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耀英;许一;陈赛莲;刘浈
目的:探讨帕金森健康操对帕金森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2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帕金森健康操训练,每周5次,共4周。训练前后对PD患者的PD Berg平衡量表评分( Berg Balance Scale,BBS)和室内平地45m折返行走能力评定的变化及影响。结果训练4周后,两组患者的PD 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有改善,试验组提高(4.9±3.3)分,对照组提高(0.3±1.6)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室内平地45m折返行走能力评定,试验组提高(2.5±4.1)分,对照组提高(0.3±1.6)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帕金森健康操对PD患者步行及平衡能力的改善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陈耀英;许一;陈赛莲;刘浈 刊期: 2015年第21期
伊伐布雷定可选择性的作用窦房结,是现阶段唯一特异性的If电流抑制剂,能够有效减慢心率,对心肌收缩力、心传导等不产生负性作用,克服了β受体阻滞剂的副作用。本文从伊伐布雷定对心绞痛、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五个方面加以综述。
作者:侯鹏高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对结肠镜检查患者应用FMEA(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对检查前肠道准备进行护理以预防肠道准备失败的发生的效果。方法将预约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6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按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FMEA进行护理:对患者可能发生肠道准备失败的失效模式及原因进行分析、评估,计算RPN (风险指数),制定落实前瞻性护理防范措施。结果对两组的肠道准备情况、检查时间、对检查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及比较:实验组的肠道准备失败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肠道准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检查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对结肠镜检查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应用FMEA进行护理,能有效防范肠道准备失败的发生,保障肠道准备的效果,提高检查效率,减轻检查给患者造成的痛苦,提高患者对检查的满意度。
作者:刘妥英;邬佩芳;丁春兰;黄志盛;刘旭明;李康;张晖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比较分析分体式髌骨爪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2012年我院收治的髌骨骨折患者28例,随机将其分成研究组(14例)与对照组(14例),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加张力带治疗,研究组运用分体式髌骨爪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优良率为92.9%,对照组的优良率为6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为(92.2±9.4)d,明显短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P<0.05)。研究组术后骨折不愈、再骨折、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率为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P<0.05)。研究组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克氏针张力带比较,分体式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操作简单,固定牢固,早期可加大屈膝功能锻炼,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杨戈;张桂友;聂建雄;张少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医疗投诉的发生是任何一家医院都不可避免的。医疗投诉带给医院管理者的问题,不仅仅是赔偿金额的支付,更与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院文化,甚至是医院的发展密切相关。将医疗投诉纳入系统化医院管理,既维护医疗秩序,又推动医疗质量建设。
作者:王娟;易蕊;赵雩卿;苏太贵;邹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MRI在子宫内膜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证实的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MRI检查结果及术前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诊断的一致性及敏感性、准确性。结果 MRI诊断为Ⅰa期37例,Ⅰb期9例,Ⅱ期7例,Ⅲ期5例,Ⅳ期2例。对深肌层浸润的判断,MRI的敏感度为87.09%,特异度为86.21%,诊断准确率为86.67%。 MRI对子宫内膜癌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765(P<0.05),一致性高。 MRI术前分期诊断Ⅰa期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为94.74%,准确率97.29%,对Ⅰb 期子宫内膜癌诊断敏感性为87.5%,准确率为77.78%,对Ⅱ期子宫内膜癌诊断敏感性为62.50%,准确率为71.43%,对Ⅲ期子宫内膜癌诊断的敏感性为75.0%,准确率为60.00%,对Ⅳ期子宫内膜癌诊断敏感性为50.00%,准确率为50.0%。结论磁共振检查术前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一致性高,对子宫内膜癌侵润深度及周围组织侵犯的判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术前分期及评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牟大英;张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居民的慢性病现状,并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卫生决策提供建议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对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按照人数和例数计算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271.0‰和382.2‰。与2008年调查相比,慢性病患病率上升了15个百分点,城市高于农村。结论我省慢性病不断增长,应针对人群在地区、性别、年龄等的不同特征,采取不同的慢性病干预措施,重点是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防治。
作者:刘正富;李金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应用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脑炎后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脑炎后癫痫患者中随机抽取7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三组,卡马西平组、丙戊酸钠组及联合组,分析三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且卡马西平组、丙戊酸钠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卡马西平组、丙戊酸钠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缓释片用于治疗脑炎后癫痫的疗效相当,但两药联合的疗效更为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淑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如意金黄散穴位贴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2月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如意金黄散穴位贴敷治疗,并于治疗前、中、后给予个性化护理,观察患儿憋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气促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喘憋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气促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6321,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如意金黄散穴位贴敷起效快,作用明显,是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有效方法,耐心优质的护理是治疗顺利完成的前提。
作者:刘智喻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研究探讨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2012年以来于我院诊治的终末期肾病患者6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结果两组的生化项目对比显示,血液透析组的血肌酐、尿素氮值要比腹膜透析组低,差异有显著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t=5.245,P<0.05;t=12.516,P<0.01);两组的血钾、血糖值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061,P>0.05;t=0.083,P>0.05)。患者1年后疗效:血液透析组有效率(81.25%)与腹膜透析组有效率(78.13%)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0741,P>0.05)。结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均可以治疗终末期肾病,效果相当,但血液透析在治疗后的血肌酐、尿素氮值要优于腹膜透析。
作者:吴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湛江霞山区儿童微量元素含量、异常情况,为霞山地区制定儿童微量元素补充提供指导。方法将本院儿童保健科进行健康门诊体检的儿童134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分为婴儿组(0~1岁)269例,幼儿组(2~3岁)417例、学龄前组(3~6岁)364例、学龄组(7~12岁)291例,采用博晖全血多元素分析仪检测儿童末梢血微量元素水平。结果1341例儿童中铜异常5.1%,锌异常66.2%,钙异常27.3%,铁异常23.1%,镁异常4.0%,四组儿童铜异常、铁异常比例无统计学差异,四组儿童的锌异常、钙异常及镁异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性别儿童的微量元素含量及异常比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霞山地区儿童微量元素缺乏以锌、钙、铁为主,铜及镁缺乏占比较少,应加强对各年龄段儿童的微量元素检测,制定个性化的微量元素补充方案,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
作者:李小宁;钟日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超声波清洗中酶稀释液水温及时长的不同设置对妇科吸引器头的清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回收到供应室的160件妇科吸引器头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件,实验组采用部颁规范推荐的常规方法:3M全能高效多酶浸泡+手工刷洗+超声波清洗设酶稀释液水温60℃、时间20 min清洗+全自动清洗机清洗;对照组采用超声清洗机说明书建议:3M全能高效多酶浸泡+手工刷洗+超声波清洗设酶稀释液水45℃时间10 min清洗+全自动清洗机清洗,对两组方法的清洗效果进行目测+带光源放大镜检测清洗效果的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采用的超声清洗机说明书清洗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别有高度显著性意义。结论采用3M全能高效多酶浸泡+手工刷洗+超声波60℃20min清洗+全自动清洗机方式清洗,提高了妇科吸引器头的清洗质量。
作者:廉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分析颈部血管超声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96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50名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颈动脉狭窄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增厚,颈动脉狭窄,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明显,这些特征能够作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翟恒莉;张旻;刘奕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PICC)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对于外周血管条件差,反复多次穿刺患者上肢浅静脉,使静脉硬化并失去弹性,甚至疤痕,致使穿刺困难。可以选用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行PICC穿刺,置管专用血管超声仪成本高,短期内普及不太现实,严重制约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的广泛应用,为运用非穿刺探头超声引导下穿刺,穿刺准确定位,减少病人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减少并发症。我院采用火腿肠超声下模拟穿刺定位练习后,给病人用非穿刺探头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行PICC穿刺30例,穿刺成功100%,一次成功率99%。
作者:黄妙平;潘春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儿童特应性皮炎( AD)的发病危险因素及早期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2例儿童特应性皮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发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6例,对照组46例,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早期健康教育,对照组不实施健康教育,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家族过敏史、宠物、性别与居住地、生母吸烟、母乳喂养等为儿童特异性皮炎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为71.74%,差异显著( 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IgE、IL-2、IL-4等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干预组的指标水平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特应性皮炎患儿的高危因素为宠物、家族遗传过敏史、居住地、生母吸烟、性别、母乳喂养等为主要危险因素。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义辉;陈广源;欧阳小容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34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使用免疫球蛋白400 mg/( kg· d)静脉滴注,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500 mg/d静脉滴注。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治疗后3天、5天肌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1%,高于对照组的70.1%(P<0.05);治疗前,两组肌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天、5天,研究组患者肌力评分分别为(16.3±1.7)分、(18.4±1.9)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效果确切,能显著改善四肢肌力,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荣;区腾飞;李永鸿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高校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主要分两类:专职档案工作人员与兼职档案工作人员(以下简称专职档案员和兼职档案员)。衡量一所院校的档案工作开展的好坏,除了与高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和经费投入比重有关外,关键的是取决于这两类人中的兼职档案员的工作状态。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做了认真细致地研究分析认为,如何让高校兼职的档案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工作局面的提高,值得同仁深入思考。
作者:刘加威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关联式教学法在慢性肾衰竭护理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3级护理大专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内科护理学》的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关联式教学法。教学中以关联理论作为认知的基础,以护理程序作为主线,着重于护理知识的联系和分析。结果通过关联式教学法的实施,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提高学习兴趣、对关联式教学法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3方面均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在《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应用关联式教学法,可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作者:邱华云;陈小华;唐秀红;陈芸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测定血液细胞角蛋白20(CK20)的水平,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肿瘤细胞血循环微转移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及临床状况对血循环微转移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结直肠癌患者120例,TNM分期:Ⅰ期、Ⅱ期和Ⅲ期分别38例、40例和4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5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65例,采用腹腔镜手术。分别于术前1天及术后第1天清晨抽取空腹外周血5 ml,应用RT-PCR法检测CK20 mRNA,分析两组术前、术后外周血中CK20 mRNA水平,并分析不同年龄、肿瘤组织分化程度、病理分期等患者CK20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液CK20 mRNA的OD值分别为(1.60±0.86)和(1.53±0.8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和Ⅱ期血液治疗后CK20 mRNA的OD值分别为(2.07±0.80)和(1.63±0.77),均高于治疗前和Ⅰ级期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治疗后CK20 mRNA的OD值为(1.98±0.76),高于治疗前和高分化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治疗后CK20 mRNA的OD值为(1.77±0.81),高于治疗前和无转移患者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没有增加结直肠癌患者血循环微转移的危险性,术后外周血中CK20 mRNA的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无显著联系,而与肿瘤患者肿瘤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等有关。
作者:肖毅;刘森林;刘沛华;马康规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与糖尿病肾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血尿酸水平并根据血尿酸水平将其分为高尿酸血症组(n=56)与正常血尿酸组(n=40),检测两组患者的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采用随机数表法将高血尿酸组随机分为观察亚组与对照亚组,每组28例,对照亚组采用常规血糖控制治疗,观察亚组在常规疗法上进行别嘌呤醇降尿酸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亚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高尿酸血症组患者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正常血尿酸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亚组患者治疗后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尿酸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肾功能指标与正常血尿酸水平患者存在显著差异,其糖尿病肾病的发病风险更高,与肾功能损伤密切相关。
作者:田霖林;赵文杰;单洁;张孝丽;李华峰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