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外科患者术后气管插管护理体会

关键词:护理, 气管插管, 脑外科患者
摘要:目的:探讨脑外科患者术后带气管插管的护理.方法:在实施常规气管插管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及其他方法.结果:200例术后气管插管的患者中,对128例患者实施特殊护理,只有2例形成了痰痂,效果良好.结论:心理护理和特殊护理会有效抑制痰痂的形成,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胸科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手术分析

    目的:探讨胸科手术中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以及在术中血压(BP)、心率(HR)的变化,术后的恢复情况,验证其麻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30例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Ⅰ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的方法,Ⅱ组仅用全麻.结果:两组病例麻醉效果满意,全麻药用量Ⅰ组明显少于Ⅱ组,术毕至拔气管时间Ⅱ组比Ⅰ组延长,拔管后烦躁、躁动、疼痛的发生率Ⅰ组比Ⅱ组明显减少.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能有效减轻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循环稳定,麻醉平稳,术毕清醒快、并发症少.术后镇痛有利于胸科术后病人咳嗽咯痰.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经皮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2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8例患者,头下型2例,经颈型12例,基底形14例,均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结果:经过平均2.5年随仿,疗效评定:优20例,良6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92.8%,骨折愈合27例,愈合率96.4%,1例出现股骨头坏死,坏死率3.5%.结论: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对冶疗股骨颈骨折具可靠疗效.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妊娠中晚期紧急宫颈环扎术的术后护理

    本文通过对30例妊娠中晚期进行紧急宫颈环扎手术的护理体会到宫颈环扎术治疗过程中通过精良的护理方面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红细胞中9种微量元素含量变化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氏病患者红细胞中9种微量元素(Zn、Ca、Mn、Fe、Cu、Mg、Pb、Cr、Al)含量的变化.方法:测定5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红细胞内上述9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阿尔茨海默氏病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的Cu、Zn、Fe 、Mg和Al的含量有显著性差异,阿尔茨海默病组的Cu的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其余4种元素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Mn、Ca、Pb和Cr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且阿尔茨海默病组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阿尔茨海默氏病的发病与多种微量元素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这些微量元素的改变可作为阿尔茨海默氏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健择联合5-FU及CF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健择联合5-FU及CF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健择联合5-FU及CF2~3周期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20例.其中原发性肝癌3例;转移性肝癌10例;胰腺癌3例;胆囊癌术后胆管及腹腔内转移2例;胃腺癌术后腹腔内转移2例. 结果:总有效率为55%.主要的毒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结论:健择联合5-FU及CF治疗消化系统中晚期恶性肿瘤有效好的近期疗效,且毒副反应小,一般可耐受,是临床治疗消化系统中晚期恶性肿瘤的可行方案.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输精管结扎术后附睾淤积79例分析

    目的:探讨输精管结扎术后附睾淤积症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站通过随访筛查确诊的79例输精管绝育术后附睾淤积症的患者,经确诊后均给予心理治疗,配合药物、理疗,无效后则行手术治疗.结果:经治疗痊愈76例,好转2例,无效1例.结论:输精管绝育术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预防感染.严格遵循手术规范操作.防止反复手术创伤,结扎组织过多.选择结扎部位应在输精管精索段中上1/3处(近睾端3cm处)不要距附睾太近等,是预防附睾淤积的重要措施.治疗方面:在心理干预下,酌情保守治疗,若无效行手术治疗,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42例临床分析

    目的:加强对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特点的认识及预防措施的探讨.方法:对42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提高了老年人对低血糖反应的识别及自救能力.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加强健康宣教和血糖监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原因分析及再手术治疗

    目的:通过对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失败原因分析,进一步探讨首次手术失败原因和再次手术所采用的治疗方法.方法:根据首次手术失败原因,病变节段神经根管狭窄这一共同特点,全部再次手术均采用后路.主要手术方法为POLAr术式,即腰椎斜后方重建术.方法为大部或全部切除病变节段小关节,彻底减压神经椎管,椎间植入融合器加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结果:除1例患者术后右侧L4~5根瘫痪无改善外,其余患者原有症状均获不同程度改善.其中8例原有症状完全消失,5例症状大部缓解,2例症状部分缓解.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原因:术前仅有定性分析,没有准确的定位定量分析,只注重中央椎管,没注意双侧的神经根管,再次手术主要采用POLAr术式,其核心是:针对神经根管狭窄的问题,以根管的后壁上下小关节突为中心,进行部分或全部切除,对神经根管进行彻底充分的减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抗高血压药物联合用药的研究进展

    目的:综述抗高血压药物研究的进展.方法:检索国内外文献, 对有关抗高血压药物的文献进行整理、结合本院实际用药情况,通过3个月门诊高血压病人的处方分析以及疗效调查,探索合理的用药方案.结果:目前, 66大类高血压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单一药物只能使40%~60%甚至更少的患者血压得到控制,对于重度和顽固高血压患者却力不从心,对于伴有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常常顾此失彼.结论:6类抗高血压药物分别适于不同类型的高血压患者,联合用药对于控制血压和改善预后是有利和必要的.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探讨

    目的:通过对65例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观察,探讨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方法: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针灸、理疗、药物、运动疗法等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65例,收集临床资料,观察疗效. 结果:治愈30例,显效31例,好转4例,无效0例,显效率为92.7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增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12~2009-08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174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MMSE神经心理学评估,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颈动脉彩超检查,根据Hcy水平(分成两组:HCY≤15组和HCY>15组)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值(分成IMT<1.0mm组、IMT1.0~1.2mm组和IMT>1.2 mm组)进行分组,对不同分组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MMSE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同时颈动脉粥样硬化越严重,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其分值降低越明显.结论: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认知功能障碍有密切的相关,为及早识别认知功能障碍提供一定价值.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及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从人体为一统一的有机整体出发,从辨证的角度,通过对机体与损伤因子之间相互作用所发生的损伤效应及机体的去损伤调节的分析,探讨高血压病可能的发生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将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按改善靶器官功能及调节神经内分泌因子进行分类,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结果:原发性高血压与内因的调控及外因的诱导密切相关.任何损伤因子的存在必将引起机体的去损伤效应而使效应器官达到新的平衡.由于个体的差异及损伤因子性质的不同,对损伤因子过于敏感及调节能力差的个体易于出现调节紊乱,在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参与下导致高血压的形成.因在高血压不同的阶段机体相应靶器官紊乱程度不同,故治疗方案视相应靶器官的功能状况而存在差异.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与基因表达的时间依从性及相关基因的诱导表达密切相关.高血压发病初期,应以改善靶器官自身功能的药物为主,辅以小剂量调节神经内分泌的药物为佳;对靶器官已损伤者,调节神经内分泌的药物为必需,联用改善靶器官功能的药物作为基础,利于靶器官结构及功能的恢复.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卵巢癌79例分析

    目的:总结卵巢癌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妇产科2000-01~2008-12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卵巢癌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位年龄47岁.FIGO分期:I期9例,II期27例,III期43例.79例患者全部手术治疗,其中单附件切除2例,全子宫加双附件加大网膜切除64例,全子宫加双附件加大网膜加盆腔淋巴结切除13例.肿瘤细胞减灭术32例,阑尾切除11例.术后辅以4~8个疗程化疗,其中43例行腹腔化疗1~2个疗程,1例无性细胞瘤患者化疗耐药,行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改用放疗.总的3年生存率72.4%,5年生存率31.3%.结论:卵巢癌首发症状多为腹痛、腹胀及腹部包块.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1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眼肌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本组13例(13只眼)经常规眼科检查,眼肌检查及实验室系列化验检查后确诊为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结果:13只眼均单眼发病,受累神经以动眼神经麻痹多见,为7例,其次外展神经为4例,滑车神经为1例,复合神经(Ⅲ+Ⅳ)为1例.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可并发眼肌麻痹,其微血管病变可能是临床发病的病理基础.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52例高血压脑出血的围术期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目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探讨通过对52例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例进行观察与护理分析,总结出术前予以积极的生命支持;术后严密细致的病情观察,妥善的引流管管理,积极预防术后再出血、感染,加强呼吸道管理、环境管理,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治愈7例,病情好转35例,4例因经济问题穿刺术后3~5d后放弃治疗,6例因出血量大致广泛脑水肿中枢衰竭死亡.结论:及时准确的健康教育和康复锻炼指导,对促进病人的康复、预防复发、减少后遗症发生及提高生存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65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前列腺素E1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平均肺动脉压mPAP、动脉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有显著改善.结论:PGE1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显著降低mPAP,提高动脉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对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湿疹30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合并外治法治疗肛门湿疹临床疗效.方法:对300例肛门湿疹中医辨证分型论治,配合外治分期论治,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患部. 结果:痊愈225例,好转75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中医辨证分型论治,配合外治分期论治,起到标本兼治,疗效满意.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不合理麻醉处方的分析与对策

    目的:通过对不合理麻醉处方的分析,规范麻醉药品的用药行为.方法:通过在调剂前审核医生开具的麻醉处方,对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并拟定对策. 结果:在1 383张麻醉处方中,有95张出现了不合理的情况,主要出现在麻醉处方正文,约占总数的2/3.其中以麻醉药品的用法用量和剂型的不合理居多.结论:参照麻醉药品处方基本信息表,医、护人员能更加合法、安全、合理地使用麻醉药品,促进了医院麻醉药品管理的法制化.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骨科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为了提高护理人员对骨科手术病人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认识,加强对骨科高危人群的预防及护理,降低DVT的发生率.现就预防及护理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胃-食管反流184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184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清晨顿服奥美拉唑20mg,夜间睡前服法莫替丁40mg,后者仅清晨顿服奥美拉唑20 mg,两者均予西沙比利5mg,3次/d,疗程8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行胃镜检查,观察其胃镜表现及返流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92例中治愈68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7%,对照组92例中治愈40例,有效28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69.6%.结论: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联合治疗GERD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奥美拉唑者(P<0.05).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