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丰;张智峰
目的 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术中应用限制性输血和开放性输血两种不同模式输血,对预防术后谵妄症状出现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开放性输血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输血干预;采用限制性输血方式对研究组患者实施输血干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谵妄症状控制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输血量超过500ml例数、术后谵妄症状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谵妄症状控制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输血量超过500ml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谵妄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限制性输血模式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术中输血,可以有效降低术后谵妄症状的发生率,保证治疗安全.
作者:周炜;江光荣;罗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抗体放散试验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患者输血前实验室检查中的意义,为临床输血安全提供保障.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74例患者的DAT阳性强弱度、放散液和血清中抗体特异性比较、经稀释后的放散液中的抗体特异性,探讨放散试验在输血前检查中的应用.结果 74例DAT阳性反应强弱度为:W+(13.5%),1+(31.1%),2+(32.4%),3+(16.2%),4+(6.8%);放散后抗体鉴定32例为阴性,16例放散液检测到特异性同种抗体,和患者血清中的一致,并且所有患者均有输血史;26例放散液为全凝集,进行了稀释,其中4例检测到了同种抗体.结论 抗体放散试验在输血前检查中并为常规试验,但对于DAT阳性的患者来说进行放散试验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别立莉;梁会涛;安慧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检测乳酸脱氢酶(LDH)以及β2-微球蛋白(β2-MG)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德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NH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血清LDH水平与NHL患者年龄、临床分期、KPS评分、B症状、受侵部位数、病灶侵袭性显著相关(P<0.05),与性别无显著相关(P>0.05).血清β2-MG与NHL患者年龄、临床分期、KPS评分、B症状、受侵部位数显著相关(P<0.05),与性别、病灶侵袭性无显著相关(P>0.05).血清LDH正常组患者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血清LDH异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β2-MG正常组患者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血清β2-MG异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LDH和β2-MG水平与NHL多种病理因素相关,并可作为NHL预后的评估指标.
作者:舒本富;燕长花;罗焱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2014年江西省流行性腮腺炎感染状况和部分地区健康人群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方法 对2014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流行性腮腺炎病例监测资料进行分析;采取横断面研究,整群抽样方法采集1800份健康人群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进行流行性腮腺炎IgG抗体水平调查.结果 ⑴2014年江西省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5560例,平均发病率为12.3/10万,其中景德镇市发病率高,为36.7/10万.各月均有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发生,其中4-7月为流行高峰.各年龄组人群均有发病,4~10岁发病数较多,<18月龄发病数较少.⑵1800份健康人群血清标本检出腮腺炎抗体阳性1247例,阳性率为69.28%.不同县区流行性腮腺炎IgG抗体阳性率在58.67%~75.67%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腮腺炎IgG抗体阳性率在22.78%~89.44%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月~17月龄这部分人群的抗体水平低.结论 江西省免疫策略给18月龄孩子接种第一剂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是合理的.应加大工作力度,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和控制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发病,建立更有效的免疫屏障.
作者:肖芳;施勇;龚甜;周珺;刘师文;熊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检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E(sIgE)和总IgE(tIgE),探讨血清特异性IgE和总IgE检测对过敏性疾病的诊断价值,了解临床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种类.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和速率散射比浊法分别测定309例过敏性患者(AD组)和7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特异性IgE和血清总IgE.结果 ⑴309例过敏性患者sIgE的阳性率为54.7%,对照组sIgE的阳性率为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⑵309例过敏性患者tIgE的阳性率为42.4%,对照组为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⑶过敏性疾病患者sIgE和tIgE的敏感性分别为54.7%、42.4%,特异性分别为94.4%、91.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7%、95.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2.7%、27.0%.结论 血清特异性IgE和总IgE测定对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同时对过敏性疾病的治疗、预防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张晓梅;张慧敏;赖宇;胡冰;夏小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儿童脂肪肝患者血清白介素18(IL-18)表达水平与肝损伤的关系与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门诊和住院儿童患者,经B超和CT诊断后,分为肥胖伴脂肪肝组(轻、中、重)78例、单纯肥胖组76例、对照组70例.联合检测身体质量指数(BMI)、血脂、IL-18、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分析血清IL-18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脂肪肝组与对照组及不同组间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肥胖伴脂肪肝组相对于对照组和单纯肥胖组,BMI、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明显升高(P<0.05);肥胖伴脂肪肝组的IL-18、ALT、AST明显高于单纯肥胖组和对照组(P<0.05);随着患儿脂肪肝病情的加重血清IL-18、ALT及AST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检测IL-18浓度对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和判断脂肪肝患儿病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詹忠明;江永青;胡志坚;詹志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联合检测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ALB)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47例单纯2型糖尿病(T2-DM)确诊的患者,83例糖尿病肾病(DN)患者,62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检测3组血清Cys-C、β2-MG和尿m-ALB的临床指标,同时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E)的临床指标和全血糖化血红蛋白比率(GHB%).结果 DN组血清Cys-C、β2-MG和尿m-ALB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和健康体检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CRE三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Cys-C,β2-MG,尿m-ALB,可以较早的筛查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临床判断病情,治疗疾病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俊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单个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前后电解质的水平,探讨电解质检测在维持性血透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6年7月我院透析中心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97例为观察组,另选取我院内科非肾功能减退患者97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电解质指标,检测观察组透析前后电解质指标并相比较.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K+、sPHOS、sMg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Na+、Cl-、sC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透析后K+、sPHOS、sMg水平均显著低于透析前(P<0.05),Na+、sCa水平均显著高于透析前(P<0.05).结论 维持性血透治疗可以纠正尿毒症患者的电解质紊乱,适时监测有利于其病情的评估和治疗方案的调整.
作者:陈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4064份住院患者血培养标本经BacT/ALERT 3D自动化血培养仪及配套血培养瓶培养,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及真菌ATB FUNGUS 3进行菌株鉴定和耐药性检测.结果血培养标本分离出病原菌共517株,检出率为12.72%,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86株(55.32%),革兰阳性球菌214株(41.39%),真菌11株(2.13%),革兰阳性杆菌6株(1.16%).检出率位于前9位的分离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链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率均为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为0%;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结论血培养病原菌种类较多,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性差异较大,应及时监测血培养病原菌菌种及耐药性的变化,防止抗菌药物滥用,减少不合理的经验性治疗.
作者:张静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miR-320a在人结肠癌细胞中的生物学行为,并初步阐明miR-320a对癌基因FOXQ1的靶向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qRT-PCR检测结肠癌细胞中miR-320a和FOXQ1的表达;用miR-320a mimics转染结肠癌细胞株HTC-116;采用CCK-8法、克隆形成试验检测miR-320a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小室分析miR-320a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Western Bloting验证miR-320a对FOXQ1的靶向调控作用.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miR-320a mimics明显上调miR-320a在HCT-116细胞中的表达;CCK-8法和克隆形成试验显示上调miR-320a表达显著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Transwell试验表明上调miR-320a可抑制HCT-116结肠癌细胞侵袭;蛋白印迹实验显示上调miR-320a降低FOXQ1蛋白在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进一步确认miR-320a可以调控FOXQ1的表达.结论 过表达miR-320a可以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侵袭,这种抑制作用是通过靶向调控FOXQ1来实现的.
作者:汤增秋;熊小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法(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在肺炎衣原体(CP)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该院儿科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疑因CP感染的225例住院患儿采用ELISA和IIFA检测血清CP-IgM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检测CP-IgM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ELISA和IIFA各检出CP-IgM阳性81例和87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6.0%和38.7%,ELISA和IIFA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法的阳性符合率为94.2%,阴性符合率为96.5%,总符合率为96.9%.同时采用这两种方法检测CP-IgM,则阳性检出率可达到39.1%,敏感性明显高于任一单一方法.结论 IIFA检测CP-IgM较ELISA敏感,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CP感染诊断阳性率,酶联免疫法ELISA抗体诊断试剂适合在临床检测中推广应用.
作者:胡利清;周玉球;吴洪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患者基因分型与抗HCV、HCV-RNA的相关性,为丙型肝炎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诊治的80例丙型肝炎患者,以ABI3500dx基因测序仪对基因分型进行测序,确定基因分型,以化学发光法检测抗HCV浓度,计算测定值/临界值(S/CO)比值,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CV-RNA浓度.结果 患者基因分型主要为1b、1c、2a分别有48例、14例、8例,占60.00%、17.50%、10.00%,其中1型共62例、非1型18例,分别占77.50%、22.50%;抗HCV阳性者79例、HCV-RNA阳性者53例,阳性率分别为98.75%、66.25%;基因型1型的患者抗HCV(S/CO)比值、HCV-RNA浓度分别为(13.27±3.33)、(6.54±1.24)×106 copies/ml均高于非1型患者(11.28±3.25)、(5.86±1.03)×106 copies/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RNA阳性患者抗HCV(S/CO)比值为(13.33±4.39)高于阴性患者(9.74±3.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型肝炎患者基因分型主要为1b、1c、2a,不同基因型时抗HCV、HCV-RNA浓度不同,基因分型与抗HCV、HCV-RNA的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作者:冀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对在Beckman Coulter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部分检测项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UREA)、总蛋白(TP)、氯(Cl-)的分析性能进行验证,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方法 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及其他相关文献对ALT、UREA、TP、Cl-的精密度、正确度、可报告范围、生物参考区间等分析性能进行验证.结果 各项目批内精密度、 日间精密度分别小于1/4 CLIA'88的允许总误差(1/4Tea)、1/3 CLIA'88的允许总误差(1/3Tea);正确度偏倚小于1/2 CLIA'88的允许总误差(1/2Tea);ALT、UREA、TP、Cl-线性实验相关系数2≥0.975,以上项目在厂家规定的检测范围内线性良好;生物参考区间验证结果均在设定的范围之内.结论 Beckman Coulter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所验证项目性能符合要求,该检测系统能够满足临床应用.
作者:杨伟明;王小中;刘静;吕娇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变化对妊娠期高血压(HDP)患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80例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妊娠期高血压30例,中度妊娠期高血压25例,重度妊娠期高血压25例,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CysC、hs-CRP和β2-MG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CysC、hs-CRP和β2-M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患者血清CysC、hs-CRP和β2-MG均高于中度和轻度患者,中度高于轻度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CysC与hs-CRP及β2-MG存在明显正相关(r=0.542,r=0.607,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CysC、hs-CRP和β2-MG明显升高,是其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并随着患者疾病进展程度的加重而增高.
作者:乔晓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血清总胆汁酸(TBA)、胆碱酯酶(CHE)、前白蛋白(PA)在多种肝病中的变化规律,掌握其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1502例各类肝病患者及582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血清TBA、CHE、PA、ALB、ALT,并对结果予以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组血清TBA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血清CHE活性、PA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组血清ALB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组ALT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A、CHE、PA是肝病诊断的敏感指标,可早期发现肝脏合成、代谢功能的下降,与ALB、ALT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各类肝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研判.
作者:朱柏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江西地区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DRB1的基因多态性及其分布特点,为江西地区提供完整准确的遗传学数据.方法 应用PCR-SBT(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equence-based typing,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法对江西地区汉族人群中1002名健康、 无关个体进行HLA-DRB1基因高分辨分型.结果 1002份样本中检出HLA-DRB1的基因型191个,基因型比例高为DRB1*0901/DRB1*1501,占样本量的4.391%;检出等位基因27个,比例高的等位基因及对应频率分别为:DRB1*0901(11.028%).结论 江西地区汉族人群HL A-DRB1基因具有中国汉族人群共有的遗传特征,但也有本地区自身的分布特点.
作者:沈冰;何华庆;肖莉;刘强;吴红;熊莉;周小英;唐绮;李国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本研究旨在构建针对高表达真核翻译延长因子1A2(eEF1A2)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CC)BEL-7402细胞株的eEF1A2-RNAi的细胞模型,为从基因沉默基因敲除层面研究eEF1A2在HCC潜在的致癌作用的功能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通过针对eEF1A2基因的shRNA与线性化的GV115-GFP载体进行连接转化,对获得的重组子(GV115-GFP-eEF1A2-shRNA)进行PCR和测序鉴定.采用慢病毒载体系统将pHelper 1.0载体、pHelper 2.0载体与GV115-GFP-eEF1A2-shRNA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成eEF1A2-RNAi-LV,并感染高表达eEF1A2的BEL-7402细胞.采用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验证eEF1A2-RNAi-LV对BEL-7402细胞eEF1A2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 成功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GV115-GFP-eEF1A2-shRNA,并通过慢病毒载体系统包装成eEF1A2-RNAi-LV;将eEF1A2-RNAi-LV转染至BEL-7402细胞后,细胞eEF1A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下降了84.1%和64.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较具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转染后的BEL-7402细胞eEF1A2基因被特异性沉默.结论 成功构建了eEF1A2-RNAi的BEL-7402细胞模型,为进一步从基因敲除层面研究eEF1A2在HCC潜在的致癌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作者:陈敦雁;黄毅;邱福南;伍严安;黄肖利;李峰;吴文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常规手淫取精、经皮附睾穿刺抽吸术、睾丸活检术三种不同方式获得新鲜精子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助孕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科室采用ICSI助孕的103新鲜周期.将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45例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常规手淫取精获得精子助孕、B组:23例梗阻性无精症患者经皮附睾穿刺抽吸术获得附睾精子助孕、C组:35例无精子症患者经睾丸活检获得睾丸精子助孕)女方均为年龄在25岁到37岁生育力筛查正常或单纯因输卵管因素导致的不育.比较三组的2pn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着床率、临床妊娠率.结果 A组、B组、C组2pn受精率、 优质胚胎率、 着床率、 临床妊娠率为72.91%VS 76.91%VS 71.91%;42.55%VS 51.55%VS 48.55%;32.14%VS 38.14%VS 35.27%;53.33%VS 56.52%VS 54.29%(P>0.05).结论 不同来源的精子行ICSI助孕后结局相近,来源不同精子可能不是影响ICSI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
作者:张琴;苏占营;吴成亮;辜敏;巢时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滤白监测系统在成分制备中实现适时性、真实性、监控性、有价值性、可追溯性、易操作性等多重目的,使得整个血液制备过程形成一个无缝式链接环路,提高了输血安全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血站2016年3月15日至2016年8月15日无偿献血3944人份(200ml规格),其中手工滤白操作1440袋,滤白监测仪辅助手工2504袋.采用在线滤器联袋的方式通过传统的手工滤白和使用滤白监测仪来完成血液的去除白细胞过程.比较滤白监测法与手工法制备的滤白全血在Hb含量、白细胞残留量、产品重量、制备时间监测、母袋与子袋条形码的关联性、操作者的电子记录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运用滤白监测系统制备的滤白全血与手工法比较,可以监测制备时间与产品重量,发现重量不合格的有45例,滤白红细胞Hb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残留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贮存末期溶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另外可以记录母袋与子袋条形码的关联性及操作者的电子记录.结论 无论是从去白细胞血液质量,还是规范制备流程的操作和记录整个过程,滤白监测系统都起到一定的实效.
作者:黄辉;万仁英;杜忻;司江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女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病原体感染状况,探讨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年龄及气候与阴道炎的各种致病因子(病原体)的关系.方法 对阴道炎患者采用生理盐水湿片镜检,结合革兰染色方法,进行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7200例标本中检出清洁度异常的3682例,检出率为51.14%;念珠菌检出率19.19%;线索细胞检出率(细菌性阴道炎)占13.31%;滴虫检出率1.19%;革兰阴性双球菌检出率0.28%.不同清洁度中病原体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期妇女线索细胞检出率明显高于未绝经期妇女(P<0.05),而念珠菌、滴虫、清洁度异常的检出率则相反;念珠菌、线索细胞和滴虫等病原体在夏季检出率明显高于冬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地区妇女阴道病主要以念珠菌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病发病较高,清洁度异常的标本病原体检出率高,不同的病原体在不同的年龄、季节中检出率有差异,特别是绝经期妇女细菌性阴道病(BV)发病率高,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梁杰昌;谭国权;梁洪邦;廖思钦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