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浆淀粉酶在两个分析系统间的偏倚评估

关键词:淀粉酶, 偏倚
摘要:通过比较195例各浓度水平的血浆淀粉酶(AMY)在两种检测系统中的偏倚,证实在不同检测系统及不同方法检测时存在一定的离散度,需要以相应的回归方程加以校正,以确保检验结果的符合性.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固定矫治器和光固化树脂在侵袭性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固定矫治器与光固化复合树脂联合应用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例侵袭性牙周炎病人进行口腔,清除 齦上齦下牙石.常规取模、分牙、清洁牙面,粘托槽,进行正畸治疗,内收松动移位牙,然后用与牙齿一致的光固化复合树脂制作牙弓夹板.结果:5例患者经过6月~1年的综合治疗,牙列形态和功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咀嚼力大大提高取得满意效果.结论:本方法可以快速内收前牙,分散牙合力,减轻牙周组织负荷,促进牙周组织愈合.显效快患者易接受.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肿胀麻醉应用于整形外科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整形外科门诊手术中注入肿胀液的镇痛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5-06~2009-06期间应用肿胀麻醉局麻下施行的660例各种整形外科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局部注射肿胀液的病例中,外科手术进行顺利,所有病例术中麻醉效果均较满意,无一发生利多卡因中毒反应.结论:肿胀麻醉可使局部组织利多卡因浓度大量化,延缓药物吸收,增强局部和全身药效,提高药物毒性上限,增加静水压减少出血,大大增加了患者满意度,且方法简单,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骨科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为了提高护理人员对骨科手术病人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认识,加强对骨科高危人群的预防及护理,降低DVT的发生率.现就预防及护理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心理干预对筛选期飞行学员心理问题的影响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调节对处于筛选期的飞行学员心理问题的干预效果. 方法:采用SCL-90量表对2007-03~2008-10处于筛选期的317名学员于飞行训练时间进行到4~5h进行心理健康测试,随即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航空心理卫生知识讲座和个别心理咨询、自我心理调节训练等方式干预,于飞行9-13小时再次进行测试并对干预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有17.82%的飞行学员在飞行筛选阶段有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异常,因子分≥2的发生频率居前三位的依次是人际关系敏感、强迫、偏执等;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和阳性均分等几项统计指标,与干预前比较,显著降低. 结论:心理干预对处于筛选期的飞行学员心理健康问题有显著改善作用,航空医师应针对筛选期出现的心理问题加强心理卫生教育和主动心理干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对提高飞行学生掌握技术进度和降低技术停飞率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慢性扁桃体炎80例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作表面麻醉后,微波功率调至50 W,用直角形微波双极探头接触扁桃体后,开启微波向扁桃体内刺入凝固2~4s,深度视扁桃体大小而定,上中下均应凝固,勿遗漏扁桃体隐窝.结果:微波治疗后创面有一层较厚的白膜覆盖,2~3周脱落,未发现其他并发症.3个月后复查,一次微波治疗后,临床治愈75例,好转5例,临床治愈率93.75%,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微波治疗扁桃体炎,安全有效,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好方法.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卵巢癌79例分析

    目的:总结卵巢癌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妇产科2000-01~2008-12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卵巢癌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位年龄47岁.FIGO分期:I期9例,II期27例,III期43例.79例患者全部手术治疗,其中单附件切除2例,全子宫加双附件加大网膜切除64例,全子宫加双附件加大网膜加盆腔淋巴结切除13例.肿瘤细胞减灭术32例,阑尾切除11例.术后辅以4~8个疗程化疗,其中43例行腹腔化疗1~2个疗程,1例无性细胞瘤患者化疗耐药,行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改用放疗.总的3年生存率72.4%,5年生存率31.3%.结论:卵巢癌首发症状多为腹痛、腹胀及腹部包块.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太极扣精密附着体修复类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太极扣精密附着体对类牙列缺损病例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采用太极扣精密附着体为类牙列缺损患者制作精密附着体义齿7件,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经过4~12个月的观察,86%以上的患者对义齿的美观性,舒适性,固位,咀嚼及发音情况表示满意.对14基牙进行检查,无扣痛、无松动,影像检查未见支持组织明显改变,其中1颗基牙牙龈边缘红肿经治疗后好转.结论:太极扣精密附着体系统具有较好的临床修复效果及应用前景.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4种治疗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回顾性分析

    目的:回顾性统计分析本院临床药学对4种治疗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血药浓度.结果:4种药物2000至2004年间进行血药浓度监测,1301例次抗癫痫药物监测中,达有效血药浓度的703例次,占总数54.1%;低于达有效血药浓度的515例次,占总数39.6%;高于有效血药浓度的83例次,占总数6.3%.310例次甲氨蝶呤监测中,未中毒共有258例次,占83.3%;中毒共有28例次,占9.1%.结论:血药浓度监测是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之一,提示临床加强治疗药物监测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实行个体化给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发挥药物的佳效应.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颈部微创小切口甲状腺叶切除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采用颈部微创小切口甲状腺叶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21例甲状腺肿块使用超声刀行颈部微创小切口(2~4cm)甲状腺叶切除术.结果:2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行单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14例,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5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2例.手术切口平均长度3.5cm(2~4cm),平均手术时间50 min(30~75 min),术中出血量均<10ml.术后均未出现饮水呛咳、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及手足抽搐等症状.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d(3~5d).结论:颈部微创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是可行的、安全的,而且具有一定的美容效果.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68例分析

    目的:研究肝内胆管结石(IHL)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03~2009-03手术治疗的68例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手术方式及术后效果的情况.结果:68例患者无死亡病例,术后残石率17.7%,结石复发3例,出现并发症均治疗后痊愈.结论:胆管探查取石引流术、肝叶切除术和术后胆道镜联合使用是治疗IHL理想而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脑外科患者术后气管插管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脑外科患者术后带气管插管的护理.方法:在实施常规气管插管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及其他方法.结果:200例术后气管插管的患者中,对128例患者实施特殊护理,只有2例形成了痰痂,效果良好.结论:心理护理和特殊护理会有效抑制痰痂的形成,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使用医疗器械降低人为风险因素的分析

    随着医疗器械技术的飞快发展,我国出现了医院临床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与器械管理、维修、维护所发展的实际需要不相匹配的问题,而且很多不良操作引导的事情也屡有发生,针对此种问题,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教育(着重风险管理方面);提高工程技术人员待遇;加强医护人员在学期间的操作技能培养来降低人围风险因素.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高血压病的社区防治探讨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我国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服药率、规范治疗率、治疗达标率、持久用药率低,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致残、致死率不断增高,需要基层社区医生加大对患者的教育力度,普及科学防治心脑血管病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高血压的防治手段是基于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而产生的.本文就高血压病在社区门诊进行非药物和药物治及健康指导, 旨在建立一套有效的高血压病社区干预模式.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神经毒型蛇咬伤患者的护理

    对1例神经毒型蛇咬伤患者,在昏迷20d,器官插管 28d后,对其实施严密监护,采取相应的救治,做好心肺,神经系统护理和基础护理,保证静脉营养供给,结果患者神志恢复,自主呼吸恢复,并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患者住院36d后痊愈出院.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122环孢素A治疗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环孢素A(Cyclosporin A, CysA)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方法:应用CysA 4mg/(kg·d)治疗不同类型的银屑病.治愈后剂量逐渐减少维持3~4个月,其中减至1 mg/(kg·d)后维持1~2个月.结果:应用CysA治疗不同类型的银屑病,1~2个月内临床病症出现缓解,4~6个月临床治愈,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CysA治疗银屑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1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眼肌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本组13例(13只眼)经常规眼科检查,眼肌检查及实验室系列化验检查后确诊为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结果:13只眼均单眼发病,受累神经以动眼神经麻痹多见,为7例,其次外展神经为4例,滑车神经为1例,复合神经(Ⅲ+Ⅳ)为1例.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可并发眼肌麻痹,其微血管病变可能是临床发病的病理基础.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52例高血压脑出血的围术期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目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探讨通过对52例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例进行观察与护理分析,总结出术前予以积极的生命支持;术后严密细致的病情观察,妥善的引流管管理,积极预防术后再出血、感染,加强呼吸道管理、环境管理,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治愈7例,病情好转35例,4例因经济问题穿刺术后3~5d后放弃治疗,6例因出血量大致广泛脑水肿中枢衰竭死亡.结论:及时准确的健康教育和康复锻炼指导,对促进病人的康复、预防复发、减少后遗症发生及提高生存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鼻内窥镜下额窦开放术135例

    目的: 鼻内窥镜外科技术在额窦开放术中的应用.方法:鼻内窥镜下行筛窦、额窦开放术. 结果:患者术后随访2年,术腔恢复好,额窦引流好,无复发,鼻内窥镜下额窦开放术可替代诸如颜面切开遗留面部疤痕或造成巨大创伤的术式,针对病灶实行切除,开放引流,减少了手术风险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结论:鼻内镜开放额窦比传统鼻窦手术更科学,更精细,更微创,更具有恢复功能的特点,可以直视下避免开额对筛前、筛后动脉骨管,视神经,以及周围的损伤,使手术风险降到低,对于病人恢复和治疗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分类及治疗的进展

    脉管性疾病包括血管瘤和脉管畸形两大类病损,系来源于血管或淋巴管的肿瘤或畸形.以往对脉管性疾病的命名、分类比较混乱;治疗方法也很多,造成一些病例不同程度的过度治疗和引起难以纠正的并发症.而判定血管瘤增殖能力的大小,也就是判定血管瘤是否快速生长,成为众多治疗方法选择的关键.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伊曲康唑联合臭氧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联合臭氧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夫妇同时口服伊曲康唑200mg,1次/d,共5d,患者采用YKS-1000系列蓝氧妇科生殖道康复治疗仪,预热3min,将制氧机的氧气流量调为2.0~2.5L/min,取膀胱截石位,暴露外阴,将主机侧面的手操器取下,并踩下脚踏开关(臭氧水即出),先进行外阴冲洗消毒,将一次性医用导管连接到手操器的前端,将导管轻轻进行入阴道冲洗治疗(2min)后,抽出导管,用一次性窥阴器扩开阴道,并转动其方向进行冲洗,配合棉球将分泌物擦洗干净,取出窥阴器,再用导管轻轻进入阴道冲洗治疗(3min)即可.1次/d,5min/次,共7d.对照组患者行臭氧治疗与观察组治疗相同,只是不口服伊曲康唑.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6.6%,对照组愈率治率57.9%.结论:采用患者夫妇同时口服伊曲康唑联合外阴、阴道臭氧治疗,是治疗RVVC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