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型淋巴细胞比例与EB病毒现症感染相关性分析

田文侠;姚忠强;邢雪梅;黄建玲;应海燕;李志敏;刘蕾

关键词:异型淋巴细胞, EB病毒, 临床体征
摘要:异淋数量在病毒感染特别是EB病毒感染时明显增多,但是在细菌感染或其他病毒感染时甚至于正常人也可出现,以往认为异淋在10%以上才考虑EB病毒感染,但是,发现大部分EB病毒感染病人异淋并未超过10%,尤其感染的早期异淋并不增高.经过追踪随访才确诊为EB病毒感染.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用全营养混合液行肠外营养的5例体会

    肠外营养(PN)是通过周围静脉或中心静脉输人葡萄糖、脂肪乳剂、氨基酸、电解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静脉营养液的一种方法.它的基础理论、应用技术与制剂.在近30年来有很大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静脉输液方法,提高了疗效.

    作者:张晓艳;王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异丙酚(Propofdl)是一种不溶于水,被制成百色乳剂,新型短效静脉全麻药.其临床特点是起效快、维持时间短、代谢快、毒性小和恢复迅速等,且苏醒无兴奋作用,较适合于门诊短小手术的麻醉和镇痛.

    作者:邸海鹏;杨军;戴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异型淋巴细胞比例与EB病毒现症感染相关性分析

    异淋数量在病毒感染特别是EB病毒感染时明显增多,但是在细菌感染或其他病毒感染时甚至于正常人也可出现,以往认为异淋在10%以上才考虑EB病毒感染,但是,发现大部分EB病毒感染病人异淋并未超过10%,尤其感染的早期异淋并不增高.经过追踪随访才确诊为EB病毒感染.

    作者:田文侠;姚忠强;邢雪梅;黄建玲;应海燕;李志敏;刘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创伤性膝关节疾病的微创治疗及手术配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意外、运动创伤日益增多,创伤性膝关节疾病在临床上相当多见.自2004年~2006年收治创伤性膝关节疾病患者165例,应用关节镜进行治疗,同时对其关节内其他病变进行镜下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徐洋;孙红艳;姜晓晶;陈秀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耳屏前切口术后颞肌肿胀的原因分析

    重型颅脑外伤特别是额颞叶重度挫伤往往需要额颞去骨板减压清除坏死脑组织及颅内血肿在我们临床工作中有时遇到这样的病例:术后术侧颞肌极度肿胀,颞肌深面呈弧形改变凸向颅侧,对脑组织造成明显的占位压迫效应.

    作者:王树桢;包志军;王治国;庞小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浅析手术物品部分缺损对手术的影响及应对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从各个不同的层次得到提高.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虽然各医院手术人员高度重视物品清点制度的执行,但物品清点错漏还是时有发生,其中因物品缺损而影响物品清点和手术顺利完成的也偶有存在.如何防止这些因素的发生,保证物品清点的准确性是手术室工作的重点.

    作者:雷春梅;刘晓燕;罗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螺旋CT对输尿管远段结石可疑病例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输尿管远段可疑结石病例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通过X平片,静脉尿路造影(IVP)及B超检查高度怀疑输尿管远段结石60例病例,对照手术病理结果及临床排石证实结果,并结合CT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0例病例中有51例CT诊断输尿管远段结石,阳性率为85%.其中2例为血管壁钙化,6例盆腔静脉石,1例为邻近髂骨骨岛.结论:螺旋CT对输尿管远段结石的诊断价值很高,通过平扫及多平面图像重建技术(MPVR)能较容易与相邻结构区分并进行鉴别诊断,特别是对临床症状相符,又通过X线平片,静脉尿路造影及B超检查高度怀疑结石的病例进行CT检查,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作者:杨景;何志军;王德元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彩色超声在盆腔肿块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不同性质盆腔肿块的声像图特征,以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38例盆腔肿块住院病例,并对肿块的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盆腔肿块声像图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变性质,具有相对特异性.超声诊断与临床诊断结果符合或基本符合232例,诊断符合率97.5%.结论:超声诊断盆腔肿块对指导临床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岳巍;石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子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手术方法和有关术后并发症的关系及其防治措施,手术后标本的观察处理原则.方法:采用LEEP对6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进行治疗,对其疗效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术后病理诊断一致占39.71%(27/68);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下降占54.41%(37/68);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上升占5.88%(4/68).宫颈管受累占5.88%(4/68).术中出血达10ml仅1例.术后子宫颈管狭窄1例,术后盆腔痛2例.治愈率为95.59%,宫颈CIN残留1例,第一年内复查发现CINII持续1例,术后妊娠6例次.结论:LEEP是治疗CIN的安全有效方法,只要掌握手术指征,规范手术步骤,注意术后病理观察,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孙晓波;纪秀娟;林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1例分析

    自2004~2007年收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Ⅱ)21例,应用禁食、营养支持及中药、生长抑素、生长激素等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庆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培菲康和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经检查可排除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患,其中以腹泻为主的肠易激综合征(D-IBS)常见.

    作者:余强;张金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结肠息肉的内镜治疗体会

    结肠息肉临床较为常见,20世纪80年代前常采用手术治疗,随着内镜技术的进步,现多采用内镜下息肉摘除,大大减轻了患者痛苦,且恢复快,效果好,并发症少,我院自2004年1月开展对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10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联合检测CEA、CA19-9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用化学发光法检测CEA和CA19-9在结直肠癌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测定29例结直肠癌患者46例良性疾病患者和20例健康人群血清CFA和CA19-9含量.结果:癌变组CEA和CA19-9含量明显高于良性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敏感性、特异性、有效性分别为65.5%、92.4%、84.2%和51.7%、95.4%和82.1%,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有效性分别为82.8%、90.9%、88.4%.结论:联合检测CEA和CA19-9有利于结直肠癌临床诊断,可提高其敏感性和有效性.

    作者:胡雪峰;刘志刚;于晓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单硝酸酯异山梨酯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联合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和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ISH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10mg/d,治疗组在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10mg/d的基础上加用单硝酸酯异山梨酯40mg/d,连用8周.结果:两组病人的收缩压均显著下降,对照组的舒张压也明显下降,而治疗组舒张压稍下降,治疗组对脉压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单硝酸酯异山梨酯能降低患者的SBP,而对影响DBP不大,使PP减小,对ISH患者有较好的降压治疗作用.

    作者:赵毅;李丽颖;张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陕西省医院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

    医院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是为医院的医疗、科研和教学提供信息服务,医学科技人员是其服务的主要对象.他们要通过查阅浏览医学文献信息,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同时也要及时掌握国际上新的科研动态,获得新的医学信息,进行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

    作者:张晓文;王秉康;刘红鹰;张文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白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为常见病,其病因复杂,目前认为与遗传、自身免疫、变态反应、体内铜锌比例失调、缺铁、微循环障碍、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胃肠功能障碍、局部创伤与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但其确切病因及发病机理至今不明,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常规治疗效果多不理想,且易反复发作[1].

    作者:吴耀荣;邹阳;张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TON)是指外力通过骨质或眼球的移动传递给视神经造成的间接损伤,损伤后可以没有外部或初眼底镜下眼球或视神经损伤的表现,而却有视力的丧失.

    作者:王玉国;孙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应用

    锁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骨折,通常保守治疗.但对有明显移位及手法复位失败的锁骨骨折应采用手术治疗.自2002年3月~2007年12月对锁骨中、外1/3骨折采用Φ2.0~Φ2.5mm克氏针髓内固定29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于志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老年痴呆患者71例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职业、学历以及性别、年龄对老年痴呆的影响,提高全社会对老年痴呆的重视.方法:对71例老年痴呆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疾病构成情况、职业、教育程度、病程)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痴呆患病者年龄在60~75岁居多,其中老年性痴呆(AD)所占比例大,其次是血管性痴呆(VD);干部、高学历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农民、低学历,病程明显短于农民、低学历者.结论:农民、低学历者对痴呆认识及重视程度不够,通过各种渠道加强痴呆相关知识宣传教育,改变广大群众对痂呆认识,引起重视,才有利于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作者:玄昭伟;柴家丽;张海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口腔颌面部损伤176例临床分析

    颌面部是人体的暴露部位.在意外情况下易受伤.收集收治的颌面外伤患者176例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宋晓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