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萍;李宏海;宋先旭
通过对不同院校的辅导员开展调查发现,医学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问题较为突出,本文从客观现实的角度出发,从工作内容、专业素养、职业发展方面分析了引发医学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的四种压力源,并对此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作者:高梅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加强传染科医务人员洗手质量,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按着<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标准,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对传染科工作人员手卫生进行鉴测,通过规范洗手,按规范六步洗手法进行洗手,每步骤反复2次,时间是10s,洗手结束后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手的采样监测方法进行采样,幷送细菌室检测.并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洗手设施,洗手产品的改善,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统一医务人员洗手方法,制定出手卫生制度,按照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规定,传染科医务人员手要求达到卫生洗手标准,细菌菌落标准在10cfu/cm2,未检出致病菌.提高手卫生消毒质量.结论:监测结果显示,洁肤柔洗手液洗手是一种有效的洗手方式.如洗手方法正确,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监测合格率为100%.充分达到了手卫生规范的要求,提高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作者:田桂元;王惠琦;刘金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白内障是当今世界主要的致盲性眼科疾病之一,在中国也同样如此.晶状体任何结构部位的浑浊被称作白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related cataract,ARC)是一种常见的白内障,伴随全球人口老龄化日趋加剧的态势,ARC防治工作将会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就对于近年来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机制及预防的研究近况进行简要概述.
作者:李娟;王冬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高等学校教师的绩效管理是整个高校管理组织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从高等学校教师绩效管理的目标出发指出高校教师绩效管理的当前问题.提出并妥善处理教师评估的结果对策和建议.高校管理者要懂得引入创新的绩效管理模式并提出相应的改造措施和有效途径.高校需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良好顺畅的绩效考核沟通渠道来对绩效管理提供保障.
作者:俞春利;王志刚;史丽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半枝莲多糖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小鼠右腋部皮下接种S180荷瘤小鼠腹水后分组培养,分别注射低、中、高量的半枝莲多糖提取物,计算抑瘤率;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VEGF的含量.结果:通过本研究项目,半枝莲多糖对S180肉瘤转移有抑制作用,并且通过研究血清VEGF表达的抑制作用来探讨其抗肿瘤转移的机制.结论:半枝莲多糖能够减少肿瘤组织周围及小鼠体内VEGF的生成,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效果.
作者:张自丽;张雪薇;宋高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探讨主动脉后型左肾静脉压迫综合症影像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文献资料并结合病例分析主动脉后型左肾静脉压迫综合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影像表现.结果:腹主动脉对左肾静脉形成一较深的压迹,近段肾静脉管径增粗,呈哑铃状,后汇入下腔静脉.结论:64排螺旋CT可清晰显示腹主动脉后左肾静脉压迫综合症的影像学特征,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丽;李为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索提高纳米粒子上转换发光的方法.方法:采用St(o)ber方法,将SiO2壳层包覆在Y2O3:Yb3+,Ho3+纳米粒子表面;采用TEM、XRD和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表面包覆前后其上转换发光性能.结果:纳米粒子表面包覆SiO2壳层会改善Y2O3:Yb3+,Ho3+纳米粒子的上转换发光强度.结论:结论:SiO2包覆的Y2O3:Yb3+,Ho3+纳米粒子可作为生物荧光标记物应用于医学诊断.
作者:吕强;祖国美;吴英俊;曹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的病因,总结TOB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以期加深对TOB的认识,能更好的服务于TOB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2012年期间收治的32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结果:中老年是TOB的高发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危险因素(53.1%),其次为心脏病,常见有心房纤颤、心肌梗死等和糖尿病,有少部分患者有动脉炎和高脂血症史,也有部分患者有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史;突然眩晕伴视物旋转、呕吐是常见的首发临床表现,继发临床表现主要有意识模糊、昏睡、浅昏迷等;眼球运动障碍;双瞳孔散大或呈椭圆形;记忆障碍;偏瘫;少数患者出现偏盲和小脑共济失调.CT和MRI影像数据表明:TOB患者的中脑或丘脑合并小脑、颞叶、枕叶等部位梗死.结论:TOB诊断的主要依据是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原发性高血压是TOB常见危险因素(P<0.05);CT和MRI影像学表现可为TOB诊断提供可靠依据;脑疝是TOB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早期对症综合治疗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
作者:戴永锋;梁红斌;陈捷;李炯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造成骨科术后伤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4386例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96例术后发生伤口感染,将感染的发生概率以及与感染相关的治疗用药、个人资料以及其他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术后发生伤口感染的概率为2.19%,其中急诊手术、手术时间大于3h、Ⅲ类切口、住院时间超过2周者、下肢骨折、年龄大于60岁者、并发基础疾病3种以上者、术前有其他感染者、应用抗菌药物的种类较多者,这些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与患者治疗用药、个人基本资料以及其他情况关系重大,在临床工作中应该予以足够地重视,严格把控各环节质量,降低感染率.
作者:刘正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AM)以及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复合切除术(LUAO-M)三种术式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择子宫肌瘤患者246例,所有患者均要求保留子宫.三组患者各82例,分析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情况、并发症、感染情况、术后排气、住院时间,经手术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2a,观察患者月经缓解情况、肌瘤有无复发、子宫恢复状况以及有无发生闭经,并对处于月经中期的患者检测其雌激素水平.结果:手术时间及并发症比较,三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指标比较,LM组显著优于AM组,而LUAO-M组,则优于LM组与AM组,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后,闭经率及血雌激素水平比较,三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他各指标情况,AM组优于LM组,而LUAO-M组优于AM与L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复合切除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较佳方法,保留子宫安全性高,此术式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颜和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患者血清IL-10、IL-2及IFN-γ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08~2012-08我院感染科住院的患者,乙戊重叠20例,单纯乙肝组20例,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比较各组血清IL-10、IL-2及IFN-γ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单纯乙肝组和重叠戊肝组的IL-10、IL-2及IFN-γ水平在发作期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IL-10下降,IL-2及IFN-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L-10、IL-2及IFN-γ参与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免疫病理损伤过程,检测血清IL-10、IL-2及IFN-γ对判断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患者肝损伤程度及预后有一定价值.
作者:赵春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借鉴社会与大学组织整合的相似性,从英美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责任回归得到启示,构建基于文化机制的高校教育质量监控模式,提高育人质量.
作者:刘海君;郝进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10-03~2012-12间收治的62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本组62例异位妊娠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为(74.3±12.4)min,术中出血量为(72.1±8.6)mL,住院天数(5.3±1.3)d,术后无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对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进一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立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用β淀粉样蛋白(Aβ)损伤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观察补阳还五汤作用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脂褐素(LIP)含量变化.结果:(1)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有所改变,差异有显著性(P<0.05).(2)SOD活性和LIP含量有所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对受损的海马神经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宏;郑晓梅;董佳馨;吴荣华;董宏伟;刘春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如何提高普外科疑难病历讨论记录质量的方法.方法:普外科对影响疑难病历讨论记录质量的三个主要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结果:通过对普外科大量疑难病历讨论记录进行长期的分析,并对普外科疑难病历讨论记录质量影响较大的问题进行系统的讨论,对于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意见并付诸实施,整改后有效的提高了普外科核心制度的质量,取得明显的效果,其分析的结果可进行推广.
作者:李宏海;杨文萍;宋先旭;公长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计生服务中心妇科普查加做HPV、LCT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对 2011-04~2011-06在本中心进行妇科普查的929人加做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及液基细胞学检查(LCT),有异常者行阴道镜病理检查,并与传统使用的妇科普查加做宫颈刮片检查宫颈疾病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通过LCT检查和HPV检测确定宫颈病变的阳性检出率,LCT阳性检出率为2.05%(19/929);HPV感染率为10.56%(98/929),其中CIN Ⅲ 4人,原位癌1人,浸润癌1人; HPV检查和LCT检查、阴道镜病理检查对宫颈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传统宫颈刮片检出率5.71% (53/929),P<0.05.结论:HPV、LCT用于体检人群可大大增加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可以弥补现阶段体检中仍在广泛使用的宫颈刮片的不足,减少漏诊,提高普查质量.
作者:邓根香;朱志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对角膜斑翳、角膜白斑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08~2011-10的32例(35只眼)角膜斑翳、角膜白斑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结果:术后32例(35只眼)患者的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对角膜斑翳、角膜白斑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以提高患眼视力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洁;周微;刘博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孕期进行全面、全程、个体化的营养指导管理模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提出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的孕期营养管理模式.方法:对600例孕妇进行分组治疗,实验组孕妇(n=300)给予营养管理,对照组孕妇(n=300)不参加营养管理、其他条件与实验组相同.观察两组孕妇是否出现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贫血、产褥感染、产后出血;比较两组孕妇剖宫产、巨大儿、足月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以及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贫血、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发生率,剖宫产、巨大儿、足月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颅内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孕妇(P﹤0.05).结论:对孕期进行全面、全程、个体化的营养指导管理模式,可明显改善孕妇自身及避免新生儿的不良结局的发生,对提高产科质量有重大意义,从而这种营养管理模式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周秀春;邵冰心;赵坚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健康宣教的效果.方法:选取本科75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给予健康宣教.结果:经随诊,复诊以及住院期间对患者调查,病人视力均有提高,满意率达90%以上.结论:正确的术后宣教有利于糖尿病性白内障病人提高视力,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新英;郝琳娜;李贵华;王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以本院收治、行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脑积水的颅脑损伤患者30例为观察组,并以同期收治、行去骨瓣减压术后未发生脑积水的颅脑损伤患者30例为对照组,根据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性分析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的危险因素;根据积液程度和位置,对观察组30例患者分别行保守治疗4例,经皮穿刺引流17例,钻孔引流3例,及脑室-腹腔分流6例,观察疗效.结果:危险因素:患者年龄、GCS评分、血肿位置、蛛网膜下腔出血、伤后手术时间、术后颅内压等为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的主要危险因素;治疗疗效: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治疗,无死亡,其中26例颅内压均降至正常水平,4例颅内压力明显降低,19例硬膜下积液消失,11例硬膜下积液明显减少.结论:脑积水是去骨瓣减压后常见并发症,可针对临床可控因素做相应预防措施;去骨瓣减压后脑积水的治疗方式较多,尚无统一标准,根据患者积液程度和位置合理选择疗法为临床有效应对策略.
作者:梁奕添;黄伟雄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