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林;赵晓辉;孙红戈;刘恒;陈强
目的:评价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RRT)与间歇性血液透析( IHD)治疗伴急性肾衰竭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疗效,为指导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 CNKI )和维普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从建库至2012年收录的CRRT与IHD治疗MODS的临床对照试验,并对纳入文献采用Rev.Man 5.0进行Meta分析。结果8篇文献共572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行CRRT 286例,IHD 286例。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IHD比较,CRRT治疗后2日和3日血肌酐降低程度更低( MD -280.26,95%CI [-477.39,-83.13],P=0.005;MD -151.89,95%CI [-227.26,-76.53],P<0.0001)且血碳酸氢根浓度增加程度更高(MD 6.85,95%CI [1.56,12.13],P=0.01;MD 4.26,95%CI [2.35,6.17],P<0.0001),治疗后3日的pH值升高更为明显(MD 0.07,95%CI [0.03,0.10],P=0.0005);而在尿素氮、治疗后1日血肌酐和血碳酸氢根、治疗后1日和2日血pH、生存率及死亡率方面,CRRT与IH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可作为传统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伴急性肾衰竭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一种理想替代方法,尚不能证明其可完全替代间歇性血液透析。
作者:郭风玲;陈磊;周瑾;高洁;胡桂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恩度)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40例初治或复治晚期大肠癌患者采用恩度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40例患者共完成80周期治疗,可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总有效率为39.1%,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延迟性腹泻、急性胆碱能综合征等,程度较轻,无化疗相关死亡。结论恩度联合FOLFIRI治疗晚期大肠癌具有协同作用,疗效肯定,毒副反应能够耐受。
作者:李宝林;赵晓辉;孙红戈;刘恒;陈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黏膜下切除术( ESD )联合色素内镜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5例患者行常规内镜检查,对胃黏膜可疑病灶进行多处活检;然后进行醋酸-靛胭脂染色,比较常规内镜和色素内镜下病灶边界清晰程度,并作出染色后诊断,取活检标本。对疑诊早期胃癌的病变,行ESD后送检病理,观察病变大小、病理诊断和侵犯深度。结果在195例胃黏膜可疑病灶进行活检的病例中,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检出为17例,检出率为8.72%(17/195);胃黏膜异常染色病例中,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检出为66例,检出率为33.84%(66/195),明显大于前者(P<0.05)。胃黏膜异常染色病例中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检出包括所有常规内镜检查对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检出病例。在66例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中,癌前病变49例(74.24%),分化型和未分化型早癌17例(25.76%)。行黏膜下切除术术后,切除组织送检病理,癌前病变38例(57.58%),分化型和未分化型早癌28例(42.42%),行ESD术后送检标本早期胃癌检出率高于活检钳活检检出率( P<0.05)。结论 ESD联合色素内镜能够指导内镜下胃黏膜病变的活检,提高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作者:周彩芳;刘铁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人类CD4+T细胞全基因组核小体抑制和激活状态下的定位模式,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Transcription factor binding site , TFBS)分布特征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R、Java等通过编写比对算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人类CD4+T细胞中核小体定位在染色质上的分布比例为0.6,从休眠到激活状态核小体定位发生位置改变,呈现稳定定位模式和动态定位模式,且比例分别为2%和98%,核小体定位具有较大的动态变化性;核小体定位与TFBS位置关系研究中,发现分布在核小体内的TFBS数目较大,但总体长度较短;而分布在连接DNA上的TFBS数目相对较少,但总体长度较长。结论人类CD4+T细胞休眠和激活状态下全基因组的核小体定位模式基本一致,核小体定位与TFBS关系有明显特征。
作者:蓝贤梅;黄艳;崔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快效促泌剂瑞格列奈( repaglinide )额外通过头期机制促进餐时胰岛素分泌的可能性。方法取雄性2型糖尿病Wistar大鼠60只,采集舌菌状乳头和胰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判定大鼠味蕾有无磺脲类受体( sulfonylurea receptor , SUR)1和SUR2的表达及分布情况,并以同只大鼠胰腺作为阳性对照。结果发现2型糖尿病大鼠舌菌状乳头味蕾细胞存在单一SUR1表达。结论瑞格列奈快速促胰岛素分泌作用可能存在经味蕾介导的头期分泌途径。
作者:刘殿新;苏雁;陈红波;胡涛;刘晓民;周立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LY294002通过抑制胶质瘤的PI3K/Akt 通路增加三氧化二砷( arsenic trioxide, ATO)毒性作用。方法分别用不同剂量的LY294002检测胶质瘤细胞的相对增殖率、侵袭能力、凋亡能力和PI3K、p-AKT的蛋白表达情况。选择适合的与ATO作用的LY294002浓度。结果与单独药物处理组相比,LY294002联合ATO治疗组肿瘤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药物联合组诱导细胞凋亡,以及降低了U251细胞的侵袭性。与单独ATO治疗组相比,药物联合治疗组中,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及Bax显著增加。 LY294002使p-Akt及Bcl-2表达显著降低。结论 LY294002通过负调节PI3K/Akt通道提高了ATO对胶质瘤细胞的毒性作用。
作者:李洋;杨东波;张俊和;陈灵朝;蒋传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普外科临床护理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及特殊性,身上留置引流管的患者在平卧或改变体位时如引流管放置不当,一旦脱落就会对患者造成危险或伤害。给医疗、护理工作造成严重不便,影响医护人员操作效果。我们自制的医用引流袋挂架从根本上解决了此类问题,提高了医疗护理的安全性,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王竹筠;郑秋华;王淑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乳腺X线检查误漏诊病例的影像表现,以提高乳腺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误漏诊病例14例,均进行X线检查,经术后病理证实,分析误漏诊原因。结果颗粒细胞瘤2例误诊乳腺癌,哺乳期乳腺癌误诊乳腺炎症1例,黏液腺癌误诊为乳腺腺纤维瘤2例,多中心乳腺癌误诊单病灶1例,脂肪坏死误诊为乳腺癌3例,放射状瘢痕2例误诊为乳腺癌,1例淋巴瘤误诊为乳腺癌,2例腺纤维瘤漏诊。结论乳腺X线检查有一定的限度,局部点压放大摄影能更好地显示病变的细节,乳腺良恶性病变在临床表现及X线征象上均有重叠性,结合临床及多种检查方法联合诊断有助于提高乳腺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李雪梅;崔春玲;辛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阳性的肌成纤维细胞过度表达以及可能的内在作用机制。方法取大鼠跟腱原代培养成纤维细胞,应用TGF-β1(5.0 ng· mL-1)诱导肌成纤维细胞纤维化,加入或不加入HGF干预,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各组α-SMA表达水平及ER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GF明显降低了TGF-β1诱导的肌腱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殖(0.127±0.083);HGF阻抑了α-SMA蛋白的过度表达(0.67±0.07)倍;而且, HGF使诱导ERK1/2的表达从(2.04±0.25)倍到(4.11±0.17)倍。结论 HGF可以有效阻抑TGF-β1诱导的肌腱成纤维细胞α-SMA过度表达,可能通过ERK1/2途径抑制其纤维化作用。
作者:崔清波;郭晓辉;杨书龙;李连涌;李昭铸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低位产钳助产术的适应证及其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分娩低位产钳助产产妇125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产钳术临床应用主要指征是胎头枕位不正(枕横或枕后位,多并发宫缩乏力)43例(34.4%);其次胎儿宫内窘迫(32例,占25.6%);继之为第二产程停滞29例(23.2%);其它的包括脐带脱垂、瘢痕子宫、巨大儿、孕妇有高血压、甲亢等内科合并症等,共21例(16.8%)。产妇并发症:主要为软产道裂伤,会阴体及阴道壁较重的裂伤6例(4.6%),无会阴Ⅲ度裂伤;宫颈裂伤8例(6.4%);产后出血6例(4.6%),仅2例和裂伤程度重、伤口出血有关,其它出血原因包括宫缩乏力在内的综合因素;尿潴留3例(2.4%)。新生儿并发症:新生儿窒息1例(0.8%);面部擦伤12例(9.6%);头皮血肿2例(1.6%);无重度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及严重后遗症。结论低位产钳只要选择正确适应证,严格按操作规程做,低位产钳助产术能有效尽快地缩短第二产程,紧急情况下能迅速结束分娩,解除宫内胎儿缺氧状况和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减少母婴并发症,保证母婴安全,对降低剖宫产率有积极意义,是安全有效的阴道助产手段。
作者:王国华;朱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脑血管痉挛( CVS)的发病机制及为治疗CVS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Sprague Dawley(SD)大鼠98只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并应用自由基清除剂对其进行治疗,观察正常大鼠及治疗SAH前后基底动脉管径的变化;行免疫组化染色对大鼠脑基底动脉进行免疫学检测,观察ICAM-1、IL-6在血管壁上表达的动态变化;行原位杂交检测观察大鼠脑基底动脉管壁上ICAM-1、IL-6在分子水平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①光镜下大鼠SAH后脑基底动脉较正常大鼠管壁增厚,管腔明显狭窄;经自由基清除剂治疗后基底动脉管壁增厚程度及管腔狭窄程度有所改善;经生理盐水治疗后未见有明显改善。②免疫组化染色显示,SAH组5~7 d IL-6、ICAM-1的表达增强,与对照组比较P<0.05,至第9 d有所下降;经自由基清除剂治疗后,IL-6、ICAM-1的表达减弱,尤其以ICAM-1表达减弱较为明显。③原位杂交显示,经自由基清除剂治疗后,IL-6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稍减弱,治疗后3 d表达明显减弱;ICAM-1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明显减弱,这在治疗后1 d即表现明显。 NS组IL-6、ICAM-1的表达与SAH组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①自由基清除剂能够抑制SAH后CVS的免疫炎症反应;②应用自由基清除剂对防治CVS有一定效果,能够有效缓解CVS。
作者:兰心强;金林;贾卓鹏;张冬子;尚红利;韩居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分析血流剪切力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选取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并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35例,应用高频线阵探头测量颈总动脉内径( ID)、收缩期峰值流速( PSV)、平均血流速度( MV)及内中膜厚度( IMT),测量血液黏稠度(μ)。根据Poiseuille定律的导出公式τp=4μV/ID计算大血流剪切力(τp)及平均血流剪切力(τm)。对比分析脑卒中患者卒中侧与未发生卒中侧τp、τm、PSV、MV、ID及IMT的差异。结果卒中侧τp及τm均高于未发生卒中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卒中侧PSV、MV及ID均高于未发生卒中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卒中侧与未发生卒中侧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流剪切力的改变与脑卒中关系密切,可以为临床治疗及预防脑卒中提供重要的血流动力学信息,有望成为评价脑卒中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新途径。
作者:刘冬梅;何文;杨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细胞松弛素B( CB)对人胶质瘤细胞系U87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的CB对胶质瘤细胞系U87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得出一个适时间及半抑制浓度( IC50)。观察适半抑制浓度处理的细胞其透射电镜下的细胞形态及微丝改变。流式细胞术Annexin-Ⅴ-FITC/PI双染检测U87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CB对U87细胞的抑制效应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 CB作用于U87细胞的适作用时间为72 h,其适半抑制浓度为2.694×10-5 mol/mL。可诱导(12.667±1.159)%的细胞凋亡。电镜显示细胞内微丝结构,微丝断裂,出现大量短棒状微丝结构。结论 CB可能是通过破坏胶质瘤细胞质内微丝结构抑制U87细胞增殖,促进胶质瘤细胞凋亡。
作者:李婧琦;刘楠;梁瑞;佟志国;顾云鹤;祝继原;戚基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利用Philips256层螺旋iCT探讨高心率患者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的可行性,并评价图像质量。方法将2010年12月~2013年3月在本院行前瞻性心电门控CCTA检查的患者根据扫描前心率分成4组:a组:心率<70 bpm;b组:70 bpm≤心率<80 bpm;c组:80 bpm≤心率<90 bpm;d组:心率≥90 bpm。每组连续选取30例患者,采用4分法评价图像质量,评分≥2分为可诊断节段,并记录辐射剂量。结果 b组图像质量和可诊断节段率(98.5%)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d组的图像质量明显下降,可诊断节段率分别为90.8%和79.5%,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组辐射剂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Philips256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CCTA检查,适合心率可放宽至BPM<80 bpm的患者,且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辐射剂量。
作者:王鸿振;张金玲;唐亮;肖喜刚;韩雪;马志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宫腔镜检查是应用膨宫介质扩张宫腔,通过光导玻璃纤维束和柱状透镜将冷光源经宫腔镜导入宫腔内,直视下观察宫颈、宫颈内口、子宫内膜及输卵管开口,能够直接窥视宫腔内的生理与病理变化[1]。既往我们是通过调节膨宫机压力大小来控制膨宫介质进入宫腔的液体流量,使用膨宫机之前均需对配合护士进行设备操作、维护清洗及消毒的培训,并在熟悉一段时间后可以单独操作配合医生检查。而近年来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了一种替代膨宫机调节膨宫压力的简便方法并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安洋;徐艳;邓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致病岛是负责编码细菌毒力相关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它一般具有相对分子量较大,处于染色体特定位置(如tRNA位点内或附近,或位于与质粒,噬菌体整合位点附近),其G+C含量与宿主细菌有明显差异等特点[1]。大多数致病岛两端具有顺向重复序列或插入序列。致病岛可以在不同细菌之间进行水平平移,尤其是噬菌体和质粒介导的水平平移,这与病原菌的进化是有密切联系的。除了毒力质粒,沙门菌致病岛也携带了大量与沙门菌致病有关的毒力基因,其涉及了沙门菌在宿主细胞内的黏附、侵袭、细胞内生存、增殖,以及在外界环境改变时生物膜的形成等致病特征的关联基因[2]。目前为止,已经大约有17个这样的致病岛在不同血清型沙门菌中被发现[3]。其中大部分的致病岛在不同血清型的沙门菌种是广泛存在的,而只有一些致病岛是在一些特定的沙门菌中出现,重要的例子就是在S. typhi和S.paratyphi C及一些S.Dublin中存在的沙门菌致病岛7( Samonella pathogenicity island 7, SPI-7)。 SPI-7中大量的编码序列同源与作为移动载体的质粒和噬菌体,这与该致病岛的复杂结构的构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与此同时,SPI-7能够自身环化、丢失或转座也得以证实[4]。细菌的进化是在环境压力下不断丢失和获得基因的过程。 SPI-7的获得与当时环境的选择也是有着必然的联系。通过对SPI-7的研究,有利于对沙门菌其致病机制更深入的了解,而作为一个“可移动的大基因片段”,其插入位点的选择机制与细菌基因组平衡状态间的密切关系,及它在沙门菌的进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内容都值得去深入探讨。
作者:赵尔樱;谭雪琴;周玉洁;魏晓维;金刚;丁凤枝;刘桂荣;刘树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氧化应激状态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ARPE-19 cells )的保护作用。方法用200μmol/L过氧化氢( H2 O2)诱导氧化应激,不同浓度葛根素作用于ARPE-19细胞24 h。应用比色法观察每组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 GSH)及丙二醛( MDA)含量的变化。结果H2 O2能够降低SOD活性,降低GSH含量,并且增加MDA含量,应用葛根素剂量依赖性地减少了以上效应。结论葛根素能够通过调节细胞内抗氧化标记物,保护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抵御H2 O2诱导的氧化应激。
作者:李钟睿;冯卓蕾;孙云端;董丽;穆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与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疗效、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行远端胃癌根治术80例患者资料,其中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手术35例(腹腔镜组),与同期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手术45例(开腹组)对比分析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病人术中和术后情况、并发症及近期生存差异。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一般资料、肿瘤位置、病理学分化类型、转移淋巴结数目、清扫淋巴结数目、肿瘤浸润深度、肿瘤TNM分期、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近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活动、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手术是安全可行的,能达到开腹手术同样的根治效果,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作者:王海磊;刘春晓;魏玉哲;薛英威;王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3(IL13)基因SNP位点rs1295686多态性与北方汉族儿童哮喘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SNaPshot方法对435例哮喘儿童和601例对照儿童的IL13基因位点rs1295686和对照位点rs9312717进行分型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L13基因rs1295686位点的T风险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病例-对照组中差异显著( P=0.012, OR=1.265,95% CI 1.052~1.520)。对照位点rs9312717在两组中差异无显著性( P=0.359)。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rs1295686位点的基因型在病例-对照组中的分布,发现T基因型纯合子携带者发生哮喘的相对危险度较携带纯合CC基因型、杂合CT基因型者显著增高( P =0.026, OR =1.568,95% CI 1.055~2.330)。结论 IL13基因 SNP 位点rs1295686多态性与北方汉族儿童哮喘易感性具有显著相关性。
作者:王懿;李天晓;邓颖;宋娟娟;张海英;周宏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在小鼠妊娠早期(前植入)体内暴露雌激素样甲氧滴滴涕( MXC)或雌二醇的长期效应。方法妊娠1~3天孕鼠给予皮下注射1μg的雌二醇和5.0 mg的MXC(出现阴道栓为第0天)。妊娠对照组小鼠仅用载体芝麻油处理。检测胎仔数,出生后的生存率,出生时的性别比率和两种性别子代的肛门与生殖器间距离( AGD),同时检测雌性子代阴道开放时间。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雄性子代血清黄体生成素( LH)、卵泡刺激素( FSH)和睾丸酮( T)含量。结果由于MXC暴露的子代可记录高的死亡率。暴露雌二醇或MXC不能改变出生时的性别比率,但是胎仔数减少。出生后21天雄性仔鼠AGD比对照组短,此变化在MXC处理组为明显。在MXC暴露后雌性子代的AGD没有受到影响,但是雌二醇处理组雌性小鼠的AGD比对照组更长。植入前暴露雌二醇或MXC使更多的雌性小鼠在断奶时明显出现早熟阴道开放。 MXC处理组的雄性小鼠可降低血LH和FSH但是不改变睾丸酮水平。结论在前植入阶段暴露MXC或雌二醇造成在两性子代断乳后长期的性发育改变。 MXC处理也阻滞两性子代的发育和体重。
作者:苑洪菲;王晓蓉;于波;张树林;施宏宇;陈必良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