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体放散试验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患者中的应用

别立莉;梁会涛;安慧娟

关键词:DAT, 输血前检查, 放散试验, 同种抗体, 抗体效价
摘要:目的 探讨抗体放散试验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患者输血前实验室检查中的意义,为临床输血安全提供保障.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74例患者的DAT阳性强弱度、放散液和血清中抗体特异性比较、经稀释后的放散液中的抗体特异性,探讨放散试验在输血前检查中的应用.结果 74例DAT阳性反应强弱度为:W+(13.5%),1+(31.1%),2+(32.4%),3+(16.2%),4+(6.8%);放散后抗体鉴定32例为阴性,16例放散液检测到特异性同种抗体,和患者血清中的一致,并且所有患者均有输血史;26例放散液为全凝集,进行了稀释,其中4例检测到了同种抗体.结论 抗体放散试验在输血前检查中并为常规试验,但对于DAT阳性的患者来说进行放散试验是很有必要的.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耐碳青霉烯类药物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研究

    目的 了解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CRKP)碳青霉烯酶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 收集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630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检测以及改良Hodge试验筛选CRKP,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对CRPK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结果 630株肺炎克雷伯菌中,61株对亚胺培南耐药,为CRKP,占9.7%,CRKP对多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显著耐药,对替加环素具有良好的敏感性.PCR结果显示59株CRKP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其中53株携带bla KPC-2型基因(89.8%),4株携带bla NDM-1型基因(6.8%),2株携带bla OXA-48型基因(3.4%).MLST分型主要以ST11为主(49株,80.3%).结论 我院CRKP基因型主要为KPC-2型,另外有散在NDM-1和OXA-48型,MLST分型主要为ST11型.

    作者:周道平;陆伟桃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三种检测技术在不孕不育症患者解脲脲原体检测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应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SAT)、液体培养法、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不孕不育症患者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估,以评价临床效果.方法 对180例不孕不育症患者取泌尿生殖道拭子和尿液样本各一份,拭子样本采用SAT检测法、液体培养法及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尿液标本再进行SAT方法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三种方法检测解脲脲原体,阳性率分别为45.00%、48.33%、46.67%,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SAT检测不孕不育患者解脲脲原体与液体培养法和荧光定量PCR法相比具有较好相关性,为解脲脲原体的临床实验室诊断提供了新的检测手段.

    作者:王利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儿童脂肪肝患者血清IL-18表达水平与肝损伤的关系

    目的 探讨儿童脂肪肝患者血清白介素18(IL-18)表达水平与肝损伤的关系与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门诊和住院儿童患者,经B超和CT诊断后,分为肥胖伴脂肪肝组(轻、中、重)78例、单纯肥胖组76例、对照组70例.联合检测身体质量指数(BMI)、血脂、IL-18、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分析血清IL-18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脂肪肝组与对照组及不同组间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肥胖伴脂肪肝组相对于对照组和单纯肥胖组,BMI、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明显升高(P<0.05);肥胖伴脂肪肝组的IL-18、ALT、AST明显高于单纯肥胖组和对照组(P<0.05);随着患儿脂肪肝病情的加重血清IL-18、ALT及AST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检测IL-18浓度对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和判断脂肪肝患儿病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詹忠明;江永青;胡志坚;詹志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标本因素及保存条件对HCV RNA检测的影响

    目的 探讨溶血、脂肪血、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对HCV RNA检测的影响,确认用于核酸检测的标本正确采集、处理及保存的关键控制点.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PCR法,采用混样检测+单检的检测模式,对在不同浓度的血红蛋白或甘油三脂下以及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保存不同时间后的HCV RNA标本进行检测,对检测的Ct值进行分析.结果 小于7.93mmol/L的不同浓度甘油三脂对HCV RNA检测没有影响(P>0.05),血红蛋白浓度为97g/L、34g/L、17g/L以及8g/L时,其对HCV RNA检测均有影响(P<0.05),当血红蛋白浓度小于5g/L时,其对HCV RNA检测均无影响(P>0.05);保存温度在-30℃下4周内,其检测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于37℃条件下,4h内保存的HCV RNA标本检测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的条件下保存72h内,HCV RNA标本检测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的条件下能保存48h(P>0.05).结论 甘油三脂浓度小于7.93mmol/L对HCV RNA的检测没有影响,血红蛋白浓度大于8g/L时会影响HCV RNA的检测,用于HCV RNA检测的标本在4℃保存时好在72h内完成检测.

    作者:庄养林;熊丽红;张鹏飞;王芳;陈丹;施桥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电解质检测在维持性血透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调查单个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前后电解质的水平,探讨电解质检测在维持性血透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6年7月我院透析中心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97例为观察组,另选取我院内科非肾功能减退患者97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电解质指标,检测观察组透析前后电解质指标并相比较.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K+、sPHOS、sMg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Na+、Cl-、sC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透析后K+、sPHOS、sMg水平均显著低于透析前(P<0.05),Na+、sCa水平均显著高于透析前(P<0.05).结论 维持性血透治疗可以纠正尿毒症患者的电解质紊乱,适时监测有利于其病情的评估和治疗方案的调整.

    作者:陈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检测乳酸脱氢酶以及β2-微球蛋白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检测乳酸脱氢酶(LDH)以及β2-微球蛋白(β2-MG)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德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NH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血清LDH水平与NHL患者年龄、临床分期、KPS评分、B症状、受侵部位数、病灶侵袭性显著相关(P<0.05),与性别无显著相关(P>0.05).血清β2-MG与NHL患者年龄、临床分期、KPS评分、B症状、受侵部位数显著相关(P<0.05),与性别、病灶侵袭性无显著相关(P>0.05).血清LDH正常组患者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血清LDH异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β2-MG正常组患者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血清β2-MG异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LDH和β2-MG水平与NHL多种病理因素相关,并可作为NHL预后的评估指标.

    作者:舒本富;燕长花;罗焱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PKM剪接体在伊马替尼敏感及耐药慢粒细胞中的差异表达

    目的 探讨丙酮酸激酶剪接体M1型(PKM1)和M2型(PKM2)在不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 收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的伊马替尼(Imatinib,IM)敏感(n=23)和IM耐药(n=7)CML患者外周血或骨髓,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的方法检测IM敏感CML细胞系K562、IM耐药CML细胞系K562/G01及30例临床样本中PKM1和PKM2表达水平.结果与K562细胞相比,K562/G01细胞中PKM2/PKM1的比值明显升高;IM耐药CML患者PKM2/PKM1的比值较IM敏感者显著上调.结论 PKM发生异常剪接可能与CML细胞IM耐药相关.

    作者:张静;李书琪;姜钰环;黄波;刘静;徐颜美;林晋;王小中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抗-HCV抗体、HCV-RNA定量与ALT检测相关性分析

    目的 比较不同实验方法检测丙型肝炎诊断的准确性,并观察丙型肝炎抗体与HCV-RNA病毒载量及ALT异常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118例高敏化学发光法(CIA)检测丙肝抗体初筛结果呈阳性(S/Co>1)的标本,并对其进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进行HCV-RNA病毒载量检测及应用贝克曼全自动生化仪丙氨酸转氨酶(ALT)指标.结果 118例丙肝抗体初筛阳性患者中,HCV RNA阳性率为46.6%(55/118)不同HCV抗体检测值在不同区间HCV-RNA检测阳性率不全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45,P<0.05);在55例HCV-RNA阳性(HCV RNA>103 copies/ml)的样本中,有43例ALT结果异常,ALT异常率为78.1%(43/55),其ALT异常率随着HCV RNA含量的增高而升高,即呈正相关(r=0.96,P<0.01).结论 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CV抗体诊断HCV与荧光PCR检测方法均可能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情况;荧光PCR检测结果阳性率低于CIA检测结果;在临床诊断中丙肝抗体的检测应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一起使用,可以降低漏诊,应联合丙肝抗体、HCV-RNA、ALT检测为临床抗病毒提供有效评估提供依据.

    作者:林晓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4064份住院患者血培养标本经BacT/ALERT 3D自动化血培养仪及配套血培养瓶培养,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及真菌ATB FUNGUS 3进行菌株鉴定和耐药性检测.结果血培养标本分离出病原菌共517株,检出率为12.72%,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86株(55.32%),革兰阳性球菌214株(41.39%),真菌11株(2.13%),革兰阳性杆菌6株(1.16%).检出率位于前9位的分离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链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率均为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为0%;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结论血培养病原菌种类较多,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性差异较大,应及时监测血培养病原菌菌种及耐药性的变化,防止抗菌药物滥用,减少不合理的经验性治疗.

    作者:张静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抗体放散试验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抗体放散试验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患者输血前实验室检查中的意义,为临床输血安全提供保障.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74例患者的DAT阳性强弱度、放散液和血清中抗体特异性比较、经稀释后的放散液中的抗体特异性,探讨放散试验在输血前检查中的应用.结果 74例DAT阳性反应强弱度为:W+(13.5%),1+(31.1%),2+(32.4%),3+(16.2%),4+(6.8%);放散后抗体鉴定32例为阴性,16例放散液检测到特异性同种抗体,和患者血清中的一致,并且所有患者均有输血史;26例放散液为全凝集,进行了稀释,其中4例检测到了同种抗体.结论 抗体放散试验在输血前检查中并为常规试验,但对于DAT阳性的患者来说进行放散试验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别立莉;梁会涛;安慧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Beckman Coulter AU2700全自动生化仪的性能验证

    目的 对在Beckman Coulter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部分检测项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UREA)、总蛋白(TP)、氯(Cl-)的分析性能进行验证,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方法 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及其他相关文献对ALT、UREA、TP、Cl-的精密度、正确度、可报告范围、生物参考区间等分析性能进行验证.结果 各项目批内精密度、 日间精密度分别小于1/4 CLIA'88的允许总误差(1/4Tea)、1/3 CLIA'88的允许总误差(1/3Tea);正确度偏倚小于1/2 CLIA'88的允许总误差(1/2Tea);ALT、UREA、TP、Cl-线性实验相关系数2≥0.975,以上项目在厂家规定的检测范围内线性良好;生物参考区间验证结果均在设定的范围之内.结论 Beckman Coulter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所验证项目性能符合要求,该检测系统能够满足临床应用.

    作者:杨伟明;王小中;刘静;吕娇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江西人群CCL3L1基因拷贝数与HIV感染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江西省HIV/AIDS(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病人)人群趋化性细胞因子配体蛋白CCL3L1(CC chemokine ligand 3-like-1)的拷贝数及其与HIV病毒(艾滋病病毒)易感性及艾滋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收集192例HIV/AIDS和131例阳性者配偶阴性血样标本,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RT(the Paralogue Ratio Test)法检测其CCL3L1基因拷贝数,计算江西省人群CCL3L1基因拷贝数中位数,用SPPS统计软件分析CCL3L1拷贝数与HIV感染的关系.结果 江西人群CCL3L1基因拷贝数中位数为2;HIV慢性感染者与健康人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一次CD4淋巴细胞数与基因拷贝数的变化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 江西人群的CCL3L1基因拷贝数与HIV易感性无相关性,与感染进程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靳廷丽;刘丽萍;易志强;张娜;唐翼龙;丁晨;廖清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回顾性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状况,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法对275例CAP患儿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测275例患儿,MP-IgM阳性84例,阳性率为30.5%(84/275).MP感染以夏季阳性率高(40.2%),其次为春季(28.8%),学龄前儿童为主要感染人群(43.1%).结论 MP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年龄段患儿中均有感染,尤其要加强春夏季学龄前儿童MP感染的预防.

    作者:夏厚才;罗小兵;彭惠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脑胶质瘤患者外周血DC细胞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脑胶质瘤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的改变,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44例,另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正常对照.DC细胞表达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DC1细胞和DC2细胞在对照组分别为1.82±0.43%和1.89±0.42%,显著高于胶质瘤组的1.44±0.24%和1.52±0.26%(P<0.05).DC1细胞和DC2细胞亚型在胶质瘤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不同分级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DC1细胞和DC2细胞术后1d和3d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DC1细胞和DC2细胞术后3d又显著低于术后1d(P<0.05),术后7d恢复到术前水平(P>0.05).结论 胶质瘤患者中存在DC细胞的低表达,不同分级之间DC细胞表达存在显著差异,手术治疗可以显著减低DC细胞表达,为胶质瘤患者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的时期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王伟丰;张智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分析检测精子来源与活力对ICSI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常规手淫取精、经皮附睾穿刺抽吸术、睾丸活检术三种不同方式获得新鲜精子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助孕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科室采用ICSI助孕的103新鲜周期.将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45例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常规手淫取精获得精子助孕、B组:23例梗阻性无精症患者经皮附睾穿刺抽吸术获得附睾精子助孕、C组:35例无精子症患者经睾丸活检获得睾丸精子助孕)女方均为年龄在25岁到37岁生育力筛查正常或单纯因输卵管因素导致的不育.比较三组的2pn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着床率、临床妊娠率.结果 A组、B组、C组2pn受精率、 优质胚胎率、 着床率、 临床妊娠率为72.91%VS 76.91%VS 71.91%;42.55%VS 51.55%VS 48.55%;32.14%VS 38.14%VS 35.27%;53.33%VS 56.52%VS 54.29%(P>0.05).结论 不同来源的精子行ICSI助孕后结局相近,来源不同精子可能不是影响ICSI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

    作者:张琴;苏占营;吴成亮;辜敏;巢时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无痰或痰菌阴性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无菌或者痰菌阴性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价值,以进一步提高肺结核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4例无痰或者痰菌阴性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病变部位在纤维支气管镜下的表现;对比刷检、灌洗液快速培养、活检、痰涂片和痰快速培养诊断肺结核的阳性率;统计患者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随访,了解患者确诊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不典型肺结核在纤维支气管镜下的表现以支气管炎性改变为常见,有81例,占44.02%,其次为黏膜溃疡或干酪样坏死51例(27.72%)和管腔狭窄38例(20.65%);灌洗液快速培养诊断不典型肺结核的阳性率为83.70%,显著高于刷检、活检、痰涂片和痰快速培养(均P<0.05);所有患者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症状,108例(58.70%)出现痰中带血丝;所有患者确诊后经抗结核治疗后病情均逐渐好转.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无痰或者痰菌阴性不典型肺结核的有效方法,其中以灌洗液快速培养的阳性率高,且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性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傅佳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一种制作骨髓染色体G带的改良方法

    目的 建立一种具有分裂相多、分散度好、带纹清晰、长度适中等特征的骨髓染色体G带制作方法.方法 在含9.6%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人淋巴瘤细胞系培养物,接种骨髓细胞后培养24h,然后加入终浓度为30μg/ml的溴化乙锭和0.06μg/ml的秋水仙胺作用1h.结果 通过方法改良,骨髓标本培养成功率约为传统方法的1.59倍,异常染色体检出率比传统方法提高了51%.结论 改良后的方法可以制作出个数更多、分散度更加良好、带纹更加清晰、染色体更长的中期分裂相,因而异常染色体检出率更高,诊断结果更加可靠.

    作者:唐永华;程建兵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体液常规中细胞学检查内容与报告方式的改进

    体液常规检验是临床诊疗活动中基本的实验诊断项目之一, 其检查结果对于体液性质的鉴别至关重要. 目前各级医院在体液常规检测中,普遍存在细胞学检查内容特别是细胞学分类过于简单,特异性发现阳性率偏低等问题,难以反映标本质的改变,降低了检测报告的质量和价值,亟需对细胞学检查的内容与报告方式加以改进.

    作者:谭家成;冯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过敏性患者的血清过敏原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过敏性患者的血清过敏原结果,为临床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过敏性患者血清中的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结果 吸入组过敏原阳性率为55.49%,常见的为屋尘螨/粉尘螨(34.15%)、狗毛皮屑(20.73%)和点青霉/烟曲霉/交链孢霉(13.82%).食物组过敏原阳性率为25.58%,常见的为牛奶(12.16%)、大豆(9.13%)和蛋清/蛋黄(8.23%).结论 惠州地区的主要吸入性过敏原为屋尘螨/粉尘螨,食物性过敏原占相当的比例.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的检测,有助于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预防.

    作者:朱利明;周潇;邓宇伟;朱钜铭;高裕城;吴琼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联合检测Cys-C、β2-MG、尿m-ALB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意义

    目的 评价联合检测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ALB)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47例单纯2型糖尿病(T2-DM)确诊的患者,83例糖尿病肾病(DN)患者,62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检测3组血清Cys-C、β2-MG和尿m-ALB的临床指标,同时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E)的临床指标和全血糖化血红蛋白比率(GHB%).结果 DN组血清Cys-C、β2-MG和尿m-ALB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和健康体检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CRE三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Cys-C,β2-MG,尿m-ALB,可以较早的筛查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临床判断病情,治疗疾病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俊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