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淑梅
过敏性紫癜是以侵犯皮肤、关节、消化道和肾脏为主的血管炎,单纯西医治疗复发率高达67%左右.近2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过敏性紫癜127例,临床疗效理想,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绪民;赵国亮;曲松涛;杨绪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支气管肺癌早期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常不典型,易于误诊.现将肺癌误诊10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家岭;李滕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破瘀抗栓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属血瘀证者88人随机分为2组,2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及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加用破血化瘀抗检药物,疗程均为3周.结果:2组在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以及血液粘稠度、血小板聚集率、D二聚体、血小板膜蛋白颗粒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破瘀抗栓颗粒可有效地改善急性脑梗死属血瘀证者的血液粘、浓、凝、聚状态,可做为急性脑梗死的重要辅助药物.
作者:王宁;顾锡镇;邓颖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笔者自1987年以来,采用经腹结肠肛管开放吻合术中西医结合治疗低位直肠癌51例,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黄解申;钟晖;张玉文;邓辉;周克彬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们自1996~2000年12月采用西比灵与太极通天液治疗偏头痛6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均成;王凤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痛经西医妇产科学有原发性痛经及继发性痛经之分.前者又称功能性痛经,是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者.治疗原发性痛经,现代医学着重于降低血中前列腺素、血管加压素、催产素水平,抑制子宫内膜生长,抑制子宫收缩等,但远期效果不理想,副作用较大.手术治疗如骶前神经节切除术有一定疗效,但有局限性且难以推广[3].兹将中医药研究概述如下:
作者:胡春芳;周金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从解剖结构及临床分析评价后鼻孔填塞的效果,为改进填塞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40例沿正中矢状面剖开的成人尸头上模拟后鼻孔填塞,将填塞纱球对后鼻孔区域的压痕、印迹用模式图描绘与于透明薄膜上进行观察.同时,回顾性分析了72例鼻腔后部出血的住院病人.结果:模拟操作显示下鼻道后部与鼻甲后间隙几乎未受到纱球的压迫.临床统计显示后鼻孔填塞的成功率为68.18%,一次性填塞的成功率为31.43%.结论:由于解剖上的特点,对源自鼻-鼻咽静脉丛的鼻出血,传统的后鼻孔填塞并不可靠.
作者:陈来星;冯立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患者女性,35岁.2个月前因恶心、呕吐、头痛来诊,无肢体活动障碍,无发热、抽搐,无尿失禁.就诊于乡镇医院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症状未见好转,为进一步治疗来诊.既往有左中耳炎病史4年.
作者:余洪静;逯明森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82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巧莲;常桂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对复方丹参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药物不良反应>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所收载不良反应282例,进行分析.结果:复方丹参注射液为223例,鱼腥草注射液为25例,黄芪注射液为18例,参麦注射液为16例.结论:中药注射剂以变态反应的发生率高,另外尚可引起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作者:佘白蓉;杨绮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科自1997~2001年共收治耳廓断裂伤21例.在救治中,除严格手术修复、改善微循环及抗炎等治疗外,术后密切观察伤口,予以及时处理也甚为重要,21例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莺;陈云花;胡小慧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近年来,笔者用自拟复脉升压汤治疗低血压病56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侯建时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病毒性肺炎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在临床上多用病毒唑为主要药物治疗,疗效常不够满意.笔者从1999年3月~2002年3月以穿琥宁注射液配合其它药物治疗病毒性肺炎12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顺蕊;赵同川;刘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输液管的排气是静脉输液中一项重要操作内容,传统的排气方法易出现重复排气,不仅速度慢,浪费药液,且易造成不必要的室内环境污染.为此,笔者多年来采用折叠排气法,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张旭东;沈桂欣;苏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笔者自1997年5月~2000年12月,将治40例慢性咽炎病人,均用自拟银绞甘草茶泡服治.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彭学永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复方丹参注射液是由丹参和降香水溶液提取物的灭菌水溶液棕色澄明液体,具有活血化瘀、理气、开窍的功能.有扩张冠脉、增加血流量、镇静、镇痛之作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具有活血行气、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凝集之作用.
作者:齐伟;张世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笔者运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胰管蛔虫12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家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胸膜间皮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原发性胸膜肿瘤,由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很容易误诊.现将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均经病理证实的病例12例报告如下:
作者:戴伟;石增芬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前列腺增生病为老年男性的常见病,相当于中医的癃闭.据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本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实际发病率远比临床统计的高,是值得重视的课题.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好疗效,本文作者就国内外中医药治疗的有关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詹慧春;曹长恩;郝春梅;谭四娥;皮寒义;曹亮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证实烧伤患者血浆TNFα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方法:测定烧伤患者血浆TNFα、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乳酸含量,并计算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指数.结果:烧伤患者血浆TNFα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与乳酸含量呈正相关,与胰岛素分泌指数呈负相关.结论:烧伤患者血浆TNFα可作为判断胰岛素抵抗程度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的预警指标,TNFα在烧伤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障碍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柴长春;胡新勇;王占科;许霖水;陈致怀;王白岚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