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令敏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特点与盐酸氟西汀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213例PSD患者中112例应用盐酸氟西汀治疗为治疗组,101例采用阿米替林治疗为对照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对PSD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的总分及其中4个因子等抑郁状态改善较对照明显,不良反应减少.结论:PSD发生的解剖学基础是脑卒中灶,盐酸氟西汀较传统抑郁药对PSD 疗效佳,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崔秀芬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和乳房重建术体位摆放及术中护理问题.方法:2008-01~2009-12间,本院收治的45例乳腺癌根治和乳房重建的患者,术中均先平卧位做乳房根治术,然后侧卧位消毒铺巾,取背阔肌代皮瓣做乳房重建.结果:经根治术和重建术,结合术后保持引流导管畅通和供、受瓣区护理,再造乳房全部成活,供受区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至今,再造乳房外观自然,重建的腋前皱襞与健侧基本对称,腋顶及腋前皱襞凹陷畸形基本纠正.结论:乳腺癌根治乳房重建术是修复根治术后较严重缺损的较好方法,正确摆放手术体位,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术中合理、妥善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与再造乳房的成活率.
作者:熊木兰;刘艾;邓海波;何莉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分娩室工作性质特殊,节奏快,工作人员高度紧张,在观察产程接生过程中,助产士与病人是零距离的接触,与产妇的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接触密切,使助产士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中,影响助产士的身心健康.
作者:张汉琴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的内镜和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2007-04~2009-04经胃镜检查后诊断的67例反流性食管炎病例的联合用药治疗情况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男51例,年龄37~71岁.其中治愈21例,显效19例,有效11例;女16例,年龄分布在41~69岁之间,其中治愈10例,显效2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达100%;对照组总有效率达80%.结论:反流性食管炎具有发病率高、易漏误诊、病变程度重、复发率高的特点,正确认识对该病和综合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柏红雨;丛淑珍;张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对胃切除术后血浆胃动素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人重组生长激素(rhGh)组和对照组手术当日、术后7、15 d血浆胃动素水平.结果:手术当日rhGh组和对照组之间胃动素水平无差异(P>0.05),而术后7、15 d所测胃动素rhGh组高于对照组(P<0.05);rhGh组术后7、15 d胃动素高于手术当日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术后7 d胃动素水平比手术当日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15 d胃动素水平比手术当日升高,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术后15 d胃动素水平比术后7 d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rhGh组与对照组比较体重、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差异无显著性(P>0.05).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明显增高(P<0.05).rhGh组与对照组术后腹胀、腹痛、呕吐情况基本相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观察组比对照组缩短(P<0.01).结论:rhGh可以上调胃动素水平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
作者:何立伟;吴非;喻航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介绍舒巴坦/头孢哌酮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方法:以我院附属医院使用舒巴坦-头孢哌酮的33例报告及人工检索补充文献为基础进行分析,整理归纳.结果:舒巴坦-头孢哌酮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结论:合理使用舒巴坦-头孢哌酮,以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王伟东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生物溶菌酶加制霉菌素治疗婴幼儿鹅口疮的疗效.方法:纳入鹅口疮患儿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应用生物溶菌酶加制霉菌素治疗,对照组但用制霉菌素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分别为100%和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生物溶菌酶加制霉菌素治疗婴幼儿鹅口疮其临床疗效确切,安全简便,适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陈楷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上颌轻度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收治的80例上颌轻度前突患者临床资料,分别采取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上颌第一磨牙矫治前移距离、上牙内收幅度、牙轴度的改善程度、上中切牙转矩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钛钉型种植体支抗治疗上颌前突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减少治疗过程中后牙前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亚莹;刑小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通过对286例骨折患者的心理问题的分析,总结出心理护理对骨折患者的早期康复,提高生存质量具有现实的意义,而且在某种程度发挥着医学技术和药物治疗无法代替的作用,因此应高度重视心理护理.
作者:管其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浅削痂大张自体皮移植治疗儿童手部深度烧伤的方法减轻手部畸形及功能障碍.方法:对本组65例患儿共71只伤手采取早期行浅削痂后大张自体皮移植手术,愈后坚持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本组病例术后随访1~6年患手功能恢复良好,无1例存在手部畸形及功能障碍.结论:浅削痂大张自体皮移植治疗儿童手部深度烧伤的方法对防止儿童手部深度愈合出现手部畸形及功能障碍有明确的疗效.
作者:胡卫东;黄爱平;宋斌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中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01~2009-01中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6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丝裂霉素(MMC)联合顺铂治疗,试验组采用多西他赛40 mg/m2,静脉滴注,每周1次,连续2周,并辅助顺铂14 mg/m2,静脉滴注,1次/d.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疗效的总有效率(37.2%)明显高于对照组(19.4%)(P<0.05);仅有对照组2例发生肾功能损害和心律失常,两组间毒副反应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中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明显,安全性较高.
作者:唐箭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收治的86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6例中,入院后经过积极诊治,恢复良好23例,中残34例,重残15例,植物生存9例,死亡5例,治愈率为66.28%,残废率为27.91%,病死率为5.81%.结论:对原有颅脑损伤进行早期诊断治疗外,还应对其并发症进行系统治疗,以达到佳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伤后自理能力,降低死亡率.
作者:郑博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内镜食管曲张静脉套扎联合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06~2006-10采用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及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每例平均套扎治疗2~5次.套扎后食管静脉曲张完全消失27例,重度降为轻度11例.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中转开腹术及死亡病例.术后1.5周复查,血小板由术前的(35~70)×109/L升至(86~320)×109/L.平均随访18个月,无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结论:对于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者行内镜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联合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具有微创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国库;王丽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改进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巨大疝的效果.方法:采用拉幕状腹腔镜手术治疗7个月~11岁的小儿腹股沟巨大疝43例, 28例右侧, 15例左侧, 其中8例为双侧,单侧疝中有3例隐性疝,术中发现对侧鞘突管未闭2例.结果:手术时间8~30 min(平均14 min),术后2~3 d出院.所有患儿在术中和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全部随访6个月~2年, 无复发和不适感.结论:腹腔镜下拉幕状修复内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巨大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黄文;何惠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采用炎琥宁、地塞米松加丙种球蛋白的组合治疗对手足口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07~2009-10入我院治疗的161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干扰素等药物进行传统抗病毒治疗;治疗组采用炎琥宁、地塞米松加丙种球蛋白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给药1周,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在症状消退时间上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炎琥宁加地塞米松加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手足口病的治疗十分明显.
作者:田勇;陈天敏;田雪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非开胸经颈-腹二切口手术切除颈段食管癌,行咽食管、胃吻合术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9例颈段食管癌经左颈侧胸锁乳突肌内缘切口,首先显露左侧喉返神经,游离颈段食管肿瘤,清扫锁骨上窝淋巴结、脂肪组织及颈深下淋巴结,经剑突下右肋缘下斜切口,以胃网膜右动脉为营养血管游离胃,行胸段食管逆内翻拔脱,食管床纱布压迫止血,咽食管、胃全层内翻可吸收连续缝合.结果:1例发生颈部吻合口瘘,1例损伤左侧喉返神经声音嘶哑,其余病人康复出院.结论:经颈腹切口治疗颈段食管癌,损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效果好.
作者:向家勇;杨晋平;王清海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阴道给药结合宫颈微波对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宫颈糜烂(均为门诊病例)采用宫颈炎康栓阴道给药结合宫颈微波治疗,观察其疗效并随访复发率.结果:80例中,26例治愈(32.5%),显效36例(45.0%),有效14例(17.5%),无效4例(5.0%),总有效率95%.结论:阴道给药结合宫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方法可取.
作者:陈令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妇对分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娩期间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同时,更要求无痛.因此,减轻、消除分娩疼痛是产科临床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我院自2003-10以来采用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宋桂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周氏剖宫产术是否进行脂肪缝合与切口脂肪液化有无关系.方法:抽取采用周氏剖宫产术式31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切口脂肪液化例数等指标.结果:观察组184例,切口脂肪液化8例.对照组128例,切口脂肪液化5例.结论:两组比较腹部横切口脂肪液化与脂肪缝合无关,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陈建虹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经剖腹探查手术治疗,成功治愈74例,治愈率为92.5%,死亡6例,死亡率为7.5%.其中,2例患者死于肝破裂大出血,2例患者死于颅脑外伤,3例患者死于多脏器衰竭.结论: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临床医生必须细致检查和严密动态观察,以便于早期诊断,并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作者:许伯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