012-12收治的40例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21例患者进行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11例患者进行静脉加鞘内注射治疗,对8例患者进行鞘内抗生素注射加静脉治疗以及腰大池置管引流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40例患者中痊愈人数、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无效人数分别为31人、4人、2人、3人,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对于神经外科手术颅内感染需要进行有效的预防,在术后的治疗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增加影响,服用抗生素,根据细菌感染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作者:韩瑞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