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模式对改善湿疹婴儿生活质量的影响

谢金华;温彩平;林艳霞;范萍

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式, 湿疹患儿,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对婴儿湿疹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20例婴儿湿疹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形式对湿疹患儿生活质量进行调查,按照优质护理模式的标准对患儿进行全方位的护理,3个月后进行出院随访,观察患儿住院期间临床疗效及出院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120例患儿临床治愈116例,总有效率96.7%,出院3个月后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入院时生活质量(P<0.01).结论 优质护理模式在针对患儿生理及疾病特点的基础上,综合了入院宣教、饮食护理、皮肤护理等方法,可有效促进湿疹患儿康复,显著提高湿疹患儿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护理模式.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16排螺旋CT扫描甲状腺结节内钙化的临床价值

    目的 评价16排螺旋CT扫描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在诊断甲状腺结节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甲状腺结节病变共10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良性病变50例,恶性病变50例.患者术前均行甲状腺16排螺旋CT检查,观察甲状腺内有无钙化及钙化形态.结果 1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甲状腺癌钙化率64.69%,CT诊断正确率62.13%,与良性病变的钙化率20.13%,CT诊断正确率74.79%(P<0.01);良性结节内微小钙化占钙化总数34.42%,甲状腺癌内微小钙化占钙化总数的74.37%,数据有极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6排螺旋CT扫描甲状腺结节内钙化灶对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诊断意义,并且结节内微钙化被认为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个特征性征象.

    作者:安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精神科低年资护士急救应急能力培训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系统培训提高低年资护士急救应急能力的效果.方法 对工作≤5年的50名护士急救应急能力进行评估,针对不足,强化专科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操作、实施流程管理、开展医护配合现场模拟急救演练、护理查房等方法,并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急救应急能力,培训前后进行比较.结果 培训后低年资护士急救应急能力测评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P<0.01).结论 注重低年资护士急救应急能力的评估,并进行系统规范的培训,可提高低年资护士急救应急能力,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春;王朔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60例分析

    目的 分析奥曲肽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治疗组60例.两组均给予止血、抑酸、抗休克治疗,对照组予垂体后叶素静滴,治疗组予奥曲肽静脉泵,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药物不良反应少.结论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优于垂体后叶素,应尽早尽快使用.

    作者:蒋炫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电话随访干预对人工流产术后避孕方式的影响

    目的 通过电话随访对流产后育龄妇女进行指导和干预,观察对育龄妇女避孕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480例人工流产育龄妇女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流产后服务,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电话随访的方法,给流产后的育龄妇女进行避孕指导和干预.结果 实施干预后,主动采取避孕措施干预组85.83%,对照组6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话随访干预不但可以提高流产妇女主动避孕率,而且可以提高可靠避孕措施的使用率,降低非意愿妊娠的发生.

    作者:徐广英;沙秀兰;黄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应用效果的影响和作用.方法 从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医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中,抽样选取86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即对照组43例患者治疗时采用常规的治疗,实验组43例患者的治疗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再采用心理干预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心理干预的43例病人在手术结束后出现并发症状况和SAS和SD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是非常可观的,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对病人的病况治疗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作者:陈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与血浆渗透压水平的关系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与血浆渗透压水平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急性脑卒中提供一定指导.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住院时的血浆渗透压进行检测,并分析与血浆渗透压的相关因素和血浆渗透压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合并各类疾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渗透压升高发生率明显,其中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血浆渗透压升高发生率明显高于合并其它疾病的患者,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渗透压升高组预后与正常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死亡患者血浆渗透压明显高于存活患者,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浆渗透压水平与急性脑卒中死亡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浆渗透压升高是导致急性脑卒中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浆渗透压的测定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波;蔡浩;肖勇;李云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40例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评价与护理对策

    目的 评价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探讨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08年3月至2012年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40例,评价其生存质量,提出护理措施.结果 影响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相关因素多,其中100%患者担心有生命危险.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压力大、躯体症状严重,基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护理干预对患者至关重要.

    作者:曹美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抗抑郁药艾司西酞普兰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对85名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诊断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42例)给予利培酮合并艾司西酞普兰(10mg/d)治疗;对照组(43例)单予利培酮治疗;运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PANSS量表及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对两组患者进行症状及不良反应的评定.结果 两组的HAMD和PANSS总分在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2周末和4周末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能较快改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徐国洪;俞洋;黄史青;丁振江;梁震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纤维桩核联合光固化纳米树脂修复后牙残冠的护理配合

    目的 介绍纤维桩核联合光固化纳米树脂修复后牙残冠的临床配合护理.方法 对后牙残冠患者97例106颗患牙配合医生进行纤维核桩联合光固化纳米树脂修复后2~4年随访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106颗患牙在修复随访观察期间5颗发生外冠缺损,1颗发生食物嵌塞,1颗继发踽,2颗继发牙龈炎,所有修复牙未发现根折,纤维桩核脱落,纤维桩折断及慢性根尖周炎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纤维桩核联合光光固化纳米树脂修复后牙残冠简单易行,与种植牙相比费用低,而且保留了牙根的本体感受,可减缓牙槽骨吸收,获得良好的近期临床效果,患者对疗效满意程度高.

    作者:郑喜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断指再植术后早期功能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术后早期应用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35例作为研究组,术后早期对其进行康复护理干预,随访观察患者手指功能的恢复情况,同时选取以往断指再植术后未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术后2个月断指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治疗后关节活动度以及握力的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其再植成活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断指再植术后早期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以及再植成活率,明显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并增加握力,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马蓝;李丽娟;陈翠萍;邓带欢;莫想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关节镜下等离子射频治疗尺骨鹰嘴滑囊炎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等离子射频治疗尺骨鹰嘴滑囊炎手术.方法 选择难治性尺骨鹰嘴滑囊炎病例18例,应用关节镜辅助下经皮等离子消融气化,治疗滑囊炎.结果 关节镜辅助下等离子射频气化治疗18例术后均无感染复发,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等离子射频治疗尺骨鹰嘴滑囊炎,是一种操作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郭明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清游离脂肪酸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游离脂肪酸对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血脂资料进行总结性分析,重点观察游离脂肪酸与血糖的变化关系,与健康体检人员资料进行对比观察,讨论游离脂肪酸的变化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相比TC(t=-0.312,P=0.037);TG(t=-1.527,P=0.028);LDL-C(t=-0.973,P=0.044);HDL-C(t=1.296,P=0.016),FFA(t=-2.573,P=0.000),Glu(t=-1.351,P=0.004),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FA与GLU呈正相关(r=0.14,P=0.034).结论 临床中可以利用血清中FFA的变化水平,反应糖尿病患者体内脂代谢紊乱的情况,为2型糖尿病的综合治疗提高诊断依据.

    作者:贾茗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科近年来的肾病综合征活动期患者血清脂蛋白Lp(a)与载脂蛋白ApoA1及ApoB的浓度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同期健康体检患者资料进行对比,比较差异.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Lp(a)(t=-3.218,P=0.000);ApoA1(t=0.742,P=0.182);ApoB(t=1.324,P=0.016).其中Lp(a)和ApoB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病综合征活动期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血脂及载脂蛋白代谢紊乱,在治疗过程中,检测Lp(a)、poA1、ApoB的浓度,能够对肾病综合征做出正确的评估,评估肾脏的损害程度.

    作者:潘飒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剖宫产手术病人的康复质量护理中的实施研究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率及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 本院从2011年12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选择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剖宫产方式分娩的产妇10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前采用常规护理的10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术后排气时间、拔尿管后自主排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观察组母乳喂养98例,母乳喂养率90.74%;对照组母乳喂养72例,母乳喂养率66.67%;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术后排气时间、拔尿管后自主排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优质护理为产妇提供了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从饮食、行为、心理等多方面进行干预,有效地促进了剖宫产术后早期泌乳,提高母乳喂养率,对缩短产妇的早期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陆玲玲;莫海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临床路径在口腔癌联合根治术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口腔癌联合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口腔癌联合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分别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Ⅰ组: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38例)和健康教育临床路径(Ⅱ组: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49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康复知识掌握程度、出院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4.2%(13/38)、12.2%(6/49)(P<0.05);术后康复知识达标率分别为76.3%、93.8%(P<0.05);患者满意度分别为84.2%、98.0%(P<0.05);出院依从性分别为89.5%、98.0%(P<0.05).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开展健康教育,能改善口腔癌患者围手术期多个评估项目,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彭虹;李春阳;周清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临床基本技能培训体系的建立在新护士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规范化培训新护士临床基本技能方法体系的建立效果.方法 对100名新护士进行临床基本技能方法体系的培训,分析护理培训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经过培训后,新护士大幅度提高了新技术操作考核成绩.结论 护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技术性,通过建立临床基本技能方法体系,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提高技术操作熟练程度,建立于临床护理实践,大部分护士能熟练掌握护理技术操作,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贾宝芳;许贤智;余静;徐丽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左卡尼汀的药动学及生物利用度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左卡尼汀(L-carnitine,LC)浓度的方法,并研究其药动学特性及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1].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检测血浆中药物血药浓度[2].采用DAS Ver 2.0药动学软件对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进行处理,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Cmax、AUC 0-24h及AUC 0-∞ 经对数转换后进行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进行生物利用度评价.结果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α为(2.06±1.20)h;T1/2 β为(59.80±10.50)h;T max为(3.23±0.42)h,;AUC(0-∞)为(2518.3±310.65)μmol/(L·h);AUC(0-t)为(1311.54±218.32)μmol/(L·h);C max为(83.5±23.40)μmol/L.试验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1±11.6)%.结论 该检测方法准确、灵敏、简便.符合血浆样品的测定要求,可以应用于血药浓度的测定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张卫;苏东晖;钟华玉;蒋银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农村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普查进行健康教育的体会

    目的 调查并了解本地区已婚育龄妇女影响生殖功能常见病的患病情况.方法 本研究共抽取研究对象700名,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妇科检查,同时填写育龄妇女普查登记表.结果 乳腺癌疾病5人,占普查人数的0.71%;乳腺增生160人,占普查人数的22%;阴道炎500人,占普查人数的71.4%;宫颈炎405人,占普查人数的57.8%;子宫肌瘤7人,占普查人数的1%.结论 育龄妇女中宫颈炎的发病率较高,应针对普查结果做相应的健康教育,加大育龄妇女的健康保健,保障妇女健康.

    作者:何满秀;徐小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探讨PDCA循环法治疗180例癔病性失音患者的疗效意义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法在治疗癔病性失音患者的疗效与意义.方法 以PDCA循环法为指导,收集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3月共180例失音患者,分对照组(90例)和治疗组(90例),分组观察治疗.结果 通过行PDCA循环法指导下的规范化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行统计学处理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治疗组疗法治疗癔病性失音患者,更好地遵循了PDCA循环法要求,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向红;孙朝文;王浩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mTOR信号转导通路与妇科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target of rapamycin,mTOR)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能促进细胞的增殖.大量研究显示其信号通路的异常与妇科恶性肿瘤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通过对mTOR的分子结构、功能以及信号转导通路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肿瘤细胞的增殖规律,而且可为妇科恶性肿瘤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宋伟;闫洪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齐齐哈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