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殳;叶朝阳;张斌;陈静;梅长林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双侧硬脑膜外血肿的发生机制及手术疗效.方法对14例外伤性双侧硬脑膜外血肿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结果 11例痊愈,1例死于合并原发性脑干损伤,2例死于并发症.结论急性外伤性双侧硬脑膜外血肿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清除血肿,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作者:高如生;吴光辉;蔡智基;林辉;黄培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及联合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将40例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治疗组20例和联合治疗组20例.治疗12周后,测定两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及体重,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血糖水平均下降明显,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联合治疗组应用胰岛素剂量明显减少(P<0.01),低血糖发生次数及体重增加亦较少(P<0.01).结论对于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联合治疗可能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选择.
作者:伊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应用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Madigan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对126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Madigan术;术后随访5个月~5年.结果本组126例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快,出血少,并发症少.结论 Madigan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楚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早期再灌注治疗后血浆脑钠素水平和左心室重塑的变化.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胸痛发作12 h内接受并成功再灌注治疗者(38例)为试验组,未接受再灌注或再灌注治疗失败者(18例)为对照组.ELISA法测定入院即刻、24 h、48 h、7 d、14 d、28 d时血浆脑钠素水平;入院后3~5 d、28 d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并计算他们的变化量.结果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试验组血浆脑钠素水平呈单峰曲线,对照组呈双峰曲线;再灌注可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脑钠素水平,其第7天时浓度升高不明显,未形成第2个高峰.②再灌注治疗能减少左心室容积增加并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③血浆脑钠素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塑的程度相关,尤其以急性心肌梗死后第7天时脑钠素浓度有意义.结论早期再灌注治疗可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并减轻左心室重塑,血浆脑钠素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塑的程度相关.
作者:杨海波;唐元升;朱兴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纵隔生殖细胞瘤的发生、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对31例纵隔巨大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纵隔生殖细胞瘤术前不易明确诊断.31例中术后病理:成熟型畸胎瘤15例,占所有生殖细胞瘤的48%,未成熟畸胎瘤5例,精原细胞瘤4例,内胚窦瘤2例,混合瘤4例,恶性外胚层来源1例.手术方式包括单纯肿物切除,肿物加肺或心包部分切除,肿物加血管或膈神经切除和胸膜剥脱等.手术相关死亡2例,手术病死率为6.4%.成熟型畸胎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97%,恶性纵隔生殖细胞瘤的5年生存率为43.7%.结论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巨大原发性纵隔生殖细胞瘤治疗的主要手段,由于肿物巨大,多和纵隔结构粘连紧密,充分的围手术期处理,认真选择切口,手术中避免损伤重要组织器官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朱守营;张德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以中剂量环磷酰胺为主联合化疗加单一剂量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恶性血液病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动员效果.方法 31例患者接受中剂量环磷酰胺2.2 g/m2 (1.8~3.0 g/m2)联合鬼臼乙叉甙(Vp16)600~800 mg(CE方案)或阿糖胞苷(Ara-C)1.0~2.0 g/m2 (CA方案) 化疗.预处理后,予以回输所采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观察造血重建情况.结果动员所需时间(化疗开始至采集的平均时间)为(13.5±2.0)d,采集次数为 (2.9±1.0)次,WBC低值为(0.95±1.0)×109/L,G-CSF开始给药时间为第(8.6±2.0)天,持续应用平均(7.4±2.0)d,采集到的单个核细胞数为(5.53±2.54)×108/L,CD34+细胞数为(9.46±7.24)×106/L,粒-单核细胞集落数为(46.02±70.58)×104/L.全部移植患者造血功能均获满意重建.结论中剂量环磷酰胺为主联合化疗(CE/CA)加单一剂量G-CSF对恶性血液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动员是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魏建平;顾惜春;常乃柏;施红;裴蕾;赵夷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术在晚期宫颈癌患者放疗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2例放疗前的晚期宫颈癌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监视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双侧髂内动脉插管,以顺铂、博莱霉素和丝裂霉素等药物缓慢灌注化疗,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肿瘤供血明显分支.结果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显效率100%;巨块型患者在治疗后7 d,肿块缩小超过50%的病例占76.2%,90.5%患者3~4周后宫颈外形清晰可见;颈管型患者治疗后颈管部肿块均缩小,缩小超过50%的病例占66.7%;38例溃疡型患者合并出血,36例(94.7%)在治疗后即刻出血停止,溃疡型患者3~4周时盆腔组织明显变软,尤以宫颈旁组织和阴道穹窿为著,1/3患者肿块缩小达50%以上;盆腔疼痛缓解率100%,下肢水肿缓解率100%.结论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术对放射治疗前的晚期宫颈癌有非常好的近期疗效,可作为提高晚期宫颈癌患者长期缓解率和治愈率的常规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刘志杰;乔如丽;辛晓玲;张文华;赵汝珠;郭元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孕早期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产前筛查方案.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对孕11~14周的2 739例孕妇血清中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进行检测,同时利用腹式或阴式B超测量胎儿颈部半透明膜厚度;结合孕妇年龄筛查染色体异常高危胎儿,并通过绒毛或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进一步明确诊断.结果通过四联筛查方案筛查出染色体异常高危胎儿325例,经产前诊断确诊22例胎儿为染色体异常;胎儿染色体异常检出率91.67%,假阳性率11.16%.结论孕早期检测胎儿颈部半透明膜厚度、β-hCG、PAPP-A和年龄四联筛查方案对孕早期产妇产前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作者:廖世秀;黄飞飞;杨艳丽;宋子博;王应太;王兆才;陈汉平;屈献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达30%~90%,常可引起严重的脑组织缺血或迟发性缺血性脑损害,甚至导致脑梗死,成为致死和重残的主要因素[1].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SAH导致CVS的机制进行了不断的深入研究,治疗方法也有了新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侯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脂肪酸结合蛋白是一组运输长链脂肪酸的低分子量胞浆蛋白超家族,分子量约为14~15 kD,各成员均具有组织特异性.近年来,有关脂肪酸结合蛋白与脂类代谢关系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我们拟从其功能、基因表达调控及与脂类代谢疾病的关系等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王振辉;董明纲;常晓彤;侯小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肠憩室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对28例小肠憩室病例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6例十二指肠憩室中4例确诊,22例空回肠憩室仅1例确诊.小肠憩室伴小肠梗阻15例,憩室出血4例,其余并发症有憩室穿孔、憩室结石等.术后所有病例均痊愈.有并发症的憩室均有炎症表现,其中5例有溃疡.结论小肠憩室可成为腹部严重并发症的病因.憩室的并发症与憩室粘膜的异位组织类型有关,尤以肠梗阻常见.
作者:朱雄伟;陈刚亮;王强;陈学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72例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272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妊娠24例,合并变性15例;非妊娠248例,合并变性14例.妊娠变性率高于非妊娠者(15/24与14/248,P<0.001).绝经患者23例,7例合并变性;非绝经患者249例,30例合并变性.绝经合并子宫内膜病变率较非绝经者高(7/23与30/249,P<0.05).结论妊娠期合并肌瘤易发生变性, 绝经患者更易合并子宫内膜病变.对绝经后妇女合并肌瘤者应常规术前诊刮.
作者:王文雅;邢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痛风合并肾损害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1例原发性痛风合并肾损害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其预后资料.结果 31例患者中,8例伴夜尿增多,21例出现轻、中度蛋白尿,但无严重的低蛋白血症;10例合并肾囊肿,11例合并肾结石,24例合并肾功能损害.临床特点是以小管间质损害为主;伴痛风石的患者肾功能损害和贫血更为严重;已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肾脏大小与治疗后肾功能改善程度不相符,但与贫血程度一致.结论应加强对该病的早期认识.一旦明确诊断,积极降低血尿酸水平,防治痛风反复发作,配合血液透析改善肾功能,纠正贫血等,可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陈雪梅;杜晓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体温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对乙酰氨基酚650 mg,每4小时1次;对照组应用安慰剂,疗程均为1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温和脑卒中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体温明显下降,3个月后脑卒中评分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早期应用对乙酰氨基酚对患者有益.
作者:薛嘉;郭庆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近年来,随着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学者在非性激素靶器官肿瘤中发现了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其中尤以大肠癌为多.从此大肠癌与性激素的关系成了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对雌激素及其受体与大肠癌的关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雷尚通;闻英;石汉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无水乙醇阻滞治疗腹部癌性疼痛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无法切除和无法有效止痛的12例晚期上腹部癌症患者,CT引导下应用无水乙醇10~15 ml实施双侧腹腔神经丛阻滞,评价其止痛效果、不良反应及生存质量等.结果 7例疼痛完全消失,3例仅口服或肌肉注射曲马朵即能止痛,有效率83.3%;6例无或轻微疼痛维持3个月,1例维持4.3个月.患者精神状态、饮食和睡眠均明显好转.结论 CT引导下无水乙醇阻滞双侧腹腔神经丛可较有效地解除上腹部顽固性癌性疼痛.
作者:周载平;胡泽民;余元龙;唐秉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肾脏疾病孕妇的妊娠结局及对存活子代的不良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8年来妊娠期合并肾脏疾病患者90例(研究组)与同期非肾脏疾病组60例(对照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子代智力发育和健康状况以及随访结果,并对两组不同结果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①妊娠结局:研究组足月分娩65例(72.2%),对照组54例(90%),研究组足月分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的早产、流产、死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围生期病死率无明显差异(P>0.05).②子代智力发育和健康状况随访结果,研究组58例(取58/65例资料完整)中有2例智商值<70分,学习困难;3例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对照组54例无智力障碍及相关疾病.两组体格发育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妊娠期合并肾脏疾病易引起胎儿早产、流产、死胎及子代智力低下和SLE.
作者:董淑兰;姜红;张秋业;张慧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系统的变化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干预影响.方法测定患者血浆组织型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并进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动态观察.结果治疗前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降低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转化生长因子-β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降低,而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与其抑制物比值升高,常规组上述指标无改变.结论肾炎患者存在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系统失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在纠正凝血纤溶系统平衡和调节细胞外基质降解上有一定价值.
作者:胡颖;梁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17例,行常规病理和免疫组化染色,重新作出病理学诊断,并观察Hp感染情况.结果确诊胃MALT淋巴瘤14例,其中12例Hp阳性.14例中术前误诊7例,误诊为慢性胃炎3例,良性胃溃疡2例,胃癌2例.结论胃MALT淋巴瘤与Hp感染密切相关,术前误诊率高.
作者:刘国祥;唐文君;杨俊泉;司雁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90%以上是移行上皮癌,少数为鳞癌和腺癌;约75%为表浅性,20%为浸润性.据调查膀胱癌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且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有5%确诊时已发生转移,70%以上的肿瘤治疗后复发,30%的复发肿瘤恶性度增加.传统的膀胱癌的诊断手段为尿常规分析、尿液脱落细胞检查、膀胱镜影像学检查等.这些方法均有侵入性,且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近年来,国内外在膀胱癌诊断方面有比较新的突破,如生物学标志、免疫组化法和基因芯片检查可以使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增高,并能预测疾病发展和治疗结果.
作者:梁建清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