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灵坚;李滟岚
PBL是指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目前越来越多应用到高等医学教育中。我校紧跟时代步伐,在多个专业中开展PBL。本文作者通过这几年参与PBL的整个过程,谈谈我校PBL在《人体结构与功能学》中的开展过程和效果评价。
作者:柴继侠;王元元;贺文欣;尹海燕;周艳梅;李徽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8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儿肺炎患者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谢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我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患者13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模式的基础上并行优质舒适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出现心律异常、血压异常以及出血的比例,并统计两组患者对两种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结果接受优质护理模式的实验组患者出现血压、心律异常以及出血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却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性差异(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可有效的减少血压和心率的波动,使患者以佳状态配合手术,保证了手术安全,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可适当临床推广。
作者:李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待检食用油中是否含有地沟油样品中所含有的乙酸根阴离子,探讨离子色谱法定性鉴别地沟油的价值。方法首先用离子色谱仪测定经去离子水萃取的地沟油试样、合格食用油试样中的阴离子含量,绘制标准曲线,检测41份食用油样的阴离子含量。结果离子色谱仪测得地沟油试样中乙酸根标样的保留时间为4.172 min,合格食用油试样中未见明显色谱峰,油样品中乙酸根含量0.0267 g/kg时在4.172 min可见明显的色谱峰;41份食用油样品中3份测得乙酸根离子含量超过0.0267 g/kg,检出率为7.32%(3/41)。结论地沟油中含有大量的乙酸根阴离子而合格食用油中几乎不含乙酸根离子,利用离子色谱仪可检测食用油样品中的乙酸根离子含量,以此初步判断食用油中是否掺入地沟油,可用于监管市售食用油的质量。
作者:黄儒添;叶小玲;廖文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仿真模拟教学在消化科临床实习课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及现实意义。方法以齐齐哈尔医学院2009级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消化科临床实习课教学中实施高仿真模拟教学。采用主观问卷调查和综合能力考核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初步评价,分析高仿真模拟教学在实习课阶段应用的可行性及现实意义。结果两组测试成绩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消化科临床实习课阶段开展高仿真模拟教学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和现实意义,适合目前的医学教学资源状况。
作者:张秉全;禹晶;林佰艳;翟雅娟;王文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运用血管模型以及系统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技能培训在静脉留置针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定系统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技能培训计划,并运用血管模型对120名中专护理实习生进行培训。结果实施系统培训后,护理实习生在静脉留置针穿刺技能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均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血管模型以及系统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技能培训计划进行静脉留置针教学,能有效提高护理实习生静脉留置针穿刺技能以及维护知识,拉近护理教学和临床护理的距离。
作者:钟弋云;陈翠瑜;钟锦容;张美琼;刘美娟;容燕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心脏泵血是循环生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在两个学时内利用图、表、动画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部分内容,对教师来讲是个很大的挑战,本文就这方面做了一些探讨。
作者:桑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实践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10年1月开始实施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随机抽选我院32例静脉护理人员,考核其静脉治疗知识和技能,并根据静脉专科质量标准平均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32例护理人员经规范化管理后,静脉治疗知识和技能得到显著性提高,各项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指标评分显著提高。结论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大大改善了护理质量,为输液安全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
作者:唐欣慧;陈俊华;刘海燕;梁青拉;吴妙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胃下垂穿孔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方法对6例误诊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发觉造成误诊的主要因素,并归纳总结避免误诊的方法。结果对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发现以下主要因素,第一是由于患者体征表现不典型,医师在诊断中忽视问诊及体格检查,第二对辅助检查结果分析不细致,第三,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疼痛类型理解不清。结论误诊有可能耽误患者的佳治疗时机,只有医生加强自我管理,完善对患者的问诊及体格检查,同时仔细参考辅助检查结果,才能对患者进行正确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覃同昌;崖宝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原因,探讨其护理对策以降低再出血发生率,并改善护理措施。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32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住院再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原因。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再出血的主要诱因为便秘、情绪激动或烦躁、高血压以及腰穿出血、不规范的剧烈活动以及尿潴留,以上分别造成患者再出血4例、6例、14例、3例、3例、2例。结论高血压以及其他引起血压上高的原因如剧烈运动、烦躁等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再出血的主要诱因,与此同时护理不周以及住院期间不适当腰穿都是引起再出血的重要因素,在住院护理时应注意稳定患者情绪并把握患者运动量同时避免不规范的护理,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作者:顾芳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围产营养门诊创建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就诊的9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门诊定期复诊,而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围产营养门诊定期复诊,观察两组母体情况和围产儿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围生期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且围生儿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围产营养门诊创建能够明显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母婴并发症发生,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潘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教学团队是促进教学水平提升和推动教学改革的有力保证,是教育主管部门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生物化学课程群教学团队就高职院校建立“双师”团队、建设专兼结合的制度保障、带头人开发、设计和实施课程群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和社会服务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使之在教学运行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从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黄永平;桂亮;张又良;余晨辉;吴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双套管结合负压吸引经皮肾镜I期治疗结石性脓肾的有效性。方法36例结石性脓肾患者均采用超声定位引导穿刺,一步法建立20 F经皮肾镜通道,经皮肾镜联合使用双套管结合负压吸引技术I期处理结石性脓肾。结果均成功建立20F经皮肾镜通道,行Ⅰ期碎石,手术时间为30~90 min,平均为45 min;未出现严重出血及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术后4~5天复查KUB平片及彩超,29例患者结石一次性取净80.55%(29/36),结石残留7例(19.45%,7/36)。结论采用双套管结合负压吸引技术经皮肾镜取石术I期治疗结石性脓肾能保证碎石过程低压或者无压力,有效避免碎石过程中感染播散,是一种治疗结石性脓肾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曾四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BiPAP呼吸机在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46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24小时后,观察比较比较患者治疗前后pH、PaO2,PaCO2、FVC、FEV1指标变化。结果患者经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24小时后,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好转,患者pH、PaO2、PaCO2、FVC、FEV1等指标均明显改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可快速缓解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且并发症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早治疗方案。
作者:孙利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CANNY算子被广泛应用于图像边缘检测;但是它也存在缺陷和不足,可能失去部分细节,所以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传统算法的新颖的边缘检测算法。与传统算法相比,改进算法对边缘检测更有效,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更适合于图像边缘检测,检测结果获得更清晰。
作者:修雅慧;吴文庆;郭伟伟;郭艳红;赵春兰;王烨星;马文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小儿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按摩等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对两组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脑循环治疗仪可显著改善脑瘫患儿的脑血液循环状态,促进损伤的修复和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柱;黄向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输液室脂肪乳外渗患者的防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13年2例脂肪乳外渗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对2例患者50%冷硫酸镁纱布持续24小时外敷,外加保鲜膜环绕,并给予小剂量激素治疗,患者均未发生局部皮肤坏死,且外渗部位无硬结,注射处皮肤恢复正常。结论向患者及时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对脂肪外渗的预后极为关键,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纠纷。
作者:费红;沈秀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全自动持续正压呼吸机( cpap)对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患者纤溶系统及脑梗死再发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合并OSAH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0例进行cpap干预。对照组50例未给予cpap干预。比较两组脑梗死再发的差异。同时评价两组纤溶系统情况。结果试验组脑梗死再发率6.0%低于对照组22.0%,有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试验组t-PA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其也高于同期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PAI-1显著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其也低于同期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pap干预对脑梗死合并OSAHS患者疗效显著。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纤溶系统。进而减轻患者高凝状态。同时也能够降低患者脑梗死再发率。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
作者:涂文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连云港市及周边地区正常胎儿肝脏及脾脏各径线的测值范围,建立不同孕周胎儿肝脏大斜径、厚径及脾脏长径、厚径的超声正常参考值范围,为产前检查提供一个新的评估胎儿生长发育的指标。方法对在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产检且发育正常的1014胎20+0~29+6孕周胎儿,测量不同孕周胎儿肝脏斜径、厚径及脾脏长径、厚径,绘制胎儿肝脾的生长发育曲线,并分析肝脾各径线与孕龄的相关性。结果胎儿肝脾各径线在孕20周后随胎龄增加而增长,与孕周呈正相关(P<0.05)。特别是在孕27~30周孕龄段内,胎儿肝脾的生长速度较其它期增快。结论胎儿肝脾随孕龄增加而增长,胎儿肝脾各径线超声测量参考值范围的建立,可作为一种新的且较为简便、实用的胎儿生长发育评估指标。
作者:王文荣;王兴田;王荣;沈培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人性化护患沟通在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在我院内科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治疗患者中,随机选取64例,分成两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称之为对照组;另一组实施人性化护患沟通护理,称之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二者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内科患者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患沟通,不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同时还可以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叶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