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富;李金梅
目的:观察分析C反应蛋白在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害时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入治疗的74例川崎病患儿,将其列为观察组,同时根据患儿是否伴有冠状动脉损害分为冠脉损害子组和非冠脉损害子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治疗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及观察组两子组患儿急性期、恢复期的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急性期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且冠脉损害子组患儿的急性期、恢复期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非冠脉损害子组,P<0.05。结论川崎病患儿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且并发冠状动脉损害患儿的尤其明显,对预测患儿冠脉动脉损害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春燕;陈丽琼;陈瑞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应用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脑炎后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脑炎后癫痫患者中随机抽取7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三组,卡马西平组、丙戊酸钠组及联合组,分析三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且卡马西平组、丙戊酸钠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卡马西平组、丙戊酸钠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缓释片用于治疗脑炎后癫痫的疗效相当,但两药联合的疗效更为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淑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创伤性血气胸的临床治疗措施以获得佳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创伤性血气胸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18例,其中,闭合性胸部损伤患者有40例,未开放性胸部损伤患者有24例。根据患者病情,对40例闭合性胸部损伤患者和18例开放性胸部损伤患者,采取的是胸腔闭合引流治疗,其余6例患者采取保守药物治疗。结果64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治愈59例,死亡5例,治愈率为92.2%。其中,失血休克死亡1例,急性呼吸衰竭死亡1例,肝脏脾脏破裂死亡2例,合并重度颅脑创伤1例。结论创伤性血气胸是临床常见的胸部损伤并发症,致伤原因比较复杂,致死率也比较高,积极应用胸腔闭合式引流治疗手段,有助于创伤性血气胸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
作者:耿玉六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研究探讨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2012年以来于我院诊治的终末期肾病患者6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结果两组的生化项目对比显示,血液透析组的血肌酐、尿素氮值要比腹膜透析组低,差异有显著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t=5.245,P<0.05;t=12.516,P<0.01);两组的血钾、血糖值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061,P>0.05;t=0.083,P>0.05)。患者1年后疗效:血液透析组有效率(81.25%)与腹膜透析组有效率(78.13%)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0741,P>0.05)。结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均可以治疗终末期肾病,效果相当,但血液透析在治疗后的血肌酐、尿素氮值要优于腹膜透析。
作者:吴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高校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主要分两类:专职档案工作人员与兼职档案工作人员(以下简称专职档案员和兼职档案员)。衡量一所院校的档案工作开展的好坏,除了与高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和经费投入比重有关外,关键的是取决于这两类人中的兼职档案员的工作状态。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做了认真细致地研究分析认为,如何让高校兼职的档案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工作局面的提高,值得同仁深入思考。
作者:刘加威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超声波清洗中酶稀释液水温及时长的不同设置对妇科吸引器头的清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回收到供应室的160件妇科吸引器头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件,实验组采用部颁规范推荐的常规方法:3M全能高效多酶浸泡+手工刷洗+超声波清洗设酶稀释液水温60℃、时间20 min清洗+全自动清洗机清洗;对照组采用超声清洗机说明书建议:3M全能高效多酶浸泡+手工刷洗+超声波清洗设酶稀释液水45℃时间10 min清洗+全自动清洗机清洗,对两组方法的清洗效果进行目测+带光源放大镜检测清洗效果的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采用的超声清洗机说明书清洗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别有高度显著性意义。结论采用3M全能高效多酶浸泡+手工刷洗+超声波60℃20min清洗+全自动清洗机方式清洗,提高了妇科吸引器头的清洗质量。
作者:廉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口腔鳞癌中转录因子Snail和黏附分子E-cadherin表达,并探索二者与口腔鳞癌进展转移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38例口腔鳞癌组织中Snail与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并与各项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口腔鳞癌组织Snail的表达程度随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逐渐增强,伴有淋巴结者高表达;E-cadherin的表达程度随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逐渐降低,伴有淋巴结转移者低表达。结论(1)Snail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口腔鳞癌恶性程度相关。(2)Snail蛋白可能在转录水平上调控E-cadher in蛋白的表达。
作者:邱明;高晓玲;李铁成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流动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原因,探讨较好的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本院分娩的流动的产妇500例,通过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500例流动孕产妇有55例产后抑郁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来龙岗时间、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和夫妻关系均是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针对产后抑郁症的原因采取相应心理疏导和护理,能有效的缓解流动孕产妇抑郁情绪,缓解病情。
作者:黄晓芹;谢映梅;夏根玉;石长勇;江维;李高池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与糖尿病肾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血尿酸水平并根据血尿酸水平将其分为高尿酸血症组(n=56)与正常血尿酸组(n=40),检测两组患者的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采用随机数表法将高血尿酸组随机分为观察亚组与对照亚组,每组28例,对照亚组采用常规血糖控制治疗,观察亚组在常规疗法上进行别嘌呤醇降尿酸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亚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高尿酸血症组患者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正常血尿酸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亚组患者治疗后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尿酸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肾功能指标与正常血尿酸水平患者存在显著差异,其糖尿病肾病的发病风险更高,与肾功能损伤密切相关。
作者:田霖林;赵文杰;单洁;张孝丽;李华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多专业联合干预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特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63例,对照组在给予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一般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多专业康复指导,及时纠正错误,调整康复训练的方法,对两组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治疗1年后,观察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病评估量表(BPR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生活质量评定表(SF-36)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中,多专业协作护理模式可更好地延续治疗和护理,对于稳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地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陈钊;李泳清;梁一帆;罗旭东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解脲脲原体( Uu)阳性对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质量影响。方法收集191例男性不育者进行Uu(培养法)检测,根据Uu检测结果分组,Uu阳性男性不育者为观察组,Uu阴性为对照组,检测精子存活率、前向运动( PR)精子百分率、非前向运动( NP)精子百分率和精液液化不全百分率。结果191例男性不育者精液Uu阳性52例,阳性率27.22%(52/191)。对照组与观察组精子存活率、PR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t1=3.61,t2=3.76,P均<0.01)。对照组和观察组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为-1.636,P>0.05)。对照组中精液液化不全百分率为3.60%(5/139),观察组为19.23%(10/5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t1=3.59,P<0.01)。结论解脲脲原体阳性对精子存活率、PR和精液液化不全百分率有负面影响,对男性不育有一定影响。
作者:刘鹏;贾翠英;单微;孙建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儿童特应性皮炎( AD)的发病危险因素及早期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2例儿童特应性皮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发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6例,对照组46例,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早期健康教育,对照组不实施健康教育,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家族过敏史、宠物、性别与居住地、生母吸烟、母乳喂养等为儿童特异性皮炎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为71.74%,差异显著( 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IgE、IL-2、IL-4等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干预组的指标水平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特应性皮炎患儿的高危因素为宠物、家族遗传过敏史、居住地、生母吸烟、性别、母乳喂养等为主要危险因素。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义辉;陈广源;欧阳小容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氟康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2周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9.83%,对照组治愈率的67.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92%,对照组总有效率8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霉唑栓与氟康唑联合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治愈后注意个人卫生,防止不良习俗引发炎症复发。
作者:肖晓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61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9眼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加虹膜周边切除术,观察组32眼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水平、眼压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并发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过程简便且术后并发症少,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丁仁凤;陈尧;金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比较分析分体式髌骨爪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2012年我院收治的髌骨骨折患者28例,随机将其分成研究组(14例)与对照组(14例),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加张力带治疗,研究组运用分体式髌骨爪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优良率为92.9%,对照组的优良率为6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为(92.2±9.4)d,明显短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P<0.05)。研究组术后骨折不愈、再骨折、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率为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P<0.05)。研究组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克氏针张力带比较,分体式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操作简单,固定牢固,早期可加大屈膝功能锻炼,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杨戈;张桂友;聂建雄;张少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对缺血性脑血管患者颈部血管超声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11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0名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为100%,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为15%,观察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狭窄发生率为61.06%,对照组血管狭窄发生率为10%,观察组血管狭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 IMT)及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增高,对于存在此类症状患者应引起重视,以便做到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早诊断与早治疗。
作者:张旻;翟恒莉;许杨景;刘奕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肿瘤全麻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术前常规访视,不进行任何心理干预;试验组除常规访视外还给予支持性的心理干预,通过心电监护、焦虑量表进行测量,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及焦虑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抑郁状态、心率及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干预后试验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6.0%)高于对照组(82.0%),P<0.05。结论针对性的术前心理干预能够明显缓解肿瘤患者全麻术前的心理焦虑和抑郁情绪,生命体征接近平稳,对促进术后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陈晓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析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急诊严重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急救室2011年2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8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CRP检测予以诊断和评估,观察组检测PCT进行诊断和病情评估,比较两种指标敏感性、特异性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出现2例漏诊、8例误诊,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2.5%、80.0%,其中敏感性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住院后时间为(12.5±4.1)天,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为22.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死率分别为10.0%、15.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是一种简便、高效检测方法,可实现早期确诊,为治疗争取时机,同时对疾病情及变化情况进行评估,提供指导以改善预后,具有重大临床意义。
作者:易照友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临床输血不良反应,为输血不良反应的有效预防和处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统计于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间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血液成分、类型、血型、输血的次数和不良反应出现的时间,采用Yates卡方检验和确切概率法分析相关数据。结果血浆血制品、过敏反应、O型血血制品、≥2次输血受血者和输血开始2个小时后分别占输血不良反应占70.83%(51例)、68.06%(49例)、44.44%(32例)、55.56%(40例)和45.83%(33例)。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在去白悬浮红细胞中为常见(57.14%),而过敏反应在血浆中为常见(74.51%)。结论血浆血制品、O型血制品、≥2次输血的受血者和输血开始2个小时后常出现输血不良反应。输去白悬浮红细胞和血浆的受血者分别应关注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
作者:温程荣;郑楚忠;龙周;范小伊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血清β-hCG和腹部B超在早期异位妊娠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66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血清β-hCG和腹部B超诊断,分析两种方式的诊断率。结果腹部B超结果显示18例患者为胚胎型,26例患者为孕囊型,22例患者为包块型;各种类型的异位妊娠血清β-hCG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β-hCG对早期异位妊娠诊断的灵敏度为96.97%(63/66),特异度为53.03%(35/66)。结论血清β-hCG和腹部B超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准确性高,且简易可行,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乔继伟;刘彦丽;韩秋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