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源螺旋CT冠脉血管成像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王志刚;施展

关键词:冠心病, DSCT, 冠脉血管成像, 冠脉造影
摘要:目的 探讨双源螺旋CT(DSCT)冠脉血管成像(CTA)在慢性胸闷痛患者中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0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分别接受DSCT冠脉血管成像和冠脉造影(CAG)检查.以定量冠脉造影为金标准,评价DSCT冠脉血管成像诊断冠心病的符合率.结果 (1)DSCT冠脉血管成像检出的冠脉血管狭窄程度与CAG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DSCT检出冠脉血管狭窄程度与CAG检查的总符合率为93.25%.(2)DSCT冠脉血管成像检出的冠脉狭窄部位与CAG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符合率为94.6%.结论 DSCT冠脉成像与CAG比较对冠心病临床诊断价值有较高的符合率.在临床实践中,DSCT冠脉血管成像可以作为排除冠心病的初步筛查方法.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吴茱萸热敷配合腹部穴位按摩治疗老年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 为探讨治疗老年患者便秘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65岁以上的老年便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吴茱萸热敷配合腹部穴位按摩进行治疗,疗程为2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吴茱萸热敷配合腹部穴位按摩治疗老年便秘的临床疗效显著,经济实用,安全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周群英;刘玉蓉;陈杏杏;黄小芳;谢桂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103例急性中毒患者回顾性分析及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究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及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搜集我院近一年来急诊救治的急性中毒患者103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毒物类型、中毒途径、预后及计算患者入院时MEWS分值.对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比较病危组、病重组及普通组三组患者MEWS分值.结果 流行病学特点:女性患者仍多于男性;年龄中青少年组和青壮年组占比较大;毒物类型中农药中毒和药物中毒占比较大;中毒途径以消化道中毒为常见,但是经呼吸道吸入中毒也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途径;死亡病例5例,占4.85%,其中百草枯中毒1例,有机磷中毒2例,气体中毒2例.病危组患者MEWS分值较其他两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急性中毒流行病学特点随社会发展而改变,MEWS计算方便快捷,适用于急性中毒患者即时病情的评估.

    作者:蔡丹磊;王霆;沈雁波;李山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临床疗效,旨在为老年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治疗提供新的手段.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98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利培酮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仅接受利培酮治疗.采用AHRS听幻觉量表和副反应量表(TESS)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评,测评时间选择在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AHRS听幻觉量表和副反应量表(TESS)得分差异.结果 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幻听评分低于对照组幻听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4,P>0.05).结论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精神分裂症左侧颞顶叶能够显著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顽固性幻听,具有安全高效和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值得在老年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中推广应用.

    作者:邓良华;唐立岩;许世欢;刘青梅;许健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在急性脑血检形成早期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寻找降低脑血栓致残率的更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方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血检患者共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并分析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程度总有效率为73.33%,实验组总有效率达到94.44%,各项评分数据上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可以使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有效地降低,值得在护理实践中使用.

    作者:赵艳;梁渝;姚宏波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会阴侧切术不使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正常分娩行会阴侧切术不使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240例正常分娩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不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并统计患者切口愈合、切口感染、切口疼痛、产褥病以及住院费用情况.结果 两组切口愈合、切口疼痛程度、切口感染和产褥病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分娩行会阴侧切术不使用抗生素不会对伤口的愈合起到明显的影响,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除存在感染高危因素等特殊情况外,均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作者:宋薇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右美托咪定在老年七氟醚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七氟醚全麻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 112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右美托咪定组(D1、D2、D3组)和对照组(七氟醚组,S组),比较其麻醉前(T0)、麻醉后5min(T1)、麻醉后15min(T2)和麻醉后30min(T3)血压、心率和Ramsay评分.结果 Ramsay评分比较,各组自T2开始显著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2、D3和S组在T2时高于D1组(P<0.05),T3时D3高于其他三组(P<0.05),D2和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D1组(P<0.05);SBp比较,各组自T2开始显著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2、D3和S组在T2时高于D1组(P<0.05),T3时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Bp比较,自T1时,D2、D3和S组均高于D1组(P<0.05),至T3时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比较各组自T2开始显著低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2、D3和S组在T2时低于D1组(P<0.05),T3时D3低于其他三组(P<0.05),D2和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低于D1组(P<0.05).结论 麻醉诱导前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全麻有影响,剂量以0.6μg/kg时心血管反应平稳.

    作者:梁亚贵;翁迪贵;蒋润年;黄清庆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在肺外周肿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肺外周型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2例经X或CT诊断为肺外周型肿块,CT引导下穿刺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为阴性且超声检查清晰显像者,采用16G或18G穿刺针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统计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计算穿刺活检阳性率.结果 取材54次,取材成功率94.4%,诊断病理52例,活检阳性率98.1%.结论 对于超声能显示的肺外周型肿块,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临床诊断方法.

    作者:杨春林;季秀珍;何英;蒋晓娟;孙春娟;姜倩;张晴;吴晓恬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成人护理专业生理学教育环境测量

    目的 了解成人护理专业生理学教育环境现状,为生理学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世界医学教育环境测量工具对126名成人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生理学教育测量总分为(162.21±8.49)分,5个维度得分分别是(39.69±4.14)分、(35.60±3.81)分、(25.64±3.67)分、(39.68±5.23)分、(21.60±3.01)分.结论 成人护理专业生理学教育环境总体很好,其中学生对学习的知觉得分率高,学生对社交自我知觉得分率低.

    作者:边慧;边燕;杨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射频消融结合宫腔造影治疗子宫腔疾病临床研究

    目的 射频消融结合宫腔造影治疗子宫腔病变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本组73例子宫腔病变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治疗.对临床怀疑子宫腔病变的患者行宫腔声学造影,明确子宫腔内肿块的具体部位(包括其蒂部或基底附着部位)、内膜厚度、轮廓边界,为行射频消融治疗提供准确依据,减少手术操作时间,减少出血量.分别在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再次宫腔造影追踪病变情况.结果 本组73例病例,分别于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行宫腔造影复查,提示病变缩小或消失.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腔内病变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结合宫腔声学造影可以准确选择靶区,减少手术操作时间,减少出血量以及客观评价疗效.

    作者:廖建梅;杨舒萍;陆志红;吴淑芬;沈小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观察雷公藤多甙片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分析雷公藤多甙片与地氯雷他定联合应用于CIU/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CIU患者100例,50例(研究组)采用雷公藤多甙片与地氯雷他定联合治疗,50例(对照组)单用地氯雷他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2周与4周的临床疗效、随访3个月的复发情况,以及临床安全性.结果 治疗2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82.0%,对照组为60.0%;治疗4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2.0%,对照组为68.0%;随访3个月后显示,研究组复发率8.0%,对照组为26.0%;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情况出现率分别为8.0%和6.0%;研究组效果总体更佳(P<0.05),且安全性较高.结论 雷公藤多甙片与地氯雷他定联合应用于CIU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何永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高分化乳头状间皮瘤临床病理分析(附3例报道)

    目的 探讨高分化乳头状间皮瘤(well-differentiated papillary mesothelioma,WDPM)的临床病理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3例WDPM患者的临床、组织病理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特征进行形态学观察并文献复习.结果 3例患者中2例患者体检时发现盆腔包块,另1例患者因为伴发腹水出现下腹胀痛.肿瘤肉眼特点为大网膜及盆腔腹膜、卵巢、输卵管表面见多个或聚集呈小簇或散在的白色透明的粟粒状小结节,卵巢均呈囊实性,囊腔为主,囊内可见白色透亮的粟粒状小结节.病变的组织学特点为瘤细胞排列呈粗短的乳头状结构,乳头间质为纤维血管轴心,一般无分级,乳头表面被覆单层立方或扁平的上皮细胞,细胞大小一致,无异型性.肿瘤细胞免疫组化检查calretinin、Mesothelial Cell、CK5/6、EMA均为阳性.结论 WDPM是一种可长期带瘤生存并具有独特形态学特点的低度恶性间皮瘤,根据手术情况联合化疗是一种有效的改善预后的手段.

    作者:果海娜;黄锦叶;陈昌伟;李良;肖亚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孕期子宫破裂26例分析

    目的 分析3年来孕期子宫破裂的病因,临床表现,总结有效诊治方法,并提出预防策略.方法 对本院3年来收治的26例孕期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年总分娩人次41403,其中26例孕期子宫破裂.子宫破裂发生率为0.063%.26例子宫破裂患者中,23例为疤痕子宫破裂﹙其中3例系LM术后一年内妊娠﹚,3例为非疤痕破裂.不完全性子宫破裂20例,完全性子宫破裂6例.6例完全性子宫破裂患者初诊至明确诊断时间为4小时至15天不等,6例孕妇均抢救存活,4例行子宫破裂修补术,2例子宫次全切除.新生儿3例存活,3例死胎.结论 孕期子宫破裂的病因以疤痕子宫居首位,特别值得重视的是腹腔镜肌瘤剥除术后妊娠.穿透性胎盘植入跃居本组病因第二位,是子宫切除的直接原因.孕期完全性子宫破裂临床表现多样化,重视对孕产妇的腹部体征检查,以及动态的B超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降低剖宫产率,延长LM术后避孕时间,同时加强LM术后孕妇的孕期管理,可有效降低子宫破裂的风险.

    作者:宗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评估

    目的 观察中药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有消化道症状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中药联合三联疗法)患者46例:给予荆花胃康胶丸,疗程4周,联合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疗程1周;对照组(传统三联疗法)患者40例:雷贝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疗程为1周,通过13C-尿素呼吸试验判断根除幽门螺杆菌效果,并评价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中药联合三联疗法(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82.6%;传统三联疗法(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6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症状缓解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7d)(治疗组)和标准三联疗法(7d)(对照组)比较,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根治率和改善症状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为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思路.

    作者:刘网儿;状平;魏金文;王晓燕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PDCA循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的应用

    目的 观察PDCA循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3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两组,2012年2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PDCA循环护理,2011年1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评价两组护理效果,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同时对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PDCA组总体满意率为95.0%,对照组总体满意率为77.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DCA组无1例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发生1例人工关节脱位,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PDCA循环护理针对常规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化、标准化的护理方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梁东妹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肝病患者血脂水平变化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不同肝病患者的血脂变化规律.方法 检测260例肝病患者与57例健康对照者的TG、TC、HDL-C、LDL-C.结果 健康对照组、急性肝炎组、轻度慢性肝炎组、中度慢性肝炎组、重度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重型肝炎组之间TG、TC、HDL-C、L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肝炎组、轻度慢性肝炎组TG、TC、HDL-C、LDL-C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慢性肝炎组、重度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重型肝炎组TG、TC、HDL-C、LDL-C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慢性肝炎组、重度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重型肝炎组之间T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C、HDL-C、LDL-C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重度慢性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常合并明显的血脂代谢紊乱,且不同肝病的血脂代谢紊乱程度不一致.

    作者:李亚芹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间歇小剂量尿激酶脉冲式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目的 探讨采用间歇脉冲式小剂量尿激酶注射,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所收治的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血管造影确诊的4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事先分为两组,经健侧下肢股静脉向下腔静脉下段下方置滤网器溶栓之后,再经患肢浅静脉注药实施溶栓,A组24例,给予间歇小剂量尿激酶,B组24例,给予常规中等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两组用尿激酶总量一致,其他治疗相同.结果 有效率:A组为95.8%,B组为83.3%,两组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A组12.5%,B组50.0%.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间歇性小剂量患肢深静脉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可取得更好的疗效,简便易行、更加安全.

    作者:马毅;吴伯鹏;杜自忠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伴输尿管水肿的疗效与安全性探讨

    目的 探讨输尿管硬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伴输尿管水肿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应用硬性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技术治疗40例输尿管结石伴有结石以下输尿管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石大小为(0.5cm×0.8cm)~(1.2cm×2.0cm),平均1.0cm×1.2cm.合并脊柱侧弯2例,高血压10例,肾功能不全17例.结果 手术时间为10~45min,平均28min.术中2例假道形成,3例术后出现高热,经抗感染治疗好转.17例肾功能不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术后一月复查KUB显示仅1例存在残石,口服排石冲剂后成功排出.结论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在治疗输尿管结石伴有输尿管水肿的患者具有安全、高效等特点,提高结石清除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传统开放手术引起的疼痛.

    作者:王鑫刚;吕民;王海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内窥镜治疗胃肠道息肉的临床效果及护理分析

    目的 将内窥镜应用于对胃肠道息肉摘除术的治疗并加强临床护理,观察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方法 取我院接收的118例内窥镜下行胃肠道息肉摘除手术患者,加强手术全程的护理,观察患者疗效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 215粒(100%)息肉均全部摘除,未见1例有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30天后复查完全愈合212粒,愈合率达98.6%,未完全愈合3例(1.4%);治疗前后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将内窥镜应用于胃肠道息肉摘除术,并加强手术全程的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恒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院前喉罩建立气道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在院前喉罩置入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收集院前急救中需行紧急人工气道建立的患者共80例,对照组39例,按常规方法进行人工气道建立并运用FMEA对院前急救喉罩插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插管失败原因进行潜在风险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将该措施运用于观察组41例患者,改进喉罩置入流程.比较两组首次喉罩置入成功率和平均操作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喉罩首次插入成功率9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平均操作时间(28.1±4.2)秒,P<0.05秒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3.8±3.9),P<0.01.结论 FMEA应用于院前喉罩置入明显提高首次置管成功率,并缩短操作时间.

    作者:莫月娥;李丽琴;梁俊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38例肠瘘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在肠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6年8月至2013年6月38例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凌捷氏双套管冲洗、营养治疗、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序贯治疗、心理治疗及外科手术.主要观察指标为治疗后肠瘘愈合情况及死亡率.结果 38例肠瘘病人中,非手术治疗治愈30人,早期确定性手术2人,后期确定性手术6人,死亡1人.结论 综合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吴根信;王国柱;王根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齐齐哈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