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破瘀抗栓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王宁;顾锡镇;邓颖

关键词:破瘀抗栓颗粒:急性脑梗死, 血瘀证, 活血化瘀药
摘要:目的:探讨破瘀抗栓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属血瘀证者88人随机分为2组,2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及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加用破血化瘀抗检药物,疗程均为3周.结果:2组在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以及血液粘稠度、血小板聚集率、D二聚体、血小板膜蛋白颗粒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破瘀抗栓颗粒可有效地改善急性脑梗死属血瘀证者的血液粘、浓、凝、聚状态,可做为急性脑梗死的重要辅助药物.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胃体高位平滑肌肉瘤出血1例报告

    患者陈某,女,18岁,因反复解柏油样便3个月,呕血1次,并有头晕、气促、乏力、胸闷,但食欲可,无上腹疼痛、腹泻,解鲜血便,当地医院经输血、抗酸等处理病情无好转.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面色苍白,否认肝炎及家族性遗传病史.

    作者:王志敏;易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伊曲康唑三日疗法治疗真菌性阴道炎85例临床观察

    目的:采用伊曲康唑三日疗法治疗真菌性阴道炎85例.结果:服药第1天症状消失的占30.6%,第3天占69.4%,第7天占92.%,第30天占97.6%.近期治愈率92.%,远期治愈率97.6%,总有效率100%.结论:该方法使用简便,不受婚史及月经期限制,疗效快,疗程短,尤其对顽固病例,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敬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自拟木枸消疣汤治疗扁平疣56例

    扁平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现代医学认为系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多见于青壮年及儿童,好发于颜面、手背、前臂,临床较为顽固、难治.笔者在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实习期间,发现龚老师采用自拟木枸消疣汤治疗本病屡获效,故收集资料完整病例56例报道如下.

    作者:黄东北;龚丽萍;安明伟;陈红霞;章新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重型肝炎患者治疗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对判断预后的意义

    1资料1997年以来我院救治的191例重型肝炎患者,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作者:章前标;李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毒蕈中毒并发MODS11例临床报告

    1998~2002年9月,我院共收治毒蕈中毒28例,其中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患者1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巍;尹芙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严重烧伤患者血浆TNFα与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和乳酸含量相关性临床分析

    目的:证实烧伤患者血浆TNFα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方法:测定烧伤患者血浆TNFα、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乳酸含量,并计算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指数.结果:烧伤患者血浆TNFα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与乳酸含量呈正相关,与胰岛素分泌指数呈负相关.结论:烧伤患者血浆TNFα可作为判断胰岛素抵抗程度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的预警指标,TNFα在烧伤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障碍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柴长春;胡新勇;王占科;许霖水;陈致怀;王白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胰管蛔虫12例

    笔者运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胰管蛔虫12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家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医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概况

    前列腺增生病为老年男性的常见病,相当于中医的癃闭.据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本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实际发病率远比临床统计的高,是值得重视的课题.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好疗效,本文作者就国内外中医药治疗的有关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詹慧春;曹长恩;郝春梅;谭四娥;皮寒义;曹亮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原发性痛经的中医研究概况

    痛经西医妇产科学有原发性痛经及继发性痛经之分.前者又称功能性痛经,是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者.治疗原发性痛经,现代医学着重于降低血中前列腺素、血管加压素、催产素水平,抑制子宫内膜生长,抑制子宫收缩等,但远期效果不理想,副作用较大.手术治疗如骶前神经节切除术有一定疗效,但有局限性且难以推广[3].兹将中医药研究概述如下:

    作者:胡春芳;周金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46例临床观察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本病常突然发生,表现为成群的密集性小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作带状分布,常伴有神经痛,以腰腹部、胸胁部多见,颈肩部、头面部次之,中医学称此病为缠腰火丹、缠腰龙、蛇丹、蜘蛛疮等.

    作者:田祥元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氟乙酰胺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氟乙酰胺是一种毒鼠药,又名敌蚜胺,是一种高效剧毒的有机氟杀虫农药,无味,误服或吞服经消化道吸收后可引起中毒.

    作者:张元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乙状窦、上矢状窦血栓1例

    患者女性,35岁.2个月前因恶心、呕吐、头痛来诊,无肢体活动障碍,无发热、抽搐,无尿失禁.就诊于乡镇医院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症状未见好转,为进一步治疗来诊.既往有左中耳炎病史4年.

    作者:余洪静;逯明森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骛马四磨汤口服液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2例

    目的:观察骛马四磨汤口服液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2例用骛马四磨汤口服液,对照组服用吗丁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为89.3%.结论:本品为治疗功能性消化性不良的有效药物.

    作者:王捷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1999年1月~2001年6月,我们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45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的43例作对照,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运欢;王琼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急威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

    尿路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及膀胱、尿道结石等.现代医学认为尿路结石的主要成因是:尿中含有形成结石的晶体(尿酸盐、草酸盐、磷酸盐)过多和晶体聚合抑制物质(焦磷酸盐、粘多糖、多肽、尿素、枸椽酸、镁等)减少.

    作者:胡德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复方丹参注射液是由丹参和降香水溶液提取物的灭菌水溶液棕色澄明液体,具有活血化瘀、理气、开窍的功能.有扩张冠脉、增加血流量、镇静、镇痛之作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具有活血行气、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凝集之作用.

    作者:齐伟;张世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针刺手三里治疗落枕60例

    近几年来笔者针刺手三里治疗落枕60例收到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梁锦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纳络酮抢救急性海洛因中毒致呼吸衰竭19例

    急性海洛因中毒多发生于吸毒者毒品过量之时,尤以静脉注射过量多见,海洛因中毒大的危害是引起呼吸衰竭,如不及时抢救,死亡率很高.我院于1997~2002年采用纳络酮成功抢救急性海洛因中毒19例,报告如下:

    作者:沈惠球;吴金国;陈文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咪唑安定与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和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中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100例早孕妇女,在常规消毒的同.时,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6mg/kg,宫颈注射利多卡因2mL,后常规手术.观察麻醉效果、宫口松弛、人流综合征(PAAS)发生率及出血量,并记录推药前、入睡后、手术时、清醒后Bp、P、SpO2等参数,以及苏醒情况.结果:咪唑安定与利多卡因应用于人工流产术,起效快,镇静镇痛效果明显,有效率98%.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咪唑安定有良好的顺行性遗忘作用,从而减少了患者的心理创伤.宫口松弛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苏醒早,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无1例发生PAAS,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胜差异(P<0.01);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咪唑安定与利多卡因是人工流产术中适宜的麻醉方法之一,可达到镇静镇痛的良好效果.

    作者:王玉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摘除硬脊膜并蛛网膜损伤的术中及术后处理

    对于经过正规的一系列非手术治疗的10%~20%[1]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效果确定,已被骨科界所肯定并乐意采纳.但术中偶会出现一些难以避免的邻近组织损伤,其中硬脊膜并蛛网膜损伤就是其中一种.鉴于此类报道不多,现就这一损伤的术中及术后处理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黄海根;黎小明;潘文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