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清洁灌肠肛管植入长度的探讨

王慧;万雁

关键词:改良, 清洁灌肠, 肛管, 植入, 现报道如下, 痛苦, 临床实践, 灌肠液量, 灌肠方法, 肠道清洁, 总结, 手术, 时间, 理想, 节约, 检查, 患者, 长度, 材料, 病人
摘要:传统的灌肠方法存在灌肠次数多,每次入量少,总的灌肠液量大,而肠道清洁不理想,给手术及各种相关检查带来不便,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1].在临床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改良清洁灌肠肛管植入长度后,大大减少了灌肠次数,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节约了时间和材料,现报道如下.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镜联合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刮约肌切开(EST)技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LC)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从2001年至2008年采用十二指肠镜、经内镜鼻胆引流管(ENBD)术中胆道造影及LC联合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满意.

    作者:李开宇;徐福军;徐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创伤性膝关节疾病的微创治疗及手术配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意外、运动创伤日益增多,创伤性膝关节疾病在临床上相当多见.自2004年~2006年收治创伤性膝关节疾病患者165例,应用关节镜进行治疗,同时对其关节内其他病变进行镜下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徐洋;孙红艳;姜晓晶;陈秀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病人营养及透析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38例病人的营养状况有显著改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护理干预提高了血液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卉;刘冰;赵艳霞;程利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腹股沟疝平片无张力修补术93例

    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存在复发率高和痛苦等的缺点,近年来采用高分子聚合材料运用于疝修补使疝的复发率明显下降,2006年-2008年采用聚丙烯网片加内环口修补治疗腹股沟疝93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张泽平;唐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口腔颌面部损伤176例临床分析

    颌面部是人体的暴露部位.在意外情况下易受伤.收集收治的颌面外伤患者176例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宋晓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产后出血原因与护理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1].积极预防和及时控制产后出血是产科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者:田延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甲硝唑的临床应用

    甲硝唑主要用于抗阿米巴及抗滴虫病,近年来研究表明该药有确切的杀灭厌氧菌的功效,其临床应用日渐广泛,在外科,口腔科,内科等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目的旨在临床进一步推广正确使用甲硝唑.

    作者:张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异型淋巴细胞比例与EB病毒现症感染相关性分析

    异淋数量在病毒感染特别是EB病毒感染时明显增多,但是在细菌感染或其他病毒感染时甚至于正常人也可出现,以往认为异淋在10%以上才考虑EB病毒感染,但是,发现大部分EB病毒感染病人异淋并未超过10%,尤其感染的早期异淋并不增高.经过追踪随访才确诊为EB病毒感染.

    作者:田文侠;姚忠强;邢雪梅;黄建玲;应海燕;李志敏;刘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鼓膜修补术大蒜片填入加固术60例

    鼓膜穿孔是耳科临床常见病,常见病因主要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外伤、化学灼伤等,该病虽有部分能自行愈合,但多数继发感染使穿孔越来越大,至永久性穿孔.患者听力损失均在40~50分贝之间,影响其正常语言交流.鼓膜修补术目的是完全闭合穿孔,完善中耳传音结构,提高正常听力,完成语言交流.

    作者:杜正元;杨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地震灾害伤员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创伤骨科中严重的局部并发症之一,常伴发于四肢骨折,其中以小腿挤压伤后较为常见.该病对患者和医生都构成严重的威胁,临床上一旦发生并延误诊治将造成灾难性后果[1].

    作者:尹志良;瞿佳;杨益红;武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TON)是指外力通过骨质或眼球的移动传递给视神经造成的间接损伤,损伤后可以没有外部或初眼底镜下眼球或视神经损伤的表现,而却有视力的丧失.

    作者:王玉国;孙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制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8例常年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卡介苗注射液0.5mg肌肉注射,隔日一次,疗程6周.对照组给予西替利嗪片10mg,每日两次,疗程相同.结果:卡介苗注射液治疗6周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卡介苗注射液对常年变应性鼻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提高细胞免疫功能,调节体液免疫.

    作者:牛爽;吴华晨;杨静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数字X线影像技术

    数字X线摄影涉及影像收集、电子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随着这些技术的发展,传统X线的高剂量,防护差,图像分辩率低,不能进行后处理和远程传输的缺点正在被数字X线影像技术所弥补.

    作者:李松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应用

    锁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骨折,通常保守治疗.但对有明显移位及手法复位失败的锁骨骨折应采用手术治疗.自2002年3月~2007年12月对锁骨中、外1/3骨折采用Φ2.0~Φ2.5mm克氏针髓内固定29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于志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用全营养混合液行肠外营养的5例体会

    肠外营养(PN)是通过周围静脉或中心静脉输人葡萄糖、脂肪乳剂、氨基酸、电解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静脉营养液的一种方法.它的基础理论、应用技术与制剂.在近30年来有很大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静脉输液方法,提高了疗效.

    作者:张晓艳;王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评价外科围手术期抗茵药物的应用现状.方法:随机抽取外科手术病例174例,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调查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174例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达到99.4%,其中二联应用抗菌药物占47.1%,三联应用抗菌药物占4.5%,平均使用时间5.1d.结论: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率较高,各类手术预防用药指征不明确,用药目的和针对性不强,亟待实施规范化管理.

    作者:孟庆红;张愈东;张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培菲康和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经检查可排除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患,其中以腹泻为主的肠易激综合征(D-IBS)常见.

    作者:余强;张金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改良后手术使用不粘双极电凝镊

    随着神经外科的发展.双极电凝的应用已基本普及,作为手术室护士不仅要了解其使用目的,还要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止血效果,使病人不会因此影响康复.目的正确掌握双极电凝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减少临近组织损伤.为神经外科术后病人尽快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王敏;杨雪艳;张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白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为常见病,其病因复杂,目前认为与遗传、自身免疫、变态反应、体内铜锌比例失调、缺铁、微循环障碍、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胃肠功能障碍、局部创伤与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但其确切病因及发病机理至今不明,目前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常规治疗效果多不理想,且易反复发作[1].

    作者:吴耀荣;邹阳;张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彩色超声在盆腔肿块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不同性质盆腔肿块的声像图特征,以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38例盆腔肿块住院病例,并对肿块的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盆腔肿块声像图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变性质,具有相对特异性.超声诊断与临床诊断结果符合或基本符合232例,诊断符合率97.5%.结论:超声诊断盆腔肿块对指导临床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岳巍;石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