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减少五官科护理不安全事故中的应用

张芳

关键词:根本原因分析法, 五官科, 护理, 不安全事故
摘要: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减少五官科护理不安全事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的相关理论及施行办法,设立根本原因分析法小组,对五官科发生的不良安全事故进行失误追溯性分析。结果2013年共发生护理不安全事故8起,占比0.19‰,2012年共发生护理不安全事故19起,占比0.46‰,两年度比较χ2=4.855,P=0.028。结论根本原因分析法可有效减少五官科护理不安全事故,提升五官科护理质量,值得应用。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CD226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CD226是NK细胞主要的活化性受体之一,与多种疾病的致病机制相关,在肿瘤免疫监视乃至肿瘤细胞清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在新研究中,CD226与黑色素瘤、神经母细胞瘤、白血病等疾病的发病机制有极大关联。 CD226的功能在一些因素的作用下受到抑制,可能导致NK细胞失活,从而加速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本文主要综述CD226杀伤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季;官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组织文化对提高护士工作满意感的影响

    目的:探索如何化解护士工作疲惫感,提高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工作实践分析组织文化对护士工作的影响。结果通过5年实践,组织文化潜在效应开始显现,在对患者问卷调查及电话随访中,患者满意度由2005年83%上升为95%,行风办收到患者表扬信、锦旗中,表扬护士、护理工作占58%,医院在对职工满意度分类问卷调查中,护士工作满意度为93%。结论营造和谐组织文化氛围,能增加护士整体生活满意感,激发其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主观能动性。

    作者:周晓华;王旭菲;马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后续专业课程对其教学内容要求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研究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以下简称“免病学”)后续专业课程对其教学内容的要求,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需要。方法根据研究需要,自行设计“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各相关课程涉及免病学课程内容调查表”,对本系部护理专业26名专业教师(含4名外聘教师)进行书面问卷调查。结果免病学后续专业课程涉及其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医学微生物学部分,人体寄生虫学内容次之,医学免疫学内容较少。各后续课程涉及免病学内容侧重点各异,其中药理学和病理学侧重于病原体引起的疾病、药物治疗及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基础护理学主要体现在消毒、灭菌及其无菌技术、病原体引起感染部位及排泄物的消毒、寄生虫感染标本的采集等方面;内、外、妇、儿科等主要临床护理学科几乎涵盖了免病学常见病原体,侧重点在于病原体的致病性及其引起的并发症。结论了解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免病学后续专业课程涉及其教学内容及其教学侧重点,可针对性地开展免病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齐永长;徐其林;吴俊;李云;江嫚;刘静璞;施方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白鲜皮主要成分分离

    目的:利用柱层析和高效液相在酒精提取的白鲜皮氯仿层中分离梣酮、黄柏酮、白鲜碱。方法利用柱色谱分离手段分离梣酮、黄柏酮、白鲜碱,之后用核磁、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所提取物质谱图与相关文献一致鉴定为梣酮、白鲜碱、黄柏酮。结论分离方法可行。

    作者:丛欢;杨莹;郭丽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右美托咪定对患儿七氟醚复合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患儿七氟醚复合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的阻塞性呼吸睡眠综合征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根据七氟醚复合麻醉药物的不同,将患儿分为两组( n=30):右美托咪定组( D组)和瑞芬太尼组( R组)。记录拔管时间、麻醉后恢复室( PACU)停留时间;PACU 期间记录躁动发生情况、持续时间,采用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表(PAED)评分评价躁动程度。患儿入PACU即刻(T0)及15 min(T1)、30 min(T3)、60 min(T3)时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镇静评分(Ramsay)分别评价疼痛程度和镇静程度。记录PACU期间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R组比较, D组躁动发生率和PEAD评分降低,躁动持续时间缩短,术后各时点VAS评分降低,Ramsay评分升高(P<0.05);两组患儿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PACU期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安全有效地预防患儿七氟醚复合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发生。

    作者:郭训;李恒;杨秀环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本科护生关怀能力的调查分析及关怀教育对策

    目的:了解已完成临床实习的全日制本科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关怀护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21名本科护生进行关怀能力调查。结果本科护生关怀能力总得分为(185.48±20.84)分,各维度得分分别为:认知(72.15±10.97)分,勇气(56.30±10.319)分,耐心(57.03±8.656)分。不同性别及是否是独生子女护生的关怀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农村护生的关怀能力高于城市或城镇护生(P<0.05);非常热爱护理专业的护生关怀能力各维度得分均高于一般热爱和不热爱者(P<0.05),认为关怀能力非常重要的护生关怀能力在认知和耐心维度的得分高于一般重要和不重要学生(P<0.05)。结论本科护生的关怀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家庭所在地、护生专业热爱程度及对护理关怀重要性的认识是影响护生关怀能力的主要因素。

    作者:王瑞;由天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中麻醉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中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38例剖宫产手术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9例采取罗哌卡因腰一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布比卡因腰一硬联合麻醉,术后并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记录麻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5.65%,对照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3.7%,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感觉阻滞维持时间要比对照组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感觉阻滞起效间、感觉阻滞高平面固定时间、感觉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中的效果相当,但罗哌卡因对母体循环影响更小,感觉阻滞完善,镇痛效果更好,麻醉恢复快,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刘庆仁;曹丽燕;陈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临床上护理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疗效,为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提供康复参考依据。方法回顾与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神经内科老年患者158例,对照组老年患者80例,采用常规的护理手段;实验组老年患者78例,采用护理干预。统计分析进行护理干预前后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的跌倒情况,比较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较护理前对照组和实验组发生跌倒的情况均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较对照组的跌倒发生率明显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情况,提高老年患者的满意度,故值得推广。

    作者:刘艳萍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小剂量美罗华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美罗华(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选取20例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病例进行临床治疗研究。20例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接受小剂量美罗华治疗(每次美罗华剂量100 mg,每周一次,连续4周,之后每隔1个月巩固一次,连续四次)。观察20例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小剂量美罗华治疗疗效。结果小剂量美罗华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总反应率为70.00%,完全反应率为50.00%。结论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应用小剂量美罗华治疗疗效确切,改善了患者的临床出血症状,完全反应率与总反应率较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俊;李丹;龙潺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对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者再次剖宫产或经阴道分娩不同的分娩方式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总结更为合理的产科处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36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资料,比较两种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的影响。结果所有病例均未发生子宫破裂,或孕产妇、新生儿死亡。阴道分娩组比再次剖宫产组在产程、孕产妇产时出血、产后出血量、产褥感染率、住院时间以及新生儿产后发热、病理性黄疸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分娩并非必须采用剖宫产。

    作者:郑翠华;陈惠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腹腔镜下 C管胆道引流及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安全性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和分析腹腔镜下C管胆道引流及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间接收的43例肝外胆结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患者接受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23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的C管引流手术方式,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是T管引流手术方式,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手术安全性。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手术均成功,未出现转开腹手术患者。两组在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住院时间及治疗时间的对比上,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时间要比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要明显缩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肝外胆管结石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C管胆道引流及总管一期缝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安全可靠,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飞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28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近4年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56例患者随机、等比分为术后常规护理组和康复护理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结果。结果康复护理组患者出院时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采取有效的功能康复训练,可尽早恢复患者关节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露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Miccoli 术式行甲状腺切除术中的手术配合体会

    目的:总结Miccoli术式行甲状腺切除术中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2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行Miccoli术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总结术中手术配合,并对手术效果进行观察总结。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良好的护理配合以及超声刀、电刀的配合使用大大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该术式的治疗效果。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配合,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恢复快,明显缩小颈部手术疤痕,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李文慧;于红艳;邹晨菲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莪术对正常和血瘀证孕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莪术对正常和血瘀证孕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与冷刺激的方法制备血瘀证模型,造模后将正常组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莪术组,将血瘀证模型组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莪术组。受孕后第6~19 d给予不同剂量的莪术水煎液。检测受孕雌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莪术高、中、低剂量组均能降低正常组与血瘀证模型组在不同切变率下全血黏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正常+莪术高剂量组在不同切变率下全血黏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中切变率下,各剂量血瘀+莪术组的全血黏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莪术+血瘀证模型组能使全血黏度降至正常孕大鼠水平,证明了中医“有故无殒,亦无殒”的中药辨证减毒理论。

    作者:徐天娇;赵学梅;郭丽娜;洪博;王晓丽;李晓明;李刚;牛英才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Tfh 细胞与临床疾病的研究进展

    滤泡辅助性T细胞是近年来在研究中发现的一种比较特殊的辅助性T细胞( Th细胞)。 Tfh细胞有明显区别于其他Th细胞亚群的特征性标志,但是其中主要的标志物是CXCR5+。 Tfh细胞主要的功能是通过产生IL-21,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而间接参与适应免疫应答,从而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1]。

    作者:王俊文;官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分层次、分阶段的临床护理带教模式的应用

    目的:通过实证研究,探究分层次、分阶段护理带教模式对师生整体素质提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至2013年在我院临床实习的护生为研究对象,应用历史对照,两组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传统的一对一的带教模式和分层次、分阶段带教模式。结果相较于传统的护理带教模式,分层次、分阶段带教模式能够明显提高护生和带教老师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等专业素质,同时促进改善师生间的正向评价(P<0.05)。结论分层次、分阶段的护理带教模式有助于教学相长,在临床护理教学中需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在护理教育和管理领域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作者:孙晶;马月仙;张志伟;刘微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高频彩超乳腺疾病筛查4837例分析

    目的:了解深圳市坂田辖区妇女乳腺疾病的发病情况,探讨乳腺疾病有效筛查方法。方法采用美国PHILIPS iu22高频彩超5~12 Hz探头进行乳腺疾病的筛查。结果共检查4837例,共检出11例可疑肿块,手术切除肿块病理检查,BI-RADS 4a类共6例,BI-RADS 4b类4例,乳腺癌患病率为63/10万。乳腺增生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但49岁后发生率明显下降,乳腺纤维瘤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大降低,各年龄阶段的发生率与>49岁年龄段妇女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乳腺囊肿的发生率以40~49岁高,与其他年龄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职业对比,教师及工人的乳腺增生发生率明显高于家庭妇女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教师及家庭妇女的乳腺纤维瘤发生率明显高于工人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及P<0.05。结论深圳市坂田辖区乳腺疾病的发病率较高,乳腺增生患病率占较大的比例,乳腺癌的发病率较高。加强乳腺保健知识宣传,定期开展乳腺疾病的普查,能有效降低乳腺疾病的发病率。

    作者:周萍;梁莉萍;刘文霞;王敏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改良式冲洗辅助负压引流技术在儿童创伤骨科中的应用

    目的:对改良式冲洗辅助负压引流技术在儿童创伤骨科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50例儿童创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观察组患儿采用改良冲洗辅助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方法是在常规冲洗辅助负压引流的敷料中加入冲洗管,持续进行低流量灌注,冲洗液用盐酸消旋山莨菪碱40 mg+10%葡萄糖3000 ml。对照组使用常规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儿敷料持续时间、注射器冲洗次数、敷料更换次数和创面愈合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儿VSD敷料平均持续时间为(5.2±0.4)天,注射器冲洗次数平均为(10.3±3.6)次,VSD敷料更换次数平均为(3.5±0.2)次,创面闭合时间为(25.3±4.7)天。观察组患儿VSD敷料平均持续时间为(10.0±0.2)天,注射器冲洗次数平均为(27±1.1)次,VSD敷料更换次数平均为(1.3±0.1)次,创面闭合时间为(12.4±2.8)天。两组患儿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后VSD材料科有效延长敷料使用时间,大大减少更换次数,有效抑制了感染的发生,促进了肉芽生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卢镇生;张育斌;黄伟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硫必利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对照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利培酮与硫必利用于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100例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利培酮和硫必利治疗6周,用PANSS和TESS作疗效和副反应评定。结果治疗后利培酮组有效率为94%,硫必利组的有效率为92%,两组有效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NSS量表的评分均显著降低,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ESS量表不良反应对比分析显示硫必利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利培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必利治疗老年期痴呆精神及行为症状疗效显著,且副反应较利培酮小,耐受好,依从性高。

    作者:满建成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授权理论在基层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以授权理论为指导的高血压病教育对基层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管理及自我效能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授权理论为指导的高血压病教育6周,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教育结束后,两组均电话随访6个月,并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6周、第3、6个月评价患者高血压病控制的自我效能,同时了解干预前、干预后第3、6个月血压控制水平。结果试验组干预后各时间段高血压病控制自我效能量表的多个维度的均分较干预前都有提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第6个月血压控制水平下降,但差异较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授权理论为指导的高血压病教育在提高高血压病患者自我效能评分方面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江树娣;邓清娴 刊期: 2014年第15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齐齐哈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