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医学对继续医学英语教育模式的导向作用

曹珏;熊学敏

关键词:循证医学, 继续医学教育, 英语教育模式
摘要:1 循证医学1.1国际科研水平与发展趋势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近年来国际上临床医学领域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已成为当前国际上医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扶土抑木法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

    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以运动、语言和抽动为特点的行为障碍的综合征,多见于儿童和少年期.病情持续时间长,可自行缓解和加重.我们医院儿科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运用抑木扶土法指导辨治42例,收效满意.兹介绍于下:

    作者:张文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葡萄糖注射液静滴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女,67岁,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医嘱给予10%的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静滴,每日1次(40滴/min).用药3min左右,患者感胸闷、憋气,面色苍白,口唇轻度紫绀,脉搏弱,测血压80/50mmHg.

    作者:曲秀丽;王小丽;崔艳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3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用0.5%甲硝唑注射液200mL静滴,阿奇霉素500mg加入0.9%NS250mL,缓慢静滴,3d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片.治疗组3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时照组基础上口服中药八正散合四苓散加减.结果:对照组痊愈21例,好转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2.4%;治疗组痊愈29例,好转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性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疗效显著.

    作者:陈启显;陈劝显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微创血肿清除术及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46例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及脑室外引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病例46例,采用针钻一体的穿刺针微创穿刺至脑内血肿,碎吸、液化、引流清除血肿,辅以侧脑室穿刺外引流.结果:近期复查CT血肿清除率在70%~100%;46例中成活42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为91.3%;生存病例随诊2~6个月,按照ADL分级,Ⅰ级9例,Ⅱ级16例,Ⅲ级12例,Ⅳ级4例,Ⅴ级1例,良好率80.4%.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及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方法简单、易行,疗效确切.

    作者:李文;陆小平;张丽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酒精戒断综合征误诊高血压脑病1例报告

    酒精戒断在精神科、神经科以及内科的急诊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酒精戒断综合征的血压升高在临床中由于较少见,容易被误诊为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等其他症状性高血压疾病.作者在临床上收治1例,其血压波动高至283/148mmHg,系由酒精戒断所致,一开始被误诊为高血压脑病.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宏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预防术后肠粘连

    及早恢复腹部手术后消化道功能及有效地防治术后并发症,以提高手术疗效,是临床医生为重视的问题.在70年代后报道腹部手术后发生肠粘连高达67%,其中发生肠梗阻者45%.近年来我们应用自拟肠功能恢复汤对腹部手术后78例进行临床观察,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树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鱼金针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笔者2004年9月~2005年5月采用鱼金针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小卫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痛点阻滞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166例报告

    肩周炎是一种以肩痛及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是骨伤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多与肩部受凉、劳累、损伤、慢性劳损有关.我科自2003年5月~2004年8月采用肩关节周围痛点阻滞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16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天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食道支架置入术治疗食道狭窄及并发症防治

    目的:探讨食道支架在食道狭窄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与食道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在X线的导引下,对38例具有适应症的患者施行了食道支架置入术,所有病例一次置入成功.结果:28例吞咽困难由2、3级减为0级,10例减为1级.38例术后1~7d均有不同程度的胸背部疼痛或不适感,但未出现出血、食道破裂、支架移位等并发症.结论:食道支架王入术具有损伤轻微、疗效好、见效快的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技术;准确的定位,选择适当的支架,适当的扩张食道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谭必勇;宋红;姚勇;文咏梅;张兴强;黄爱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参麦注射液佐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30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发病有增高趋势,往往在感冒后出现胸闷、心慌、气短、乏力等症状.在临床上容易引起心律失常,重者出现心衰和心源性休克.西医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由于目前抗病毒药物的疗效不显著,中西医结合治疗VMC已越来越受到推崇.我们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SM)治疗VMC,疗效较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何敏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B超监护加米索前列醇在疤痕子宫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人工流产术中应用B超监护加米索前列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05年5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1年内早孕162例,采用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0.4mg,术中B超监护,作为观察组;同时回顾性抽查了1999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疤痕子宫早孕78例,行常规人流术,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宫颈松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宫颈松弛例数多,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较短,人流综合征少(P均<0.01),且无1例宫腔残留及子宫穿孔.结论:剖宫产术后1年内疤痕子宫人流术中应用B超监护加米索前列醇能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孟迪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64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只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用分级法对2组患者在开始治疗和治疗结束时分别评定.结果:治疗结束时2组患者用Brunnstrom分级比较,患肢上、下功能差别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对其肢体功能康复有积极意义.

    作者:周菊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肾淀粉样变性病8例报道

    肾淀粉样变性病(Renal Amyloidosis,RAm)临床少见.现将我院2000年12月~2004年2月收治的8例肾淀粉样变性病报道如下:

    作者:崔杏成;涂晓;孙建实;楼季华;程晓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苦参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重度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苦参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重度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65例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苦参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组与一般护肝组作对照,并评估2组改善肝功能及清除乙型肝炎病毒方面的疗效.结果: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平均为(28.3±6.6)d;治疗组疗程3个月时、结束时及随访6个月HBeAg阴转率分别为33.0%、43.3%、50.0%,HBV-DNA阴转率分别为36.7%、50.0%、53.3%: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肯定了两药结合在治疗慢性重度乙型肝炎中兼具改善肝功能及清除乙型肝炎病毒方面疗效,认为在已出现肝功能失代偿而病毒复制仍活跃的病人尤为适用.

    作者:姜宏伟;叶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生脉注射液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作的治疗作用

    心肌梗死后,预防再梗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频发心绞痛是心肌再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控制心绞痛发作,对延长患者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作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左玉潭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清胰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清胰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按标准选取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7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3例)行常规序贯治疗,治疗组(4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胰汤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症状及体征,每隔12~24h测血糖、血钙、血尿淀粉酶,周围血白细胞计数,2~5d复查CT.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缓解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胰汤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汉智;张洁靖;李成勇;王志涛;赵付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苦碟子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液流变学和高凝状态的影响

    我科自2001年11月~2004年12月收住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96例,其中49例在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王敬领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灯盏花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灯盏花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2组常规应用硝酸异山梨酯、肠溶阿司匹林,根据病情选用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及灯盏花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67.5%,2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均显著降低(P<0.01~0.05);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P<0.01);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降低显著(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用灯盏花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碧峰;向丽玲;俞群军;黄友良;俞家贤;陆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6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的疗效.方法:2组均口服西药博利康尼片、酮替芬片,治疗组加服敏咳煎.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85.0%、43.8%(x2=18.604、P<0.01),有效率分别100%、79.2%(x2=11.40,P<0.01).2组差异非常显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有效率高,复发少.

    作者:龚方彪;王仲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意识障碍29例误诊原因分析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9例均为2000年8月~2005年4月门诊因意识障碍收入ICU的住院病人,男性17例,女性12例;年龄20~80岁;其中发作性晕厥3例,嗜睡4例,浅昏迷20例,深昏迷2例;意识障碍持续时间5min~2d以上.

    作者:王益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