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作滨;金丽;王娜;赵静
对112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血糖及糖化血清蛋白的检测结果,并结合头颅CT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雪凤;薛伟书;吕秀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由于社会的发展,医疗行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其中明显的莫过于护士的劳动关系发生改变,打破铁饭碗,实行聘任制,这是目前社会的大趋势,改变了以往传统意义上的岗位观念,于2002年开始对新进护士实行聘任制,现在对招聘护士的培养管理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作者:陈桂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的急慢性毒性,对该药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小鼠连续7d静脉给药,测定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大鼠连续给药90d后,取血,做血液生化指标测定,进行病理学检查.余下大鼠在停药继续喂养2周后,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小鼠LD50为39.5ml/kg,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主要脏器未明显异常.结论:急慢性毒性实验的结果表明,该药安全可靠.
作者:王保中;石越;董鹏飞;董滨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方法:对8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16例中转开腹的病例分析.结果:8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中转开腹16例,中转手术率1.95%,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为:慢性萎缩性胆囊炎8例(50%);急性化脓性胆囊炎4例(25%);胆囊动脉出血2例(12.5%);与横结肠致密粘连1例(6.25%);副肝管损伤1例(6.2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为:腹腔内的严重粘连、急性粘症水肿、坏疽、血管损伤、胆管损伤.
作者:胡荣生;苗俊阁;范长青;亢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自1999年至今在临床接触11例振动病人坚持长期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田洪文;于洪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肾移植术是治疗终末期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措施,肾移植受者术前术后的心理状态,已成为手术成功率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对肾移植受者进行心理评估和心理护理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护理内容.
作者:李丽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支原体肺炎是儿童时期肺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因之一.
作者:李凤珍;杨锦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胰岛素与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是治疗糖尿病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吴丹;王锦平;胡帼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医院开展肾移植外科技术的日益成熟,肾移植被更多的病人所接受,但术后也存在着一些并发症,其中以急性肾小管坏死为常见.
作者:苏伟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婴儿抚触是通过抚触者的双手对婴儿的皮肤和部位进行有次序、有手法的抚摩,让大量温和的良好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生理效应.
作者:朱丽颖;白艳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乳腺腺病是乳腺增生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占乳腺增生疾病的60%左右.
作者:李文忠;母齐鸣;王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红细胞生成素(Epo)、血小板生成素(Tpo)的含量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1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及18例健康人血清Epo、Tpo,同时检测红细胞数,血红蛋白、血小板数.结果: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血清Epo、Tp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血红蛋白(Hb)、红细胞数(RBC)、血小板数(PLT)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SAA和CAA血清Epo、Tpo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Epo与Hb及阻RBC,Tpo与PLT均呈负相关,应用rhEpo、rhTpo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是有益的.
作者:朱红倩;汪漫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分泌性中耳炎是具有积液的非化脓性中耳疾病.发病率约为3%~4%,儿童发病率较高.
作者:李晓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心脏起搏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人造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以带动心搏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快速或缓慢的心律失常,适用于各种年龄的病人.
作者:刘美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肝性脑病的诱因及预后.方法:对94例肝硬化并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肝性脑病的诱因依此为上消化道出血38例(40.4%),医源性因素(包括利尿、放腹水、手术、药物)28例(29.8%),高蛋白饮食11例(11.7%),感染9例(9.6%),原因不明6例(6.4%),便秘2例(2.1%).各种诱因诱发的肝性脑病病死率:消化道出血21例(48.8%),医源性因素14例(32.6%),感染3例(7.0%),原因不明5例(11.6%).结论:肝性脑病的预后与诱因是否消除及肝功能状态有关,而消除诱因是治疗肝性脑病的关键.
作者:贾勇慧;刘宇红;王雅滨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非典型麻疹综合征(atypical measles syndrome,简称AMS)是指那些曾经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若干年后,血中抗体水平逐渐下降,再感染自然麻疹病毒而引起的一种特殊表现,多发生于10-21岁的年轻人.
作者:柴丽敏;董叶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病案是病情发展变化和医疗过程的真实记录,又是医疗、教研、医疗保险理赔、疾病和伤残事故鉴定以及医疗事故处理的重要法律依据,在医疗纠纷日益增多的今天,对病案书写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书写好病案已成为医务人员有利地保护自己,为社会提供科学有效证据的保证.
作者:刘颖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患儿男,4岁,发现左眼睑缘痂皮7d.患儿未觉疼痛、瘙痒及其他不适.
作者:刘小英;王加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静脉留置针又名套管针.因它不易刺破血管发生液体渗漏,且与静脉切开流量相近,减少切口感染,并可在病人血管内留置1~7d,减少多次穿刺带给病人的痛苦,现已在我国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大面积深度烧伤的切痂治疗是烧伤创面处理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首次切痂时机的选择对烧伤后期治疗及愈后功能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俊;姜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