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谷万章;陶源;周丽霞;Zueva M.V.
笔者所在科室自2002年以来共接治外耳湿疹患者60例,其中42例采用微波治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中,男40耳,女60耳,年龄10~50岁,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痒,烧灼感,或黄水样分泌物,表皮糜烂等症状,采用湿敷涂药等不同方法治疗,迁延不愈.
作者:卢志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猴头蘑硒多糖对D-半乳糖所致小鼠各项指标的对抗作用,以期探讨猴头蘑硒多糖的抗衰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为实验对象,以其体重、免疫器官中量,肝、脑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MDA),全血、脑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lutahione peroxidaes,GSH-PX)及血清、脑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力,全面考察猴头蘑硒多糖的抗衰老作用.结果:猴头蘑硒多糖(20~40 mg/kg·d)能降低小鼠肝、脑组织MDA含量(P<0.01),提高全血、脑GSH-PX及血清脑中SOD活力,并阻抗小鼠体重及胸腺指数下降.结论:猴头蘑硒多糖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和活性氧,提高氧化酶活性而发挥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作者:许伟;潘丽媛;朱黎霞;王艳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横连杆加压治疗不稳定性Jefferson 骨折的力学稳定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力学依据.方法:6例完整枕骨颈椎湿润标本制成不稳定性Jefferson骨折模型,分别安装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加横连杆系统,通过摄像将1.53 Nm载荷下的三维运动记录脊柱三维运动稳定性评价方法,评价其重建寰枢椎即时稳定性的效果.结果:在屈伸和侧屈时,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横连杆固定组的运动范围小于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轴向旋转时,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加横连杆固定组的运动范围明显小于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组(P<0.05).结论:在失稳的寰枢椎节段上,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组及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加横连杆组固定后的三维运动明显减少,都能达到临床固定的目的.但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加横连杆组能够提供更强的抗旋转性能.
作者:唐林;肖增明;陈国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双源CT冠状动脉筛查过程中的护理问题.方法:对1 145例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 145例患者无1例推注造影剂过程中出现渗漏.检查后进行图象处理后,达到优良诊断标准的为1 078例,优良率达到94.15%.结论:细致、科学有效地做好护理工作是协助医师顺利完成双源CT冠状动脉筛查的重要保障.
作者:韩玫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传单)的临床特征.方法:对ELISA方法检测与原体-IgM均≥1∶80,且EB病毒检测病毒衣壳衣原(VCA-IgM、VCA-IgG),并除外CMV感染可能,而诊断为支原体感染并发传单综合征的5例患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5例均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咽峡炎,肝脾肿大4例,皮疹1例,肺部有改变5例.全部病例仅经红霉素治疗12~21 d痊愈.结论:支原体感染可并发传单综合征,其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不规则的中、低热,均有咽峡炎和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及肝功能异常亦多见,使用红霉素规则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汤东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上颌轻度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收治的80例上颌轻度前突患者临床资料,分别采取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上颌第一磨牙矫治前移距离、上牙内收幅度、牙轴度的改善程度、上中切牙转矩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钛钉型种植体支抗治疗上颌前突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减少治疗过程中后牙前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亚莹;刑小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对胃溃疡的的疗效.方法:将8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使用雷贝拉唑20 mg和奥美拉唑20 mg,1次/d,疗程均为2周.结果:两组病人胃溃疡总愈合率分别为87.5%和80.0%,总有效率为97.5%和95.0%,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腹痛消失时间分别为(3.2±0.6)d和(3.5±0.7)d,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雷贝拉唑能够有效缓解胃溃疡上腹痛症状及治疗胃溃疡.
作者:李向阳;梅颖;刘红梅;张环英;李志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特点与盐酸氟西汀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213例PSD患者中112例应用盐酸氟西汀治疗为治疗组,101例采用阿米替林治疗为对照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对PSD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的总分及其中4个因子等抑郁状态改善较对照明显,不良反应减少.结论:PSD发生的解剖学基础是脑卒中灶,盐酸氟西汀较传统抑郁药对PSD 疗效佳,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崔秀芬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肠梗阻是指肠腔内的内容物的正常运行因某种原因受阻,以致发生部分和完全不能通过,导致全身性生理紊乱者.其原因很多,较常见的有粘连性肠梗阻、肠扭转、肠套叠、嵌顿疝以及肿瘤造成的肠梗阻.护理要点是围绕因肠梗阻引起的全身性生理紊乱和解除梗阻而采取的相应措施,即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防治感染和中毒.保守治疗无效时应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尽早手术解除梗阻.
作者:徐惠琴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中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01~2009-01中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6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丝裂霉素(MMC)联合顺铂治疗,试验组采用多西他赛40 mg/m2,静脉滴注,每周1次,连续2周,并辅助顺铂14 mg/m2,静脉滴注,1次/d.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疗效的总有效率(37.2%)明显高于对照组(19.4%)(P<0.05);仅有对照组2例发生肾功能损害和心律失常,两组间毒副反应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中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明显,安全性较高.
作者:唐箭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随着计算机、影像学的发展,CT图像应用于放疗计划系统,对患者轮廓、肿瘤范围、不均匀性组织密度的确定,以及正常组织和器官的定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头部肿瘤,由于质量密度相近,CT分辨率较差,即使借助药物增强,有时肿瘤边界亦不清.
作者:滕以娟;张韬;白松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抗生素不断产生,抗生素的种类繁多及同一种药物有多种商品名等原因,给医生在掌握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上带来困难,造成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是耐药菌株也逐渐增多.
作者:张爱萍;单桂岚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消化性溃疡的内镜诊断和临床特点.方法:对64例小儿消化性溃疡的内镜检查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拆.结果:小儿消化性溃疡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5∶1;十二指肠溃疡占82%,胃溃疡占14.6%,复合性溃疡占3.4%;幽门螺杆菌感染总阳性率64.8%;溃疡病有遗传倾向的占32.6%,误、漏诊5例.结论:消化性溃疡是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小儿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遗传因素在小儿消化性溃扬的发生有一定作用,小儿内镜检查安全可靠,检出率高,误诊少;小儿消化性溃疡治疗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
作者:高展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评价临床拔牙矫治病例使用Nance弓和横腭弓联合支抗的控制效果.方法:选择11~28岁30例严重前牙拥挤或上颌、双颌前突错颌患者使用Nance 弓与腭弓联合支抗,分析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值以及牙颌研究模型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磨牙前移量未达到拔牙间隙的1/3;∠G.Gn-SN和ALFH/AFH无显著变化,6 6宽度矫治前后无显著差异.结论:Nance弓与横腭弓联合支抗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装置,具有三维支抗的作用,能够提供中到重度支抗,且对磨牙伸长进行较为有效的限制.
作者:刘晔;关艳丽;张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防治异位妊娠的有效方法,减少其诱发因素发生,降低其发生率,提高其诊治率.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方法对60例异位妊娠进行分析.结果:异位妊娠发生率为5.21%,诊断符合率达100%,手术治疗33例,治愈率达100%,药物保守疗法治疗27例,治愈23例,治愈率达85.1%.结论:及时正确诊断和积极治疗异位妊娠,可减少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素的发生;减少异位妊娠诱发因素,可降低其发生率.
作者:翟洪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微创钻孔冲洗引流术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80例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较治疗前更加明显,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较好.
作者:张海阳;黄质彬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胆囊管解剖变异在胆囊切除术中的注意事项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99~2009年200例胆囊切除术时所发现的32例胆囊管变异对其病理类型和手术处理技巧进行讨论.结果:胆囊管低位汇入肝总管下端者合并胆总管结石显著高于其他类型胆囊管变异者(P<0.001);术中医源性胆道损伤2例,皆发生在有胆囊管变异的患者,其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胆囊管变异的患者,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术前酌情选用ERCP或PRCP,可发现胆囊管变异,并有较高的准确性.术中探查及必要的术中胆道造影和胆道镜是发现和处理胆囊管变异的好方法.
作者:李茂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硫酸镁辅助治疗哮喘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应用有效抗生素,平喘药物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哮喘症状缓解不明显者加用硫酸镁治疗.用法:25%硫酸镁8~10 mL加25%葡萄糖40 mL内静脉注射,10 min静注完,再用25%硫酸镁10 mL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以10~20 mg/min的滴速静脉滴注,1次/d,连用3~5 d.结果:显效35例(63.6%),有效15例(27.3%),无效5例(9.1%),总有效率90.9%.结论:镁剂对支气管性哮喘的平喘作用确切,疗效显著,而且哮喘越重,起病越急,效果越好.
作者:王喜聪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影像学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90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CT扫描分级O级、II级与X线检查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I、III、IV级与X线检查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CT扫描早期结果与X线检查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进展期、晚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扫描能够准确显示和测量关节间隙病变,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联营 刊期: 2010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4岁,外院CT提示脑出血于2009-07-24住入我院.患者入院时,呈嗜睡意识状态,言语不清,为进一步明确出血原因,决定于07-28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前使用60%泛影葡胺行静脉法碘过敏试验,结果为阴性.询问家属患者无任何过敏史.
作者:陈莹;段克修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