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飞行员酒后所致急性胰腺炎1例

吴玉瑞;刘恩义;刘广志

关键词:飞行员, 酒后, 急性胰腺炎
摘要:临床资料:男,40岁,空军某部飞行员.于2000年9月29日晚餐时饮用大量扎啤,夜间11时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阵发性加剧,伴有恶心、呕吐、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随到该部卫生队就诊,给对症处理无效后转送解放军230医院.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把握病人心理融洽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是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医患关系是患者、家属与医生、护生及医院各级各类人员之间的关系.在工作质量调查中,认为医患关系紧张或比较紧张的比率较大,实际工作中,医患之间产生的矛盾时有发生,有医疗技术方面的,有服务态度方面的,有收费虚高的等等.据统计资料表明,有90%的医疗纠纷是患者不满意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而引发的.

    作者:毕忠礼;孙广袖;张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过敏性紫癜血液流变学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过敏性紫癜(HSP)是在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现将HSP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研究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 HSP36例,年龄25~52岁(平均32岁),男15例,女21例.其中单纯皮肤型16例,伴有消化道及肾脏损害的混合型20例.

    作者:陈春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中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自2001年4月1日~2001年7月31日新开展血液透析技术以来,共对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了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总透析次数112次,分别出现了不同的并发症,针对这些常见的并发症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对其防治进行总结,以进一步提高临床血液透析技术水平.

    作者:刘畅;邢燕;徐丽萍;姜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羊膜移植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在某些眼科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小梁切除术528例924眼;调压阀植入术38例38眼;复发翼状胬肉7例7眼;化学烧伤3例4眼;表浅真菌性角膜炎3例3眼,术中行羊膜移植,术后随访观察6~12个月.结果:青光眼术后滤泡扁平、弥漫、无瘢痕现象;胬肉无复发;化学烧伤和表浅真菌性角膜炎眼表渐上皮化.结论:羊膜抗纤维增殖和促进上皮增生能力强,可应用于眼科的某些手术中.

    作者:刘江;张骜坤;卜秀荣;王玉国;蔡晓松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血磁疗法操作体会

    血液磁极化疗法,是我国在近几年来开展的新技术,是当代治疗疾病和保健的一种高科技技术.激发全血红细胞的生物活性,促进新陈代谢,增加免疫功能,净化血液,改善微循环等功能.自1997年10月至2001年6月开展血磁疗法工作以来,通过血液磁极化疗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高粘血症、脉管炎、一氧化碳中毒等共900余例,达9000多人次,其疗效显著.

    作者:张玫;王领娣;王银珠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神经症社会功能缺陷调查及护理对策

    神经症是包括病因、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多不一致的一组精神障碍.但其有共同的特征:患者有精神活动能力降低,常有焦虑和烦恼,或对各种躯体不适感到苦闷,体格检查正常,自知力大多数良好,无持久的精神病性症状,通常不会把自己的病态体验与客观事实相混淆,行为一般保持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常迫切要求治疗等,但是有部分患者,因病程迁延而造成社会功能缺陷,即社会行为障碍和对社会应尽职能表现紊乱,影响了职业康复和生活.

    作者:王天梅;韩淑杰;王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立止血在鼻腔手术中的应用

    鼻腔常规手术中易出血,术野小,术中出血量多时影响术野及手术操作,术后出血则需要药物及术腔压迫止血,自1997年以来用立止血减少出血,经临床观察,效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宏英;王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效果.方法:用法国产Moria板层角膜切割刀和美国Lasersiight 2000型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对术前屈光度在-6.00D~-18.00D(平均-9.10D)的82例162眼行Lasik,随访3个月以上.按屈光度分为A(-6.00D~-10.00D)、B(-10.00D-18.00D)二组.结果:术后裸眼视力及屈光度均在1~3个月稳定.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均高于术前.A、B两组裸眼视力0.5以上者分别为96.7%、94.4%.1.0以上者为92.3%、81.7%.结论:Lasik手术矫正高度近视安全、有效,屈光度数越高治疗的准确性越低.

    作者:陈章明;李志坚;王玉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53例妇女尖锐湿疣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尖锐湿疣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生殖性湿疣.其传播途径绝大多数是通过性传播,有强烈的传染性.临床表现为生殖器及肛门周围出现小的颗粒状疣状突起.近年来值得注意的是尖锐显疣与宫颈癌等生殖道上皮性恶性肿瘤有密切关系,随着传播途径多样化感染人群在不断增加.

    作者:杨江涛;赵登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解热镇痛药致糜烂性食管炎胃炎64例

    急性糜烂性胃炎极易发展成为界限清楚的局部溃疡,形成急性消化性溃疡,我院自1995年~2001年经内镜检查证实的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糜烂性食管炎中有64例是由服解热镇痛药所致.

    作者:王翠娟;孙军红;何文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胰腺炎综合治疗56例

    胰腺炎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多以急性发作,程度轻重不一.病因多为两大类:梗阻因素如胆道疾病、胰管病变引起胰、胆管开口梗阻;胰液分泌旺盛如饮酒、暴饮暴食[1].胰酶引起胰腺组织的自身消化、胰腺血液循环障碍及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变化、氧自由基的作用、内毒素作用等是其发病机制[2].胰腺本身病变、肝、肾、心、肺、脑等器官的损害,而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3].

    作者:李文忠;吴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外固定支架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

    外固定支架应用于四肢长管骨骨年近十年来得到快速发展,自1994年以来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经临床应用118例,均取得满意的效果,就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和进行总结.

    作者:吴长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奥格门汀与头孢哌酮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用奥格门汀治疗呼吸道感染,并与头孢哌酮钠进行对照,观察奥格门汀的疗效及安全性.1.资料及方法1.1临床资料 120例中,男64例,女56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0例,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50.3+22.1).其中慢性支气管炎24列,肺炎14例,支气管扩张症继发感染10例,支气管哮喘并感染4例,肺脓肿4例.

    作者:冯艳萍;梁玉梅;任莉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晚期肺癌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疗效分析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在中晚期肺癌的综合治疗上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临床实践表现BAI对控制肿瘤的发展、延长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获得肯定的疗效[1].自1995年4月~2001年12月期间,对49例中晚期肺癌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就其结果和疗效进行分析.

    作者:王泉来;谢灵争;邵振兴;姚志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Leber氏病一家系

    Leber氏病即家族遗传性视神经萎缩(LHON)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眼病.近年来由于分子遗传学的飞速发展,此病之发病机理也日趋明了,由于其表现为典型的母系遗传特征[1],所以目前认为LHON是由于mtDNA编码基因异常所致,即特异的mtDNA第11778位缄基G→A突变[2].

    作者:王兴民;邢立辉;李蕾;姜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沟通技巧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将沟通技巧运用到手术室整体护理过程中,可以使他摆脱焦虑、恐慌心理的困扰,在坦然平静的心情下接受手术治疗.1.在术前访视中沟通技巧的运用术前对病人进行访视可增强与病人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这是手术室整体护理的基础.通过自我介绍及手术室情况的介绍,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从病人的角度出发,尊重病人,同情病人,具有同情心,是与病人进行心理沟通的关键.

    作者:铁芹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支原体肺炎的二种实验诊断方法比较

    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uia)又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MP肺炎,是儿单童及青年常见的一种肺炎,由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随着免疫学实验诊断方法的不断改进、NP肺炎的检出率较过去有了明显的提高,从而对临床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作者:姜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尤以男性者居多.该病起病急发病快,死亡率高.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的护理,对疾病的好转与康复极其重要.三年来对该类病人的护理有较为深刻的体会,现总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袁燕红;杜红;杨红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纤维胃镜术前心理护理

    纤维胃镜是一项有创伤性的介入检查,病人易产生惧怕心理,并对安全性有顾虑,多不愿接受此项检查,所以,检查前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检查能否顺利进行很重要,否则,可以使检查失败.注意病人的心理状态,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需要,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获得病人的理解与配合.

    作者:肖云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口服苯妥英钠引起剥脱性皮炎1例

    敏反应在临床上是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但因口服苯妥英钠引起剥脱性皮炎实属少见.病例简介:患者,男,55岁,因脑瘤术后预防癫痫,口服苯妥英纳一次100mg.2天后发热,体温高达39°3,胸背部出现针尖大小不突出皮肤的红色药疹,随即遍及全身.于2001年2月1日人院.查体:体温:39.3℃,脉搏11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6.0/12.0kPa.

    作者:高洪芳;夏丽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