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颖;白艳梅
急性脑梗塞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作者:应海燕;代永庆;刘艇;许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心脏起搏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人造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以带动心搏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快速或缓慢的心律失常,适用于各种年龄的病人.
作者:刘美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儿童期生长的恒磨牙,是指6-7岁萌出的第一恒磨牙和11~13岁萌出的第二恒磨牙.
作者:高作滨;金丽;王娜;赵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病案是病情发展变化和医疗过程的真实记录,又是医疗、教研、医疗保险理赔、疾病和伤残事故鉴定以及医疗事故处理的重要法律依据,在医疗纠纷日益增多的今天,对病案书写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书写好病案已成为医务人员有利地保护自己,为社会提供科学有效证据的保证.
作者:刘颖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通心络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以及停药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的心绞痛疗效、复发率分别为96%和16.7%,对照组分别为62.5%和52%,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心络在治疗心绞痛中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使用方便,是较理想的药物.
作者:曾继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由于社会的发展,医疗行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其中明显的莫过于护士的劳动关系发生改变,打破铁饭碗,实行聘任制,这是目前社会的大趋势,改变了以往传统意义上的岗位观念,于2002年开始对新进护士实行聘任制,现在对招聘护士的培养管理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作者:陈桂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静脉留置针又名套管针.因它不易刺破血管发生液体渗漏,且与静脉切开流量相近,减少切口感染,并可在病人血管内留置1~7d,减少多次穿刺带给病人的痛苦,现已在我国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对112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血糖及糖化血清蛋白的检测结果,并结合头颅CT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雪凤;薛伟书;吕秀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的急慢性毒性,对该药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小鼠连续7d静脉给药,测定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大鼠连续给药90d后,取血,做血液生化指标测定,进行病理学检查.余下大鼠在停药继续喂养2周后,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小鼠LD50为39.5ml/kg,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主要脏器未明显异常.结论:急慢性毒性实验的结果表明,该药安全可靠.
作者:王保中;石越;董鹏飞;董滨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掌握经翼点入路对下丘脑区结构显露的显微外科解剖和显份科技术.方法:12例(24侧)经颈内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尸颅上模拟翼点入路.借助手术显微镜6-25倍下通过鞍区手术间隙对下丘脑区重要结构进行解剖.结果:经翼点入路,通过鞍区的手术间隙,.可对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及其分支,基底动脉顶端,垂体柄、漏斗区、终板等下丘脑区重要结构进行良好的暴露.结论:经翼点入路对鞍区病变.特别是颅咽管瘤和动脉瘤显微手术时,需熟悉局部解剖结构,利用显微外科技术保护周围重要血管和神经组织.
作者:郑自立;徐玉东;赵宗尧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医院开展肾移植外科技术的日益成熟,肾移植被更多的病人所接受,但术后也存在着一些并发症,其中以急性肾小管坏死为常见.
作者:苏伟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患儿男,4岁,发现左眼睑缘痂皮7d.患儿未觉疼痛、瘙痒及其他不适.
作者:刘小英;王加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方法,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110例患者采用传统方法操作,131例患者采用改进的方法操作,对两种方法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传统方法成功率92.7%,改进的方法成功率为98.4%(P<0.05);传统方法操作时间平均为34min,改进方法为平均23min,传统方法并发症发生率为6.3%,改进方法为2.2%.结论:改进的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方法安全有效,便于操作.
作者:韩智;李秋波;步召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据文献报导[1]我国白血病发病发病年为2.76/10万.
作者:张娟;张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亚砷酸注射液隔日静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0例以亚砷酸10mg稀释于0.85%的生理盐水250ml~500ml中,隔日一次静脉滴注,观察临床变化,并用原子荧光法测血砷浓度.结果:坚持治疗的7例均获完全缓解,时间(60±10)d,用药总量(285±58)mg,初治的5例 CR时间(55±6)d用药总量(256±28)mg.治疗过程中血小板、血红蛋白的下降无显著性,而白细胞(入院时减少的5例)短期内即显著升高,(14.6±4.7)d达高(36.8±19.7)×109/L,后逐渐下降,于骨髓缓解后才后达正常.骨髓早幼粒细胞在减少的同时出现胞浆颗粒缺乏,染色质凝集,而中幼粒细胞随之增多,骨髓于(56.0±8.7)d完全缓解,初治的5例(51±5)d缓解.出凝血异常在(19±4.8)d得到纠正.毒副作用很轻微.结论:亚砷酸隔日静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高,副作用少,耐受性好,用药量低,减轻了经济负担.
作者:孟秋;王京华;凌丽;张志南;邹淑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肝硬化并肝性脑病的诱因及预后.方法:对94例肝硬化并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肝性脑病的诱因依此为上消化道出血38例(40.4%),医源性因素(包括利尿、放腹水、手术、药物)28例(29.8%),高蛋白饮食11例(11.7%),感染9例(9.6%),原因不明6例(6.4%),便秘2例(2.1%).各种诱因诱发的肝性脑病病死率:消化道出血21例(48.8%),医源性因素14例(32.6%),感染3例(7.0%),原因不明5例(11.6%).结论:肝性脑病的预后与诱因是否消除及肝功能状态有关,而消除诱因是治疗肝性脑病的关键.
作者:贾勇慧;刘宇红;王雅滨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分泌性中耳炎是具有积液的非化脓性中耳疾病.发病率约为3%~4%,儿童发病率较高.
作者:李晓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川崎病(MCLS)是儿科临床较常见的疾病,目前临床多采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并辅以抗凝治疗,但国内外围绕小儿川崎病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优选方法尚未有一致结论,因在上海儿童医院进修期间观察了3种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方法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作如下报导:
作者:林耘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方法:对8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16例中转开腹的病例分析.结果:8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中转开腹16例,中转手术率1.95%,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为:慢性萎缩性胆囊炎8例(50%);急性化脓性胆囊炎4例(25%);胆囊动脉出血2例(12.5%);与横结肠致密粘连1例(6.25%);副肝管损伤1例(6.2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为:腹腔内的严重粘连、急性粘症水肿、坏疽、血管损伤、胆管损伤.
作者:胡荣生;苗俊阁;范长青;亢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肾移植术是治疗终末期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措施,肾移植受者术前术后的心理状态,已成为手术成功率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对肾移植受者进行心理评估和心理护理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护理内容.
作者:李丽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