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娟;万芬
目的:评估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状况.方法:对我院2008~2009年应用的中药注射剂的品种、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09年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品种、金额总量逐年增加,但各类药物单独的应用情况有区别.结论:应加强中药注射剂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与评价,以提高其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赵桂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利用超声刀微创术在甲状腺手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104例病人使用超声刀及相关技术行部分或次全微创甲状腺切除术.结果:本组完成104例手术,切口长2.0~4.0 cm,术中失血平均出血量38 mL(10~136 mL).无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97例切口一期愈合3例二期愈合.术后1例抽搐及低钙血症者,无大出血者.结论:小切口超声刀手术具有切割精确、不损伤周围组织、出血少、产生烟雾与焦痂少等优点;利用超声刀辅助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能达到微创、美观、安全的手术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晶锐;李荣江;刘维藩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危重颅脑损伤术后应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对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的意义.方法:对危重颅脑损伤意识障碍病人进行Clasgow昏迷评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降低提示病情加重、颅内血肿增大,及时进行手术治疗34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逐渐上升67例.结论:应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对护理工作有很大帮助,为病人的护理提供准确的依据.
作者:李成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气压弹道碎石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196例输尿管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患者进行术前心理干预、完善各项检查及宣教,术中医护密切配合,术后引流管护理,并发症观察与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心理状态稳定、积极配合治疗,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恢复快,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加强围术期各项护理工作的落实,可为病人顺利康复提供重要保证.
作者:李艳华;刘亚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研究BRIT1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BRIT1基因在40例结肠癌组织及其对应的切缘正常结肠组织中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BRIT1基因表达水平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其临床意义.结果:RT-PCR结果显示BRIT1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较切缘正常结肠组织显著下调(P<0.05).BRIT1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结肠癌Dukes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BRIT1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显著的下调,其表达水平与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
作者:张安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评价阴道放置克霉唑与口服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两种方案,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择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20例,分为治疗组A和对照组B,A组给予每周阴道放置克霉唑500 mg. B组给予每周口服氟康唑150 mg.两组均于用药后1周复查1 次.结果:A组痊愈50例,显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B组痊愈44 例,显效6 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3.13%.结论:阴道放置克霉唑与口服氟康唑比较有显著差异,但阴道放置克霉唑使用方便,未见不良反应;口服氟康唑使用不便,且口服较苦,不良反应存在,故阴道放置克霉唑更易为病人接受,是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较佳选择.
作者:王媛媛;张卫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和胃散中橙皮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Inertsil ODS-SP(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1%醋酸(28∶72);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3 nm;柱温30℃.结果:橙皮苷在7.0~70.0 μg/mL范围内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5% (RSD=0.82%,n = 9).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和胃散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作者:崔永青;刘光斌;毛和平;隆旭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介绍国内外数字图书馆及我国医院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概况、提出了在医院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作者:郭锦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显像技术和声学定量技术评价尿毒症患者心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多普勒组织显像技术和声学定量技术测定30例尿毒症患者二尖瓣环运动速度(Ve/Va)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2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尿毒症患者的二尖瓣环运动速度(Ve/Va)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尿毒症患者与健康对照组间EF值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在无心脏收缩功能影响时已经存在舒张功能受损.
作者:柴红丽;吴邦骐;崔立平;陈建国;李洪霞;单诗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尿道狭窄患者内切开的疗效及经验.结果:32例患者术后留置导尿3~4周,1次性成功29例,1例手术后拔除尿管不能排尿,再次内切开后成功,4例定期尿道扩张,术后进行尿流动力学随访6~24个月.结论:腔镜下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小、疗效确切,可反复操作,是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的首选方法.
作者:刘玉明;陈日新;马子方;邓钊晋;李广;易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对胰腺囊性肿瘤进行分析、诊治.方法:收集我院2005-01~2009-10间送检病理的70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65例采用手术治疗, 5例采用保守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就诊后24 h内即明确诊断者50例(71.43%),就诊后2~4 d内明确诊断者5例(28.57%).手术治疗较保守治疗方法而言,治愈例数和有效率大幅度提高.结论:手术治疗是胰腺囊性肿瘤根本治疗手段,原则上,一经发现,就应手术切除.B超,CT和MRI等影像学技术是胰腺囊性肿瘤的主要诊断方法.
作者:袁汝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内血肿神经内镜手术的护理.方法:总结神经内镜下治疗高血压脑内血肿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本组病例18例,经恰当的治疗及护理.随访6 个月,格拉斯哥评分优5例,良9例,中2例,差、死亡各1例,优良率为77.78%.结论: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内血肿具有定位可靠、侵袭性小、并发症少、护理简便等优点.
作者:陈劲梅;李红梅;范红;王维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围手术期低体温是外科患者在手术期间护理的常见问题,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本文综述低体温发生的原因、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护理预防.
作者:伏晓桂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对剖宫产术选择的临床指征进行分析,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01~2009-12期间实施剖宫产的病例资料.结果:单一剖宫产62例,占剖宫产原因57.41%,其他因素剖宫产46例,占42.59%比例,其中,骨盆异常、梗阻性难产居于第一位,头盆不称位位列第二.结论:严格控制和掌握相关剖宫产的临床指标,可以很好地对剖宫产率进行控制.
作者:王锦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视神经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视神经挫伤患者40例(42眼)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21眼),对照组20例(21眼).治疗组主要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30 μg,用 2.0 mL0.9%氯化钠溶液或注射用水溶解,肌肉注射,1次/d,平均治疗21 d,同时给予改善微循环及激素类药物治疗.对照组除不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外,其他用药同治疗组.结果:主要疗效观察指标为视力、VEP,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95%,对照组为52.3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3.875,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视神经挫伤的治疗具有肯定疗效,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玉国;张丹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近年来,产科不断上升的纠纷趋势多与孕产妇死亡、新生儿死亡及不良后遗症有关,本文总结了2007-01~2009-10以来我科发生的86例抢救病例,分析了产科抢救的特点,阐述了提高产科护士抢救技术的方法、措施,为产科护士长对病房护士的团队建设提供了一些信息.
作者:肖家凤;杜长丽;孟爱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其原因.方法:对63例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其次为中药注射剂,受损害的系统以消化系统为多.结论: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加强监刚,减小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危害.
作者:王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在应用纤维喉镜检查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做好护理配合,提高插管成功率和诊治率.方法:通过在纤维喉镜诊治前的心理干预,诊治中做好护理配合,诊治后的护理指导和健康教育,确保纤维喉镜诊治全过程安全顺利进行.结果:诊治的805例病例均能顺利进行和完成.结论:做好整个过程的护理配合,是顺利进行纤维喉镜检查治疗的保证.
作者:苟小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文章通过分析目前对在职护理人员进行社区护理理论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对策,从而达到通过培训真正能转变护理人员服务理念,掌握社区护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社区护理的基本技能的目的.
作者:张凤茹;魏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沐舒坦治疗早产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将62例早产儿肺炎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沐舒坦滴注,连用5~7 d.结果:治疗组在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沐舒坦治疗早产儿肺炎疗效显著、安全.
作者:王丽菊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