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科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手术分析

关键词:胸科手术, 全身麻醉, 硬膜外阻滞
摘要:目的:探讨胸科手术中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以及在术中血压(BP)、心率(HR)的变化,术后的恢复情况,验证其麻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30例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Ⅰ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的方法,Ⅱ组仅用全麻.结果:两组病例麻醉效果满意,全麻药用量Ⅰ组明显少于Ⅱ组,术毕至拔气管时间Ⅱ组比Ⅰ组延长,拔管后烦躁、躁动、疼痛的发生率Ⅰ组比Ⅱ组明显减少.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能有效减轻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循环稳定,麻醉平稳,术毕清醒快、并发症少.术后镇痛有利于胸科术后病人咳嗽咯痰.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左旋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左旋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规律血液透析病情稳定达到3个月以上的患者40例,每周血液透析2~3次,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辅以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贫血、降压药、洋地黄制剂、利尿剂、扩血管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除给予与对照组相同治疗外,每次血液透析治疗后静脉注射左旋卡尼汀1.0g,疗程2个月,观察治疗前和治疗2月后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心电图、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收缩末容量(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O)及对透析耐受性和血浆肉毒碱浓度变化. 结果:应用左旋卡尼汀2个月后血浆肉毒碱浓度从(30.4±8.0)μmol/L提高至(123.50±22.15)μmol/L;与治疗前比较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 LVESD、LVESV 、LVEF、CO分别有改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左旋卡尼汀可作为MHD患者改善心功能不全的有效辅助治疗之一.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湿疹30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合并外治法治疗肛门湿疹临床疗效.方法:对300例肛门湿疹中医辨证分型论治,配合外治分期论治,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患部. 结果:痊愈225例,好转75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中医辨证分型论治,配合外治分期论治,起到标本兼治,疗效满意.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探讨

    目的:通过对65例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观察,探讨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方法: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针灸、理疗、药物、运动疗法等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65例,收集临床资料,观察疗效. 结果:治愈30例,显效31例,好转4例,无效0例,显效率为92.7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增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临床用药统计与控制软件逻辑

    目的:为及时统计临床某一时段用药类别和处方量,更有效的监控和管理临床与门诊合理用药,避免人为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提供有利于开发医院合理用药统计管理系统软件的设计逻辑.方法:在目前的医院管理软件基础上,利用对象语言HIPS和ORACLE数据库技术,研究开发出医院合理用药监控管理软件.结果:该系统实现了管理层对住院部用药范围分布及合理性、所有在院病人的实时监控和重点警示,具有丰富的统计、分析功能;有效提高了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准确、全面的监控抗菌药物、心血管药物、消化药物、生物制剂等的临床应用,减少和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使临床药师把精力投入到资料的分析、指导、解决疑难问题.结论: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统计监控管理软件作为整个医院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覆盖面广,实时性强,可控性强等特点,使医院合理用药管理达到高效、快捷、准确.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低分子肝素预防胸部肿瘤开胸术后血栓性疾病的护理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开胸术后血栓性疾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年龄在50岁以上,术前无各种血栓性疾病,可手术切除的食管癌、贲门癌、肺癌患者640例,按手术先后 (一侧肺全切除者除外)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0例, ,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术后加用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血栓性疾病11例,发生率为3.4% (11/320);死亡3例,死亡率为0.9% (3/320).其中脑梗死3例,死亡1例;肺梗塞4例,死亡2例;下肢静脉血栓4例.治疗组发病率较对照组为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低分子量肝素预防胸部肿瘤开胸术后血栓性疾病有明显效果,且较为安全可靠.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太空飞行对宇航员心血管与骨骼肌肉系统影响的研究

    本文主要针对太空飞行对宇航员心血管和骨骼肌肉系统的影响进行阐述.太空飞行后的影响主要包括:心血管、骨骼和肌肉等方面,而且长期空间飞行可以导致严重而持久的残疾,因此研究失重对身体的影响和发展基于证据的康复方案是必要.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低温等离子切除腺样体肥大2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运用低温等离子刀手术系统切除小儿肥大型腺样体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用纤维鼻咽喉镜检查证实24例年龄在5~13岁的腺样体肥大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睡眠打鼾、鼻塞、流脓涕、听力下降等症状.采用美国杰西低温等离子刀手术系统切除.结果:术后随访≥1年,24例睡眠鼾声、鼻塞、流脓涕治愈,听有有所提高.统计腺样体残留1例占4.16%,术中出血平均20ml左右,平均住院天数(5±2)d.结论:低温等离子切除腺样体手术安全可靠、切除彻底、很少残留、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黄连散治疗慢性宫颈炎96例疗效观察

    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分娩,流产或 手术损伤宫颈后,病原体侵入并引起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病有一定关系,改善和治疗宫颈糜烂 对宫颈癌的预防有重要意义,2005-12~2006-08,在我妇科门诊就诊的宫颈糜烂患者采用中药散剂,黄连散治疗宫颈糜烂,收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Prx4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还原酶4(Peroxiredoxin 4,简称Prx 4)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Elivison免疫组化法检测36例手术切除的胰腺癌及21例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以及胃癌、食管癌、肝癌、结肠癌、肺癌和乳腺癌组织各10例中Prx 4的表达情况.比较Prx 4在胰腺癌与癌旁正常胰腺组织,胰腺癌与其他肿瘤之间表达率和表达强度的差异.分析Prx 4与胰腺癌大小、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胰腺癌组织中Prx 4的表达阳性率为80.6%(29/36).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9%(4/21).Prx 4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在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P均<0.05).Prx 4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80.6%)高于在其他常见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在肺癌、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20%,在胃癌、食管癌和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30%).结论:Prx 4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和表达强度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胰腺组织,提示Prx 4可能在胰腺癌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Prx 4在胰腺癌的表达阳性率和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其他恶性肿瘤,有可能为潜在的胰腺癌标志物.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骨科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为了提高护理人员对骨科手术病人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认识,加强对骨科高危人群的预防及护理,降低DVT的发生率.现就预防及护理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和评价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0例急性支气管炎的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以进口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作对照药物,每次0.5~0.75g,2次/d,治疗组静脉滴注注射用阿奇霉素,首日2次/d,其后每天1次,每次0.25g,时间≥60min.两组疗程均为3~5d,观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2.1%,总有效率97.4%,对照组显效率63.9%,总有效率90.3%,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注射用阿奇霉素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的抗菌药物.临床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总结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病理特点,为今后药物性肝损伤的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帮助.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08年全年收治并确诊为药物性肝损伤的病例121例,所有病例均做过肝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及相关血清学检查,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引起DILI的药物种类很多,中成药多见;乏力、黄疸、转氨酶升高是常见的临床表现;DILI的病理特点为中央静脉周围,即小叶Ⅲ带出现肝细胞脱失、坏死,同时常伴有kupffer细胞增生或淤胆,坏死区炎症反应轻,汇管区混合性炎细胞浸润,嗜酸性粒细胞多见;有肝病史的患者更易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结论:熟悉药物毒副作用,详细询问用药史,以及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行肝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明确诊断、及时治疗的好办法.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丹参酮在腹膜透析中对间皮细胞的影响

    目的:分析在腹膜透析过程中,研究丹参酮对间皮细胞增殖活性、氧化应激、转移生长因子(TGF β1)分泌等所产生的影响,为以后的医学工作提供可靠地经验和依据.方法:收录110例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资料,将患者分为腹膜透析液(PDS)组和丹参酮两组,然后通过检测试验的方法,分析两组患者间皮细胞的增殖活性,对上清MDA、SOD、GSH水平,TGF β1含量进行研究.观察GSH、SOD、MDA三者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在腹膜透析中,丹参酮可以对间皮细胞产生有关的作用,影响着间皮细胞的GSH,SOD,MDA等各项指标.结论:丹参酮除了对腹膜间皮细胞增殖活性的起到抑制作用,也可抑制氧化应激和TGF β1分泌.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1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眼肌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本组13例(13只眼)经常规眼科检查,眼肌检查及实验室系列化验检查后确诊为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结果:13只眼均单眼发病,受累神经以动眼神经麻痹多见,为7例,其次外展神经为4例,滑车神经为1例,复合神经(Ⅲ+Ⅳ)为1例.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可并发眼肌麻痹,其微血管病变可能是临床发病的病理基础.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肿胀麻醉应用于整形外科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整形外科门诊手术中注入肿胀液的镇痛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5-06~2009-06期间应用肿胀麻醉局麻下施行的660例各种整形外科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局部注射肿胀液的病例中,外科手术进行顺利,所有病例术中麻醉效果均较满意,无一发生利多卡因中毒反应.结论:肿胀麻醉可使局部组织利多卡因浓度大量化,延缓药物吸收,增强局部和全身药效,提高药物毒性上限,增加静水压减少出血,大大增加了患者满意度,且方法简单,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鼻内窥镜下额窦开放术135例

    目的: 鼻内窥镜外科技术在额窦开放术中的应用.方法:鼻内窥镜下行筛窦、额窦开放术. 结果:患者术后随访2年,术腔恢复好,额窦引流好,无复发,鼻内窥镜下额窦开放术可替代诸如颜面切开遗留面部疤痕或造成巨大创伤的术式,针对病灶实行切除,开放引流,减少了手术风险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结论:鼻内镜开放额窦比传统鼻窦手术更科学,更精细,更微创,更具有恢复功能的特点,可以直视下避免开额对筛前、筛后动脉骨管,视神经,以及周围的损伤,使手术风险降到低,对于病人恢复和治疗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纤维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和观察纤维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护理效果,预防息肉可引起出血,甚至 癌变.方法:纤维胃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方法是通过电视荧屏显示病变的大小、位置、形态及活动情况,将连接于高频电发生器的电凝管或氩气刀管,通过电子胃镜活检孔道送达消化道的病变部位,利用高频电流通过人体时产生的热效应,使息肉组织凝固变性脱落,同时有止血功能,从而达到息肉摘除并止血目的.结果:全部病例无发生穿孔和大出血现象.所有患者单纯息肉均一次性摘除,混和息肉视患者耐受情况一次或二次摘除.结论:纤维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是一种安全、简便、危险低、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受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三联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早期喘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三联雾化吸入对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伴有喘息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个月~2岁下呼吸道感染伴有喘息症状的患儿79例采用联合雾化吸入舒喘灵、嗅化异丙阿托品、丙酸培氯米松.结果:该方法疗效迅速可靠,患儿用药后喘息可迅速缓解、显效率92.3%,与对照相比较有较好的疗效,用药期间未发现副作用.结论:联合吸入舒喘灵、嗅化异丙阿托品及丙酸培氯米松治疗婴幼儿急性喘息发作有很好疗效.可迅速缓解喘息症状、特别对伴有高危因素的喘息患儿还可作为早期干预措施,可达到减少喘息反复发作的目的.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4种治疗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回顾性分析

    目的:回顾性统计分析本院临床药学对4种治疗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血药浓度.结果:4种药物2000至2004年间进行血药浓度监测,1301例次抗癫痫药物监测中,达有效血药浓度的703例次,占总数54.1%;低于达有效血药浓度的515例次,占总数39.6%;高于有效血药浓度的83例次,占总数6.3%.310例次甲氨蝶呤监测中,未中毒共有258例次,占83.3%;中毒共有28例次,占9.1%.结论:血药浓度监测是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之一,提示临床加强治疗药物监测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实行个体化给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发挥药物的佳效应.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颈部微创小切口甲状腺叶切除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采用颈部微创小切口甲状腺叶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21例甲状腺肿块使用超声刀行颈部微创小切口(2~4cm)甲状腺叶切除术.结果:2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行单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14例,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5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2例.手术切口平均长度3.5cm(2~4cm),平均手术时间50 min(30~75 min),术中出血量均<10ml.术后均未出现饮水呛咳、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及手足抽搐等症状.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d(3~5d).结论:颈部微创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是可行的、安全的,而且具有一定的美容效果.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