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长春;胡新勇;王占科;许霖水;陈致怀;王白岚
胰腺和胰周组织继发感染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死亡的主要原因.我院自引进CT以来,根据临床及CT特点,对可疑感染的急性胰腺炎病人行CT引导、细针穿刺细菌学检查,以感染为手术指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戴奇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院自1991年1月~2001年12月共收治结肠急诊疾患32例.在1995年以前几乎是采用分期手术.1995年以后,随着术中肠道处理方法的改进、强效抗生素的开发应用及术后的营养支持,通过对近6年来诊治22例患者,采用不同的术式治疗,术后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得到提高,达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参考资料[1]汪建平.大肠癌并急性结肠梗阻的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3):460
作者:贺学勤;陈厚良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杨某某,女50岁,大理市信用社会计,因腰痛、贫血乏力、无痛血尿年余,多家医院检查治疗未愈,于1995年11月20日来院求治.
作者:王作端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反流性食管炎是临床上常见病,病机复杂,缠绵难愈,治疗颇为棘手.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46例反流性食管炎病人进行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严晖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从解剖结构及临床分析评价后鼻孔填塞的效果,为改进填塞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40例沿正中矢状面剖开的成人尸头上模拟后鼻孔填塞,将填塞纱球对后鼻孔区域的压痕、印迹用模式图描绘与于透明薄膜上进行观察.同时,回顾性分析了72例鼻腔后部出血的住院病人.结果:模拟操作显示下鼻道后部与鼻甲后间隙几乎未受到纱球的压迫.临床统计显示后鼻孔填塞的成功率为68.18%,一次性填塞的成功率为31.43%.结论:由于解剖上的特点,对源自鼻-鼻咽静脉丛的鼻出血,传统的后鼻孔填塞并不可靠.
作者:陈来星;冯立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支气管肺癌早期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常不典型,易于误诊.现将肺癌误诊10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家岭;李滕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先兆流产是妇科常见的妊娠疾病.笔者采用中药寿胎丸加减治疗先兆流产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慧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骛马四磨汤口服液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2例用骛马四磨汤口服液,对照组服用吗丁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为89.3%.结论:本品为治疗功能性消化性不良的有效药物.
作者:王捷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输液管的排气是静脉输液中一项重要操作内容,传统的排气方法易出现重复排气,不仅速度慢,浪费药液,且易造成不必要的室内环境污染.为此,笔者多年来采用折叠排气法,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张旭东;沈桂欣;苏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痛经西医妇产科学有原发性痛经及继发性痛经之分.前者又称功能性痛经,是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者.治疗原发性痛经,现代医学着重于降低血中前列腺素、血管加压素、催产素水平,抑制子宫内膜生长,抑制子宫收缩等,但远期效果不理想,副作用较大.手术治疗如骶前神经节切除术有一定疗效,但有局限性且难以推广[3].兹将中医药研究概述如下:
作者:胡春芳;周金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资料1997年以来我院救治的191例重型肝炎患者,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作者:章前标;李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胸膜间皮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原发性胸膜肿瘤,由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很容易误诊.现将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均经病理证实的病例12例报告如下:
作者:戴伟;石增芬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导致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颇为多见,笔者近年来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40例,获满意效果,兹报告如下.
作者:朱豫珊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自1996年3月~2000年6月运用针刀、推拿、正骨及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孔德栋;杜长夫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病例日渐增多,通过药物治疗难以达到治愈目的.因而,手术治疗已作为一种主要治疗手段.3年来笔者曾行胆囊切除术200余例,由于术中探查不仔细,故出现3例患者合并肿瘤未及时发现,以至再次手术,或延误病情,教训深刻.特报道如下:
作者:陈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采用伊曲康唑三日疗法治疗真菌性阴道炎85例.结果:服药第1天症状消失的占30.6%,第3天占69.4%,第7天占92.%,第30天占97.6%.近期治愈率92.%,远期治愈率97.6%,总有效率100%.结论:该方法使用简便,不受婚史及月经期限制,疗效快,疗程短,尤其对顽固病例,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敬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破瘀抗栓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属血瘀证者88人随机分为2组,2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及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加用破血化瘀抗检药物,疗程均为3周.结果:2组在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以及血液粘稠度、血小板聚集率、D二聚体、血小板膜蛋白颗粒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破瘀抗栓颗粒可有效地改善急性脑梗死属血瘀证者的血液粘、浓、凝、聚状态,可做为急性脑梗死的重要辅助药物.
作者:王宁;顾锡镇;邓颖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急性海洛因中毒多发生于吸毒者毒品过量之时,尤以静脉注射过量多见,海洛因中毒大的危害是引起呼吸衰竭,如不及时抢救,死亡率很高.我院于1997~2002年采用纳络酮成功抢救急性海洛因中毒19例,报告如下:
作者:沈惠球;吴金国;陈文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们于2001年6月~2002年7月采用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2例,并与干扰素作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万水春;范磊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患者女性,35岁.2个月前因恶心、呕吐、头痛来诊,无肢体活动障碍,无发热、抽搐,无尿失禁.就诊于乡镇医院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症状未见好转,为进一步治疗来诊.既往有左中耳炎病史4年.
作者:余洪静;逯明森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