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鞠家君;赵艳霞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导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及方法.方法:我院自2005-08~2008-06,采用输尿管镜弹导碎石,对186例输尿管结石进行输尿管镜碎石和取石治疗.结果:186例患者162例成功取石,成功率87%.中下段结石患者174例,156例成功取出,成功率89.7%,有1例发生输尿管穿孔,1例因粘连息肉致输尿管黏膜撕脱,手术并发症为1.1%.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导碎石是治疗输尿管结石、尤其是治疗中下段结石的较好的手段,具有安全、损伤小、效果确切优点.
作者:刘武;龚云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壁造瘘口旁疝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腹壁造瘘口旁疝的临床特点及修补方法.结果:本组15例,随访14例,1例复发,复发率为7.14%,失访1例.结论:造瘘口旁疝的发生与多重因素有关,应当改善围手术期患者营养状况,治疗伴发疾病,改进操作技术以预防发生造瘘口旁疝;手术治疗惟一的治疗方法.
作者:范岭;崔国平;杨峰;周跃宁;诸震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肢体严重热钢贯穿伤的效果.方法:2006-06~2009-09共收治肢体严重热钢贯穿伤病人32例,均先行创面清创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7~10 d后更换引流,7 d后再次行二期手术,通过二期缝合,植皮和局部皮瓣转移封闭创面.结论:本组病例通过应用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后创面坏死组织得到彻底清除,肉芽组织新鲜,具有常规换药无法代替的优越性,它为及早覆盖创面创造条件,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痛苦.
作者:蔡泽贤;林少弟;周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我科自1997年开始应用烤瓷贴面技术修复染色牙、变色牙、四环素牙、氟斑牙、采质发育不全或钙化不全牙、牙间隙增大、光固化树脂修复不良,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翟孝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巩膜环扎外加压术联合氩激光治疗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01~2009-12经巩膜环扎外加压术联合氩激光治疗陈旧性视网膜脱离32例36眼,所选病例均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以视网膜下膜为主的PVRC级的患者.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1年,视网膜完全复位25眼,4眼明显好转,2眼因PVR进展行玻璃体切割术,1眼放弃治疗.术后视力提高21眼,7眼视力不变,4眼视力下降.结论:巩膜环扎外加压术联合氩激光治疗陈旧性视网膜脱离损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作者:刘杰;鞠家君;赵艳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硝苯吡啶联合胃复安治疗上腹痛伴饱胀的有效性.方法:硝苯吡啶10 mg,3次/d;和胃复安5~20 mg,3次/d,饭前30 min用药;同时进行原发疾病的基础与常规治疗.结果:在15 min内,病人的上腹部疼痛和饱胀不适感即得到明显改善与缓解的108例,占86%,而且,病人的以上症状越重,得到改善与缓解就越明显.15~30 min症状得于改善的26例,占19.4%.结论:用硝苯吡啶联合胃复安作为上腹部疼痛和上腹部饱胀不适对症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毕克英;鲁立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非开胸经颈-腹二切口手术切除颈段食管癌,行咽食管、胃吻合术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9例颈段食管癌经左颈侧胸锁乳突肌内缘切口,首先显露左侧喉返神经,游离颈段食管肿瘤,清扫锁骨上窝淋巴结、脂肪组织及颈深下淋巴结,经剑突下右肋缘下斜切口,以胃网膜右动脉为营养血管游离胃,行胸段食管逆内翻拔脱,食管床纱布压迫止血,咽食管、胃全层内翻可吸收连续缝合.结果:1例发生颈部吻合口瘘,1例损伤左侧喉返神经声音嘶哑,其余病人康复出院.结论:经颈腹切口治疗颈段食管癌,损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效果好.
作者:向家勇;杨晋平;王清海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胆囊管解剖变异在胆囊切除术中的注意事项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99~2009年200例胆囊切除术时所发现的32例胆囊管变异对其病理类型和手术处理技巧进行讨论.结果:胆囊管低位汇入肝总管下端者合并胆总管结石显著高于其他类型胆囊管变异者(P<0.001);术中医源性胆道损伤2例,皆发生在有胆囊管变异的患者,其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胆囊管变异的患者,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术前酌情选用ERCP或PRCP,可发现胆囊管变异,并有较高的准确性.术中探查及必要的术中胆道造影和胆道镜是发现和处理胆囊管变异的好方法.
作者:李茂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硫酸镁辅助治疗哮喘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应用有效抗生素,平喘药物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哮喘症状缓解不明显者加用硫酸镁治疗.用法:25%硫酸镁8~10 mL加25%葡萄糖40 mL内静脉注射,10 min静注完,再用25%硫酸镁10 mL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以10~20 mg/min的滴速静脉滴注,1次/d,连用3~5 d.结果:显效35例(63.6%),有效15例(27.3%),无效5例(9.1%),总有效率90.9%.结论:镁剂对支气管性哮喘的平喘作用确切,疗效显著,而且哮喘越重,起病越急,效果越好.
作者:王喜聪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防治异位妊娠的有效方法,减少其诱发因素发生,降低其发生率,提高其诊治率.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方法对60例异位妊娠进行分析.结果:异位妊娠发生率为5.21%,诊断符合率达100%,手术治疗33例,治愈率达100%,药物保守疗法治疗27例,治愈23例,治愈率达85.1%.结论:及时正确诊断和积极治疗异位妊娠,可减少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素的发生;减少异位妊娠诱发因素,可降低其发生率.
作者:翟洪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妇对分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娩期间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同时,更要求无痛.因此,减轻、消除分娩疼痛是产科临床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我院自2003-10以来采用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宋桂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拇指指腹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应用掌短肌皮瓣修复2例,应用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3例,应用示指背侧皮瓣修复3例,应用腹股沟皮瓣修复8例. 结果:所有皮瓣全部成活.9例经过10个月~11年随访,从皮瓣色泽、质地、感觉等分析.掌短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后,修复的拇指指腹色泽与原拇指无差别,质地正常,外形良好.结论:掌短肌皮瓣修复后色泽、质地为理想、外形好,感觉恢复佳,但手术复杂;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及示指背侧皮瓣修复后色泽、质地与拇指指腹接近,感觉有一定恢复,手术仍有一定风险;腹股沟皮瓣修复术后常见色素沉着,质地与拇指相差较大,感觉恢复差,但手术简单,易于开展.
作者:付吉东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在医院信息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网络安全与管理日趋成为大家关心的重点.医院信息网络是否安全、稳定、可管理是每个医院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结合本人实际工作做简单阐述.
作者:雍维林;沈洪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双源CT冠状动脉筛查过程中的护理问题.方法:对1 145例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 145例患者无1例推注造影剂过程中出现渗漏.检查后进行图象处理后,达到优良诊断标准的为1 078例,优良率达到94.15%.结论:细致、科学有效地做好护理工作是协助医师顺利完成双源CT冠状动脉筛查的重要保障.
作者:韩玫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近年收治的胰管结石9例,均为手术治疗.结果:胰管结石多以上腹痛为首发症状,术前B型超声、ERCP、CT等都可成功诊断,其中B型超声为首选检查方法,ERCP及MRCP可清晰显露胰管结石,对本病诊断有特殊临床意义.行空肠Roux.en-Y吻合术效果良好.本组无手术死亡.结论:B型超声为诊断胰管结石的首选检查法,首选术式为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作者:王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护士礼仪服务是护士职业技能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护理学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医院病房护理对于护士的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需要护士拥有十分丰富的护理技能,同时对于护士礼仪方面的服务要求更高,病人对于护士的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甚至专业的形象都有着要求.母婴同室由于其特点,护士的礼仪就显的更加的重要,本文主要从护士礼仪角度来探讨护士礼仪服务在母婴同室中的应用问题.
作者:侯英英;鲁益萍;陈本芳;饶永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时机选择及治疗.方法:外伤后除常规治疗外,快速确定HBO治疗对象、治疗时机并行HBO,疗程视病情而定.结果:经过1~3或更多疗程的HBO辅助治疗,许多外伤后急重并发症和远期后遗症都能得到控制或改善.结论:颅脑外伤后辅以HBO治疗,能改善抑制氧自由基的生成,减轻脑水肿及改善脑外伤病人的神志状态,提高记忆力,降低致残率.
作者:宋国庆;姜春香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特点与盐酸氟西汀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213例PSD患者中112例应用盐酸氟西汀治疗为治疗组,101例采用阿米替林治疗为对照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对PSD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的总分及其中4个因子等抑郁状态改善较对照明显,不良反应减少.结论:PSD发生的解剖学基础是脑卒中灶,盐酸氟西汀较传统抑郁药对PSD 疗效佳,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崔秀芬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丁苯肽胶囊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治疗组在采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肽胶囊,共治疗30 d,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丁苯肽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肯定,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马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超声检查的难点及方法,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超声对患者各段输尿管进行多角度,多体位的追踪检查.结果:82例经临床证实的输尿管结石中,超声诊断符合77例.结论:只要掌握熟练的操作手法,诊断符合率会明显提高,必将成为临床确诊的主要手段.
作者:刘莉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