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东根;谢志练
目的 探讨血清hS-CRP、血脂检测在慢性脑供血不足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诊断和预后水平.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健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hS-CRP和血脂水平.结果 观察组在血清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低密度脂蛋白LDL-C上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载脂蛋白B和脂蛋白a上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hS-CRP、血脂检测发现血清hS-CRP和血脂水平参与了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发病过程,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蔡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规范化培训新护士临床基本技能方法体系的建立效果.方法 对100名新护士进行临床基本技能方法体系的培训,分析护理培训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经过培训后,新护士大幅度提高了新技术操作考核成绩.结论 护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技术性,通过建立临床基本技能方法体系,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提高技术操作熟练程度,建立于临床护理实践,大部分护士能熟练掌握护理技术操作,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贾宝芳;许贤智;余静;徐丽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率及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 本院从2011年12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选择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剖宫产方式分娩的产妇10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前采用常规护理的10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术后排气时间、拔尿管后自主排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观察组母乳喂养98例,母乳喂养率90.74%;对照组母乳喂养72例,母乳喂养率66.67%;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术后排气时间、拔尿管后自主排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优质护理为产妇提供了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从饮食、行为、心理等多方面进行干预,有效地促进了剖宫产术后早期泌乳,提高母乳喂养率,对缩短产妇的早期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陆玲玲;莫海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苦菜茎和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为该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以染料木素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64nm波长处测定样品的吸光度.结果 染料木素对照品在0.0005~0.0045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C=0.0039A,R=0.9999.苦菜茎和叶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1202%和0.2315%.结论 该方法操作稳定,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适合苦菜茎和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作者:刘仰斌;张志花;周建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抗抑郁药艾司西酞普兰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对85名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诊断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42例)给予利培酮合并艾司西酞普兰(10mg/d)治疗;对照组(43例)单予利培酮治疗;运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PANSS量表及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对两组患者进行症状及不良反应的评定.结果 两组的HAMD和PANSS总分在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2周末和4周末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能较快改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徐国洪;俞洋;黄史青;丁振江;梁震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划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入院血糖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前血糖、术后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血糖、后囊膜浑浊、前房渗出物)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老年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质量,加快术后康复进程,良好控制血糖水平,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谢桂芳;梁明秀;陈水生;关智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应用鼻胃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患者康复的影响及护理观察.方法 分析172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包括鼻胃管的置入方式、肠内营养液的选择与给予方法、护理的方法及术后肠内营养应用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172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的患者中,除1例因发生吻合口瘘延长肠内营养治疗时间,5例因营养管脱落中断治疗、6例因腹泻腹胀不能缓解而改成肠外营养外,其余患者均正常进行治疗并出院.结论 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应用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治疗能减少静脉输液量,减低患者住院成本;促进肠功能恢复,促进胃肠蠕动,防止胃排空障碍;保护吻合口、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朱金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淋巴结中细胞角质蛋白(CK19)及癌胚抗原(CEA)的阳性表达,以确定淋巴结微转移与肿瘤复发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30例患者的135枚淋巴结标本,进行CK19及CEA标记并与随访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30例患者的135枚淋巴结中,CK19阳性表达8例,CEA阳性表达有7例,其中CK19阳性患者中6例复发转移,CEA阳性患者中4例复发转移,CK19阴性患者中6例复发转移,CEA阴性患者中8例复发转移.结论 CK19及CEA免疫组化标记物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有效指标,其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复发转移预测的参考指标.
作者:邹海峰;张林;王国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AFP、CEA、CA-199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底的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与健康体检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记录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AFP、CEA、CA199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高,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肿瘤标记物结果分别为PAFP=0.000、PCEA=0.005、PCA-199=0.000;差异显著,均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FP、CEA、CA-199三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能够有效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在原发性小肝癌的诊断中也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水平对于乙肝患者的诊断与评估价值.方法 对乙肝患者体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资料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应用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记录差异.结果 HBsAg携带患者、HBV携带患者和乙型肝炎患者的TNF-α、IL-6、IL-8水平增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IL-6、IL-8和TNF-α含量,对临床评估乙肝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巍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原因.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行扁桃体切除术的36例患者住院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36例术后出血的病例中以患者自身因素常见,且儿童的精神因素对引起出血的发生率高,而机体纤溶亢进因素以及手术操作中的情况较患者身体因素低,但是较技术护理因素高,患者的身体因素和其他因素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要重视出血的因素在围手术期认真观察,及时处理,做好预防工作.
作者:郭欣;陈付华;仇弋戈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应用效果的影响和作用.方法 从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医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中,抽样选取86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即对照组43例患者治疗时采用常规的治疗,实验组43例患者的治疗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再采用心理干预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心理干预的43例病人在手术结束后出现并发症状况和SAS和SD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是非常可观的,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对病人的病况治疗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作者:陈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监护,预防或早期发现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对62例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矫正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予以严密观察各系统的变化以及加强各种管道的护理,防止或者早期发现其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1例死亡,1例术后发生肺动脉高压危象,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结论加强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监护,做好全方位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李常容;黄长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应用护理干预预防喉癌术后患者胃管非计划性脱管.方法 对2007-2009年共做36例喉癌手术中发生的6例术后患者胃管非计划性脱管进行分析,找出喉癌术后留置胃管过程中容易发生非计划性脱管的因素,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预防喉癌术后胃管非计划性脱管的发生.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2010-2012年共做30例喉癌手术患者术后无发生胃管非计划性脱管(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喉癌术后患者胃管非计划性脱管.
作者:林美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介绍纤维桩核联合光固化纳米树脂修复后牙残冠的临床配合护理.方法 对后牙残冠患者97例106颗患牙配合医生进行纤维核桩联合光固化纳米树脂修复后2~4年随访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106颗患牙在修复随访观察期间5颗发生外冠缺损,1颗发生食物嵌塞,1颗继发踽,2颗继发牙龈炎,所有修复牙未发现根折,纤维桩核脱落,纤维桩折断及慢性根尖周炎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纤维桩核联合光光固化纳米树脂修复后牙残冠简单易行,与种植牙相比费用低,而且保留了牙根的本体感受,可减缓牙槽骨吸收,获得良好的近期临床效果,患者对疗效满意程度高.
作者:郑喜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自我院门诊156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患者,已经胃镜及快速尿素酶方法确诊,分为观察组78例,对照组78例,观察组予奥美拉唑镁肠溶20mg/次,2次/d,克拉霉素片500mg/次,2次/d,胶体果胶铋胶囊200mg/次,2次/d,7d后,奥美拉唑镁肠溶20mg/次,2次/d,疗程结束28d后胃镜及快速尿素酶试验复查;对照组予法莫替丁片20mg/次,2次/d,胶体果胶铋胶囊200mg/次,2次/d,克拉霉素片500mg/次,2次/d,7d后,法莫替丁片20mg/次,2次/日,疗程结束7d后胃镜及快速尿素酶试验复查.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9.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4.3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意义.结论 予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克拉霉素为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疗效显著,无不良副作用,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陈观太;陈冠瑶;肖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与分析输尿管镜下45例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4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碎石术后的单次碎石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单次碎石成功率75.56%高于对照组患者单次碎石成功率4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较好,单次碎石成功率高,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范围内广泛推广.
作者:刘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系统培训提高低年资护士急救应急能力的效果.方法 对工作≤5年的50名护士急救应急能力进行评估,针对不足,强化专科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操作、实施流程管理、开展医护配合现场模拟急救演练、护理查房等方法,并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急救应急能力,培训前后进行比较.结果 培训后低年资护士急救应急能力测评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P<0.01).结论 注重低年资护士急救应急能力的评估,并进行系统规范的培训,可提高低年资护士急救应急能力,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春;王朔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与血浆渗透压水平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急性脑卒中提供一定指导.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住院时的血浆渗透压进行检测,并分析与血浆渗透压的相关因素和血浆渗透压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合并各类疾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渗透压升高发生率明显,其中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血浆渗透压升高发生率明显高于合并其它疾病的患者,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渗透压升高组预后与正常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死亡患者血浆渗透压明显高于存活患者,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浆渗透压水平与急性脑卒中死亡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浆渗透压升高是导致急性脑卒中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浆渗透压的测定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波;蔡浩;肖勇;李云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胆碱酯酶测定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190例肝脏疾病患者(其中急性肝炎48例,慢性肝炎62例,重型肝炎43例,肝硬化37例)血清胆碱酯酶(CHE)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活性,同时测定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各组肝脏疾病中血清CHE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各组肝脏疾病患者ALT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E活性随肝脏病情程度加重而下降,且与ALT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血清胆碱酯酶活力能较好地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能准确地反映肝脏的病理损害的程度.可作为肝病严重程度的一个检测指标,检测血清胆碱酯酶对肝病的诊断、预后判断、病程监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谢朝欢;王小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