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囊管解剖变异的手术治疗体会

李茂发

关键词:胆囊管, 变异, 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胆囊管解剖变异在胆囊切除术中的注意事项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99~2009年200例胆囊切除术时所发现的32例胆囊管变异对其病理类型和手术处理技巧进行讨论.结果:胆囊管低位汇入肝总管下端者合并胆总管结石显著高于其他类型胆囊管变异者(P<0.001);术中医源性胆道损伤2例,皆发生在有胆囊管变异的患者,其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胆囊管变异的患者,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术前酌情选用ERCP或PRCP,可发现胆囊管变异,并有较高的准确性.术中探查及必要的术中胆道造影和胆道镜是发现和处理胆囊管变异的好方法.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巩膜环扎外加压术联合氩激光治疗陈旧性视网膜脱离

    目的:观察巩膜环扎外加压术联合氩激光治疗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01~2009-12经巩膜环扎外加压术联合氩激光治疗陈旧性视网膜脱离32例36眼,所选病例均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以视网膜下膜为主的PVRC级的患者.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1年,视网膜完全复位25眼,4眼明显好转,2眼因PVR进展行玻璃体切割术,1眼放弃治疗.术后视力提高21眼,7眼视力不变,4眼视力下降.结论:巩膜环扎外加压术联合氩激光治疗陈旧性视网膜脱离损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作者:刘杰;鞠家君;赵艳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颅脑外伤86例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收治的86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6例中,入院后经过积极诊治,恢复良好23例,中残34例,重残15例,植物生存9例,死亡5例,治愈率为66.28%,残废率为27.91%,病死率为5.81%.结论:对原有颅脑损伤进行早期诊断治疗外,还应对其并发症进行系统治疗,以达到佳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伤后自理能力,降低死亡率.

    作者:郑博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胃切除术后血浆胃动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对胃切除术后血浆胃动素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人重组生长激素(rhGh)组和对照组手术当日、术后7、15 d血浆胃动素水平.结果:手术当日rhGh组和对照组之间胃动素水平无差异(P>0.05),而术后7、15 d所测胃动素rhGh组高于对照组(P<0.05);rhGh组术后7、15 d胃动素高于手术当日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术后7 d胃动素水平比手术当日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15 d胃动素水平比手术当日升高,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术后15 d胃动素水平比术后7 d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rhGh组与对照组比较体重、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差异无显著性(P>0.05).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明显增高(P<0.05).rhGh组与对照组术后腹胀、腹痛、呕吐情况基本相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观察组比对照组缩短(P<0.01).结论:rhGh可以上调胃动素水平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

    作者:何立伟;吴非;喻航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184例分析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184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清晨顿服奥美拉唑20 mg,夜间睡前服法莫替丁40 mg,后者仅清晨顿服奥美拉唑20 mg,两者均予西沙比利5 mg,3次/d,疗程8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行胃镜检查,观察其胃镜表现及反流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92例中治愈68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7%,对照组92例中治愈40例,有效28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69.6%.结论: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联合治疗GERD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奥美拉唑者(P<0.05).

    作者:张化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思路

    乳腺增生病发病率高,病程长,易复发,且具有一定的癌变率,故治疗上需辨病与辨证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中医内治与外治结合,标本兼治,调整内分泌.

    作者:祁慧敏;侯玉华;胡倩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左室肥厚的心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左心室肥厚的心电图改变.方法:对27例经超声心动图(UCG)和/或X线心脏检查,对ECG的RV5(V6)+SV1(V2)、Rx+Sz、空间QRS向量、QRS时间、额面QRS电轴等测量分析.结果:证实有LVH者12例,分为甲组;无LVH者12例,乙组;3例双侧心室肥厚未予以分组.统计结果两组额面QRS电轴及QRS电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QRS时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在CLBBB时,诊断LVH以QRS时间≥150 ms为标准,较额面QRS电轴及QRS电压指标敏感可靠.

    作者:王大宏;岳砚芳;梁兴国;宋琦;丁伟;王永晶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反流性食管炎6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的内镜和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2007-04~2009-04经胃镜检查后诊断的67例反流性食管炎病例的联合用药治疗情况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男51例,年龄37~71岁.其中治愈21例,显效19例,有效11例;女16例,年龄分布在41~69岁之间,其中治愈10例,显效2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达100%;对照组总有效率达80%.结论:反流性食管炎具有发病率高、易漏误诊、病变程度重、复发率高的特点,正确认识对该病和综合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柏红雨;丛淑珍;张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特征及治疗(附16例分析)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在我院就诊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中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不适和消化道出血.其中胃间质瘤8例,十二指肠间质瘤1例,小肠间质瘤6例,直肠间质瘤1例.病理诊断1例有腹腔广泛转移,其余15例为局限性间质瘤.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局部切除治疗,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例.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是胃肠道间质瘤的唯一治疗措施.

    作者:蔡世振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肢体严重热钢贯穿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肢体严重热钢贯穿伤的效果.方法:2006-06~2009-09共收治肢体严重热钢贯穿伤病人32例,均先行创面清创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7~10 d后更换引流,7 d后再次行二期手术,通过二期缝合,植皮和局部皮瓣转移封闭创面.结论:本组病例通过应用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后创面坏死组织得到彻底清除,肉芽组织新鲜,具有常规换药无法代替的优越性,它为及早覆盖创面创造条件,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痛苦.

    作者:蔡泽贤;林少弟;周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附5例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传单)的临床特征.方法:对ELISA方法检测与原体-IgM均≥1∶80,且EB病毒检测病毒衣壳衣原(VCA-IgM、VCA-IgG),并除外CMV感染可能,而诊断为支原体感染并发传单综合征的5例患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5例均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咽峡炎,肝脾肿大4例,皮疹1例,肺部有改变5例.全部病例仅经红霉素治疗12~21 d痊愈.结论:支原体感染可并发传单综合征,其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不规则的中、低热,均有咽峡炎和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及肝功能异常亦多见,使用红霉素规则治疗预后良好.

    作者:汤东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微创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目的:探讨微创钻孔冲洗引流术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80例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较治疗前更加明显,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较好.

    作者:张海阳;黄质彬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舒巴坦/头孢哌酮的不良反应与预防

    目的:介绍舒巴坦/头孢哌酮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方法:以我院附属医院使用舒巴坦-头孢哌酮的33例报告及人工检索补充文献为基础进行分析,整理归纳.结果:舒巴坦-头孢哌酮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结论:合理使用舒巴坦-头孢哌酮,以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王伟东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附124例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特点.方法:对124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住院的中青年消化性溃疡120例进行对比.结果:124例老年消化性溃疡中,以呕血、黑便为首发症状37例(29.8%),高于中青年组的16例(13.3%)(P≤0.01);胃溃疡85例(68.5%),高于中青年组的46例(38.3%)(P≤0.01);高位溃疡发生率37例(29.8%),高于中青年组的11例(9.1%)(P≤0.01);并发症69例(55.6%),高于中青年组的48例(40%)(P≤0.01);伴随其他疾病者80例(64.5%),高于中青年组的18例(15%)(P≤0.01).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在临床表现、发病部位、并发症及伴随疾病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特点.

    作者:邢馨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缩宫素联合宫血宁对预防药物流产后出血6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宫血宁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效果.方法:将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药物流产后立即给予缩宫素20 U肌注,1次/d,共2次,当天开始口服宫血宁胶囊,2粒/次,3次/d,连服3 d.对照组待其绒毛排出后不用任何药物.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0%,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治愈率为64.7%,总有效率为88.2%,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缩宫素宫血宁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效果较理想.

    作者:姜晓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肝硬化患者的心理特点与人文关怀护理

    肝硬化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等心理反应,不仅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而且是引发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身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着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正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正确的心理护理,对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柏岩;曲玉梅;董福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碘佛醇对比剂致过敏性休克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4岁,外院CT提示脑出血于2009-07-24住入我院.患者入院时,呈嗜睡意识状态,言语不清,为进一步明确出血原因,决定于07-28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前使用60%泛影葡胺行静脉法碘过敏试验,结果为阴性.询问家属患者无任何过敏史.

    作者:陈莹;段克修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浅谈合理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尤其是临床常用的而又有良效的抗心律失常药,如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以及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等,这些药美中不足的是均有潜在的引起心律失常的可能,即潜在的加重原来存在的心律失常或诱发新的心律失常.临床常用抗心律失常药,鉴于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要求合理应用抗心律失常药.下面就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概述如下.

    作者:唐英君;刘世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人工合成奥曲肽是八肽生长抑素,半衰期1.5~2 h,能减少门脉主干血流量25%~35%,降低门脉压12.5%~16.7%,又可同时使内脏血管收缩及抑制胃泌素和胃酸的分泌.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我院消化内科常见的急诊之一,2005起我院使用奥曲肽治疗各种上消化道出血,取得了良好效果,尤其是除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外,在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效果也得到满意效果.

    作者:王洁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护理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双源CT冠状动脉筛查过程中的护理问题.方法:对1 145例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 145例患者无1例推注造影剂过程中出现渗漏.检查后进行图象处理后,达到优良诊断标准的为1 078例,优良率达到94.15%.结论:细致、科学有效地做好护理工作是协助医师顺利完成双源CT冠状动脉筛查的重要保障.

    作者:韩玫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护理

    目的:减轻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的疾病痛苦及心理压力.方法: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观念,对73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实施全面护理.结果:通过对化疗患者的全面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改变常规头皮针给予化疗药的方法,使患者减轻了心理压力和痛苦,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为乳腺癌病人化疗用药提供了一条安全、简便的输液途径,大幅度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安玉仙;徐海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