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关键词:参松养心胶囊, 室性早搏,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的效果.方法:取自我院心内科住院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91例,除对原发病的继续治疗方案不变外,所有患者均停用一切抗心律失常药5个半衰期.随机分为治疗组98例,对照组93例.治疗组服用参松养心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次4粒,3次/d;对照组服用盐酸胺碘酮片每次0.2g,3次/d,然后 逐渐减量至02g,1次/d;病程均为4周.观察服药前,服药时血生化、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并观察服药前后心悸等症状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4周后,两组心电图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服药后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均无异常改变,治疗组在服药过程中有4例出现胃胀,余无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服药后出现I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胃肠道反应.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少.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口腔综合防治措施在正畸防脱矿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固定矫治术后牙釉质脱矿的发病情况和影响因素,并探讨对其防范措施的有效性.方法:112例固定正畸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处理;综合治疗组采用综合预防措施.治疗结束后即观察患者牙面釉质脱矿情况.结果:对照组牙釉质脱矿率62.5%,综合治疗组为33.9%,有显著性差异.脱矿好发牙位是前牙,部位是托槽龈方.结论:固定矫治器在矫治过程中对牙齿有脱矿的损害.矫治前和中对其可能的危害因素有充分预测和控制如酸蚀时间,牙面氟化处理,口腔卫生宣教,定期牙面的清洁等,均可减少固定矫治患者牙齿脱矿的发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42例临床分析

    目的:加强对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特点的认识及预防措施的探讨.方法:对42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提高了老年人对低血糖反应的识别及自救能力.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加强健康宣教和血糖监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喉罩在紧急气道开放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喉罩在紧急气道开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把本院急救中采用喉罩和气管插管的123例患者分成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对插管前准备耗时,插管耗时,成功率,血氧饱和度改变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人工气道的建立,两组在插管成功率和血氧饱和度改变上无统计学差异,而在准备耗时和插管耗时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喉罩在紧急气道开放中操作简便快捷、效果确实可靠,能有效的解除患者的通气障碍.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低分子肝素预防胸部肿瘤开胸术后血栓性疾病的护理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开胸术后血栓性疾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年龄在50岁以上,术前无各种血栓性疾病,可手术切除的食管癌、贲门癌、肺癌患者640例,按手术先后 (一侧肺全切除者除外)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0例, ,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术后加用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血栓性疾病11例,发生率为3.4% (11/320);死亡3例,死亡率为0.9% (3/320).其中脑梗死3例,死亡1例;肺梗塞4例,死亡2例;下肢静脉血栓4例.治疗组发病率较对照组为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低分子量肝素预防胸部肿瘤开胸术后血栓性疾病有明显效果,且较为安全可靠.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临床用药统计与控制软件逻辑

    目的:为及时统计临床某一时段用药类别和处方量,更有效的监控和管理临床与门诊合理用药,避免人为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提供有利于开发医院合理用药统计管理系统软件的设计逻辑.方法:在目前的医院管理软件基础上,利用对象语言HIPS和ORACLE数据库技术,研究开发出医院合理用药监控管理软件.结果:该系统实现了管理层对住院部用药范围分布及合理性、所有在院病人的实时监控和重点警示,具有丰富的统计、分析功能;有效提高了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准确、全面的监控抗菌药物、心血管药物、消化药物、生物制剂等的临床应用,减少和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使临床药师把精力投入到资料的分析、指导、解决疑难问题.结论: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统计监控管理软件作为整个医院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覆盖面广,实时性强,可控性强等特点,使医院合理用药管理达到高效、快捷、准确.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ICU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研究ICU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及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临床选择合适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01~2008-12本院细菌室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琼脂扩散法作敏感试验.结果:2006年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20%,2007年为32%,2008年为42.5%.痰标本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多见 ,占68.7%, ICU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多见,占68.2%.结论:ICU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逐年增加,并对多种抗菌药耐药,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122环孢素A治疗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环孢素A(Cyclosporin A, CysA)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方法:应用CysA 4mg/(kg·d)治疗不同类型的银屑病.治愈后剂量逐渐减少维持3~4个月,其中减至1 mg/(kg·d)后维持1~2个月.结果:应用CysA治疗不同类型的银屑病,1~2个月内临床病症出现缓解,4~6个月临床治愈,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CysA治疗银屑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0例IM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0例IM临床表现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皮疹为主,同时眼睑水肿,鼻塞及打鼾等也常见.并发症多见,达85%,累及系统多,但以消化系统,特别是肝功能受损多见,血清嗜异凝集试验(HA)阳性率低(16.7%,),抗EB病毒抗衣壳抗原抗体(EBV-VCA-IgM)阳性率(58.3%)较HA高.结论:应该重视IM的某些临床特点,以提高确诊率,应重视并发症的诊治,以改善预后.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红花黄色素与尿激酶联合治疗骨折并发急性肺栓塞12例

    目的:总结骨折并发肺栓塞的防治策略,提高骨折并发肺栓塞的治愈率.方法:收集12例资料完整的骨折并发肺栓塞病人,总结治疗方法及防治策略.结果:12例病人中,1例住院期间因肺栓塞死亡,其余11例治愈出院随访至今效果满意.结论:骨折病人急性肺栓塞发病率较高.临床工作中应该高度重视,做到早预防,早治疗,提高生存率.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丹参酮在腹膜透析中对间皮细胞的影响

    目的:分析在腹膜透析过程中,研究丹参酮对间皮细胞增殖活性、氧化应激、转移生长因子(TGF β1)分泌等所产生的影响,为以后的医学工作提供可靠地经验和依据.方法:收录110例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资料,将患者分为腹膜透析液(PDS)组和丹参酮两组,然后通过检测试验的方法,分析两组患者间皮细胞的增殖活性,对上清MDA、SOD、GSH水平,TGF β1含量进行研究.观察GSH、SOD、MDA三者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在腹膜透析中,丹参酮可以对间皮细胞产生有关的作用,影响着间皮细胞的GSH,SOD,MDA等各项指标.结论:丹参酮除了对腹膜间皮细胞增殖活性的起到抑制作用,也可抑制氧化应激和TGF β1分泌.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胸科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手术分析

    目的:探讨胸科手术中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以及在术中血压(BP)、心率(HR)的变化,术后的恢复情况,验证其麻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30例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Ⅰ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的方法,Ⅱ组仅用全麻.结果:两组病例麻醉效果满意,全麻药用量Ⅰ组明显少于Ⅱ组,术毕至拔气管时间Ⅱ组比Ⅰ组延长,拔管后烦躁、躁动、疼痛的发生率Ⅰ组比Ⅱ组明显减少.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能有效减轻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循环稳定,麻醉平稳,术毕清醒快、并发症少.术后镇痛有利于胸科术后病人咳嗽咯痰.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4种治疗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回顾性分析

    目的:回顾性统计分析本院临床药学对4种治疗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血药浓度.结果:4种药物2000至2004年间进行血药浓度监测,1301例次抗癫痫药物监测中,达有效血药浓度的703例次,占总数54.1%;低于达有效血药浓度的515例次,占总数39.6%;高于有效血药浓度的83例次,占总数6.3%.310例次甲氨蝶呤监测中,未中毒共有258例次,占83.3%;中毒共有28例次,占9.1%.结论:血药浓度监测是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之一,提示临床加强治疗药物监测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实行个体化给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发挥药物的佳效应.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三联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早期喘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三联雾化吸入对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伴有喘息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个月~2岁下呼吸道感染伴有喘息症状的患儿79例采用联合雾化吸入舒喘灵、嗅化异丙阿托品、丙酸培氯米松.结果:该方法疗效迅速可靠,患儿用药后喘息可迅速缓解、显效率92.3%,与对照相比较有较好的疗效,用药期间未发现副作用.结论:联合吸入舒喘灵、嗅化异丙阿托品及丙酸培氯米松治疗婴幼儿急性喘息发作有很好疗效.可迅速缓解喘息症状、特别对伴有高危因素的喘息患儿还可作为早期干预措施,可达到减少喘息反复发作的目的.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纤维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和观察纤维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护理效果,预防息肉可引起出血,甚至 癌变.方法:纤维胃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方法是通过电视荧屏显示病变的大小、位置、形态及活动情况,将连接于高频电发生器的电凝管或氩气刀管,通过电子胃镜活检孔道送达消化道的病变部位,利用高频电流通过人体时产生的热效应,使息肉组织凝固变性脱落,同时有止血功能,从而达到息肉摘除并止血目的.结果:全部病例无发生穿孔和大出血现象.所有患者单纯息肉均一次性摘除,混和息肉视患者耐受情况一次或二次摘除.结论:纤维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是一种安全、简便、危险低、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受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多元化治疗复发性膀胱肿瘤的18例

    目的:探讨复发性膀胱肿瘤的治疗途径,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18例有全膀胱切除指征,接受膀胱全切的浸润性、多发性和复发性膀胱肿瘤患者进行保留膀胱的治疗,采用骼内动脉化疗及栓塞、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结合术后膀胱灌注等多元化治疗方法.在硬外麻或椎管内麻醉下行经尿道膀胱内肿瘤汽化电切术(TURBt).结果:18例患者经本综合方法治疗,10例(55.6%)仅一个疗程因微小病灶复发进入了第二个疗程,15例(83.3%)经膀胱镜检查未见复发,1例(0.06%)因双肾转移死亡,2例因非肿瘤原因发生死亡.结论:骼内动脉化疗栓塞联合TURBt加膀胱内灌注化疗的多元化治疗方法,结合对症处理、规律的随访,为复发性膀胱癌患者提供了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不同机种飞行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对策

    目的:探讨不同机种飞行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飞行员的病历进行调查分析,按飞行机种类和飞行员年龄进行分类统计,并做比较.结果:歼击机飞行员发病率明显高于运输机类和直升机类飞行员(P<0.05),而运输机飞行员与直升机飞行员发病率基本相同(P>0.05).>31岁飞行员发病率明显高于年龄<30岁飞行员(P<0.05),31~40岁飞行员和≥41岁飞行员发病率基本相同( P>0.05).且≥30岁飞行员多反复发作且多转化为慢性病急性发作而入院.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与飞行机种和飞行员年龄有一定关系,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麻痹性痴呆临床特征与防治(附126例分析)

    目的:总结麻痹性痴呆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探讨其治疗及预后. 方法:通过机检的方法,收集了自1990~2008年18年间国内医学期刊上的相关文献,共收集病例126例,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麻痹性痴呆患者性别差异显著,男:女=12:1 症状表现按发生率依次为易激惹(70.7%)、判断力下降(63.5%)、言语夸大(18.2%)、少语淡漠(18.8%)、幻觉妄想(14.3%)、癫痫样发作(12.7%).结论:GPI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脑萎缩是GPI主要特点,大剂量青霉素治疗有效.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经皮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2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8例患者,头下型2例,经颈型12例,基底形14例,均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结果:经过平均2.5年随仿,疗效评定:优20例,良6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92.8%,骨折愈合27例,愈合率96.4%,1例出现股骨头坏死,坏死率3.5%.结论: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对冶疗股骨颈骨折具可靠疗效.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超早期微创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的时机.方法:对102例脑出血患者超早期手术与102例非超早期手术患者病历对照分析再出血率、死亡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结果:术后复查头颅CT初次血肿总清除率69.8%~92.1%;3d内意识明显好转43例,占42.17%,死亡13例,其中5例死于脑疝晚期,3例死于严重肺部感染,2例死于肾功能衰竭,3例死于再出血.再出血率2.9%;非超早期手术组:术后复查头颅CT初次血肿总清除率70.8%~92.1%,死亡20例(19.6%),其中8例死于脑疝晚期,4例死于严重肺部感染,2例死于肾功能衰竭,6例死于再出血.再出血率27例(26.4%).结论:超早期手术再出血率低, 死亡率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好.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12~2009-08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174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MMSE神经心理学评估,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颈动脉彩超检查,根据Hcy水平(分成两组:HCY≤15组和HCY>15组)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值(分成IMT<1.0mm组、IMT1.0~1.2mm组和IMT>1.2 mm组)进行分组,对不同分组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MMSE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同时颈动脉粥样硬化越严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其分值降低越明显.结论: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认知功能障碍有密切的相关,为及早识别认知功能障碍提供一定价值.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