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谢波;钱军;喻大军

关键词:异时性, 双侧原发乳腺癌,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分析乳腺癌术后发生异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MBPBC)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MBPBC患者及154例单侧原发性乳腺癌(UB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比较第一癌诊断年龄、第一癌术前月经状态,是否伴有高血压,第一癌大径、区域淋巴结状态、微血管受累、分子分型,乳腺癌家族史、良性乳腺肿瘤病史的差异.结果 MBPBC组第一癌被诊断年龄小于UBC组(t=3.5784,P<0.05);MBPBC组第一癌被诊断时未绝经者明显多于UBC组(χ2=4.3333,P<0.05);两组间合并高血压情况无明显差异(χ2=0.1628,P>0.05);MBPBC组第一癌癌肿平均大径大于UBC组(t=3.9769,P<0.05);MBPBC组第一癌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UBC组(χ2=4.4128,P<0.05);MBPBC组第一癌微血管受累与UBC组无明显差异(χ2=0.3172,P>0.05);MBPBC组第一癌三阴型多见(58.33%),UBC组Luminal B多见(32.46%),两组分子分型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χ2=11.9124,P<0.05);MBPBC组有乳腺癌家族史者明显多于UBC组(χ2=4.2727,P<0.05);MBPBC组有乳腺良性肿瘤史例者明显多于UBC组(χ2=4.4020,P<0.05).结论 年轻乳腺癌患者、肿瘤大径大、区域淋巴结转移、三阴型基因表型、乳腺癌家族史、乳腺良性肿瘤病史是乳腺癌术后发生MBPBC的危险因素.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探究式学习结合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对高职护生临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探究式学习结合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对高职护生临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本校2015级护理大专两个教学班级进行内科护理的教学.观察组采用探究式学习结合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模式.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分别对两组同学进行批判性思维量表的测量,并对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针对临床思维能力的比较.结果 批判性思维能力观察组干预前后得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学生涉及临床思维判断的题型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探究式学习结合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护生临床批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崔秀娟;黄华山;章沛然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帕利哌酮缓释片的临床研究进展

    帕利哌酮缓释片是一种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是一项全球性的首创以突破性口服药物传递系统(OROS)专利型渗透泵控释技术研发而成的治疗精神分裂症药物,是利培酮代谢后的活性产物.目前,帕利哌酮缓释片广泛应用于精神科,随着该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与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相比,学者对该该药的研究越来越丰富.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帕利哌酮缓释片对儿童、青少年、老年患者和女性内分泌等方面的影响,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春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肿瘤标志物(CEA、CA153、CA125)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与分子亚型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l53)、糖类抗原125(CAl25)在乳腺良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徐州市肿瘤医院2015年7月—2017年3月收治的54例乳腺癌患者纳入观察组,根据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水平将乳腺癌分为腺腔A型、腺腔B型、Her-2过表达型、基底细胞样型4个主要亚型,同时将同期24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各组术前血清中CEA、CA125、CA153的水平,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乳腺癌患者血清中3种肿瘤标志物的水平与良性病变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EA、CAl53在4种分子亚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中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CAl53的水平显著高于腺腔A型;CAl25在4种分子亚型乳腺癌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CA125的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种亚型.结论 CA125、CA153、CEA虽不能成为早期乳腺癌诊断的理想肿瘤标志物,但高水平的CA125、CA153常与预后差的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相关,可提示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其远期生存率.

    作者:赵利;林志伟;龙飞;黎俊;葛浩颖;王欣仪;朱立强;顾兵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响应曲面法优化知母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 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知母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讨论知母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以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为影响因素,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采用DPPH,ABTS及FRAP三种方法测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此外,利用聚酰胺柱色谱对总黄酮提取物进一步的分离纯化,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 知母总黄酮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48%,提取时间90 min,提取温度100℃,总黄酮提取量2.27 mg/g.经过聚酰胺柱色谱分离,75%乙醇-水洗脱馏分的黄酮含量高,同时抗氧化活性好.结论 响应曲面法能有效地优化知母总黄酮提取工艺,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

    作者:马天成;孙宇;刘雷;郭丽娜;刘振艳;王玉美;范松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品管圈活动在危重症患者脑室引流管精准固定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在提高危重症患者脑室引流装置固定的精准率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头脑风暴、主题评价法确立活动主题.通过现状调查、鱼骨图要因分析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比较开展品管圈前后的脑室引流装置固定的精准率.结果 品管圈活动前脑室引流装置固定的精准率46.15%,活动后脑室引流装置固定的精准率提高到83.23%.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提高危重症患者脑室引流装置固定的精准率,有助于患者的早期恢复.

    作者:陈晓艳;姚丽萍;曹玲;陆凤英;仲悦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新生儿肺炎患儿胃液解脲脲原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新生儿肺炎患儿胃液解脲脲原体,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25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和113例正常新生儿的胃液UU-DNA,比较胃液UU-DNA的阳性发生率,并分析其与早产儿新生儿肺炎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新生儿胃液UU-DNA的阳性检出率13.3%,新生儿肺炎胃液UU-DNA的阳性检出率36.0%,新生儿肺炎的胃液UU-DNA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P<0.05);新生儿肺炎中,剖宫产患儿胃液UU-DNA阳性率为42.9%,阴道娩出患儿为31.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肺炎中,足月患儿胃液UU-DNA阳性率为31.4%,早产患儿则为46.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肺炎UU阳性组与阴性组的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反应蛋白和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胃液UU-DNA对诊治新生儿肺炎具有指导意义,且UU感染与早产儿新生儿肺炎密切相关.

    作者:陈雄毅;岑丽莲;梁文静;帅虎;李成德;谭振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异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乳腺癌术后发生异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MBPBC)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MBPBC患者及154例单侧原发性乳腺癌(UB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比较第一癌诊断年龄、第一癌术前月经状态,是否伴有高血压,第一癌大径、区域淋巴结状态、微血管受累、分子分型,乳腺癌家族史、良性乳腺肿瘤病史的差异.结果 MBPBC组第一癌被诊断年龄小于UBC组(t=3.5784,P<0.05);MBPBC组第一癌被诊断时未绝经者明显多于UBC组(χ2=4.3333,P<0.05);两组间合并高血压情况无明显差异(χ2=0.1628,P>0.05);MBPBC组第一癌癌肿平均大径大于UBC组(t=3.9769,P<0.05);MBPBC组第一癌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UBC组(χ2=4.4128,P<0.05);MBPBC组第一癌微血管受累与UBC组无明显差异(χ2=0.3172,P>0.05);MBPBC组第一癌三阴型多见(58.33%),UBC组Luminal B多见(32.46%),两组分子分型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χ2=11.9124,P<0.05);MBPBC组有乳腺癌家族史者明显多于UBC组(χ2=4.2727,P<0.05);MBPBC组有乳腺良性肿瘤史例者明显多于UBC组(χ2=4.4020,P<0.05).结论 年轻乳腺癌患者、肿瘤大径大、区域淋巴结转移、三阴型基因表型、乳腺癌家族史、乳腺良性肿瘤病史是乳腺癌术后发生MBPBC的危险因素.

    作者:谢波;钱军;喻大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安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安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诊的COPD稳定期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呼吸内科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呼吸内科安全护理干预,比较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COPD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79.64±6.4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48±5.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PaO2、SaO2均有所提高,而PaCO2水平有所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患者行安全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稳定病情.

    作者:李少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及应激反应观察

    目的 分析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对结肠癌患者疗效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经本院治疗的结肠癌患者80例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开腹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失血量(86.42±11.77)ml、肛门首次排气时间(2.26±1.11)d及住院时间(7.10±1.27)d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NE、E、Cor水平均较术前上升,但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123.06±15.34)ng/ml、(113.63±12.71)ng/ml、(165.33±20.68)ng/ml]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较对照组(20.00%)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疗效确切,且具有失血少、恢复快、应激反应小、并发症少等优势.

    作者:朱共元;徐新强;黄勇;徐建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高校食堂餐饮工作人员对粉螨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芜湖高校食堂工作人员对粉螨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做好普及宣传粉螨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取芜湖7所高校:皖南医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安徽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安徽商贸学院,安徽联合大学的食堂.随机抽样食堂工作人员进行粉螨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分析总知晓率、生物学知晓率、对健康影响的知晓率及其防治知晓率.结果 总知晓率37.00%、生物知晓率19.00%、健康影响知晓率24.80%、防治知晓率76.72%.男女不同性别间、不同年龄组间、不同户籍所在地等生物知晓率、防治知晓率及总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餐饮工作人员对粉螨认知的知晓率较低,尤其是生物知晓率,与工作所需知识水平不相适应,应加强对该人群粉螨认知健康教育.

    作者:刘冉;尚成浩;陆妍敏;李卫;张汉文;林家进;黄月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技术的研究进展

    纤维支气管镜(可弯曲支气管镜)对于支气管、肺疾病的研究、术后检查等是一种良好的精密仪器,其不仅在诊断上有很大进展,而且在治疗上也愈加重要.该文将从冷冻治疗、热成形术、球囊扩张、高频电圈套等四个方面对纤支镜的治疗进展予以综述,使人们对气管镜镜下治疗有全面的认识.

    作者:汪婷婷;金艺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合理情绪疗法对急诊科护士压力应对方式及幸福感的影响

    目的 分析合理情绪疗法对急诊科护士压力应对方式及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以本院急诊科的38例护士作为观察对象,于2016年3月开始对所有入选对象实行合理情绪疗法.比较合理情绪疗法实行前、后护士压力应对方式及幸福感.结果 与合理情绪疗法实行前相比较,实行后护士解决问题、求助及合理化三项得分明显更高(P<0.05),而自责、幻想、退避三项得分则明显更低(P<0.05),同时幸福感得分也明显更高(P<0.05).结论 合理情绪疗法能有效的改善急诊科护士压力应对方式,并提升幸福感.

    作者:蔡一晶;关素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隔姜火龙灸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及护理

    目的 探讨隔姜火龙灸联合中医整体护理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1—12月入院治疗的强制性脊柱炎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中医整体护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隔姜火龙灸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治疗完毕后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证候积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治疗前分别为(9.53±1.32)分和(8.58±0.84)分,治疗后为(2.12±1.04)分和(5.87±1.63)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体评价各自治疗前后分别为(8.68±1.45)分和(9.01±1.31)分,治疗后分别为(3.02±0.96)分和(5.87±1.55)分,同样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结论 隔姜火龙灸有较强的温经散寒,祛湿止痛的作用,配合中医护理,对肾虚督寒型的强直性脊柱炎止痛效果优越,对于单纯生物制剂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是联合治疗的理想手段.

    作者:陈少敬;叶雪英;彭剑虹;尹晓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实习不同阶段女护生焦虑、抑郁状态与艾森克人格调查

    目的 探讨女护生临床实习阶段焦虑、抑郁状况及艾森克人格的变化,为制定合理的心理干预措施和实习计划提供科学依据,为后期实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临床实习阶段的女护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进行调查.结果 实习后第1、6、12个月的焦虑和抑郁计分呈现上升趋势,并有显著性差异;EPQ量表中包括N、P、E、L四个量表,与实习前比较,P量表在实习后第1、6、12个月有显著性差异(P<0.05);N量表在实习后第1个月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实习后第6、12个月呈现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女护生在实习阶段由于不同的应激源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并且在情绪稳定性、精神质方面更加脆弱,这是学校心理教育部门和临床实习带教老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所在,舒缓实习期间女护生的情绪,并为制定适合女护生的实习方案和课程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聪智;何圣红;李远珍;杨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芜湖市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及性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芜湖大学生人群的艾滋病知晓情况和性行为情况,以便为相关的卫生部门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本次研究通过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总计抽样调查了芜湖市2400名在校大学生.采用自填式问卷的形式,分别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艾滋病的知晓情况、性行为等数据.结果 芜湖市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的知晓程度为73.2%,不同年级、是否接受过宣传教育的学生知晓率不同,经分析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大部分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持同情态度,且性行为的发生率为4.97%.结论 芜湖市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目前的流行趋势有较清楚的认识,对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危害性以及预防措施等知识的认知程度较高.但大多数大学生对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恐惧心理,大学生群体发生性行为比例不高.

    作者:邓亚丽;丁蕾;营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比索洛尔对心力衰竭大鼠IL-10、IL-18、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比索洛尔对心力衰竭大鼠IL-10、IL-18、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250 gSD大鼠48只,普通基础饲养2周后,按照相同的数目进行随机划分:假手术组、心衰模型组、比索洛尔治疗组三组,三个组别均为16只.术后第4周开始给予比索洛尔治疗组每日1次灌胃给药(日剂量:2.5 mg?kg-1?d-1),共8周.处理结束后,超声心动测定左室舒张末径(LVDS)、室收缩末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血清IL-10和IL-18的浓度,用western blot定量目的蛋白质.结果 心衰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衰组大鼠心功能明显降低,LVDS、LVDd明显扩大,LVEF、FS降低(P<0.05);IL-18明显升高,IL-10显著降低(P<0.01),Bcl-2/Bax显著降低(P<0.01).比索洛尔治疗组与心衰组比较,比索洛尔治疗组心功能显著好转,LVDS、LVDd显著缩小,LVEF、FS升高(P<0.05);IL-10浓度升高,IL-18浓度降低(P<0.01);Bcl-2/Bax明显升高(P<0.01).结论 比索洛尔能使心衰大鼠心功能得到显著好转,其机制可能与改变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抑制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郭丽;邓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经鼻高流量吸氧在机械通气患者撤机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吸氧辅助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的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入本院重症医学科的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患者70例,按照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达到临床撤机条件时,治疗组予以经鼻高流量吸氧辅助撤机,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方法撤机,观察两组患者拔管2小时后的心肺参数(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参数[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并且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拔管后2小时后的心肺参数、PH及PaC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呼吸频率[(17.50±2.26)次/分钟VS(19.18±2.95)次/分钟,P=0.01]和心率[(83.8±16.4)次/分钟VS(91.3±14.5)次/分钟,P=0.048]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PaO2/FiO2[(283.97±34.67 VS 256.71±28.73,P=0.00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虽都低于对照组,但仅住ICU时间[(13.14±3.21)天VS(15.31±3.58)天;P=0.010]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鼻高流量吸氧能改善患者氧合,并缩短住ICU时间,有助于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

    作者:江意春;刘振密;袁丰华;刘晓君;张华东;刘雪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标准化病人结合CBL教学法在诊断学问诊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标准化病人结合CBL教学法在诊断学问诊实验教学中应用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 将2012级本硕5+3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SP+CBL教学组)32人,对照组(传统授课教学组)30人,实验组采用SP结合C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问诊技能和病史书写成绩,并采用调查问卷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结果 SP+CBL教学组学生的问诊技能和病史书写作业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授课教学组,绝大多数学生满意SP+CBL教学模式.结论 SP+CBL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可以提高诊断学问诊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戴杏;王成;沈涛;汪思应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围术期目标导向液体对颅脑损伤开颅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围术期目标导向液体(GDFT)治疗对颅脑损伤开颅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64例颅脑损伤进行开颅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输液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GDFT输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手术情况,于术前、术后24 h及术后48 h分别静脉采血,检测两组血清NSE、S100-β 浓度水平,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输液量、尿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NSE、S100-β 浓度水平、颅内压、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及术后48 h观察组患者的血清NSE、S100-β 浓度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两组患者的颅内压均不同程度降低,GCS评分不同程度升高,且观察组患者变化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1.25%(10/32),明显高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9.38%(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0,P=0.030).结论 围术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可有效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减少并发症发生及缩短住院时间,改善开颅术后患者预后.

    作者:黄守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拇手指再造术后应用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拇手指再造术后经静脉途径应用PCA泵连续给药镇痛的疗效及护理观察重点.方法 选择拇手指再造手术患者120例,ASAⅠ~ Ⅱ级,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镇痛治疗.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法)评价镇痛效果,舒适评分(BCS)评价病人舒适程度,综合评估再造指体血运情况,再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和优于对照组,血管危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拇手指再造术后应用静脉自控镇痛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可有效的改善再造指体血运,降低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病人术后舒适度.

    作者:王金玲;陈瑶;江雪燕;余学刚;古汉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齐齐哈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