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退热医用贴在烫伤患儿中的应用观察

陀健琳

关键词:小儿医用退热贴, 烫伤, 发热,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退热医用贴在烫伤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被热液烫伤的患儿48例,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医嘱给予安乃近滴鼻剂滴鼻降温治疗;观察组用小儿退热医用贴贴在前额,或左右颈总动脉、左右股动脉处降温,随用药时间观察两组退热疗效。结果观察组退热效果优于对照组,且退热效果稳定不反弹。结论小儿退热医用贴能使烫伤患儿升高体温平稳下降,作用持久。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一个新颖的医学图像边缘检测算法

    CANNY算子被广泛应用于图像边缘检测;但是它也存在缺陷和不足,可能失去部分细节,所以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传统算法的新颖的边缘检测算法。与传统算法相比,改进算法对边缘检测更有效,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更适合于图像边缘检测,检测结果获得更清晰。

    作者:修雅慧;吴文庆;郭伟伟;郭艳红;赵春兰;王烨星;马文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神经节苷脂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小儿脑瘫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小儿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按摩等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对两组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脑循环治疗仪可显著改善脑瘫患儿的脑血液循环状态,促进损伤的修复和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柱;黄向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配偶生活质量调查

    目的: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配偶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调查。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由酒精所致精神障碍82例患者的配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8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性功能、精神紧张度、负性情感、社会支持、婚姻与家庭、总体评价上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发生会直接影响到家庭的整体生活质量,会对患者配偶的情绪、生活都会造成巨大影响,为促进患者家庭的和睦及社会的和谐,该病应该得到更大的关注度。

    作者:凌秾喜;梁昌权;苏美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STS教育理念下的医学物理学学习情境的设计

    文中分析了STS教育理念下的医学物理学学习情境的特点,并从生活实际、社会热点、物理学史、多媒体技术、问题讨论等方面对学习情境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充分证实了在医学物理学教学中引入STS教育思想是教学改革的需要。

    作者:薛俭雷;田春华;万永刚;张立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3年1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护理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7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使患儿的病情尽早恢复,明显提高患儿治愈率。

    作者:廖伟琼;黄秀明;林润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药物咨询120例的分析与体会

    目的:通过分析120例门诊用药咨询情况,提高药学咨询服务质量,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收集的120例门诊药物咨询记录,对门诊用药咨询的内容、人群进行统计,分析总结门诊药房开展药物咨询服务的措施及意义,探索更有效的药物咨询的模式。结果用药咨询内容主要包括药物用法用量、药理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合并用药、用药禁忌、能否长期服用等。咨询率排在前三位的咨询内容依次为药物用法用量(31.17%)、注意事项(20.83%)和不良反应(14.17%)。咨询人群以50~70岁年龄段为主,占48.33%,其次是30~50岁年龄段,30岁以下的咨询比例较小;在文化程度方面,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用药咨询比例依次降低,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患者咨询比例高。结论药物咨询的大力发展,能促进合理安全有效的用药,同时也是门诊收集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途径。

    作者:罗小勇;刘伟武;安细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个性化护理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肺心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在高通量血液透析( HFHD)患者干体质量控制中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进行HFHD的肺心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HFHD期间的干体质量及相关并发症。结果实施个性化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干体质量明显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 P<0.05);护理期间,观察组心室射血分数( EF)、心排血量( CO)明显较对照组改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为80.0%,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对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需行HFHD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控制干体质量,改善心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蔡雪珠;谢志恒;曾淑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miR-128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miR-128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65例,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运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肝癌组织及对照正常肝组织中miR-128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在65例肝癌组织中miR-128阳性表达率为24.6%(16/65例),对照组阳性表达率为66.1%(43/6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miR-128的表达随着肝癌患者临床分期进展而降低。结论 miR-128可能成为肝癌患者病情进展预测的潜在生物学标志。

    作者:廖银花;邓石军;胡玉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内科患者护理的人性化护患沟通效果观察

    目的:对人性化护患沟通在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在我院内科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治疗患者中,随机选取64例,分成两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称之为对照组;另一组实施人性化护患沟通护理,称之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二者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内科患者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患沟通,不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同时还可以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叶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阿戈美拉汀与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阿戈美拉汀与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71例,随机分为阿戈美拉汀组(36例)和文拉法辛缓释片组(35例),入组第1周给予文拉法辛缓释剂75 mg/d或阿戈美拉汀25 mg/qn,以后剂量由医师根据病情需要调整,文拉法辛缓释剂不超过225 mg/d,阿戈美拉汀不超过50 mg/qn。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总分和减分率评定疗效。结果文拉法辛缓释片和阿戈美拉汀均能有效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的抑郁症状,第4周时文拉法辛缓释片改善焦虑症状方面优于阿戈美拉汀组,但经8周的治疗,阿戈美拉汀组有效率72.27%(26/36),其中HAMD总分≤7临床痊愈率27.8%(10/36),文拉法辛缓释片组有效率为71.4%(25/35),其中HAMD总分≤7分临床痊愈率25.7%(9/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8周治疗,阿戈美拉汀和文拉法辛缓释片对围绝经期抑郁和焦虑均具有较好疗效,且两者疗效相当,但文拉法辛缓释片起效快,尤其在改善焦虑症状方面。

    作者:黄灵坚;李滟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正常胎儿肝脏及脾脏径线超声参考值的建立及其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连云港市及周边地区正常胎儿肝脏及脾脏各径线的测值范围,建立不同孕周胎儿肝脏大斜径、厚径及脾脏长径、厚径的超声正常参考值范围,为产前检查提供一个新的评估胎儿生长发育的指标。方法对在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产检且发育正常的1014胎20+0~29+6孕周胎儿,测量不同孕周胎儿肝脏斜径、厚径及脾脏长径、厚径,绘制胎儿肝脾的生长发育曲线,并分析肝脾各径线与孕龄的相关性。结果胎儿肝脾各径线在孕20周后随胎龄增加而增长,与孕周呈正相关(P<0.05)。特别是在孕27~30周孕龄段内,胎儿肝脾的生长速度较其它期增快。结论胎儿肝脾随孕龄增加而增长,胎儿肝脾各径线超声测量参考值范围的建立,可作为一种新的且较为简便、实用的胎儿生长发育评估指标。

    作者:王文荣;王兴田;王荣;沈培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门诊血糖检测状况调查及原因分析

    通过对门诊1860例血糖检测状况进行调查,从年龄、性别、分型、体重、文化程度、有无并发症等方面统计其发生率,并就其相关因素进行原因分析。

    作者:申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我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患者13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模式的基础上并行优质舒适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出现心律异常、血压异常以及出血的比例,并统计两组患者对两种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结果接受优质护理模式的实验组患者出现血压、心律异常以及出血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却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性差异(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可有效的减少血压和心率的波动,使患者以佳状态配合手术,保证了手术安全,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可适当临床推广。

    作者:李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CA125和CA19-9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和血清学中的表达及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CA125和CA19-9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和血清学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自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就诊并经临床诊断为子宫内膜癌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一时期正常子宫内膜患者6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A125、CA19-9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患者组织CA125、CA19-9表达水平,分析CA125、CA19-9在观察组患者组织学和血清学中的表达及意义。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及ELISA法检测显示,CA125、CA19-9水平在观察组中表达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CA125和CA19-9具有高表达性,血清学水平与组织学水平具有正相关性,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何凡桂;张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心脏泵血生理教学的探讨

    心脏泵血是循环生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在两个学时内利用图、表、动画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部分内容,对教师来讲是个很大的挑战,本文就这方面做了一些探讨。

    作者:桑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运用血管模型规范静脉留置针教学的实践研究

    目的:探讨运用血管模型以及系统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技能培训在静脉留置针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定系统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技能培训计划,并运用血管模型对120名中专护理实习生进行培训。结果实施系统培训后,护理实习生在静脉留置针穿刺技能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均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血管模型以及系统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技能培训计划进行静脉留置针教学,能有效提高护理实习生静脉留置针穿刺技能以及维护知识,拉近护理教学和临床护理的距离。

    作者:钟弋云;陈翠瑜;钟锦容;张美琼;刘美娟;容燕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双套管结合负压吸引经皮肾镜 I期治疗结石性脓肾临床观察(附36例报道)

    目的:探讨双套管结合负压吸引经皮肾镜I期治疗结石性脓肾的有效性。方法36例结石性脓肾患者均采用超声定位引导穿刺,一步法建立20 F经皮肾镜通道,经皮肾镜联合使用双套管结合负压吸引技术I期处理结石性脓肾。结果均成功建立20F经皮肾镜通道,行Ⅰ期碎石,手术时间为30~90 min,平均为45 min;未出现严重出血及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术后4~5天复查KUB平片及彩超,29例患者结石一次性取净80.55%(29/36),结石残留7例(19.45%,7/36)。结论采用双套管结合负压吸引技术经皮肾镜取石术I期治疗结石性脓肾能保证碎石过程低压或者无压力,有效避免碎石过程中感染播散,是一种治疗结石性脓肾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曾四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41份食用油样品中地沟油鉴别及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待检食用油中是否含有地沟油样品中所含有的乙酸根阴离子,探讨离子色谱法定性鉴别地沟油的价值。方法首先用离子色谱仪测定经去离子水萃取的地沟油试样、合格食用油试样中的阴离子含量,绘制标准曲线,检测41份食用油样的阴离子含量。结果离子色谱仪测得地沟油试样中乙酸根标样的保留时间为4.172 min,合格食用油试样中未见明显色谱峰,油样品中乙酸根含量0.0267 g/kg时在4.172 min可见明显的色谱峰;41份食用油样品中3份测得乙酸根离子含量超过0.0267 g/kg,检出率为7.32%(3/41)。结论地沟油中含有大量的乙酸根阴离子而合格食用油中几乎不含乙酸根离子,利用离子色谱仪可检测食用油样品中的乙酸根离子含量,以此初步判断食用油中是否掺入地沟油,可用于监管市售食用油的质量。

    作者:黄儒添;叶小玲;廖文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仿真模拟教学在消化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高仿真模拟教学在消化科临床实习课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及现实意义。方法以齐齐哈尔医学院2009级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消化科临床实习课教学中实施高仿真模拟教学。采用主观问卷调查和综合能力考核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初步评价,分析高仿真模拟教学在实习课阶段应用的可行性及现实意义。结果两组测试成绩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消化科临床实习课阶段开展高仿真模拟教学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和现实意义,适合目前的医学教学资源状况。

    作者:张秉全;禹晶;林佰艳;翟雅娟;王文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全程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全程治疗的9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的分成优质护理组与普通护理组,每45人为一组。普通护理组的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过程中只进行普通的护理,优质护理组的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过程中在普通护理组的基础上进行全程优质护理,在患者出院时对比两组患者和家人的满意度。结果优质护理组进行全程优质护理后其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护理组,两组患者及其家人的满意度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全程优质护理,使乳腺癌患者护理质量得到了提升,更加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提高了乳腺癌患者和家人对于医院的满意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张锦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齐齐哈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