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正常胎儿肝脏及脾脏径线超声参考值的建立及其临床价值

王文荣;王兴田;王荣;沈培璞

关键词:超声, 胎儿肝脏, 胎儿脾脏, 正常参考值
摘要:目的:探讨连云港市及周边地区正常胎儿肝脏及脾脏各径线的测值范围,建立不同孕周胎儿肝脏大斜径、厚径及脾脏长径、厚径的超声正常参考值范围,为产前检查提供一个新的评估胎儿生长发育的指标。方法对在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产检且发育正常的1014胎20+0~29+6孕周胎儿,测量不同孕周胎儿肝脏斜径、厚径及脾脏长径、厚径,绘制胎儿肝脾的生长发育曲线,并分析肝脾各径线与孕龄的相关性。结果胎儿肝脾各径线在孕20周后随胎龄增加而增长,与孕周呈正相关(P<0.05)。特别是在孕27~30周孕龄段内,胎儿肝脾的生长速度较其它期增快。结论胎儿肝脾随孕龄增加而增长,胎儿肝脾各径线超声测量参考值范围的建立,可作为一种新的且较为简便、实用的胎儿生长发育评估指标。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鼻泪管的影像学检查进展

    在眼眶和鼻骨之间的狭小通道是鼻泪管,部位隐蔽,并且与周围结构存在较大的变异,鼻泪管阻塞是泪道常见阻塞部位。患有鼻泪管阻塞的患者经常性的溢泪,经久不愈终会发展成为急慢性泪囊炎,出现溢脓,常给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大的痛苦。泪囊窝是骨性泪道的起点,终点是鼻腔下鼻道,结构细微,毗邻复杂,常规的泪道检查显影不理想,例如泪道碘油造影和泪道超声检查。鼻泪管的个体变异较大,提前进行影响学检查是了解患者鼻泪管的变异情况的有效方法,对临床治疗有积极作用,并且对避免并发症有十分重要意义。传统的泪道早期检查主要为泪道造影,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各种新的鼻泪管影像学检查方法逐渐应用临床,如数字减影泪道造影、螺旋CT、MR及螺旋CT后计算机重建技术等等,并且发展十分迅速,不仅用于鼻泪管疾病的诊断,也参与了某些泪道疾病的治疗。本文就近些年来鼻泪管影像学检查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李树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阑尾炎的护理问题及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慢性阑尾炎患者63例,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患者,对照组29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采取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宣教、术前准备、体位护理、疼痛护理、切口护理、饮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阑尾炎患者围术期在常规的临床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宣教、术前准备、体位护理、疼痛护理、切口护理、饮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治愈率和满意度,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

    作者:李月婵;周小荣;黄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儿退热医用贴在烫伤患儿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退热医用贴在烫伤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被热液烫伤的患儿48例,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医嘱给予安乃近滴鼻剂滴鼻降温治疗;观察组用小儿退热医用贴贴在前额,或左右颈总动脉、左右股动脉处降温,随用药时间观察两组退热疗效。结果观察组退热效果优于对照组,且退热效果稳定不反弹。结论小儿退热医用贴能使烫伤患儿升高体温平稳下降,作用持久。

    作者:陀健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品管圈在检验标本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护理人员运用品管圈管理法在标本管理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2月检验标本2326例,正常2272例,缺陷例数54例;2013年3-7月检验标本2439例,正常2423例,缺陷例数16例。运用品管圈管理法对缺陷原因进行统计分析,明确重点,拟定对策,进行质量改进。结果缺陷发生率由2.32%下降到0.65%。进步率70.37%。结论护士在标本质量控制中起关键作用,运用品管圈管理法可大大提高检验标本质量,使医生获得准确及时的检验结果,病人能够尽早诊断和治疗。

    作者:杨瑞芬;杨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药物咨询120例的分析与体会

    目的:通过分析120例门诊用药咨询情况,提高药学咨询服务质量,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收集的120例门诊药物咨询记录,对门诊用药咨询的内容、人群进行统计,分析总结门诊药房开展药物咨询服务的措施及意义,探索更有效的药物咨询的模式。结果用药咨询内容主要包括药物用法用量、药理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合并用药、用药禁忌、能否长期服用等。咨询率排在前三位的咨询内容依次为药物用法用量(31.17%)、注意事项(20.83%)和不良反应(14.17%)。咨询人群以50~70岁年龄段为主,占48.33%,其次是30~50岁年龄段,30岁以下的咨询比例较小;在文化程度方面,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用药咨询比例依次降低,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患者咨询比例高。结论药物咨询的大力发展,能促进合理安全有效的用药,同时也是门诊收集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途径。

    作者:罗小勇;刘伟武;安细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阿戈美拉汀与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阿戈美拉汀与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71例,随机分为阿戈美拉汀组(36例)和文拉法辛缓释片组(35例),入组第1周给予文拉法辛缓释剂75 mg/d或阿戈美拉汀25 mg/qn,以后剂量由医师根据病情需要调整,文拉法辛缓释剂不超过225 mg/d,阿戈美拉汀不超过50 mg/qn。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总分和减分率评定疗效。结果文拉法辛缓释片和阿戈美拉汀均能有效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的抑郁症状,第4周时文拉法辛缓释片改善焦虑症状方面优于阿戈美拉汀组,但经8周的治疗,阿戈美拉汀组有效率72.27%(26/36),其中HAMD总分≤7临床痊愈率27.8%(10/36),文拉法辛缓释片组有效率为71.4%(25/35),其中HAMD总分≤7分临床痊愈率25.7%(9/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8周治疗,阿戈美拉汀和文拉法辛缓释片对围绝经期抑郁和焦虑均具有较好疗效,且两者疗效相当,但文拉法辛缓释片起效快,尤其在改善焦虑症状方面。

    作者:黄灵坚;李滟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胃癌患者术后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的术后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4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疼痛、饮食、睡眠等方面的干预,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等五个方面的QLQ评分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胃癌患者术后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运动处方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康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运动处方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86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43)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而实验组(n=43)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运动训练干预,于术后1年分别对两组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心功能情况,并采用西雅图量表( SAQ)测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西雅图心绞痛量表( SAQ)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动处方有利于改善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心功能,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从而促进康复,达到大限度地维护患者健康的目的。

    作者:李飞霞;许美芳;周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一个新颖的医学图像边缘检测算法

    CANNY算子被广泛应用于图像边缘检测;但是它也存在缺陷和不足,可能失去部分细节,所以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传统算法的新颖的边缘检测算法。与传统算法相比,改进算法对边缘检测更有效,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更适合于图像边缘检测,检测结果获得更清晰。

    作者:修雅慧;吴文庆;郭伟伟;郭艳红;赵春兰;王烨星;马文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我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患者13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模式的基础上并行优质舒适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出现心律异常、血压异常以及出血的比例,并统计两组患者对两种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结果接受优质护理模式的实验组患者出现血压、心律异常以及出血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却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性差异(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可有效的减少血压和心率的波动,使患者以佳状态配合手术,保证了手术安全,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可适当临床推广。

    作者:李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41份食用油样品中地沟油鉴别及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待检食用油中是否含有地沟油样品中所含有的乙酸根阴离子,探讨离子色谱法定性鉴别地沟油的价值。方法首先用离子色谱仪测定经去离子水萃取的地沟油试样、合格食用油试样中的阴离子含量,绘制标准曲线,检测41份食用油样的阴离子含量。结果离子色谱仪测得地沟油试样中乙酸根标样的保留时间为4.172 min,合格食用油试样中未见明显色谱峰,油样品中乙酸根含量0.0267 g/kg时在4.172 min可见明显的色谱峰;41份食用油样品中3份测得乙酸根离子含量超过0.0267 g/kg,检出率为7.32%(3/41)。结论地沟油中含有大量的乙酸根阴离子而合格食用油中几乎不含乙酸根离子,利用离子色谱仪可检测食用油样品中的乙酸根离子含量,以此初步判断食用油中是否掺入地沟油,可用于监管市售食用油的质量。

    作者:黄儒添;叶小玲;廖文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神经节苷脂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小儿脑瘫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小儿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按摩等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对两组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脑循环治疗仪可显著改善脑瘫患儿的脑血液循环状态,促进损伤的修复和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柱;黄向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进展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实践证明高血压是能预防和控制的。有效降低血压水平能显著减少脑卒中和心脏病事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其疾病负担。高血压危害性不仅与血压水平相关,还与同时存在的其他危险因素、器官损伤、合并疾病情况有关[1]。

    作者:李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双套管结合负压吸引经皮肾镜 I期治疗结石性脓肾临床观察(附36例报道)

    目的:探讨双套管结合负压吸引经皮肾镜I期治疗结石性脓肾的有效性。方法36例结石性脓肾患者均采用超声定位引导穿刺,一步法建立20 F经皮肾镜通道,经皮肾镜联合使用双套管结合负压吸引技术I期处理结石性脓肾。结果均成功建立20F经皮肾镜通道,行Ⅰ期碎石,手术时间为30~90 min,平均为45 min;未出现严重出血及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术后4~5天复查KUB平片及彩超,29例患者结石一次性取净80.55%(29/36),结石残留7例(19.45%,7/36)。结论采用双套管结合负压吸引技术经皮肾镜取石术I期治疗结石性脓肾能保证碎石过程低压或者无压力,有效避免碎石过程中感染播散,是一种治疗结石性脓肾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曾四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与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M )的临床特点,以早期诊断,减少误诊。方法对入院前误诊、入院后确诊为IM的55例患儿进行误诊情况分析。结果 IM临床表现多样,其主要表现为:发热55例(100%),咽峡炎40例(72.73%),淋巴结肿大45例(81.82%),肝脏肿大30例(54.55%),脾脏肿大23例(41.82%),皮疹9例(16.36%),鼻塞15例(27.27%),眼睑浮肿10例(18.18%)。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常规白细胞数>10×109/L者70.91%(39例),异形淋巴细胞检查>10%者100%(55例),EBV-VCA-IgM检测阳性100%(55例),可伴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受损、肺炎等。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确诊难,外周血异常淋巴细胞>10%和 EBV-VCA-IgM 阳性可协助诊断。结论 IM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伴多器官多系统损害。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及时的实验室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作者:李赛媛;林世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原因,探讨其护理对策以降低再出血发生率,并改善护理措施。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32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住院再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原因。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再出血的主要诱因为便秘、情绪激动或烦躁、高血压以及腰穿出血、不规范的剧烈活动以及尿潴留,以上分别造成患者再出血4例、6例、14例、3例、3例、2例。结论高血压以及其他引起血压上高的原因如剧烈运动、烦躁等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再出血的主要诱因,与此同时护理不周以及住院期间不适当腰穿都是引起再出血的重要因素,在住院护理时应注意稳定患者情绪并把握患者运动量同时避免不规范的护理,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作者:顾芳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插管体位对耳鼻喉科胃管留置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插管体位对耳鼻喉科胃管留置患者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10月间,耳鼻喉科收治的60例需行胃管留置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侧卧位经鼻插胃管,对照组行平卧位经鼻插胃管,比较两组患者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主观体验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插管成功率和主观体验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卧位经鼻插胃管是耳鼻喉科胃管留置患者适宜的插管体位,其可以提高插管成功率,降低插管时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及插管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刺激。

    作者:徐倩;谭丹雪;李国庆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PBL 在我校《人体结构与功能学》中的开展和效果评价

    PBL是指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目前越来越多应用到高等医学教育中。我校紧跟时代步伐,在多个专业中开展PBL。本文作者通过这几年参与PBL的整个过程,谈谈我校PBL在《人体结构与功能学》中的开展过程和效果评价。

    作者:柴继侠;王元元;贺文欣;尹海燕;周艳梅;李徽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输液室患者输注脂肪乳剂外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输液室脂肪乳外渗患者的防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13年2例脂肪乳外渗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对2例患者50%冷硫酸镁纱布持续24小时外敷,外加保鲜膜环绕,并给予小剂量激素治疗,患者均未发生局部皮肤坏死,且外渗部位无硬结,注射处皮肤恢复正常。结论向患者及时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对脂肪外渗的预后极为关键,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纠纷。

    作者:费红;沈秀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肝内外胆道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对肝内外胆道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肝内外胆道结石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按照患者的意愿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开腹手术治疗。主要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率及住院天数等治疗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方面,用时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手术出血量也比对照组少,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出现胆道出血2例,胆源性胰腺炎1例,感染1例,总并发症率为10%,对照组出现胆漏2例,胆道出血5例,胆源性胰腺炎2例,感染3例,总并发症率是30%,两组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实施肝内外胆道结石手术,具有比开腹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安全有效,疗效确切,此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沈南;李晓辉;卢旭生;张伟亮;黄丽君;李佳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齐齐哈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