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肾单位保留切除术的新进展

沙建军;王元天;江鱼

关键词:肾单位保留切除术, 腹腔镜
摘要:随着新影像学的发展,偶发小肾癌发病率的增加,对于长径≤4 cm的小肾癌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已成为新的趋向.腹腔镜缝合技术的发展,有效的腹腔镜器械的应用,以及经验的积累,使腹腔镜下施行更为复杂的切除和重建操作成为可能.特别是肾低温和肾止血技术的发展,使腹腔镜下行保留肾单位的肾脏部分切除术成为可能,并可替代传统的开放性手术.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nm23在人类乳腺癌中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nm23在人类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在淋巴结转移和肿瘤进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77例人类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石蜡切片,分别进行VEGF-C和nm23染色.结果 VEGF-C主要存在于癌细胞的胞浆中,正常的乳腺纤维腺瘤的胞浆中不表达VEGF-C染色.nm23表达在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胞浆中.结论乳腺癌细胞中存在VEGF-C,VEGF-C与乳腺癌淋巴转移有关.检测VEGF-C蛋白表达可能对人乳腺癌转移具有预测价值.nm23与乳腺癌淋巴转移无相关性,nm23蛋白表达的检测不能作为人类乳腺癌淋巴转移的预测指标.

    作者:孙百顺;朱静琳;花瞻;贾振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肾单位保留切除术的新进展

    随着新影像学的发展,偶发小肾癌发病率的增加,对于长径≤4 cm的小肾癌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已成为新的趋向.腹腔镜缝合技术的发展,有效的腹腔镜器械的应用,以及经验的积累,使腹腔镜下施行更为复杂的切除和重建操作成为可能.特别是肾低温和肾止血技术的发展,使腹腔镜下行保留肾单位的肾脏部分切除术成为可能,并可替代传统的开放性手术.

    作者:沙建军;王元天;江鱼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醒脑静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酚妥拉明、多巴胺和醒脑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239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给予氧疗、平喘、祛痰、抗感染、利尿、强心及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Ⅱ组:不用利尿、强心药,加用酚妥拉明及多巴胺.Ⅲ组:在Ⅱ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对各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总有效率:Ⅰ组59.1%,Ⅱ组89.2%,Ⅲ组100%.Ⅱ组和Ⅲ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Ⅰ组(均为P<0.01);Ⅱ组和Ⅲ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住院病死率:Ⅰ组为20.5%,Ⅱ组为2.4%,Ⅲ组为0.Ⅱ组和Ⅲ组均低于Ⅰ组(均为P<0.01).肺性脑病病死率:Ⅰ组为55.6%,Ⅱ组为50.0%,Ⅲ组为0.Ⅰ组、Ⅱ组与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酚妥拉明、多巴胺及醒脑静联合用于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特别是合并肺性脑病的患者,其综合疗效明显优于长期沿用的传统疗法.

    作者:杨映娟;蔡新隆;庄义先;洪小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烟酸缓释片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烟酸缓释片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165例患者,口服烟酸缓释片,初始剂量为每日睡前服用1次, 每次0.5 g,4周后所有患者剂量增加为每日睡前服用1次,每次1.0 g.用药前后检测血脂及相关指标,并观察其安全性.结果药物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11.52%.结论烟酸缓释片具有明确的调脂作用,其作用随用药时间延长而加强,多数患者能很好耐受.

    作者:赵秀丽;胡大一;贾三庆;华琦;柯元南;郝玉明;朱建华;曹克将;张廷杰;何作云;李燕芳;廉哲勋;马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精神失常临床分析

    流行性出血热为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并发症较多,但出现精神异常较少见.1998年1月至2005年1月,我科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患者168例,其中16例出现精神异常,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赵慧娟;张林霞;孙东立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左侧胸痛、右肺上叶小空洞、体温降后再升

    1 病例摘要男,54岁.因左侧胸痛3 d于2004年8月29日入院.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胸痛,呈持续性隐痛,未向其他部位放散,吸气时明显,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咯血、气急,无午后潮热,无盗汗,无关节痛,无其他不适,胃纳如常,体重无明显减轻.既往脑出血治愈,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无肺结核史,无吸烟史.查体:T 37.6 ℃,P 72次/min,R 20次/min,BP 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精神尚好,巩膜无黄染,咽轻度充血,扁桃体无肿大,未触及浅表肿大淋巴结,气管偏右;左下肺叩诊较浊,呼吸音较低,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2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未及,无压痛,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无杵状指;神经系统无异常.

    作者:杨国军;徐志松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急性结肠假性梗阻12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结肠假性梗阻有效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对12例急性结肠假性梗阻患者分别采用保守治疗、药物治疗、结肠镜减压及手术治疗.结果 6例经保守治疗治愈;3例经结肠镜结合中西医药物治疗治愈;3例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因误诊为器质性结肠梗阻而手术.结论多数急性结肠假性梗阻可通过非手术方法治愈,通过临床仔细分析可与器质性结肠梗阻相鉴别.

    作者:吉成岗;曾敬军;乔雁翔;刘彪;张春新;郑朝旭;吴志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胰腺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对246例SAP患者的性别、病因、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低氧血症、腹腔室隔综合征、肾功能衰竭、血淀粉酶水平、尿淀粉酶水平、手术与否、禁食天数、是否应用呼吸机及生长抑素等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46例SAP患者中30例(12.2%)发生胰腺感染.胰腺感染组禁食时间明显多于无胰腺感染组(P<0.01).低氧血症、肾功能衰竭、手术与否以及是否应用有创呼吸机在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在SAP发病过程中,禁食时间较长、低氧血症、肾功能衰竭、手术以及应用有创呼吸机可能是导致胰腺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

    作者:乔世峰;孙家邦;李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胎盘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硬膜外分娩镇痛对胎盘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未镇痛组和硬膜外分娩镇痛组.两组孕妇分别在宫口开3 cm、宫口开全及胎儿娩出时抽取外周静脉血,胎儿娩出后抽取脐血和羊水,测量血和羊水中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皮质醇、前列腺素E2的浓度,同时记录第一、二产程时间和分娩方式.结果分娩镇痛组孕妇外周血宫口开全及胎儿娩出时皮质醇的水平显著低于未镇痛组(P<0.05或0.01),但两组脐血和羊水中皮质醇的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孕妇外周血各个时点以及脐血和羊水中CRH、前列腺素E2的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第一、二产程时间及分娩方式等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分娩镇痛明显减轻孕妇的应激反应,但对胎盘的内分泌功能没有影响.

    作者:饶群;李红雨;屠立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腹膜透析治疗老年肥胖肾功能衰竭患者2例死亡分析

    腹膜透析是临床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但在腹膜透析过程中,由于肥胖患者行动不便,在变换体位护理不当或转送医院过程中易发生意外死亡.为指导肥胖患者在医院或家中安全进行腹膜透析,对近年收住我院的2例老年肥胖肾功能衰竭死亡患者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经验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闫进德;李茹莉;赵彬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Ⅰ、Ⅱ期乳腺癌的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Ⅰ、Ⅱ期乳腺癌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136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均采用改良根治术行手术切除及CAF或CMF联合方案化疗,部分患者加用放疗或内分泌治疗.结果死亡1例,复发1例,皮瓣下积液24例,部分皮瓣或皮缘坏死12例,5年生存率98.46%.结论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严格无瘤操作技术、严防并发症,辅以化、放疗及内分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远期效果.

    作者:王启;许瑞彬;李晓莉;任清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性粒细胞缺乏症12例临床分析

    中性粒细胞缺乏症(粒缺)是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是血液系统疾病中的急症.既往因治疗方法有限,早期病死率很高.目前由于新一代抗生素、细胞因子、层流洁净病房及成分输血的使用,病死率大大降低.但医源性粒缺临床常见发生.我院收治1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王超;魏影非;李杰;王素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表现为肺纤维化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肺部病变表现为纤维化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以肺纤维化为主要肺部病变的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以肺纤维化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共10例,占同期住院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患者的25.0%.胸部CT表现为程度不一的肺纤维化,其中5例类似寻常型间质性肺炎.所有患者均为ANCA阳性,9例为抗髓过氧化物抗体阳性,1例为抗蛋白酶3抗体阳性.10例患者中2例仅有肺纤维化的表现;8例合并肾脏病变,其中6例呼吸道症状先于肾损害出现,2例同时出现.结论肺纤维化可作为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早期表现,原因不明的肺纤维化患者应常规进行ANCA检查.

    作者:李海潮;赵明辉;王仁贵;张红;何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伴有性染色体丢失的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实验室检测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12例伴有性染色体丢失的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和生物学特征.方法结合临床、形态学,采用RHG显带、一组单抗、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对其染色体、免疫分型和分子生物学等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大多有下述形态学改变:白血病细胞有核凹陷、近核浅染区、胞浆嗜碱性、伴有成熟分化和核浆发育不平衡等;有CD13、CD33表达抗原;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均检出AML1-ETO融合基因转录本.结论性染色体丢失是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常见的附加异常,主要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有关,具有独特的形态学、免疫学和临床特征.

    作者:胡杰英;蒋东霞;赵婷茹;刘冰;宋永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小剂量氯胺酮联合芬太尼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镇痛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小剂量氯胺酮联合芬太尼与单纯芬太尼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ASAⅠ、Ⅱ级择期乳腺癌根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以一次性静脉镇痛泵分别行静脉自控镇痛.F组给予芬太尼0.2 μg/kg*h+氟哌利多5 mg;KF组给予芬太尼0.14 μg/kg*h+氯胺酮60 μg/kg*h+氟哌利多5 mg.观察两组患者镇痛48 h内的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和静息镇痛评分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幻觉、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静息镇痛评分在12 h内KF组明显低于F组(P<0.05),而在12 h后没有明显差异(P>0.05);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尿潴留发生率KF组显著低于F组(P<0.01);两组均无幻觉及呼吸抑制发生.结论小剂量氯胺酮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静脉镇痛可明显减少芬太尼的用量,使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尿潴留发生率降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

    作者:王秀萍;张东生;张飞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研究进展

    垂体腺瘤属内分泌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0%~20%,仅次于脑胶质瘤和脑膜瘤,虽然绝大部分属良性肿瘤,但肿瘤向鞍区周围组织浸润生长,破坏正常结构,称之为侵袭性垂体腺瘤[1].手术完全切除困难,且术后复发率高,治疗效果差,常需综合治疗,是目前神经外科领域的一个难题.

    作者:王晓强;孙青芳;宁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对肺部损伤的临床观察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脑组织受累常见.但有一部分患者常常出现肺部受累,尤其是昏迷的患者,常因肺部损伤未能及早诊断而影响治疗效果.现将我院2003年至2005年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出现肺部损伤的X线诊断和临床治疗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陈玉莉;陈丽萍;乔建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卵巢恶性肿瘤中血小板升高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卵巢恶性肿瘤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妇科手术后近期并发症之一.1994年4月至2004年4月,我们收治卵巢恶性肿瘤患者2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生物学行为,阐述血小板计数增多与恶性肿瘤的关系,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

    作者:李力;汪丛敏;杜润青;靳淑情;田素芝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严重多发伤后C-反应蛋白和血糖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血糖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7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入院后第1、3、7天空腹血糖和CRP水平,并与同期68例轻度多发伤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重创组第1、3、7天的CRP和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第1天创伤严重度评分与相应时相血糖水平正相关(P<0.05),与相应时相CRP水平正相关(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后血糖和CRP水平的高低与创伤严重度呈正相关,持续增高提示预后不佳.

    作者:苏文利;王毅鑫;吴坚;朱文献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天津市环湖医院、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