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义辉;陈广源;欧阳小容
目的:探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34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使用免疫球蛋白400 mg/( kg· d)静脉滴注,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500 mg/d静脉滴注。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治疗后3天、5天肌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1%,高于对照组的70.1%(P<0.05);治疗前,两组肌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天、5天,研究组患者肌力评分分别为(16.3±1.7)分、(18.4±1.9)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效果确切,能显著改善四肢肌力,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荣;区腾飞;李永鸿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日间病房减少患者输液等候时间的效果。方法通过主题选定,把握现状,设定目标,解析问题,对策拟定与实施,效果确认等程序进行品管圈活动。比较活动前后患者输液等候时间的变化。结果应用品管圈后患者输液等候时间缩短,应用前问卷调查所得输液等候时间T>15分钟的患者占75%,整改后问卷调查所得T>15分钟的患者占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减少日间病房患者输液等候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也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余玉娇;叶明蕊;陈丽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61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9眼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加虹膜周边切除术,观察组32眼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水平、眼压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并发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过程简便且术后并发症少,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丁仁凤;陈尧;金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如意金黄散穴位贴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2月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如意金黄散穴位贴敷治疗,并于治疗前、中、后给予个性化护理,观察患儿憋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气促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喘憋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气促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6321,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如意金黄散穴位贴敷起效快,作用明显,是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有效方法,耐心优质的护理是治疗顺利完成的前提。
作者:刘智喻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居民的慢性病现状,并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卫生决策提供建议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对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按照人数和例数计算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271.0‰和382.2‰。与2008年调查相比,慢性病患病率上升了15个百分点,城市高于农村。结论我省慢性病不断增长,应针对人群在地区、性别、年龄等的不同特征,采取不同的慢性病干预措施,重点是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防治。
作者:刘正富;李金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高校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主要分两类:专职档案工作人员与兼职档案工作人员(以下简称专职档案员和兼职档案员)。衡量一所院校的档案工作开展的好坏,除了与高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和经费投入比重有关外,关键的是取决于这两类人中的兼职档案员的工作状态。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做了认真细致地研究分析认为,如何让高校兼职的档案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工作局面的提高,值得同仁深入思考。
作者:刘加威 刊期: 2015年第21期
临床实验室管理学主要研究如何指挥和控制临床实验室的协调活动及其基本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为了更好地推动学科建设,将信息技术与临床实验室管理学课程相结合,有利于教学创新,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在提高学生兴趣、教学质量等方面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小佩;王建新;陶赟;施秀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4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因分为对照组(颈椎损伤)和观察组(颈椎病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为92.31%,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方面,对照组出现1例切口感染,观察组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术中良好的医护配合,可保证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损伤和颈椎病的效果,对于手术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吕翠臣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氟康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2周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9.83%,对照组治愈率的67.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92%,对照组总有效率8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霉唑栓与氟康唑联合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治愈后注意个人卫生,防止不良习俗引发炎症复发。
作者:肖晓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解脲脲原体( Uu)阳性对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质量影响。方法收集191例男性不育者进行Uu(培养法)检测,根据Uu检测结果分组,Uu阳性男性不育者为观察组,Uu阴性为对照组,检测精子存活率、前向运动( PR)精子百分率、非前向运动( NP)精子百分率和精液液化不全百分率。结果191例男性不育者精液Uu阳性52例,阳性率27.22%(52/191)。对照组与观察组精子存活率、PR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t1=3.61,t2=3.76,P均<0.01)。对照组和观察组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为-1.636,P>0.05)。对照组中精液液化不全百分率为3.60%(5/139),观察组为19.23%(10/5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t1=3.59,P<0.01)。结论解脲脲原体阳性对精子存活率、PR和精液液化不全百分率有负面影响,对男性不育有一定影响。
作者:刘鹏;贾翠英;单微;孙建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关联式教学法在慢性肾衰竭护理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3级护理大专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内科护理学》的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关联式教学法。教学中以关联理论作为认知的基础,以护理程序作为主线,着重于护理知识的联系和分析。结果通过关联式教学法的实施,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提高学习兴趣、对关联式教学法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3方面均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在《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应用关联式教学法,可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作者:邱华云;陈小华;唐秀红;陈芸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分析C反应蛋白在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害时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入治疗的74例川崎病患儿,将其列为观察组,同时根据患儿是否伴有冠状动脉损害分为冠脉损害子组和非冠脉损害子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治疗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及观察组两子组患儿急性期、恢复期的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急性期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且冠脉损害子组患儿的急性期、恢复期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非冠脉损害子组,P<0.05。结论川崎病患儿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且并发冠状动脉损害患儿的尤其明显,对预测患儿冠脉动脉损害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春燕;陈丽琼;陈瑞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比较分析分体式髌骨爪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2012年我院收治的髌骨骨折患者28例,随机将其分成研究组(14例)与对照组(14例),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加张力带治疗,研究组运用分体式髌骨爪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优良率为92.9%,对照组的优良率为6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为(92.2±9.4)d,明显短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P<0.05)。研究组术后骨折不愈、再骨折、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率为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P<0.05)。研究组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克氏针张力带比较,分体式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操作简单,固定牢固,早期可加大屈膝功能锻炼,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杨戈;张桂友;聂建雄;张少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肿瘤全麻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术前常规访视,不进行任何心理干预;试验组除常规访视外还给予支持性的心理干预,通过心电监护、焦虑量表进行测量,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及焦虑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抑郁状态、心率及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干预后试验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6.0%)高于对照组(82.0%),P<0.05。结论针对性的术前心理干预能够明显缓解肿瘤患者全麻术前的心理焦虑和抑郁情绪,生命体征接近平稳,对促进术后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陈晓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对结肠镜检查患者应用FMEA(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对检查前肠道准备进行护理以预防肠道准备失败的发生的效果。方法将预约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6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按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FMEA进行护理:对患者可能发生肠道准备失败的失效模式及原因进行分析、评估,计算RPN (风险指数),制定落实前瞻性护理防范措施。结果对两组的肠道准备情况、检查时间、对检查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及比较:实验组的肠道准备失败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肠道准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检查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对结肠镜检查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应用FMEA进行护理,能有效防范肠道准备失败的发生,保障肠道准备的效果,提高检查效率,减轻检查给患者造成的痛苦,提高患者对检查的满意度。
作者:刘妥英;邬佩芳;丁春兰;黄志盛;刘旭明;李康;张晖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研究探讨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2012年以来于我院诊治的终末期肾病患者6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结果两组的生化项目对比显示,血液透析组的血肌酐、尿素氮值要比腹膜透析组低,差异有显著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t=5.245,P<0.05;t=12.516,P<0.01);两组的血钾、血糖值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061,P>0.05;t=0.083,P>0.05)。患者1年后疗效:血液透析组有效率(81.25%)与腹膜透析组有效率(78.13%)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0741,P>0.05)。结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均可以治疗终末期肾病,效果相当,但血液透析在治疗后的血肌酐、尿素氮值要优于腹膜透析。
作者:吴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血清β-hCG和腹部B超在早期异位妊娠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66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血清β-hCG和腹部B超诊断,分析两种方式的诊断率。结果腹部B超结果显示18例患者为胚胎型,26例患者为孕囊型,22例患者为包块型;各种类型的异位妊娠血清β-hCG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β-hCG对早期异位妊娠诊断的灵敏度为96.97%(63/66),特异度为53.03%(35/66)。结论血清β-hCG和腹部B超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准确性高,且简易可行,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乔继伟;刘彦丽;韩秋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究建档管理和教育宣传对提高高血压患者控制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社区接受治疗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手段;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建档管理以及加强教育宣传。考察患者在控高行为上的形成率,治疗后患者血压的变化情况以及血压的控制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更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健康行为的形成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其收缩压和舒张压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其高血压的控制率为8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经过建档管理和教育宣传之后,可以提高患者的防治意识,改善健康行为,提高治疗效果,增加血压的控制率。
作者:钟署娥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帕金森健康操对帕金森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2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帕金森健康操训练,每周5次,共4周。训练前后对PD患者的PD Berg平衡量表评分( Berg Balance Scale,BBS)和室内平地45m折返行走能力评定的变化及影响。结果训练4周后,两组患者的PD 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有改善,试验组提高(4.9±3.3)分,对照组提高(0.3±1.6)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室内平地45m折返行走能力评定,试验组提高(2.5±4.1)分,对照组提高(0.3±1.6)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帕金森健康操对PD患者步行及平衡能力的改善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陈耀英;许一;陈赛莲;刘浈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创伤性血气胸的临床治疗措施以获得佳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创伤性血气胸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18例,其中,闭合性胸部损伤患者有40例,未开放性胸部损伤患者有24例。根据患者病情,对40例闭合性胸部损伤患者和18例开放性胸部损伤患者,采取的是胸腔闭合引流治疗,其余6例患者采取保守药物治疗。结果64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治愈59例,死亡5例,治愈率为92.2%。其中,失血休克死亡1例,急性呼吸衰竭死亡1例,肝脏脾脏破裂死亡2例,合并重度颅脑创伤1例。结论创伤性血气胸是临床常见的胸部损伤并发症,致伤原因比较复杂,致死率也比较高,积极应用胸腔闭合式引流治疗手段,有助于创伤性血气胸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
作者:耿玉六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