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中西合并外治法治疗肛门湿疹临床疗效.方法:对300例肛门湿疹中医辨证分型论治,配合外治分期论治,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患部. 结果:痊愈225例,好转75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中医辨证分型论治,配合外治分期论治,起到标本兼治,疗效满意.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随着医疗器械技术的飞快发展,我国出现了医院临床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与器械管理、维修、维护所发展的实际需要不相匹配的问题,而且很多不良操作引导的事情也屡有发生,针对此种问题,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教育(着重风险管理方面);提高工程技术人员待遇;加强医护人员在学期间的操作技能培养来降低人围风险因素.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固定矫治术后牙釉质脱矿的发病情况和影响因素,并探讨对其防范措施的有效性.方法:112例固定正畸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处理;综合治疗组采用综合预防措施.治疗结束后即观察患者牙面釉质脱矿情况.结果:对照组牙釉质脱矿率62.5%,综合治疗组为33.9%,有显著性差异.脱矿好发牙位是前牙,部位是托槽龈方.结论:固定矫治器在矫治过程中对牙齿有脱矿的损害.矫治前和中对其可能的危害因素有充分预测和控制如酸蚀时间,牙面氟化处理,口腔卫生宣教,定期牙面的清洁等,均可减少固定矫治患者牙齿脱矿的发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整形外科门诊手术中注入肿胀液的镇痛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5-06~2009-06期间应用肿胀麻醉局麻下施行的660例各种整形外科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局部注射肿胀液的病例中,外科手术进行顺利,所有病例术中麻醉效果均较满意,无一发生利多卡因中毒反应.结论:肿胀麻醉可使局部组织利多卡因浓度大量化,延缓药物吸收,增强局部和全身药效,提高药物毒性上限,增加静水压减少出血,大大增加了患者满意度,且方法简单,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的时机.方法:对102例脑出血患者超早期手术与102例非超早期手术患者病历对照分析再出血率、死亡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结果:术后复查头颅CT初次血肿总清除率69.8%~92.1%;3d内意识明显好转43例,占42.17%,死亡13例,其中5例死于脑疝晚期,3例死于严重肺部感染,2例死于肾功能衰竭,3例死于再出血.再出血率2.9%;非超早期手术组:术后复查头颅CT初次血肿总清除率70.8%~92.1%,死亡20例(19.6%),其中8例死于脑疝晚期,4例死于严重肺部感染,2例死于肾功能衰竭,6例死于再出血.再出血率27例(26.4%).结论:超早期手术再出血率低, 死亡率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好.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全脑室系统铸型出血的治疗方法,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对8 例全脑室铸型出血患者采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及脑室内灌注尿激酶和腰大池输液泵控制持续引流脑脊液净化治疗.结果:5例存活,3例死亡.5例6个月后随访结果,2 例恢复良好,2例轻瘫,1例重瘫.结论:这种综合疗法操作容易,尤其适合于全脑室铸形出血的患者.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研究ICU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及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临床选择合适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01~2008-12本院细菌室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琼脂扩散法作敏感试验.结果:2006年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20%,2007年为32%,2008年为42.5%.痰标本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多见 ,占68.7%, ICU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多见,占68.2%.结论:ICU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逐年增加,并对多种抗菌药耐药,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我国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服药率、规范治疗率、治疗达标率、持久用药率低,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致残、致死率不断增高,需要基层社区医生加大对患者的教育力度,普及科学防治心脑血管病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高血压的防治手段是基于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而产生的.本文就高血压病在社区门诊进行非药物和药物治及健康指导, 旨在建立一套有效的高血压病社区干预模式.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选用两种不同的镇痛方法,探讨其在妇科护理中的价值.方法:对65例临床患者分别采用自控泵止痛法和自控静脉镇痛( PCIA)止痛,通过临床观察实验结果.结果:采用视觉模拟评估(VAS)对镇痛效果进行评定,镇痛效果均达到临床要求.结论:自控泵止痛具有使用方便安全有效的特点;而对妇科手术后适宜使用PCIA.两种镇痛方法应结合具体特点和病患情况来使用.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健择联合5-FU及CF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健择联合5-FU及CF2~3周期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20例.其中原发性肝癌3例;转移性肝癌10例;胰腺癌3例;胆囊癌术后胆管及腹腔内转移2例;胃腺癌术后腹腔内转移2例. 结果:总有效率为55%.主要的毒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结论:健择联合5-FU及CF治疗消化系统中晚期恶性肿瘤有效好的近期疗效,且毒副反应小,一般可耐受,是临床治疗消化系统中晚期恶性肿瘤的可行方案.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以下简称VB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标准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静滴,两组应用其它常规药物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起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且无毒副作用.结论:丹红注射液具有扩张血管、解除血管痉挛、降低血管阻力、增加椎基底动脉血量,疗效满意,无毒副作用,值得推荐使用.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为了提高护理人员对骨科手术病人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认识,加强对骨科高危人群的预防及护理,降低DVT的发生率.现就预防及护理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胸科手术中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以及在术中血压(BP)、心率(HR)的变化,术后的恢复情况,验证其麻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30例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Ⅰ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的方法,Ⅱ组仅用全麻.结果:两组病例麻醉效果满意,全麻药用量Ⅰ组明显少于Ⅱ组,术毕至拔气管时间Ⅱ组比Ⅰ组延长,拔管后烦躁、躁动、疼痛的发生率Ⅰ组比Ⅱ组明显减少.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能有效减轻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循环稳定,麻醉平稳,术毕清醒快、并发症少.术后镇痛有利于胸科术后病人咳嗽咯痰.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早期足量应用纳洛酮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的颅脑损伤患者6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33)及对照组(n=33),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注射剂体重,用500 ml乳酸钠林格氏液稀释后微量注射泵持续静滴24h,连用7 d后减量为4.8 mg/d,继续应用3 d后停药.两组总疗程均为10 d.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10 d后的格拉斯哥评分(GCS)计分和随访6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0S)计分,以及治疗前后β内啡肽(β-EP)浓度变化.结果:治疗10 d后,两组患者GCS计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实验组患者治疗10 d后GCS计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β-EP浓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G0S计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足量使用纳洛酮治疗颅脑损伤可以促进患者清醒和脑功能恢复,保护中枢神经系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探讨通过对52例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例进行观察与护理分析,总结出术前予以积极的生命支持;术后严密细致的病情观察,妥善的引流管管理,积极预防术后再出血、感染,加强呼吸道管理、环境管理,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治愈7例,病情好转35例,4例因经济问题穿刺术后3~5d后放弃治疗,6例因出血量大致广泛脑水肿中枢衰竭死亡.结论:及时准确的健康教育和康复锻炼指导,对促进病人的康复、预防复发、减少后遗症发生及提高生存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为及时统计临床某一时段用药类别和处方量,更有效的监控和管理临床与门诊合理用药,避免人为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提供有利于开发医院合理用药统计管理系统软件的设计逻辑.方法:在目前的医院管理软件基础上,利用对象语言HIPS和ORACLE数据库技术,研究开发出医院合理用药监控管理软件.结果:该系统实现了管理层对住院部用药范围分布及合理性、所有在院病人的实时监控和重点警示,具有丰富的统计、分析功能;有效提高了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准确、全面的监控抗菌药物、心血管药物、消化药物、生物制剂等的临床应用,减少和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使临床药师把精力投入到资料的分析、指导、解决疑难问题.结论: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统计监控管理软件作为整个医院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覆盖面广,实时性强,可控性强等特点,使医院合理用药管理达到高效、快捷、准确.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胎儿娩出后2h出血量,探讨影响产后出血量的危险因素.方法:搜集1 022例产妇97个变量的资料,对可能影响产后出血量的每个因素进行回顾性相关回归分析.结果:与胎儿娩出后2h出血量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有孕前和临产前体重,体重指数,腹围,宫高,胎儿体重和身长,第二产程时间,不孕史,难产家族史,并发妊高征,双胎,悬垂腹,手术产,胎盘位置等.宫颈评分高产后出血量减少.结论:通过分析影响产后出血量的危险因素,可以预测产后出血量,采取措施预防产后出血.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总结卵巢癌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妇产科2000-01~2008-12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卵巢癌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位年龄47岁.FIGO分期:I期9例,II期27例,III期43例.79例患者全部手术治疗,其中单附件切除2例,全子宫加双附件加大网膜切除64例,全子宫加双附件加大网膜加盆腔淋巴结切除13例.肿瘤细胞减灭术32例,阑尾切除11例.术后辅以4~8个疗程化疗,其中43例行腹腔化疗1~2个疗程,1例无性细胞瘤患者化疗耐药,行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改用放疗.总的3年生存率72.4%,5年生存率31.3%.结论:卵巢癌首发症状多为腹痛、腹胀及腹部包块.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通过比较195例各浓度水平的血浆淀粉酶(AMY)在两种检测系统中的偏倚,证实在不同检测系统及不同方法检测时存在一定的离散度,需要以相应的回归方程加以校正,以确保检验结果的符合性.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的效果.方法:取自我院心内科住院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91例,除对原发病的继续治疗方案不变外,所有患者均停用一切抗心律失常药5个半衰期.随机分为治疗组98例,对照组93例.治疗组服用参松养心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次4粒,3次/d;对照组服用盐酸胺碘酮片每次0.2g,3次/d,然后 逐渐减量至02g,1次/d;病程均为4周.观察服药前,服药时血生化、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并观察服药前后心悸等症状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4周后,两组心电图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服药后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均无异常改变,治疗组在服药过程中有4例出现胃胀,余无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服药后出现I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胃肠道反应.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