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合理麻醉处方的分析与对策

关键词:麻醉药品, 处方分析, 对策
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合理麻醉处方的分析,规范麻醉药品的用药行为.方法:通过在调剂前审核医生开具的麻醉处方,对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并拟定对策. 结果:在1 383张麻醉处方中,有95张出现了不合理的情况,主要出现在麻醉处方正文,约占总数的2/3.其中以麻醉药品的用法用量和剂型的不合理居多.结论:参照麻醉药品处方基本信息表,医、护人员能更加合法、安全、合理地使用麻醉药品,促进了医院麻醉药品管理的法制化.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三联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早期喘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三联雾化吸入对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伴有喘息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个月~2岁下呼吸道感染伴有喘息症状的患儿79例采用联合雾化吸入舒喘灵、嗅化异丙阿托品、丙酸培氯米松.结果:该方法疗效迅速可靠,患儿用药后喘息可迅速缓解、显效率92.3%,与对照相比较有较好的疗效,用药期间未发现副作用.结论:联合吸入舒喘灵、嗅化异丙阿托品及丙酸培氯米松治疗婴幼儿急性喘息发作有很好疗效.可迅速缓解喘息症状、特别对伴有高危因素的喘息患儿还可作为早期干预措施,可达到减少喘息反复发作的目的.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64例下颌下腺切除术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下颌下腺摘除术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下颌下腺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的类型和预防.结果:64例患者中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5例,感染2例, 1例恶性肿瘤患者二次手术后1年失访,余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周密的手术设计、熟悉的局部解剖和严谨的手术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原因分析及再手术治疗

    目的:通过对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失败原因分析,进一步探讨首次手术失败原因和再次手术所采用的治疗方法.方法:根据首次手术失败原因,病变节段神经根管狭窄这一共同特点,全部再次手术均采用后路.主要手术方法为POLAr术式,即腰椎斜后方重建术.方法为大部或全部切除病变节段小关节,彻底减压神经椎管,椎间植入融合器加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结果:除1例患者术后右侧L4~5根瘫痪无改善外,其余患者原有症状均获不同程度改善.其中8例原有症状完全消失,5例症状大部缓解,2例症状部分缓解.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原因:术前仅有定性分析,没有准确的定位定量分析,只注重中央椎管,没注意双侧的神经根管,再次手术主要采用POLAr术式,其核心是:针对神经根管狭窄的问题,以根管的后壁上下小关节突为中心,进行部分或全部切除,对神经根管进行彻底充分的减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神经毒型蛇咬伤患者的护理

    对1例神经毒型蛇咬伤患者,在昏迷20d,器官插管 28d后,对其实施严密监护,采取相应的救治,做好心肺,神经系统护理和基础护理,保证静脉营养供给,结果患者神志恢复,自主呼吸恢复,并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患者住院36d后痊愈出院.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42例临床分析

    目的:加强对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特点的认识及预防措施的探讨.方法:对42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提高了老年人对低血糖反应的识别及自救能力.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加强健康宣教和血糖监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经皮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2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8例患者,头下型2例,经颈型12例,基底形14例,均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结果:经过平均2.5年随仿,疗效评定:优20例,良6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92.8%,骨折愈合27例,愈合率96.4%,1例出现股骨头坏死,坏死率3.5%.结论: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对冶疗股骨颈骨折具可靠疗效.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改良背驮式肝移植17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改良背驮式肝移植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探讨如何改进护理措施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患者生存质量及长期存活率.方法: 对17 例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手术做好术前及术后护理,手术前:做好监护室、设备、药品准备,患者皮肤、肠道准备,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准备;手术后:注意体位、复温、机械通气、营养及管道护理 ,严密监测生命指证、生化指标及引流液质与量变化,及时发现预防并发症.结果:17 例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手术全部获得成功.结论:肝移植围手术期规范到位的监测与护理,可预防和及时发现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鼻内窥镜下额窦开放术135例

    目的: 鼻内窥镜外科技术在额窦开放术中的应用.方法:鼻内窥镜下行筛窦、额窦开放术. 结果:患者术后随访2年,术腔恢复好,额窦引流好,无复发,鼻内窥镜下额窦开放术可替代诸如颜面切开遗留面部疤痕或造成巨大创伤的术式,针对病灶实行切除,开放引流,减少了手术风险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结论:鼻内镜开放额窦比传统鼻窦手术更科学,更精细,更微创,更具有恢复功能的特点,可以直视下避免开额对筛前、筛后动脉骨管,视神经,以及周围的损伤,使手术风险降到低,对于病人恢复和治疗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高血压病的社区防治探讨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我国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服药率、规范治疗率、治疗达标率、持久用药率低,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致残、致死率不断增高,需要基层社区医生加大对患者的教育力度,普及科学防治心脑血管病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高血压的防治手段是基于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而产生的.本文就高血压病在社区门诊进行非药物和药物治及健康指导, 旨在建立一套有效的高血压病社区干预模式.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不同机种飞行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对策

    目的:探讨不同机种飞行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飞行员的病历进行调查分析,按飞行机种类和飞行员年龄进行分类统计,并做比较.结果:歼击机飞行员发病率明显高于运输机类和直升机类飞行员(P<0.05),而运输机飞行员与直升机飞行员发病率基本相同(P>0.05).>31岁飞行员发病率明显高于年龄<30岁飞行员(P<0.05),31~40岁飞行员和≥41岁飞行员发病率基本相同( P>0.05).且≥30岁飞行员多反复发作且多转化为慢性病急性发作而入院.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与飞行机种和飞行员年龄有一定关系,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52例高血压脑出血的围术期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目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探讨通过对52例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例进行观察与护理分析,总结出术前予以积极的生命支持;术后严密细致的病情观察,妥善的引流管管理,积极预防术后再出血、感染,加强呼吸道管理、环境管理,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治愈7例,病情好转35例,4例因经济问题穿刺术后3~5d后放弃治疗,6例因出血量大致广泛脑水肿中枢衰竭死亡.结论:及时准确的健康教育和康复锻炼指导,对促进病人的康复、预防复发、减少后遗症发生及提高生存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血浆淀粉酶在两个分析系统间的偏倚评估

    通过比较195例各浓度水平的血浆淀粉酶(AMY)在两种检测系统中的偏倚,证实在不同检测系统及不同方法检测时存在一定的离散度,需要以相应的回归方程加以校正,以确保检验结果的符合性.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分类及治疗的进展

    脉管性疾病包括血管瘤和脉管畸形两大类病损,系来源于血管或淋巴管的肿瘤或畸形.以往对脉管性疾病的命名、分类比较混乱;治疗方法也很多,造成一些病例不同程度的过度治疗和引起难以纠正的并发症.而判定血管瘤增殖能力的大小,也就是判定血管瘤是否快速生长,成为众多治疗方法选择的关键.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86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的诊治经验.方法:SIADH者通过限水(严重者800ml/d 以内),3%NaCl液及呋塞米(速尿)1mg/kg静脉滴注.CSWS者通过静脉滴注3%氯化钠液和(或)生理盐水治疗.每日尿量>3000ml者,在受伤1周内可皮下注射垂体后叶素,1周后无改善可肌肉注射长效尿崩停.结果:86例患者死亡8例,均与低血钠无关.存活的患者伤后14~21d,血钠平均138.43mmol/L,1例患者2个月恢复正常.结论:低血钠症的形成机制、诊断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发现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对其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颈部微创小切口甲状腺叶切除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采用颈部微创小切口甲状腺叶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21例甲状腺肿块使用超声刀行颈部微创小切口(2~4cm)甲状腺叶切除术.结果:2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行单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14例,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5例,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2例.手术切口平均长度3.5cm(2~4cm),平均手术时间50 min(30~75 min),术中出血量均<10ml.术后均未出现饮水呛咳、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及手足抽搐等症状.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d(3~5d).结论:颈部微创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是可行的、安全的,而且具有一定的美容效果.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红细胞中9种微量元素含量变化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氏病患者红细胞中9种微量元素(Zn、Ca、Mn、Fe、Cu、Mg、Pb、Cr、Al)含量的变化.方法:测定5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红细胞内上述9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阿尔茨海默氏病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的Cu、Zn、Fe 、Mg和Al的含量有显著性差异,阿尔茨海默病组的Cu的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其余4种元素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Mn、Ca、Pb和Cr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且阿尔茨海默病组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阿尔茨海默氏病的发病与多种微量元素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这些微量元素的改变可作为阿尔茨海默氏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和评价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0例急性支气管炎的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以进口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作对照药物,每次0.5~0.75g,2次/d,治疗组静脉滴注注射用阿奇霉素,首日2次/d,其后每天1次,每次0.25g,时间≥60min.两组疗程均为3~5d,观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2.1%,总有效率97.4%,对照组显效率63.9%,总有效率90.3%,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注射用阿奇霉素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的抗菌药物.临床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纤维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和观察纤维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护理效果,预防息肉可引起出血,甚至 癌变.方法:纤维胃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方法是通过电视荧屏显示病变的大小、位置、形态及活动情况,将连接于高频电发生器的电凝管或氩气刀管,通过电子胃镜活检孔道送达消化道的病变部位,利用高频电流通过人体时产生的热效应,使息肉组织凝固变性脱落,同时有止血功能,从而达到息肉摘除并止血目的.结果:全部病例无发生穿孔和大出血现象.所有患者单纯息肉均一次性摘除,混和息肉视患者耐受情况一次或二次摘除.结论:纤维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是一种安全、简便、危险低、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受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低分子肝素预防胸部肿瘤开胸术后血栓性疾病的护理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开胸术后血栓性疾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年龄在50岁以上,术前无各种血栓性疾病,可手术切除的食管癌、贲门癌、肺癌患者640例,按手术先后 (一侧肺全切除者除外)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0例, ,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术后加用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血栓性疾病11例,发生率为3.4% (11/320);死亡3例,死亡率为0.9% (3/320).其中脑梗死3例,死亡1例;肺梗塞4例,死亡2例;下肢静脉血栓4例.治疗组发病率较对照组为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低分子量肝素预防胸部肿瘤开胸术后血栓性疾病有明显效果,且较为安全可靠.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使用医疗器械降低人为风险因素的分析

    随着医疗器械技术的飞快发展,我国出现了医院临床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与器械管理、维修、维护所发展的实际需要不相匹配的问题,而且很多不良操作引导的事情也屡有发生,针对此种问题,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教育(着重风险管理方面);提高工程技术人员待遇;加强医护人员在学期间的操作技能培养来降低人围风险因素.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