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玲
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指征.方法:对46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半年,根据GOS预后评分,治愈28例,中残13例,重残2例,死亡3例.结论:对双额叶脑挫裂伤的患者要及时手术,能提高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志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综合心理干预对飞行员住院病程的影响.方法:108例住院飞行员分为内科病58例,外科病50例,各随机均分为2组,即综合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统计并分析比较各组病人住院病程天数.结果:内科病员综合心理干预组平均住院病程为18.6±3.5 d,对照组平均住院病程为25±4.1 d(P<0.05).外科病员综合心理干预组平均住院病程为16±2.9 d,对照组平均住院病程为24±3.8 d(P<0.05).内科和外科病住院飞行员的综合心理干预组住院日均少于对照组.结论:综合心理干预能够显著缩短飞行员住院日,促进飞行员早日回到工作岗位,对提高飞行部队战斗力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悦;刘德宝;王秀明;刘海莹;陈英;李冬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声带息肉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2010-08~2012-08对50例声带息肉手术患者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实施的护理进行经验总结.结果: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护士记录所需时间缩短,患者的住院费用降低.结论: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对声带息肉手术患者护理效果明显,在临床中推广的价值很大.
作者:刘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36例使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使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对该36例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恢复良好,术后仅一例并发症发生,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结论:采用得当的护理措施和康复指导是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的有力保证.
作者:农秀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全髋关节置换术合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分析其对改善预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4例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伴糖尿病患者,做好患者术前准备、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控制血糖及牵引护理,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密切监控患者血糖变化,及时调整饮食及胰岛素用量,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进行髋关节康复锻炼及出院指导.结果:24例患者出院后随访6~24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生活能够自理,心理状况较好,疗效满意.结论:采取专业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产生,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迎利;李静;梁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优质护理服务开展的影响.方法:2011-03~2012-10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对857位住院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服务质量不断上升,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增加,患者由原来的被动变为主动参与护理治疗,达到了健康及促进健康的目的.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部分躯体症状,减轻心理及生理反应,使其保持心理平衡,既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又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并且通过心理干预,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得到相应的改善.
作者:姚玮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采用银汞钉核加全冠修复后牙残冠保留患牙.方法:完善的根管治疗和根管预备后以银汞合金逐层严密填入根管并恢复牙冠外形,24 h后牙体预备全冠修复,观察3年疗效.结果:自2009~2011年共治疗患牙128例,随访3年,成功率88%.结论:采用银汞合金钉核加全冠是修复后牙残冠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作者:田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通过对信息技术环境下,传统医院图书馆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进行分析,就创新医院图书馆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发挥医院图书馆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探讨、提出建议.
作者:鲁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56例DEACM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与综合护理干预.8 w后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GQOL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DEACMP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郑梅;黄廷芬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26例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应用VSD(vacuum sealing drainage)技术后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08~2012-07采用VSD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伴感染病人26例临床护理.结果:术后经持续负压引流10 d,创面干燥,肢体肿胀消退,为植皮存活创造了有利条件.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减少渗出物的聚积,防止创面的扩大,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多次换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周密的护理、通畅的引流及合适的负压调节是VSD引流成功基本的保障.
作者:郑军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由于单位于2006-08-15会餐,发生了318人共进烤鸭发生食物中毒,经用利福平与甲氧苄氨嘧啶治疗5d后全部治愈.
作者:黄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作为基层医院,住院部药房药品的销售量很大,提高住院部药房的药学服务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药师需要对药学服务结合在服务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经验上的沟通和交流,同时总结经验.住院部的药学服务同门诊部的有不同之处,其在与住院部药房的医护人员同患者之间的交流比较少,更多的是与医护人员相交流.基层医院的药学服务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作者:周洋;徐可;李德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为探讨嵌体治疗飞行人员食物嵌塞的临床价值.方法:牙体预备取模,用氧化锆嵌体修复.结果:36例病人38颗患牙,接受嵌体修复治疗,获得良好效果,经1~5年观察,未再出现食物嵌塞现象.结论:嵌体治疗食物嵌塞效果可靠,建议在飞行人员中推广应用.
作者:余华标;马辰春;周府伯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研究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4例急性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120 U/kg皮下注射,q12 h,大剂量10 000 U,2次/d,疗程5~7 d;同时口服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100 mg,1次/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统计心血管事件发生,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12个月,观察组发生率7.69%,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13.4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选用低分子肝素合阿司匹林治疗ACS是一个可靠、有效的方案.
作者:王新成;许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头颈联合CTA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评估头颈联合CTA检查患者58例.结果:58例均成功完成扫描,图像重建成功,均较好地显示出扫描部位所需血管图像,图像评价优36例,良22例,差0例.结论:头颈联合CTA是基层医院能满足头颈部血管疾病诊疗需求的重要检查诊断手段,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尚敏;张海梅;李朋涛;时佳音;李淑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维康达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08-02~2011-09使用维康达治疗晚期胃癌的中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维康达单药口服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有效率为45.0%,临床获益率为80%,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多为Ⅰ度和Ⅱ度.结论:维康达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服用方便,是晚期胃癌患者的理想选择,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潘泾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失血性休克、出血量及发病情况、回顾分析24例异位妊娠病例.结果:24例异位妊娠患者中输卵管妊娠22例,占异位妊娠的91.7%;22例输卵管妊娠中输卵管妊娠破裂18例,占75%;输卵管妊娠未破裂或流产4例,占16.67%;重复性异位妊娠2例,占8.33%.输卵管妊娠破裂平均出血量1 200 mL,输卵管妊娠未破裂或流产平均出血量555 mL.结论:输卵管妊娠发病率高;输卵管妊娠发病原因主要是输卵管炎;输卵管妊娠破裂发病率明显高于输卵管妊娠未破裂或流产且出血量明显多;异位妊娠能早期诊治,既节约了资源、减少病人损伤,又避免了输血的风险.
作者:刘燕妮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手术室作为院感的一个重要科室,必须严格管理,防止交叉感染和感染暴发.而层流手术室通过初、中、高效过滤,使空气达到大化洁净,是病人进行手术、检查、治疗的理想场所.我院自启用层流手术室以来,未发生手术室感染事例,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得到了可靠的保证[1].现就我的体会谈谈层流手术室的院感管理:
作者:张爱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26例CHF患者(NYHA分级Ⅱ级48例,Ⅲ级42例,Ⅳ级36例)作为CHF组,另选取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后对CHF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清NT-proBNP水平的测定.结果:CHF组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不同心功能组(NYHAⅡ~Ⅳ级)间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CHF患者(NYHAⅡ~Ⅳ级)在治疗后血清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能反映CHF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病情变化,可作为判断病情、观察治疗效果及评价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康骊泉;蒋亚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干扰素在治疗宫颈糜烂过程中的临床实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了2011-12~2012-10间入院治疗的130例宫颈糜烂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临床相关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针对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法后的相关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比例为93.85%,总显效比例为61.54%;对照组总有效比例为70.77%,总显效比例为21.54%.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总显效率组间比较,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水平,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干扰素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上治疗宫颈糜烂的可靠选择.
作者:曹金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