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外伤伴视神经损伤56例临床分析

关键词:颅脑损伤, 视神经损伤, 瞳孔异常
摘要: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原因、损伤机制及临床表现.方法:分析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56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治疗总有效率38.46%,手术与药物治疗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治疗颅脑外伤,尤其是额部、颞部及上颌骨损伤时,一定要警惕视神经损伤的可能,早期诊断,仔细查体,掌握治疗视神经损伤的佳时机.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22环孢素A治疗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环孢素A(Cyclosporin A, CysA)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方法:应用CysA 4mg/(kg·d)治疗不同类型的银屑病.治愈后剂量逐渐减少维持3~4个月,其中减至1 mg/(kg·d)后维持1~2个月.结果:应用CysA治疗不同类型的银屑病,1~2个月内临床病症出现缓解,4~6个月临床治愈,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CysA治疗银屑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的效果.方法:取自我院心内科住院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91例,除对原发病的继续治疗方案不变外,所有患者均停用一切抗心律失常药5个半衰期.随机分为治疗组98例,对照组93例.治疗组服用参松养心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次4粒,3次/d;对照组服用盐酸胺碘酮片每次0.2g,3次/d,然后 逐渐减量至02g,1次/d;病程均为4周.观察服药前,服药时血生化、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并观察服药前后心悸等症状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4周后,两组心电图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服药后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均无异常改变,治疗组在服药过程中有4例出现胃胀,余无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服药后出现I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胃肠道反应.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胃-食管反流184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184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清晨顿服奥美拉唑20mg,夜间睡前服法莫替丁40mg,后者仅清晨顿服奥美拉唑20 mg,两者均予西沙比利5mg,3次/d,疗程8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行胃镜检查,观察其胃镜表现及返流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92例中治愈68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7%,对照组92例中治愈40例,有效28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69.6%.结论: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联合治疗GERD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奥美拉唑者(P<0.05).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太极扣精密附着体修复类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太极扣精密附着体对类牙列缺损病例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采用太极扣精密附着体为类牙列缺损患者制作精密附着体义齿7件,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经过4~12个月的观察,86%以上的患者对义齿的美观性,舒适性,固位,咀嚼及发音情况表示满意.对14基牙进行检查,无扣痛、无松动,影像检查未见支持组织明显改变,其中1颗基牙牙龈边缘红肿经治疗后好转.结论:太极扣精密附着体系统具有较好的临床修复效果及应用前景.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肿胀麻醉应用于整形外科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整形外科门诊手术中注入肿胀液的镇痛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5-06~2009-06期间应用肿胀麻醉局麻下施行的660例各种整形外科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局部注射肿胀液的病例中,外科手术进行顺利,所有病例术中麻醉效果均较满意,无一发生利多卡因中毒反应.结论:肿胀麻醉可使局部组织利多卡因浓度大量化,延缓药物吸收,增强局部和全身药效,提高药物毒性上限,增加静水压减少出血,大大增加了患者满意度,且方法简单,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丹参酮在腹膜透析中对间皮细胞的影响

    目的:分析在腹膜透析过程中,研究丹参酮对间皮细胞增殖活性、氧化应激、转移生长因子(TGF β1)分泌等所产生的影响,为以后的医学工作提供可靠地经验和依据.方法:收录110例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资料,将患者分为腹膜透析液(PDS)组和丹参酮两组,然后通过检测试验的方法,分析两组患者间皮细胞的增殖活性,对上清MDA、SOD、GSH水平,TGF β1含量进行研究.观察GSH、SOD、MDA三者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在腹膜透析中,丹参酮可以对间皮细胞产生有关的作用,影响着间皮细胞的GSH,SOD,MDA等各项指标.结论:丹参酮除了对腹膜间皮细胞增殖活性的起到抑制作用,也可抑制氧化应激和TGF β1分泌.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0例IM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0例IM临床表现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皮疹为主,同时眼睑水肿,鼻塞及打鼾等也常见.并发症多见,达85%,累及系统多,但以消化系统,特别是肝功能受损多见,血清嗜异凝集试验(HA)阳性率低(16.7%,),抗EB病毒抗衣壳抗原抗体(EBV-VCA-IgM)阳性率(58.3%)较HA高.结论:应该重视IM的某些临床特点,以提高确诊率,应重视并发症的诊治,以改善预后.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及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从人体为一统一的有机整体出发,从辨证的角度,通过对机体与损伤因子之间相互作用所发生的损伤效应及机体的去损伤调节的分析,探讨高血压病可能的发生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将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按改善靶器官功能及调节神经内分泌因子进行分类,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结果:原发性高血压与内因的调控及外因的诱导密切相关.任何损伤因子的存在必将引起机体的去损伤效应而使效应器官达到新的平衡.由于个体的差异及损伤因子性质的不同,对损伤因子过于敏感及调节能力差的个体易于出现调节紊乱,在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参与下导致高血压的形成.因在高血压不同的阶段机体相应靶器官紊乱程度不同,故治疗方案视相应靶器官的功能状况而存在差异.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与基因表达的时间依从性及相关基因的诱导表达密切相关.高血压发病初期,应以改善靶器官自身功能的药物为主,辅以小剂量调节神经内分泌的药物为佳;对靶器官已损伤者,调节神经内分泌的药物为必需,联用改善靶器官功能的药物作为基础,利于靶器官结构及功能的恢复.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固定矫治器和光固化树脂在侵袭性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固定矫治器与光固化复合树脂联合应用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例侵袭性牙周炎病人进行口腔,清除 齦上齦下牙石.常规取模、分牙、清洁牙面,粘托槽,进行正畸治疗,内收松动移位牙,然后用与牙齿一致的光固化复合树脂制作牙弓夹板.结果:5例患者经过6月~1年的综合治疗,牙列形态和功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咀嚼力大大提高取得满意效果.结论:本方法可以快速内收前牙,分散牙合力,减轻牙周组织负荷,促进牙周组织愈合.显效快患者易接受.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早期应用足量纳洛酮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足量应用纳洛酮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的颅脑损伤患者6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33)及对照组(n=33),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注射剂体重,用500 ml乳酸钠林格氏液稀释后微量注射泵持续静滴24h,连用7 d后减量为4.8 mg/d,继续应用3 d后停药.两组总疗程均为10 d.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10 d后的格拉斯哥评分(GCS)计分和随访6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0S)计分,以及治疗前后β内啡肽(β-EP)浓度变化.结果:治疗10 d后,两组患者GCS计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实验组患者治疗10 d后GCS计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β-EP浓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G0S计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足量使用纳洛酮治疗颅脑损伤可以促进患者清醒和脑功能恢复,保护中枢神经系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左旋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左旋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规律血液透析病情稳定达到3个月以上的患者40例,每周血液透析2~3次,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辅以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贫血、降压药、洋地黄制剂、利尿剂、扩血管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除给予与对照组相同治疗外,每次血液透析治疗后静脉注射左旋卡尼汀1.0g,疗程2个月,观察治疗前和治疗2月后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心电图、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收缩末容量(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O)及对透析耐受性和血浆肉毒碱浓度变化. 结果:应用左旋卡尼汀2个月后血浆肉毒碱浓度从(30.4±8.0)μmol/L提高至(123.50±22.15)μmol/L;与治疗前比较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 LVESD、LVESV 、LVEF、CO分别有改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左旋卡尼汀可作为MHD患者改善心功能不全的有效辅助治疗之一.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黄连散治疗慢性宫颈炎96例疗效观察

    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分娩,流产或 手术损伤宫颈后,病原体侵入并引起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病有一定关系,改善和治疗宫颈糜烂 对宫颈癌的预防有重要意义,2005-12~2006-08,在我妇科门诊就诊的宫颈糜烂患者采用中药散剂,黄连散治疗宫颈糜烂,收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卵巢癌79例分析

    目的:总结卵巢癌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妇产科2000-01~2008-12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卵巢癌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位年龄47岁.FIGO分期:I期9例,II期27例,III期43例.79例患者全部手术治疗,其中单附件切除2例,全子宫加双附件加大网膜切除64例,全子宫加双附件加大网膜加盆腔淋巴结切除13例.肿瘤细胞减灭术32例,阑尾切除11例.术后辅以4~8个疗程化疗,其中43例行腹腔化疗1~2个疗程,1例无性细胞瘤患者化疗耐药,行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改用放疗.总的3年生存率72.4%,5年生存率31.3%.结论:卵巢癌首发症状多为腹痛、腹胀及腹部包块.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22例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胡化疗的护理研究.方法:回顾我院2005年12月至2008年10月的22例采取化疗的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19例顺利完成化疗周期,3例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放弃化疗.结论:做好各项护理,保证化疗顺利完成,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化疗患者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口腔综合防治措施在正畸防脱矿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固定矫治术后牙釉质脱矿的发病情况和影响因素,并探讨对其防范措施的有效性.方法:112例固定正畸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处理;综合治疗组采用综合预防措施.治疗结束后即观察患者牙面釉质脱矿情况.结果:对照组牙釉质脱矿率62.5%,综合治疗组为33.9%,有显著性差异.脱矿好发牙位是前牙,部位是托槽龈方.结论:固定矫治器在矫治过程中对牙齿有脱矿的损害.矫治前和中对其可能的危害因素有充分预测和控制如酸蚀时间,牙面氟化处理,口腔卫生宣教,定期牙面的清洁等,均可减少固定矫治患者牙齿脱矿的发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总结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病理特点,为今后药物性肝损伤的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帮助.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08年全年收治并确诊为药物性肝损伤的病例121例,所有病例均做过肝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及相关血清学检查,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引起DILI的药物种类很多,中成药多见;乏力、黄疸、转氨酶升高是常见的临床表现;DILI的病理特点为中央静脉周围,即小叶Ⅲ带出现肝细胞脱失、坏死,同时常伴有kupffer细胞增生或淤胆,坏死区炎症反应轻,汇管区混合性炎细胞浸润,嗜酸性粒细胞多见;有肝病史的患者更易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结论:熟悉药物毒副作用,详细询问用药史,以及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行肝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明确诊断、及时治疗的好办法.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原因分析及再手术治疗

    目的:通过对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失败原因分析,进一步探讨首次手术失败原因和再次手术所采用的治疗方法.方法:根据首次手术失败原因,病变节段神经根管狭窄这一共同特点,全部再次手术均采用后路.主要手术方法为POLAr术式,即腰椎斜后方重建术.方法为大部或全部切除病变节段小关节,彻底减压神经椎管,椎间植入融合器加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结果:除1例患者术后右侧L4~5根瘫痪无改善外,其余患者原有症状均获不同程度改善.其中8例原有症状完全消失,5例症状大部缓解,2例症状部分缓解.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原因:术前仅有定性分析,没有准确的定位定量分析,只注重中央椎管,没注意双侧的神经根管,再次手术主要采用POLAr术式,其核心是:针对神经根管狭窄的问题,以根管的后壁上下小关节突为中心,进行部分或全部切除,对神经根管进行彻底充分的减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低温等离子切除腺样体肥大2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运用低温等离子刀手术系统切除小儿肥大型腺样体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用纤维鼻咽喉镜检查证实24例年龄在5~13岁的腺样体肥大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睡眠打鼾、鼻塞、流脓涕、听力下降等症状.采用美国杰西低温等离子刀手术系统切除.结果:术后随访≥1年,24例睡眠鼾声、鼻塞、流脓涕治愈,听有有所提高.统计腺样体残留1例占4.16%,术中出血平均20ml左右,平均住院天数(5±2)d.结论:低温等离子切除腺样体手术安全可靠、切除彻底、很少残留、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妊娠中晚期紧急宫颈环扎术的术后护理

    本文通过对30例妊娠中晚期进行紧急宫颈环扎手术的护理体会到宫颈环扎术治疗过程中通过精良的护理方面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多元化治疗复发性膀胱肿瘤的18例

    目的:探讨复发性膀胱肿瘤的治疗途径,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18例有全膀胱切除指征,接受膀胱全切的浸润性、多发性和复发性膀胱肿瘤患者进行保留膀胱的治疗,采用骼内动脉化疗及栓塞、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结合术后膀胱灌注等多元化治疗方法.在硬外麻或椎管内麻醉下行经尿道膀胱内肿瘤汽化电切术(TURBt).结果:18例患者经本综合方法治疗,10例(55.6%)仅一个疗程因微小病灶复发进入了第二个疗程,15例(83.3%)经膀胱镜检查未见复发,1例(0.06%)因双肾转移死亡,2例因非肿瘤原因发生死亡.结论:骼内动脉化疗栓塞联合TURBt加膀胱内灌注化疗的多元化治疗方法,结合对症处理、规律的随访,为复发性膀胱癌患者提供了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