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运动处方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康复中的临床应用

李飞霞;许美芳;周丽华

关键词:运动处方, 冠状动脉搭桥, 康复, 心功能,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运动处方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86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43)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而实验组(n=43)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运动训练干预,于术后1年分别对两组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心功能情况,并采用西雅图量表( SAQ)测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西雅图心绞痛量表( SAQ)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动处方有利于改善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心功能,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从而促进康复,达到大限度地维护患者健康的目的。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节苷脂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小儿脑瘫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小儿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按摩等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对两组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脑循环治疗仪可显著改善脑瘫患儿的脑血液循环状态,促进损伤的修复和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柱;黄向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PBL 在我校《人体结构与功能学》中的开展和效果评价

    PBL是指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目前越来越多应用到高等医学教育中。我校紧跟时代步伐,在多个专业中开展PBL。本文作者通过这几年参与PBL的整个过程,谈谈我校PBL在《人体结构与功能学》中的开展过程和效果评价。

    作者:柴继侠;王元元;贺文欣;尹海燕;周艳梅;李徽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插管体位对耳鼻喉科胃管留置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插管体位对耳鼻喉科胃管留置患者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10月间,耳鼻喉科收治的60例需行胃管留置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侧卧位经鼻插胃管,对照组行平卧位经鼻插胃管,比较两组患者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主观体验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插管成功率和主观体验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卧位经鼻插胃管是耳鼻喉科胃管留置患者适宜的插管体位,其可以提高插管成功率,降低插管时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及插管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刺激。

    作者:徐倩;谭丹雪;李国庆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考核体系对教学质量作用研究

    考核评价是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考核与评价,促进高等教育的教与学,从全方位培养具备创新精神的大学生,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针对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生源质量、不同的教育教学水平,建立科学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是一个不断摸索、修正的过程。

    作者:韩霜;王圣强;刘富;董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阿戈美拉汀与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阿戈美拉汀与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71例,随机分为阿戈美拉汀组(36例)和文拉法辛缓释片组(35例),入组第1周给予文拉法辛缓释剂75 mg/d或阿戈美拉汀25 mg/qn,以后剂量由医师根据病情需要调整,文拉法辛缓释剂不超过225 mg/d,阿戈美拉汀不超过50 mg/qn。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总分和减分率评定疗效。结果文拉法辛缓释片和阿戈美拉汀均能有效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的抑郁症状,第4周时文拉法辛缓释片改善焦虑症状方面优于阿戈美拉汀组,但经8周的治疗,阿戈美拉汀组有效率72.27%(26/36),其中HAMD总分≤7临床痊愈率27.8%(10/36),文拉法辛缓释片组有效率为71.4%(25/35),其中HAMD总分≤7分临床痊愈率25.7%(9/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8周治疗,阿戈美拉汀和文拉法辛缓释片对围绝经期抑郁和焦虑均具有较好疗效,且两者疗效相当,但文拉法辛缓释片起效快,尤其在改善焦虑症状方面。

    作者:黄灵坚;李滟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实践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10年1月开始实施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随机抽选我院32例静脉护理人员,考核其静脉治疗知识和技能,并根据静脉专科质量标准平均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32例护理人员经规范化管理后,静脉治疗知识和技能得到显著性提高,各项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指标评分显著提高。结论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大大改善了护理质量,为输液安全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

    作者:唐欣慧;陈俊华;刘海燕;梁青拉;吴妙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正常胎儿肝脏及脾脏径线超声参考值的建立及其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连云港市及周边地区正常胎儿肝脏及脾脏各径线的测值范围,建立不同孕周胎儿肝脏大斜径、厚径及脾脏长径、厚径的超声正常参考值范围,为产前检查提供一个新的评估胎儿生长发育的指标。方法对在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产检且发育正常的1014胎20+0~29+6孕周胎儿,测量不同孕周胎儿肝脏斜径、厚径及脾脏长径、厚径,绘制胎儿肝脾的生长发育曲线,并分析肝脾各径线与孕龄的相关性。结果胎儿肝脾各径线在孕20周后随胎龄增加而增长,与孕周呈正相关(P<0.05)。特别是在孕27~30周孕龄段内,胎儿肝脾的生长速度较其它期增快。结论胎儿肝脾随孕龄增加而增长,胎儿肝脾各径线超声测量参考值范围的建立,可作为一种新的且较为简便、实用的胎儿生长发育评估指标。

    作者:王文荣;王兴田;王荣;沈培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全程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全程治疗的9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的分成优质护理组与普通护理组,每45人为一组。普通护理组的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过程中只进行普通的护理,优质护理组的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过程中在普通护理组的基础上进行全程优质护理,在患者出院时对比两组患者和家人的满意度。结果优质护理组进行全程优质护理后其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护理组,两组患者及其家人的满意度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全程优质护理,使乳腺癌患者护理质量得到了提升,更加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提高了乳腺癌患者和家人对于医院的满意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张锦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BiPAP 呼吸机在 COPD 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

    目的:探讨分析BiPAP呼吸机在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46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24小时后,观察比较比较患者治疗前后pH、PaO2,PaCO2、FVC、FEV1指标变化。结果患者经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24小时后,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好转,患者pH、PaO2、PaCO2、FVC、FEV1等指标均明显改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可快速缓解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且并发症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早治疗方案。

    作者:孙利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胃癌患者术后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的术后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4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疼痛、饮食、睡眠等方面的干预,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等五个方面的QLQ评分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胃癌患者术后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阑尾炎的护理问题及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慢性阑尾炎患者63例,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患者,对照组29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采取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宣教、术前准备、体位护理、疼痛护理、切口护理、饮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阑尾炎患者围术期在常规的临床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宣教、术前准备、体位护理、疼痛护理、切口护理、饮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治愈率和满意度,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

    作者:李月婵;周小荣;黄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附件包块输卵管妊娠1例

    患者32岁,已婚离异,住院号265941,孕4产1,人工流产3次,孕足月剖宫产一次,因“不规则阴道出血18天”于2012年2月16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律,周期4~5/27~28天,量中,无痛经。前次月经2011年12月16日。于2012年1月25日无诱因开始下腹部坠胀痛,未检查治疗。1月30日阴道出血,量多,约为平素月经量的2倍,3天后血量减少,淋漓不尽至今,妇检:外阴已婚已产式,阴道少许暗红色分泌物,宫颈光滑,子宫前位,大小正常,质中,活动可,无压痛,右侧附件可触及鹅蛋大小包块,质中,活动,无压痛,左侧附件正常。门诊资料:我院B超(2012年2月16日):(1)子宫未见占位病变;(2)右侧附件区囊肿(8.7cm ×4.3cm大小无回声团块);尿HCG阴性。初步诊断:(1)阴道出血原因待查:功血?(2)盆腔包块性质待查:右附件囊肿?入院后完善辅检, AFP 0.2 ng/ml CEA 0.3 ng/ml hCG 29.5 mIU/ml CA-12510.7 U/ml。予以抗炎、止血治疗2天,行诊断性刮宫,探查宫腔深8 cm,刮除内膜组织约10 g,病检示:分泌期子宫内膜,2月19日复查妇科彩超:(1)子宫未见占位病变;(2)右附件区囊性包块,考虑卵巢囊肿(右附件区大小为7.8cm ×3.8cm无回声团块)。与前次B超相比右附件包块变化不明显,于2月20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盆腔内少量积血约200 ml,左侧附件外观正常,子宫表面光滑、正常大小,右侧输卵管壶腹部增粗膨大直径约2 cm,表面呈紫蓝色,未见明显破口,右侧卵巢囊性增大约6cm ×4.5cm。因患者有生育要求,术中行右侧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右侧卵巢囊肿剥除术,经过顺利。术后予以抗炎、对症治疗,病检:(1)送检“右输卵管剥除组织”,镜下为血凝块、炎性渗出物及绒毛组织;(2)(右卵巢)病变较符合黄体囊肿。术后7天复查血hCG正常,痊愈出院。出院诊断:(1)右侧输卵管妊娠流产;(2)右侧卵巢囊肿。

    作者:夏晓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集束干预策略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维持性血透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临床以血液透析的常规方式进行干预,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采用集束护理进行临床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分别于干预前、后对两组病人进行评分。结果干预组焦虑评分量表、抑郁评分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各因子低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集束干预策略可缓解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对病人的治疗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邱均玉;苏东晖;梁健;杨志成;范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宝安区6~12岁儿童肺功能正常值测定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测定深圳市宝安区6~12岁健康儿童肺功能,为宝安区儿童肺功能参考值提供依据。方法按年龄分层抽取2011~2013年期间到本院及宝安妇幼保健院体检的6~12岁儿童350名进行肺功能检测,每组50例,男女各175例,并记录其身高、体重。取能反映肺功能的4个参数作为测定指标,即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钟用力呼出气体容量(FEV1)、峰值呼气流速(PEF)、大呼气中段流速(FEF25%~75%)。结果350例中男童和女童相比,除PEF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年龄、身高、体重及FVC、FEV1、FEF25%~75%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05);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 FVC、FEV1、PEF、FEF25%~75%与年龄、身高、体重呈正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4个肺功能参数都与体重无关, FVC,FEV1,PEF均与性别相关,身高、年龄对FVC, FEV1,PEF,FEF25%~75%均有影响。结论6~12岁儿童肺功能指标受年龄、性别、身高和体重的影响,但不同的指标受影响的因素不完全相同,其中年龄和身高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作者:邓英华;冯承芸;王文明;牛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内科患者护理的人性化护患沟通效果观察

    目的:对人性化护患沟通在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在我院内科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治疗患者中,随机选取64例,分成两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称之为对照组;另一组实施人性化护患沟通护理,称之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二者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内科患者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患沟通,不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同时还可以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叶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前列地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临床疗效。方法40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空腹血糖<7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 mmol/L)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50 ml加川穹嗪120 mg1/日,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用辛伐他汀20 mg1/晚、前列地尔10 ug1/日治疗,15天为一疗程,连续2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血脂、脉搏波速度(baPWV)、踝-肱指数(ABI)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压、TC、LDL-C、baPWV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ABI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临床效果有效。

    作者:刘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运动处方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康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运动处方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86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43)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而实验组(n=43)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运动训练干预,于术后1年分别对两组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心功能情况,并采用西雅图量表( SAQ)测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西雅图心绞痛量表( SAQ)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动处方有利于改善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心功能,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从而促进康复,达到大限度地维护患者健康的目的。

    作者:李飞霞;许美芳;周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运用血管模型规范静脉留置针教学的实践研究

    目的:探讨运用血管模型以及系统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技能培训在静脉留置针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定系统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技能培训计划,并运用血管模型对120名中专护理实习生进行培训。结果实施系统培训后,护理实习生在静脉留置针穿刺技能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均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血管模型以及系统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技能培训计划进行静脉留置针教学,能有效提高护理实习生静脉留置针穿刺技能以及维护知识,拉近护理教学和临床护理的距离。

    作者:钟弋云;陈翠瑜;钟锦容;张美琼;刘美娟;容燕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围产营养门诊创建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围产营养门诊创建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就诊的9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门诊定期复诊,而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围产营养门诊定期复诊,观察两组母体情况和围产儿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围生期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且围生儿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围产营养门诊创建能够明显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母婴并发症发生,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潘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我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患者13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模式的基础上并行优质舒适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出现心律异常、血压异常以及出血的比例,并统计两组患者对两种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结果接受优质护理模式的实验组患者出现血压、心律异常以及出血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却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性差异(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可有效的减少血压和心率的波动,使患者以佳状态配合手术,保证了手术安全,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可适当临床推广。

    作者:李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齐齐哈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