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丰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TON)是指外力通过骨质或眼球的移动传递给视神经造成的间接损伤,损伤后可以没有外部或初眼底镜下眼球或视神经损伤的表现,而却有视力的丧失.
作者:王玉国;孙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米非司酮是作用于受体水平的抗孕酮药物,其抗孕酮作用已应用于终止早孕、紧急事后避孕、引产、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妊娠的治疗中.应用米非司酮配伍中药治疗异位妊娠.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丽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肠外营养(PN)是通过周围静脉或中心静脉输人葡萄糖、脂肪乳剂、氨基酸、电解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静脉营养液的一种方法.它的基础理论、应用技术与制剂.在近30年来有很大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静脉输液方法,提高了疗效.
作者:张晓艳;王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刮约肌切开(EST)技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LC)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从2001年至2008年采用十二指肠镜、经内镜鼻胆引流管(ENBD)术中胆道造影及LC联合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满意.
作者:李开宇;徐福军;徐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意外、运动创伤日益增多,创伤性膝关节疾病在临床上相当多见.自2004年~2006年收治创伤性膝关节疾病患者165例,应用关节镜进行治疗,同时对其关节内其他病变进行镜下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徐洋;孙红艳;姜晓晶;陈秀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曲马多与芬太尼静脉PCA用于腹部手术病例术后镇痛的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100例腹部手术病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A组)和曲马多组B组),每组各50例.镇痛开始后4、8、12、24、36和48h记录疼痛VAS评分、镇静程度评分、PCA按压次数、药物用量;记录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结果:两组疼痛评分、按压次数、镇静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与曲马多静脉PCA均可安全、有效地应用病人术后镇痛.
作者:王金福;柳冰;韩志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重型颅脑外伤特别是额颞叶重度挫伤往往需要额颞去骨板减压清除坏死脑组织及颅内血肿在我们临床工作中有时遇到这样的病例:术后术侧颞肌极度肿胀,颞肌深面呈弧形改变凸向颅侧,对脑组织造成明显的占位压迫效应.
作者:王树桢;包志军;王治国;庞小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内固定术临床疗效.方法: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设计手术入路,经皮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46例,其中男32例,女14例;年龄41~74岁,平均57、5岁.结果:46例患者随访11~26个月,平均18、5个月.所有病例骨折均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内固定失败和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应用经皮DHS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简便快速,创伤少,固定可靠,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是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立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异淋数量在病毒感染特别是EB病毒感染时明显增多,但是在细菌感染或其他病毒感染时甚至于正常人也可出现,以往认为异淋在10%以上才考虑EB病毒感染,但是,发现大部分EB病毒感染病人异淋并未超过10%,尤其感染的早期异淋并不增高.经过追踪随访才确诊为EB病毒感染.
作者:田文侠;姚忠强;邢雪梅;黄建玲;应海燕;李志敏;刘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数字X线摄影涉及影像收集、电子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随着这些技术的发展,传统X线的高剂量,防护差,图像分辩率低,不能进行后处理和远程传输的缺点正在被数字X线影像技术所弥补.
作者:李松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的高低,且护理工作又是环节多、操作多、交接多、技术性强,服务要求细、时间连续性强等特点,作为科室负责人之一的护士长,必须重视质量管理,才能保证病人的医疗护理安全,才能使一个集体的工作产生良好的效果,才能逐步完善护理体制,充分发挥管理效能.
作者:张彤;邹阳;张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脑卒中患者致残率可达80%左右,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因在院内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及对家属和患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又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减少后遗症,促进运动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钱建玉;陈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1].积极预防和及时控制产后出血是产科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者:田延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颈肩综合征,是中老年人的常病、多发病.多年来对临床较常见的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的采用针灸、推拿治疗,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
作者:詹春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自2004~2007年收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Ⅱ)21例,应用禁食、营养支持及中药、生长抑素、生长激素等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庆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存在复发率高和痛苦等的缺点,近年来采用高分子聚合材料运用于疝修补使疝的复发率明显下降,2006年-2008年采用聚丙烯网片加内环口修补治疗腹股沟疝93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张泽平;唐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一般患者护理记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一般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是根据卫生部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2]190号文件<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精神实行的,将一般患者(主要指二、三级护理病人)护理记录纳入病历范畴,体现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使患者病历更加完整、客观、科学,对促进护理工作的健康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刘颜;杨军;张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经检查可排除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患,其中以腹泻为主的肠易激综合征(D-IBS)常见.
作者:余强;张金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用化学发光法检测CEA和CA19-9在结直肠癌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测定29例结直肠癌患者46例良性疾病患者和20例健康人群血清CFA和CA19-9含量.结果:癌变组CEA和CA19-9含量明显高于良性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敏感性、特异性、有效性分别为65.5%、92.4%、84.2%和51.7%、95.4%和82.1%,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有效性分别为82.8%、90.9%、88.4%.结论:联合检测CEA和CA19-9有利于结直肠癌临床诊断,可提高其敏感性和有效性.
作者:胡雪峰;刘志刚;于晓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鼓膜穿孔是耳科临床常见病,常见病因主要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外伤、化学灼伤等,该病虽有部分能自行愈合,但多数继发感染使穿孔越来越大,至永久性穿孔.患者听力损失均在40~50分贝之间,影响其正常语言交流.鼓膜修补术目的是完全闭合穿孔,完善中耳传音结构,提高正常听力,完成语言交流.
作者:杜正元;杨凯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