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fh 细胞与临床疾病的研究进展

王俊文;官杰

关键词:Tfh细胞, 临床疾病, 慢性乙型肝炎
摘要:滤泡辅助性T细胞是近年来在研究中发现的一种比较特殊的辅助性T细胞( Th细胞)。 Tfh细胞有明显区别于其他Th细胞亚群的特征性标志,但是其中主要的标志物是CXCR5+。 Tfh细胞主要的功能是通过产生IL-21,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而间接参与适应免疫应答,从而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1]。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B 超和 CT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B超和CT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价值和应用,为临床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167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进行B超和CT诊断,并分析其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B超在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时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对实质性脏器诊断率较高;CT对空腔脏器的漏诊率明显低于B超,对实质性脏器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结论 B超对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时具有快速简便特点,适用于实质性脏器的诊断;CT对空腔脏器的诊断价值优于B超,在实际工作中应灵活应用不同的诊断手段。

    作者:汪剑良;刘家彬;杨来志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医院文化建设导入 CI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分析

    目的:对医院文化建设导入CI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所同等规模的、同等水平的医院作为研究对象,将20所医院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所医院,对照组的医院进行文化建设但未导入CI战略,观察组的医院进行文化建设导入CI,对公众对医院的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调查公众对两组医院的满意率,公众对观察组的满意率(80.00%)明显好于公众对对照组的满意率(50.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提高医院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医院有必要进行文化建设,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导入CI战略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医院加强与社会各界和媒体的联络、沟通,能够创造出良好的外部环境,提升在外界心中的形象。

    作者:高琦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后续专业课程对其教学内容要求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研究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以下简称“免病学”)后续专业课程对其教学内容的要求,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需要。方法根据研究需要,自行设计“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各相关课程涉及免病学课程内容调查表”,对本系部护理专业26名专业教师(含4名外聘教师)进行书面问卷调查。结果免病学后续专业课程涉及其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医学微生物学部分,人体寄生虫学内容次之,医学免疫学内容较少。各后续课程涉及免病学内容侧重点各异,其中药理学和病理学侧重于病原体引起的疾病、药物治疗及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基础护理学主要体现在消毒、灭菌及其无菌技术、病原体引起感染部位及排泄物的消毒、寄生虫感染标本的采集等方面;内、外、妇、儿科等主要临床护理学科几乎涵盖了免病学常见病原体,侧重点在于病原体的致病性及其引起的并发症。结论了解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免病学后续专业课程涉及其教学内容及其教学侧重点,可针对性地开展免病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齐永长;徐其林;吴俊;李云;江嫚;刘静璞;施方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补肾壮骨方剂含药血清调控牙周膜干细胞增殖分化的效能研究

    目的:探讨补肾壮骨方剂含药血清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和骨向分化的作用。方法采用酶消化法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用不同剂量的补肾壮骨方剂含药血清处理细胞,通过四唑盐( MTT)比色试验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测试,检测补肾壮骨方剂含药血清对细胞体外增殖分化的影响。结果体外实验补肾壮骨方剂含药血清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且能促进人牙周膜细胞碱性磷酸酶的活性表达。结论补肾壮骨方剂含药血清促进牙周膜细胞的增殖活性,可明显促进牙周膜细胞骨向分化。

    作者:陈秀宜;谢俊明;张清彬;麦熙;黄凯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113起发生赔付医疗纠纷的特点及对策

    目的:通过分析113起发生赔付的医疗纠纷,分析赔付特点,提出积极应对纠纷赔付的对策。方法根据赔付原因,对发生赔付医疗纠纷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本样本发生赔付的医疗纠纷因诊疗行为过错占46.02%,因知情告知占30.97%、无过错的赔付占23.01%,恶性投诉占9.74%、人道救助占13.27%,赔付医疗纠纷的发生科室相对集中,赔付标准不一,赔付多以患方为主导。结论完善医疗纠纷管理体制,加强重点环节管理,推行医疗保险制度,有效应对医疗纠纷赔偿。

    作者:王娟;易蕊;邹明;门爱民;郭娟;王敏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150例,随机分配到两组,分别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法与AO骨折切开复位法,于术后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4个月进行随访,比较Constant Functional Score 评分、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等。结果实验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多,且存在统计学极显著性差异( P<0.01),术后Constant Functional Score 评分及肩关节评分也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发生并发症2例,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8例,不良反应13例。两组患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更快的恢复髋关节功能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董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农村儿童生长发育监测现状与提高办法

    目的:研究广西容县农村儿童生长发育监测的现状,从现在状况中发现问题探讨提高办法。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1-2013年3年间容县农村15个乡镇共17所托幼机构中儿童的4500人,采用入院集中体检的方式,每次体检在2周时间内完成,体检操作由我院医务人员进行,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均按照《儿童保健学》的要求统一进行。评价标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儿童、体重参考值进行评价。结果2011-2013年间广西容县农村15个乡镇共17所托幼机构体检儿童的身高、体重均达到WTO标准。儿童营养不良呈下降趋势,贫血儿童呈下降趋势,肥胖儿童呈上升趋势,龋齿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儿童生长发育潜力可进一步提升,托幼机构要加强合理的膳食管理,保证儿童膳食营养平衡,及时进行干预。

    作者:杜毅;罗兆宏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皮敏消胶囊联合糠酸莫米松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皮敏消胶囊联合糠酸莫米松软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3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各41例,治疗组患者口服皮敏消胶囊,每天3次,每次4片,外用糠酸莫米松软膏,每天2次,每次1遍,连续治疗8周;对照1组患者口服复方氨肽素片,每天3次,每次5片,外用糠酸莫米松软膏,每天2次,每次1遍,连续治疗8周;对照2组患者外用糠酸莫米松软膏,每天2次,每次1遍,连续治疗8周。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80.49%;对照1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78.05%;对照2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3.41%。治疗组、对照1组与对照2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359,P=0.018;Z=-2.102,P=0.036);治疗组与对照1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71,P=0.787)。三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皮敏消胶囊联合糠酸莫米松软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是安全的、有效的。

    作者:叶锦波;刘少珍;卢银开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CHIEF”沟通模式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家属探视时的应用

    目的:探讨“CHIEF”沟通模式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家属探视时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3-5月期间入住神经外科监护病房的82例患者家属作为对照组,探视时与每位患者家属采取常规的沟通方式;将2013年6-8月期间的患者家属作为观察组,探视时采用“CHIEF”沟通模式,比较两组家属的满意度及投诉率。结果“CHIEF”沟通模式实施后家属满意度由85.36%提升到96.62%,家属的投诉率由7.31%降低到1.12%。结论在家属探视时运用“CHIEF”沟通模式能快速、有效地满足家属的需求,让家属全面了解病人的信息,显著提升家属的满意度,增进了护患关系,减少了医患纠纷,同时还有利于增强护士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专业素养。

    作者:张晓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生物芯片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生物芯片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方法在2010年7月选择在我院检查抽取40例进行调查,患者均为感染性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人:对照组20人。实验组采用生物芯片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对照组采用传统检测方法对患者进行诊断。两组的用药量与种类严格的一致。分别记录这两组实验对感染性疾病患者检测出的病毒数量并探其性。结果观察组检测感染性患者病毒的速度和准确性明显高于传统检测方式的效果,经过记录显示后的统计学结果,P<0.05,表明测试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生物芯片检测病毒实验结果更准确快速,所以生物芯片技术明显优于传统的检验方式。

    作者:杨巍巍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对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者再次剖宫产或经阴道分娩不同的分娩方式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总结更为合理的产科处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36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资料,比较两种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的影响。结果所有病例均未发生子宫破裂,或孕产妇、新生儿死亡。阴道分娩组比再次剖宫产组在产程、孕产妇产时出血、产后出血量、产褥感染率、住院时间以及新生儿产后发热、病理性黄疸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分娩并非必须采用剖宫产。

    作者:郑翠华;陈惠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分层次、分阶段的临床护理带教模式的应用

    目的:通过实证研究,探究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对师生整体素质提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至2013年在我院临床实习的护生为研究对象,应用历史对照,两组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传统的一对一的带教模式和分层次、分阶段带教模式。结果相较于传统的护理带教模式,分层次、分阶段带教模式能够明显提高护生和带教老师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等专业素质,同时促进改善师生间的正向评价(P<0.05)。结论分层次、分阶段的护理带教模式有助于教学相长,在临床护理教学中需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在护理教育和管理领域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作者:孙晶;马月仙;张志伟;刘微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右美托咪定对患儿七氟醚复合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患儿七氟醚复合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的阻塞性呼吸睡眠综合征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根据七氟醚复合麻醉药物的不同,将患儿分为两组( n=30):右美托咪定组( D组)和瑞芬太尼组( R组)。记录拔管时间、麻醉后恢复室( PACU)停留时间;PACU 期间记录躁动发生情况、持续时间,采用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表(PAED)评分评价躁动程度。患儿入PACU即刻(T0)及15 min(T1)、30 min(T3)、60 min(T3)时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镇静评分(Ramsay)分别评价疼痛程度和镇静程度。记录PACU期间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R组比较, D组躁动发生率和PEAD评分降低,躁动持续时间缩短,术后各时点VAS评分降低,Ramsay评分升高(P<0.05);两组患儿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PACU期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安全有效地预防患儿七氟醚复合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发生。

    作者:郭训;李恒;杨秀环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超声引导水压灌肠复位治疗急性小儿肠套叠80例临床体会

    目的:总结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对可疑肠套叠患儿行超声检查,80例诊断为肠套叠小儿在超声引导和监视下行水压灌肠复位术。结果复位成功76例,成功率95.0%,失败4例,术后证实均为肠套叠,其中2例时间超过48小时。结论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方法治疗小儿肠套叠,该法疗效好、操作简便、易行,成功率高,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

    作者:朱圣江;宁志勇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CD226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CD226是NK细胞主要的活化性受体之一,与多种疾病的致病机制相关,在肿瘤免疫监视乃至肿瘤细胞清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在新研究中,CD226与黑色素瘤、神经母细胞瘤、白血病等疾病的发病机制有极大关联。 CD226的功能在一些因素的作用下受到抑制,可能导致NK细胞失活,从而加速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本文主要综述CD226杀伤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季;官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Tfh 细胞与临床疾病的研究进展

    滤泡辅助性T细胞是近年来在研究中发现的一种比较特殊的辅助性T细胞( Th细胞)。 Tfh细胞有明显区别于其他Th细胞亚群的特征性标志,但是其中主要的标志物是CXCR5+。 Tfh细胞主要的功能是通过产生IL-21,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而间接参与适应免疫应答,从而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1]。

    作者:王俊文;官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本科护生关怀能力的调查分析及关怀教育对策

    目的:了解已完成临床实习的全日制本科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关怀护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21名本科护生进行关怀能力调查。结果本科护生关怀能力总得分为(185.48±20.84)分,各维度得分分别为:认知(72.15±10.97)分,勇气(56.30±10.319)分,耐心(57.03±8.656)分。不同性别及是否是独生子女护生的关怀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农村护生的关怀能力高于城市或城镇护生(P<0.05);非常热爱护理专业的护生关怀能力各维度得分均高于一般热爱和不热爱者(P<0.05),认为关怀能力非常重要的护生关怀能力在认知和耐心维度的得分高于一般重要和不重要学生(P<0.05)。结论本科护生的关怀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家庭所在地、护生专业热爱程度及对护理关怀重要性的认识是影响护生关怀能力的主要因素。

    作者:王瑞;由天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妈富隆与雌激素治疗青春期功血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妈富隆与雌激素治疗青春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以54例青春期功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妈富隆治疗,对照组采取雌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出血完全停止时间比较,观察组(54.04±10.71) h比对照组(75.24±11.85) h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100%)高于对照组(85.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血能够有效降低完全停止出血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弘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分层管理和连续性排班在心内科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分层管理和连续性排班在优质病房的实施方法和效果,以提高患者满意度、病人抢救成功和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方法在原有的人力资源基础上,改变传统的排班模式,实施分层管理和连续性排班模式,合理分配护理人力资源。将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病人抢救成功率和护理差错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P<0.01),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分层管理和连续性排班模式有效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和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护理差错发生率,整体上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减轻了护士的压力,有利于人员的培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郭玉贞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研究进展

    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交通事故不断增加,同时加上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造成患有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病人越来越多,每年呈现递增趋势,被人们广泛关注。目前,对这种疾病主要采取临床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被众多医院广泛应用。本文笔者结合相关临床文献,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新进展进行描述,为相关临床人员提供相关参考数据。

    作者:黄少校 刊期: 2014年第15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齐齐哈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