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从长伟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肢体严重热钢贯穿伤的效果.方法:2006-06~2009-09共收治肢体严重热钢贯穿伤病人32例,均先行创面清创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7~10 d后更换引流,7 d后再次行二期手术,通过二期缝合,植皮和局部皮瓣转移封闭创面.结论:本组病例通过应用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后创面坏死组织得到彻底清除,肉芽组织新鲜,具有常规换药无法代替的优越性,它为及早覆盖创面创造条件,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痛苦.
作者:蔡泽贤;林少弟;周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 C臂X光机引导下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在C臂X光机引导下对5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盘内、盘外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57例患者治疗后3~24个月随访,显效17例,有效3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4%.结论: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操作简易,创伤小,疗效确切的方法.
作者:罗琦;陈忠民;杨亚沁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临床处理情况.结果:220例中,试产185例,95例可经阴道分娩,试产成功率为51.3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母婴安全.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分娩并非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符合试产条件者,在严密观察下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性.
作者:栾淑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希德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帕罗西汀起始剂量为20 mg/d,部分病例在2周后增加到剂量,大剂量80 mg/d,合并希德50 mg/d;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起始剂量为20 mg/d,部分病例在2周后增加到剂量,大剂量80 mg/d,根据耐受程度及疗效逐渐加量,睡眠障碍的患者每晚加服苯二氮芷卓类药.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3例,无效3例,显效率为80.0%,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痊愈7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7例,无效7例,显效率为53.3%,有效率为76.7%.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希德治疗抑郁症见效快、疗效确切.
作者:孙仲秋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高血压病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它的主要危害是造成靶器官的危害,以致发生心、脑、肾的严重并发症并危及生命.为了控制和延缓危害的发生,我科对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金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术后复发的原因和探讨如何改进首次的手术方法防止疝修补术后复发.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11~2009-06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中的3例接受了再手术.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复发率低、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作者:张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40例西医常规治疗同时给予中药丹参滴注、大黄灌肠或清胰承气汤分服.观察患者腹痛、腹胀、腹膜炎情况.结果:显效30例,有效6例,无效4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有较明显的协同作用,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
作者:尹晓燕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改进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巨大疝的效果.方法:采用拉幕状腹腔镜手术治疗7个月~11岁的小儿腹股沟巨大疝43例, 28例右侧, 15例左侧, 其中8例为双侧,单侧疝中有3例隐性疝,术中发现对侧鞘突管未闭2例.结果:手术时间8~30 min(平均14 min),术后2~3 d出院.所有患儿在术中和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全部随访6个月~2年, 无复发和不适感.结论:腹腔镜下拉幕状修复内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巨大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黄文;何惠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是一种通过人工起搏器发射人造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以带动心搏的治疗方法,针对这种手术方法的特点,我科对手术患者进行了周密细致的护理.通过本组老年患者的护理,特别是与术后健康指导密切相关,因为安装起搏器的患者终生携带,终生的自我维护与相关知识的掌握,可以保证起搏器的使用寿命,使患者得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从而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王华;倪玲芬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益气化瘀方加减治疗月经过多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确诊为月经过多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予安络血和三合激素治疗;观察组予中药益气化瘀方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64.29(P<0.05).结论:中药益气化瘀方治疗月经过多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菊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特点与盐酸氟西汀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213例PSD患者中112例应用盐酸氟西汀治疗为治疗组,101例采用阿米替林治疗为对照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对PSD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的总分及其中4个因子等抑郁状态改善较对照明显,不良反应减少.结论:PSD发生的解剖学基础是脑卒中灶,盐酸氟西汀较传统抑郁药对PSD 疗效佳,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崔秀芬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近年收治的胰管结石9例,均为手术治疗.结果:胰管结石多以上腹痛为首发症状,术前B型超声、ERCP、CT等都可成功诊断,其中B型超声为首选检查方法,ERCP及MRCP可清晰显露胰管结石,对本病诊断有特殊临床意义.行空肠Roux.en-Y吻合术效果良好.本组无手术死亡.结论:B型超声为诊断胰管结石的首选检查法,首选术式为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作者:王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阿乐欣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钠、氨苄西林钠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抗炎治疗.治疗组使用注射用阿乐欣75~100 mg/(kg·次)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150 mL中静脉滴注,2次/d,疗程5~7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15%.结论:阿乐欣治疗儿下呼吸道感染有效、安全,且起效快,副作用小,安全范围大.
作者:王彦成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特点.方法:对124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住院的中青年消化性溃疡120例进行对比.结果:124例老年消化性溃疡中,以呕血、黑便为首发症状37例(29.8%),高于中青年组的16例(13.3%)(P≤0.01);胃溃疡85例(68.5%),高于中青年组的46例(38.3%)(P≤0.01);高位溃疡发生率37例(29.8%),高于中青年组的11例(9.1%)(P≤0.01);并发症69例(55.6%),高于中青年组的48例(40%)(P≤0.01);伴随其他疾病者80例(64.5%),高于中青年组的18例(15%)(P≤0.01).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在临床表现、发病部位、并发症及伴随疾病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特点.
作者:邢馨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低位产钳助产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近2年来低位产钳助娩的 5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及讨论.结果:施行低位产钳助产的主要指征为:胎儿宫内窘迫、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胎头位置异常、母体并发症等.结论:只要合理掌握产钳术的指征,正确使用产钳助产的方法可减少母儿损伤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张晓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生物溶菌酶加制霉菌素治疗婴幼儿鹅口疮的疗效.方法:纳入鹅口疮患儿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应用生物溶菌酶加制霉菌素治疗,对照组但用制霉菌素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分别为100%和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生物溶菌酶加制霉菌素治疗婴幼儿鹅口疮其临床疗效确切,安全简便,适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陈楷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骨折或骨病的患者存在恐惧、悲观、焦虑、痛苦等心理,骨科病区健康教育内容应针对患者心理,向患者反应讲解骨科疾病的常识及复位前、后相关知识、注意事项以及功能锻炼、心理与疾病的关系,治疗进展等,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从根本上帮助病人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从而尽快康复.
作者:张莉萍;刘锡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血凝酶(速乐涓蛇毒针)胃内注入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血凝酶(速乐涓蛇毒针)胃内注入治疗3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结果: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经χ2检验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治疗组输血量明显较对照组减少.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血凝酶(速乐涓蛇毒针)胃内注入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减少病人出血量,从而进一步减少病人输血量.
作者:高若飞;王琪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为了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转变,手术室护理工作不能仅限于配合手术等单纯的技术操作,应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方法:针对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需求的规律,制定和实施一套满足病人不同阶段需求的护理工作制度,科学合理的护理.结果:无因手术中护理不当而发生并发症;术后随访病人的满意度为99.9%;全科人员无差错事故发生.结论:在满足患者生理需要的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肖雪;林玉静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术后出血的原因、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病人术后出血临床资料,总结出血的原因及护理.结果:对30例病人出血的观察和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均满意止血.结论:通过不同阶段出血原因分析及早期观察处理,保持正确的体位,保持冲洗及导尿管通畅,防止腹内压增高,预防感染是减少出血有效的方法.
作者:迟雅珍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