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腺切除术治疗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的临床效果观察

曾先文;胡朝阳;景其强;李金萍

关键词:胸腺切除术, 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 临床效果,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研究胸腺切除术治疗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开胸手术,实验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切除脂肪组织及有效率比较,EORTC-QLQ评分实验组略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年随访有2例患者出现病情恶化,实验组MGFA评分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切除术是治疗非胸腺瘤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青年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长期生存率

    目的 探讨青年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长期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因胃癌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97例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197例胃癌患者中,年龄≤40岁的患者有15例(青年组),年龄>40岁的患者有182例(中老年组).结果 青年组患者女性比例较中老年组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老年胃癌患者相比,青年胃癌患者表现为病情较为恶化,具体体现在浸润较深(pT4者较中老年比例为高)、分化较差、弥漫型多见(按芬兰Lauren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性手术后,青年组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类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姑息性手术后,青年组和中老年组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中老年胃癌患者相比,青年胃癌患者以女性为多,病情较为恶化,但长期生存率类似.

    作者:薛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手术配合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及肾结石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10例行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效果.结果 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10例,一次碎石成功率、4周后复查KVB结石排出率均为100%.结论 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要求的手术精密度较高,手术配合复杂性及难度大,手术室护士术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检查结果、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术中熟练的配合医师,术后严格贯彻对器械的清洗和保养的规范,是对手术的安全、顺利的有力保障.

    作者:程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防护现状

    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导管术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穿刺技术,其在使用过程中亦带来相关的并发症影响导管的留置.本文针对PICC置管后常见机械性静脉炎这一并发症进行重点介绍一系列的护理干预防范措施,避免或降低其发生率,从而更有效的推动PICC临床应用的发展.

    作者:郑莉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螺旋CT扫描图像后处理重建技术对椎弓峡部裂的价值

    目的 分析腰椎螺旋CT图像后处理对腰椎椎弓峡部裂的诊断价值.方法 总结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50例经X光平片、CT轴扫、螺旋CT扫描图像后处理确诊的椎弓峡部裂的影像表现,比较三种检查方法在诊断椎弓峡部裂的不同应用价值.结果 螺旋CT容积扫描图像后处理重建可以清楚显示椎弓峡部裂的部位,裂隙宽度及椎体移位,椎管受压等相关继发病变影像.结论 螺旋CT容积扫描图像后处理重建是显示椎弓峡部裂的好方法.

    作者:侯卫武;蒋君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音乐疗法干预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睡眠质量的研究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干预对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 根据患者一天的心理规律特点,设计一套系统音乐,包括:晨间护理“A”曲,镇痛“B”曲,进餐“C”曲,入睡“D”曲.将符合条件的患者60例随机分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患者每次化疗期间或间歇期实施音乐疗法干预,对照组予一般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为评定工具,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情况.结果 音乐疗法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睡眠质量好,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患者化疗期间实施音乐疗法干预可镇静,催眠,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谭华凤;许素莲;林兰珍;王玉珠;曾梅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患者骨钙素与血糖、血脂关系的研究

    目的 通过在不同血糖水平和糖尿病病程人群中进行骨钙素(BGP)、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数值测定,探究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BGP与血糖、血脂间的相互关系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ELISA法、电化学发光法、高压液相法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检测BGP与相关实验室参数指标.结果 (1)BGP水平从NGT到IFG再到新诊断T2DM组后到T2DM病程10年以上组逐渐降低(P<0.01).(2)BGP与FPG、HOMA-IR、HbA1C、TG呈负相关(P<0.01);BGP与BMI、TC无相关关系(P>0.05);BGP与FINS、HDL-C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P>0.05).(3)新诊断T2DM组与T2DM病程10年以上组间BGP、FPG、FINS、HOMA-IR、HbA1C、TG、HDL-C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BGP与FPG、HOMA-IR、HbA1C、TG及病程呈负相关(P<0.05),BGP与FINS、HDL-C呈正相关(P<0.05).结论 BGP与血糖及血脂关系密切,是糖、脂代谢调节的重要参与因子.

    作者:张海军;闫晓光;卜宁宁;朱春萍;王慧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社康中心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的实践与思考

    目的 推动中医适宜技术下社康.方法 通过全员培训中医适宜技术,并将以病种定技术的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推广,使社康中心医护人员全面掌握中医适宜技术.结果 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可以享受中医适宜技术.结论 通过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推广运用所取得的成果来看,中医适宜技术值得在深圳各社区进一步推广.

    作者:谢艳华;何敏兰;胡运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多元化教学法在优质护理病房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多元化教学法在优质护理病房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在优质护理病房应用多元化教学法,包括构建愉快的人文氛围,实习导师制带教、注重多种能力的培养、阶段教学法、改革出科考核,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护生对该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 护生对在优质护理病房应用多元化教学法表示满意.结论 在优质护理病房应用多元化教学法能够稳定护生的专业思想,帮助护生了解优质护理内涵,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护生的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理论联系实际、表达与沟通等多方面的能力,提高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质量.

    作者:孙洁;林秀铭;黄秀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直肠癌放化疗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在直肠癌放化疗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我院肿瘤科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直肠癌放化疗病人,随机抽取舒适护理开展前后各50例直肠癌放化疗病人,对照组病人仅给予直肠癌常规护理措施,而试验组病人则给予舒适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和病人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P<0.05),而试验组病人护理满意度(1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的(P<0.05).结论 舒适护理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减少直肠癌放化疗病人的并发症,提高病人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春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抑郁症采用丁螺环酮治疗的增效作用与药理探究

    目的 研究丁螺环酮在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过程中的增效作用及药理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6例抑郁症患者,根据采用治疗方式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A组(19例)主要采用西酞普兰进行治疗,B组(17例)采用丁螺环酮联合西酞普兰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2个月的治疗.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为标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预先进行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B组接受治疗后与A组接受治疗后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月的治疗结束后,B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9%,B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口干、恶心、头晕、头痛、视物模糊、便秘等.两组患者就临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上述不良反应进行评分,B组与A组两者TESS评分在治疗前与治疗两周内无显著性差异,2个月治疗结束后,两组TESS评分也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丁螺环酮在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联合使用疗效更好.

    作者:李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游离趾腓侧瓣修复指腹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游离趾腓侧瓣移植修复拇、手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对27例拇、手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游离趾腓侧瓣修复,并观察疗效.结果 本组27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植皮成活良好,术后随访2~24个月,拇、手指外形与功能满意.结论 游离趾腓侧瓣是修复拇、手指指腹缺损的良好方法.

    作者:曹爱兵;曹瑞治;余英剑;李桂涛;刘恒;叶碧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预防消化道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预防消化道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评价护理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近三年收治的消化道手术病人共113例进行研究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切口的愈合以及感染情况,比较两组护理方法的临床总满意率.结果 ①观察组的甲级愈合率为75.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数据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为3.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7%,数据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高达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数据分析发现其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预防消化道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能显著改善切口愈合情况,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临床满意率,该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宾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丹红注射液配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120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方法 以控制饮食、加强运动为基础,对照组应用胰岛素和/或降糖药及口服莫沙必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丹红注射液.结果 两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使微循环障碍得以改善,起到疏通经脉的作用,而莫沙必利加强胃排空,两者结合,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作者:高妍;李立彬;林荣;张文;高金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注射用左氧氟沙星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及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报导我院注射用左氧氟沙星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并检索相关文献及汇总分析.结果 左氧氟沙星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包括无指征用药、不合理的联合用药、滴速过快、未进行个体化给药及不合理给药途径等多方面.结论 临床科学规范使用左氧氟沙星,才可降低ADR的发生率.

    作者:王玉华;徐莲琴;郑亿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金银花醇提液对根管粪肠球菌的体外抑菌实验

    目的 通过金银花醇提液在体外对粪肠球菌作用,判断金银花是否存在抑制杀灭粪肠球菌的有效成分,以根管冲洗剂次氯酸钠(NaOCl)作为对照以评价其作用效果.方法 采用热回流浸提、旋转蒸发获取金银花浸液.以平皿打洞法验证粪肠球菌对金银花的敏感性.利用噻唑兰(MTT)辅助判断直接接触实验作用的效果,确定金银花醇提液对粪肠球菌生物膜的小抑菌浓度(MIC).结果 400 mg/ml金银花醇提液抑菌环直径大,抑菌效果与2% NaOCl无显著差异.小抑菌浓度为100 mg/ml.结论 金银花醇提液对粪肠球菌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作者:王淑贤;杨旭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个案管理模式对ER阳性乳腺癌生命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对ER阳性乳腺癌患者实施个案全程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我中心对ER阳性乳腺癌患者实施个案全程管理模式前后,随机选择100名ER阳性乳腺癌患者,归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此模式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依从性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评估和比较,观察其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完全依从者比例为91.0%(91/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70/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9.0%(99/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1.0%(81/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案全程管理模式是具有针对性、人性化的高级护理干预模式,对ER阳性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起到积极影响作用.

    作者:何芳;宋淑芬;何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造口袋联合气囊导管持续负压吸引预防大便失禁患者肛周皮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造口袋联合气囊导管持续负压吸引在预防大便失禁患者肛周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124例大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造口袋联合气囊导管持续负压吸引清理粪便,以及常规护理肛周皮肤,对照组采用烧伤膏(氧化锌油膏)及常规肛周护理保护皮肤,观察两组患者肛周皮肤创面的愈合程度和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同程度肛周皮炎的皮肤创面愈合痊愈率为72.58%(45/62),有效率为27.42%(17/62);对照组病例不同程度肛周皮炎的皮肤创面愈合痊愈率则为48.39%(30/62),有效率为22.58%(14/62),两组疗效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造口袋联合气囊导管持续负压吸引清理大便失禁患者的排泄物,能够有效预防其肛周皮炎的发生,同时可以帮助修复肛周皮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玉芳;林渭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TBL)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是现代医学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方向.基于团队的教学模式(team based learning,TBL),是以团队学习为特色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有很大差异,已成为目前新的教育改革方向.我教研室在生理学教学中初步尝试此方法,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李雪;赵红晔;肖宇;王月飞;王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异丙酚与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输注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比较

    目的 研究分析异丙酚与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输注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90例患者,依据采用的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A组、观察B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观察A组采用异丙酚与芬太尼靶控静脉输注麻醉,观察B组采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靶控静脉输注麻醉,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术前、术后的疼痛情况、身体体征变化、意识状态等.结果 观察A组的拔管后术后疼痛感评分(3.12±0.26)与观察B组的拔管后术后疼痛感评分(3.53±0.48)显著高于对照的拔管后术后疼痛感评分(3.75±0.5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麻醉中应用异丙酚与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输注麻醉相比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有效的减少疼痛感,使患者可以处于稳定状态,提高恢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唐文昌;曾宪荣;李信安;张佳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静注阿昔洛韦联合外用阿昔洛韦软膏治疗方案,治疗组患者静注阿昔洛韦联合中药内服,外用冰硫地痢酊治疗.随访复查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停止时间及病情恢复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患者疼痛时间减少,治疗效果满意,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初金玉;孙金爽;王晶;孟祥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齐齐哈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