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炜;江光荣;罗立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前后TBNK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两组患者进行外周血TBNK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分析化疗前后的变化,观察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与病情进展之间的联系和病情的变化及预后.结果 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4+/CD8+、CD16+56+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急性患者的CD4+/CD8+低为(0.97±0.32).随着病情的缓解,指标都在升高并恢复至正常水平,缓解后各项指标和对照组比较,并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观察组的4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TBNK淋巴细胞比较,治疗后的恶性血液病患者CD3+、CD4+、CD4+/CD8+、CD16+56+指标有明显的提高,前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疗前,恶性血液病患者的TBNK各项指标异常,化疗后得到有效的缓解,表明通过检测TBNK淋巴细胞亚群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病情的变化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琼;刘昭贵;王小中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分析粪便中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联合检测在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我院10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50例体检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集三组对象的粪便标本,分别应用单克隆双抗体胶体金法检测粪便中血红蛋白(Hb)与转铁蛋白(Tf).统计比较两种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的效果.结果 转铁蛋白单独检测方式,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阳性检测率为50.00%,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阳性检测率为54.00%,健康人员的阳性检出率为2.00%;血红蛋白单一检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阳性检测率为48.00%,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阳性检测率为58.00%,健康人员的阳性检出率为0.00%;联合检测法检测上消化道出血阳性检出率为86.00%,下消化道出血的阳性检出率为88.00%,健康人员的阳性检出率为2.00%,联合检测方式诊断效果显著高于转铁蛋白以及血红蛋白单独检测方式,误诊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粪便中的血红蛋白与转铁蛋白能够大幅提高消化道出血的阳性检出率,同单一诊断相比,更具诊断价值.
作者:张家超;薛国平;叶纪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法(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在肺炎衣原体(CP)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该院儿科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疑因CP感染的225例住院患儿采用ELISA和IIFA检测血清CP-IgM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检测CP-IgM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ELISA和IIFA各检出CP-IgM阳性81例和87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6.0%和38.7%,ELISA和IIFA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法的阳性符合率为94.2%,阴性符合率为96.5%,总符合率为96.9%.同时采用这两种方法检测CP-IgM,则阳性检出率可达到39.1%,敏感性明显高于任一单一方法.结论 IIFA检测CP-IgM较ELISA敏感,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CP感染诊断阳性率,酶联免疫法ELISA抗体诊断试剂适合在临床检测中推广应用.
作者:胡利清;周玉球;吴洪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测定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正常妊娠组(对照组)220例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GDM组)136例分别进行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组相关指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两组间相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黄茉瑛;董瑶佳;郭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CRKP)碳青霉烯酶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 收集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630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检测以及改良Hodge试验筛选CRKP,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对CRPK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结果 630株肺炎克雷伯菌中,61株对亚胺培南耐药,为CRKP,占9.7%,CRKP对多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显著耐药,对替加环素具有良好的敏感性.PCR结果显示59株CRKP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其中53株携带bla KPC-2型基因(89.8%),4株携带bla NDM-1型基因(6.8%),2株携带bla OXA-48型基因(3.4%).MLST分型主要以ST11为主(49株,80.3%).结论 我院CRKP基因型主要为KPC-2型,另外有散在NDM-1和OXA-48型,MLST分型主要为ST11型.
作者:周道平;陆伟桃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大肠埃希菌是感染性腹泻常见的病原菌,由于抗生素的滥用,使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其耐药谱也不断发生变化,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出了更高和更为迫切的要求.本文就大肠埃希菌耐药状况及耐药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虞春华;丁岚;柯慧;马嫚;高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血清总胆汁酸(TBA)、胆碱酯酶(CHE)、前白蛋白(PA)在多种肝病中的变化规律,掌握其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1502例各类肝病患者及582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血清TBA、CHE、PA、ALB、ALT,并对结果予以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组血清TBA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血清CHE活性、PA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组血清ALB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组ALT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A、CHE、PA是肝病诊断的敏感指标,可早期发现肝脏合成、代谢功能的下降,与ALB、ALT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各类肝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研判.
作者:朱柏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一种具有分裂相多、分散度好、带纹清晰、长度适中等特征的骨髓染色体G带制作方法.方法 在含9.6%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人淋巴瘤细胞系培养物,接种骨髓细胞后培养24h,然后加入终浓度为30μg/ml的溴化乙锭和0.06μg/ml的秋水仙胺作用1h.结果 通过方法改良,骨髓标本培养成功率约为传统方法的1.59倍,异常染色体检出率比传统方法提高了51%.结论 改良后的方法可以制作出个数更多、分散度更加良好、带纹更加清晰、染色体更长的中期分裂相,因而异常染色体检出率更高,诊断结果更加可靠.
作者:唐永华;程建兵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对本实验室BC-531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液常规检测项目的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通过对BC-5310测定血液常规检测项目测量过程中WBC、RBC、HGB、PLT四个检测项目分析,确定并简化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包括:复现性、采血方法不同、放置时间、携带污染率和方法偏移等.并量化各不确定度分量,确定合成不确定度与扩展不确定度.结果 取k=2时,包含概率P=95.45%,4个项目高、中、低水平静脉血和末梢血扩展不确定度分别:U(WBC)=(静脉:±0.89、±0.44、±0.25;末梢:±1.21、±0.63、±0.37)×109/L,U(RBC)=(静脉:±0.24、±0.16、±0.09;末梢:±0.60、±0.33、±0.20)×1012/L,U(HGB)=(静脉:±9.12、±3.55、±1.89;末梢:±16.37、±9.74、±4.47)g/L,U(PLT)=(静脉:±55.79、±24.77、±12.80;末梢:±60.33、±34.87、±18.34)×109/L.结论有助于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可使来自不同实验室的结果或同一实验室不同时期的结果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岩;赵立众;夏晓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检测脑胶质瘤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的改变,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44例,另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正常对照.DC细胞表达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DC1细胞和DC2细胞在对照组分别为1.82±0.43%和1.89±0.42%,显著高于胶质瘤组的1.44±0.24%和1.52±0.26%(P<0.05).DC1细胞和DC2细胞亚型在胶质瘤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不同分级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DC1细胞和DC2细胞术后1d和3d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DC1细胞和DC2细胞术后3d又显著低于术后1d(P<0.05),术后7d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结论 胶质瘤患者中存在DC细胞的低表达,不同分级之间DC细胞表达存在显著差异,手术治疗可以显著减低DC细胞表达,为胶质瘤患者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的时期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王伟丰;张智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溶血、脂肪血、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对HCV RNA检测的影响,确认用于核酸检测的标本正确采集、处理及保存的关键控制点.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PCR法,采用混样检测+单检的检测模式,对在不同浓度的血红蛋白或甘油三脂下以及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保存不同时间后的HCV RNA标本进行检测,对检测的Ct值进行分析.结果 小于7.93mmol/L的不同浓度甘油三脂对HCV RNA检测没有影响(P>0.05),血红蛋白浓度为97g/L、34g/L、17g/L以及8g/L时,其对HCV RNA检测均有影响(P<0.05),当血红蛋白浓度小于5g/L时,其对HCV RNA检测均无影响(P>0.05);保存温度在-30℃下4周内,其检测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于37℃条件下,4h内保存的HCV RNA标本检测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的条件下保存72h内,HCV RNA标本检测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的条件下能保存48h(P>0.05).结论 甘油三脂浓度小于7.93mmol/L对HCV RNA的检测没有影响,血红蛋白浓度大于8g/L时会影响HCV RNA的检测,用于HCV RNA检测的标本在4℃保存时好在72h内完成检测.
作者:庄养林;熊丽红;张鹏飞;王芳;陈丹;施桥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状况,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法对275例CAP患儿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测275例患儿,MP-IgM阳性84例,阳性率为30.5%(84/275).MP感染以夏季阳性率高(40.2%),其次为春季(28.8%),学龄前儿童为主要感染人群(43.1%).结论 MP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年龄段患儿中均有感染,尤其要加强春夏季学龄前儿童MP感染的预防.
作者:夏厚才;罗小兵;彭惠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无菌或者痰菌阴性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价值,以进一步提高肺结核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4例无痰或者痰菌阴性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病变部位在纤维支气管镜下的表现;对比刷检、灌洗液快速培养、活检、痰涂片和痰快速培养诊断肺结核的阳性率;统计患者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随访,了解患者确诊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不典型肺结核在纤维支气管镜下的表现以支气管炎性改变为常见,有81例,占44.02%,其次为黏膜溃疡或干酪样坏死51例(27.72%)和管腔狭窄38例(20.65%);灌洗液快速培养诊断不典型肺结核的阳性率为83.70%,显著高于刷检、活检、痰涂片和痰快速培养(均P<0.05);所有患者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症状,108例(58.70%)出现痰中带血丝;所有患者确诊后经抗结核治疗后病情均逐渐好转.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无痰或者痰菌阴性不典型肺结核的有效方法,其中以灌洗液快速培养的阳性率高,且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性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傅佳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患者基因分型与抗HCV、HCV-RNA的相关性,为丙型肝炎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诊治的80例丙型肝炎患者,以ABI3500dx基因测序仪对基因分型进行测序,确定基因分型,以化学发光法检测抗HCV浓度,计算测定值/临界值(S/CO)比值,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CV-RNA浓度.结果 患者基因分型主要为1b、1c、2a分别有48例、14例、8例,占60.00%、17.50%、10.00%,其中1型共62例、非1型18例,分别占77.50%、22.50%;抗HCV阳性者79例、HCV-RNA阳性者53例,阳性率分别为98.75%、66.25%;基因型1型的患者抗HCV(S/CO)比值、HCV-RNA浓度分别为(13.27±3.33)、(6.54±1.24)×106 copies/ml均高于非1型患者(11.28±3.25)、(5.86±1.03)×106 copies/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RNA阳性患者抗HCV(S/CO)比值为(13.33±4.39)高于阴性患者(9.74±3.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型肝炎患者基因分型主要为1b、1c、2a,不同基因型时抗HCV、HCV-RNA浓度不同,基因分型与抗HCV、HCV-RNA的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作者:冀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江西省HIV/AIDS(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病人)人群趋化性细胞因子配体蛋白CCL3L1(CC chemokine ligand 3-like-1)的拷贝数及其与HIV病毒(艾滋病病毒)易感性及艾滋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收集192例HIV/AIDS和131例阳性者配偶阴性血样标本,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RT(the Paralogue Ratio Test)法检测其CCL3L1基因拷贝数,计算江西省人群CCL3L1基因拷贝数中位数,用SPPS统计软件分析CCL3L1拷贝数与HIV感染的关系.结果 江西人群CCL3L1基因拷贝数中位数为2;HIV慢性感染者与健康人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一次CD4淋巴细胞数与基因拷贝数的变化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 江西人群的CCL3L1基因拷贝数与HIV易感性无相关性,与感染进程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靳廷丽;刘丽萍;易志强;张娜;唐翼龙;丁晨;廖清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在甲状腺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近2年内分泌科和门诊就诊的患者16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60例体检健康合格者为对照组,应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同时检测血清TSH、TPOAb、TGAb的水平.结果 甲状腺疾病观察组患者的血清TPOAb、TGAb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TSH水平,观察组与健康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TSH和TPOAb、TGAb水平对于甲状腺疾病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玉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本研究旨在构建针对高表达真核翻译延长因子1A2(eEF1A2)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CC)BEL-7402细胞株的eEF1A2-RNAi的细胞模型,为从基因沉默基因敲除层面研究eEF1A2在HCC潜在的致癌作用的功能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通过针对eEF1A2基因的shRNA与线性化的GV115-GFP载体进行连接转化,对获得的重组子(GV115-GFP-eEF1A2-shRNA)进行PCR和测序鉴定.采用慢病毒载体系统将pHelper 1.0载体、pHelper 2.0载体与GV115-GFP-eEF1A2-shRNA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成eEF1A2-RNAi-LV,并感染高表达eEF1A2的BEL-7402细胞.采用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验证eEF1A2-RNAi-LV对BEL-7402细胞eEF1A2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 成功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GV115-GFP-eEF1A2-shRNA,并通过慢病毒载体系统包装成eEF1A2-RNAi-LV;将eEF1A2-RNAi-LV转染至BEL-7402细胞后,细胞eEF1A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下降了84.1%和64.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较具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转染后的BEL-7402细胞eEF1A2基因被特异性沉默.结论 成功构建了eEF1A2-RNAi的BEL-7402细胞模型,为进一步从基因敲除层面研究eEF1A2在HCC潜在的致癌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作者:陈敦雁;黄毅;邱福南;伍严安;黄肖利;李峰;吴文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联合检测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ALB)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47例单纯2型糖尿病(T2-DM)确诊的患者,83例糖尿病肾病(DN)患者,62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检测3组血清Cys-C、β2-MG和尿m-ALB的临床指标,同时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E)的临床指标和全血糖化血红蛋白比率(GHB%).结果 DN组血清Cys-C、β2-MG和尿m-ALB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和健康体检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CRE三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Cys-C,β2-MG,尿m-ALB,可以较早的筛查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临床判断病情,治疗疾病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俊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深圳市龙岗区横岗镇例行产检的孕妇HbA1c数值水平与参考区间.方法 使用ADAMSTMA1c HA-8160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对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来该院产科门诊就诊的1223例孕妇进行HbA1c的检测,分析其中HbA1c<6.5%的数值(1217例),并给予数据进行95%置信区间统计参考区间.结果 1217例产科门诊孕妇的HbA1c数值符合正态分布,均值为(5.22±0.34)%,95%置信区间为4.6%~5.9%.按年龄将统计样本分三组:A组(小于或等于25岁的孕妇)、B组(26~35岁的孕妇)、C组(大于或等于35岁的孕妇).HbA1c数值水平:A
作者:魏伟华;黄文瑶;林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丙酮酸激酶剪接体M1型(PKM1)和M2型(PKM2)在不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 收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的伊马替尼(Imatinib,IM)敏感(n=23)和IM耐药(n=7)CML患者外周血或骨髓,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的方法检测IM敏感CML细胞系K562、IM耐药CML细胞系K562/G01及30例临床样本中PKM1和PKM2表达水平.结果与K562细胞相比,K562/G01细胞中PKM2/PKM1的比值明显升高;IM耐药CML患者PKM2/PKM1的比值较IM敏感者显著上调.结论 PKM发生异常剪接可能与CML细胞IM耐药相关.
作者:张静;李书琪;姜钰环;黄波;刘静;徐颜美;林晋;王小中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