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在终末期肾病贫血治疗中的意义

杨年兰;郑镇;夏虹

关键词:网织红细胞, 血红蛋白, 贫血, 肾性, 促红细胞生成素, 铁制剂
摘要: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CHr)在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终末期肾病(ESRD)贫血患者补铁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对确诊ESRD的透析患者常规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贫血,分别以CHr和铁蛋白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作为铁指标指导补铁,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CHr组与铁蛋白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前者使用的铁剂剂量小于后者(586.14±29.54比528.99±39.67,P<0.05).结论以CHr作为铁指标指导ESRD透析患者的补铁治疗具有安全、稳定、简便的优点.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急症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感染难以控制、心功能进行性下降的器质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急症外科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本组20例均为感染难以控制、心功能进行性下降的器质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均行急症外科手术,彻底刮除感染灶,并用碘伏涂擦,然后矫治先天性心脏畸形.行单纯主动脉瓣置换4例,二尖瓣置换3例,双瓣同时受累2例行瓣膜成形或换瓣术.术前高效抗生素应用时间:(22±17)天,均于感染活动期手术.结果 1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室缺残余漏患者术后死于右心衰,病死率5%,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时机的掌握至关重要,对于严重败血症,感染难以控制,心功能进行性下降的患者宜急症手术,此时手术并不增加手术病死率.

    作者:李红昕;盛立军;李静;张祎炜;郑静;崔朝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尼曼-皮克病1例

    患儿,男,8岁.先天性耳聋,因肝脾大就诊;家族中无类似患者.体检: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步入病房;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软;心肺无异常;腹膨隆,肝肋下5 cm,剑突下7 cm,质韧,脾大平脐;神经系统检查阴性.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

    作者:马青;马任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的病因分析

    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venous hypertension,PVH)不是独立的疾病,它是由肝内或肝外许多疾病引起门静脉压(portal venous pressure,PVP)或肝静脉嵌塞压(WHVP)>3.33 kPa(25 mm Hg)或肝静脉压力梯度>2.0 kPa(>15 mm Hg)导致的临床综合征.依病变发生的部位可分为:肝前性、肝性、肝后性.肝性又细分为窦前性、窦性和窦后性.引起门静脉高压的病因复杂多样,1993年2月~2002年2月,我院收治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27例,旨在探究其病因,报告如下.

    作者:党小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本病以其发病率、误诊率和病死率高而成为国内外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国内阜外医院连续900例尸检资料证实,肺段以上PE占心血管病的11%,占肺血管病的第一位[1,2],占住院患者的12%~15%,未经治疗的PE病死率约30%,但如能及时正确治疗,病死率可降至2%~8%[3].早期症状不明显或无特异性,临床易被忽视,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

    作者:付强;王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不能切除的肝癌肝动脉结扎后二期切除1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不能切除的肝癌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11例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结扎、门静脉化疗泵置入术,术后每月1次经泵化疗,肿瘤缩小后二期手术切除.结果一期肝动脉结扎术后肿瘤直径明显缩小,4~20个月后获得二期切除机会,切除后1年存活率100%,3年存活率72.7%,1例二期切除19个月肿瘤复发,获再次切除,1例二期切除9个月后膈肌转移性腺癌,行转移癌切除,此2例均存活2年以上.结论部分不能切除的肝癌可通过肝动脉结扎获得二期切除.

    作者:夏雷;傅志仁;丁国善;徐冠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目的总结双向Glenn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对15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双向Glenn术.结果全组无一例死亡.术后经皮氧饱和度明显上升,紫绀减轻,活动量加大.结论双向Glenn术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半生理矫治术.方法简单易行、术后并发症少、易于恢复.为以后二次手术创造了良好条件.

    作者:林薇;王建明;吴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空气灌肠整复肠套叠并发症及其处理

    目的探讨空气灌肠整复婴幼儿急性肠套叠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对因空气灌肠致肠穿孔的12例,包括皮质盲及延迟性肠坏死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病程时间8例在前48小时内,并发症发生的压力均在90 mm Hg以下.肠套叠类型以回盲型和复套为主,穿孔部位在结肠肝曲和横结肠,2例整复后48小时发生延迟性肠坏死.2例致皮质盲.本组病例均经手术治愈.结论严格掌握空气灌肠的适应症,一旦发生穿孔,立即腹腔穿刺排气后行手术治疗.

    作者:马新瑜;李瑞珍;马春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股会阴沟皮瓣阴道再造术11例临床分析

    先天性阴道缺如畸形起源于胚胎时期,因尿生殖管异常发育所致,临床表现为正常阴道位置被实韧的结缔组织所代替,子宫多发育不良,卵巢位置异常,但功能正常[1].我们自1993年5月以来,应用股会阴沟皮瓣I期再造阴道11例,均获得成功,效果满意.

    作者:何月勇;张蓓;王姣姣;周节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长期服用强的松致肺炎衣原体脑炎1例

    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导致多种紊乱和并发症.近期我们遇1例因长期服用强的松而诱发肺炎衣原体脑炎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李海涛;戴建军;邱方;刘建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血清CR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38例,免疫浊度法测定血清CRP水平,以及测定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定冠脉病变程度,即冠脉狭窄程度、冠脉病变支数和冠脉病变评分作为冠脉病变评价指标.比较冠心病与非冠心病组的CRP、TG、TCH、HDL和LDL水平,并对CRP和冠脉病变程度、血脂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组CRP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1),冠心病患者的血清CRP水平与血脂水平及冠脉病变程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CRP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而与冠脉的病变程度无关.

    作者:陈治奎;胡申江;郑良荣;张必祺;张芙荣;朱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OSRD)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应用症状计分法,观察71例行扁桃体切除和(或)腺样体刮除儿童术前、术后睡眠过程中睡眠呼吸障碍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OSRD儿童均有不同程度的扁桃体和(或)腺样体肥大,单纯扁桃体肥大儿童OSDR症状计分为:5.68±1.46,扁桃体肥大伴有腺样体肥大者计分为6.82±1.33,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扁桃体切除和(或)腺样体刮除术后4周两组的症状计分分别为1.59±0.43和1.63±0.41,两组术中、术后症状计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为儿童OSDR的主要病因,两者同时肥大者症状更加明显;扁桃体切除和(或)腺样体刮除是治疗儿童OSRD有效方法.

    作者:张涛;王继群;山艳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三苯氧胺不同用药方法治疗乳腺腺病1024例分析

    目的观察三苯氧胺治疗乳腺腺病的用药方法和疗效.方法随机分2组:A组510例,三苯氧胺10 mg,每日2次,口服3个月.B组514例,三苯氧胺10 mg,每日2次,口服3个月,3个月后10 mg,每日1次,再服1个月后,每两日10 mg,一个月后停药.结果治疗总有效率82.3%,显效率46.68%,有效率35.64%,无效率17.68%.A、B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1.56%和93.00%.复发率分别为20.9%和9.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三苯氧胺用于治疗乳腺腺病是安全、有效的,且逐渐减量优于突然停药.

    作者:洪和平;程伏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主动脉夹层分离5例误诊分析

    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急危症之一,发病急,病死率高.由于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易被误诊,如能早期明确诊断,积极处理,可明显降低病死率.我院于1992~2002年共收治8例,首诊误诊5例,误诊率达67%.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王辉宇;赵光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轮状病毒性肠炎少见的并发症

    轮状病毒是全世界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近年来,轮状病毒感染导致多种并发症,甚至成为死亡重要原因之一的有关报道逐渐增多,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现将我院近年来轮状病毒流行高峰期间急性轮状病毒胃肠炎过程中出现少见的并发症报告如下.

    作者:姚英民;陈红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纳洛酮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所致眩晕的临床观察

    纳洛酮用于休克及急性脑梗死治疗已公认具有确切疗效.在应用纳洛酮治疗脑梗死的病例中,发现其能明显地改善眩晕症状.根据这一提示,我们试用盐酸纳洛酮(北京四环制药厂生产)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所致的眩晕,结果疗效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史相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贫血、发热、深部淋巴结肿大、乳糜性心包积液

    1 病历摘要女,58岁.因头晕、乏力1.5年,于2001年12月6日入院.2000年7月开始出现头晕、乏力,未予重视.2001年7月血常规:Hb 80g/L,MCV 76.1fL,MCHC 27.1 pg,网织红细胞0.012,WBC、BPC正常,给予铁剂治疗.10-10骨髓涂片检查:粒、红二系增生,巨核细胞增生,血小板可见;内铁少,外铁(+).多次复查Hb波动于90~100 g/L,为进一步诊治而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体重下降12 kg,无低热、盗汗;无胸闷、胸痛.

    作者:高彦荣;王椿;姜杰玲;朱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2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ICP的治疗效果、产妇及围生儿的结局.结果 ICP对产妇的影响不大,且分娩后短时间内症状及体征均很快消失,而围生儿的结局不良,宫内窘迫、宫内发育迟缓(IUGR)、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围生儿病死率高.结论加强对ICP的重视,早诊断、早治疗,密切观察胎儿的监护,及时终止妊娠.

    作者:赵霞;唐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干扰素联合聚肌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干扰素-α联合聚肌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2组接受治疗,30例为干扰素-α联合聚肌胞治疗,B组(30例)单用干扰素-α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及病原学指标变化.结果发现HBeAg及HBV DNA阴转率A组分别为66.7%,70.0%;B组40.0%,50.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干扰素-α联合聚肌胞,具有协同效果,疗效优于单用干扰素-α.

    作者:路青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10%氯化钠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低钠血症时的应用

    目的探讨10%高渗氯化钠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有低钠血症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110例CHF伴有低钠血症的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休息、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及治疗原发病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进行对比分析.治疗组在限水的同时给予10%氯化钠治疗.对照组限水但不补钠.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钠浓度、血钠与心功能改善时间.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钠浓度分别为(127.13±4.99)mmol/L、(126.02±5.98)mmol/L(P>0.05);治疗后分别为(137.38±4.54)mmol/L、(124.36±8.72)mmol/L(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钠改善时间分别为(3.72±2.05)天与(10.72±5.28)天(P<0.01).心功能改善时间分别为(6.40±3.10)天、(10.58±4.21)天(P<0.01).结论 10%氯化钠在CHF低钠血症时的应用安全有效,可使低钠血症和心功能在短期内得到改善.

    作者:安效声;潘肯林;安豫;陈涛;安泉;巫刚;哈斯木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植入性胎盘29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对植入性胎盘患者的处理方法.方法 25例剖宫产,1例因完全性植入胎盘行子宫次全切术,余均行胎盘植入处局部挖除缝合,4例阴道分娩,1例完全性植入胎盘行子宫次全切术,余3例人工剥离胎盘,对残留部分予中西医联合治疗.结果新生儿均存活,重度窒息1例.结论保守治疗对植入性胎盘是可行的,但完全性植入胎盘且植入程度深达肌层或穿透浆膜面伴活动性出血,则应果断行子宫次全切除术.

    作者:赵瑾;钭晓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天津市环湖医院、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