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建平;杨国栋
严重创伤患者多采用深静脉置管,严格规范的护理在临床治疗上起很大作用,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方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各种中药注射剂陆续研制成功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由此造成的不良反应日益增多,引起了医患双方及社会的广泛关注.
作者:高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早期循环及纤溶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75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血必净组,各组按处死时间又分为术后2、4、6、8、12 h 5个亚组,每组5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术后即刻静脉补充生理盐水;血必净组术后1 h内给予血必净注射液,之后补充生理盐水.每小时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各组于相应时间点取血检测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含量.结果 假手术组MAP有所下降,但在正常范围内;模型组和血必净组MAP均下降,并逐渐进入休克状态,11 h和12 h MAP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假手术组血浆t-PA含量无明显变化;模型组血浆t-PA含量在术后2 h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之后逐渐下降,至12 h仍高于假手术组(P<0.05或P<0.01);血必净组血浆t-PA含量在术后2 h即高于假手术组,之后逐渐升高,且于术后6、8、12 h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假手术组血浆PAI含量无明显变化;模型组血浆PAI含量在术后4 h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之后降至假手术组水平,12 h时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血必净组在术后6、8、12 h PAI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均P<0.01).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早期循环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能促进纤溶系统的激活,从而改善脓毒症早期机体的高凝状态.
作者:吕杰;杨劲松;安友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对本院收治的9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9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共有围生儿103例.按照发病孕周分成两组:≤32周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1](EOSP)组,共50例;>32周为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LOSP)组,共46例.
作者:肖莎;王得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本院采用连续血液净化方法治疗百草枯中毒患者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2006年5月至2008年11月本院收治百草枯中毒患者35例,均有口服百草枯农药史,诊断明确.
作者:时红霞;孟广芹;刘晶;吕翠翠 刊期: 2010年第02期
1 病历简介患者男性,24岁,2010年4月22日12:00左手被眼镜蛇咬伤后又服用氯硝安定20余粒于当晚20:45由外院转入.入院时左手肿痛,肿胀至肘关节,伤口已无渗血,视物模糊,双眼睑下垂,呼吸浅慢,二便失禁.查体:体温正常,意识欠清,精神极度萎靡,瞳孔直径2 mm,两肺呼吸音清,心率72次/min,律齐,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
作者:刘海燕;李晓新;吴娟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BHD)对心肺复苏(CPR)后脑水肿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假手术组、复苏组、BHD组.采用窒息法建立大鼠CPR模型,分别于自主循环恢复(ROSC)时和ROSC 12 h灌胃生理盐水或BHD.各组于ROSC 24 h取左侧大脑,采用干湿比重法计算脑组织含水量,原位末端缺刻标记法检测凋亡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Fas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复苏组在ROSC后24 h脑含水量增加[(80.99±0.83)%比(78.60±0.46)%,P<0.05],脑凋亡相关蛋白Bax[(32.1±6.4)个/HP比(5.6±3.0)个/HP]、Bcl-2[(15.0±6.0)个/HP比(6.9±2.9)个/HP]、Fas[(17.3±7.7)个/HP比(3.9±2.0)个/HP]以及脑细胞凋亡[(47.5±8.5)个/HP比(10.6±4.7)个/HP]的表达增加(均P<0.01);与复苏组比较,BHD组脑含水量[(79.09±0.97)%]减少,Bax[(17.1±6.2)个/HP]、Fas蛋白[(10.9±4.3)个/HP]表达和细胞凋亡[(33.4±6.6)个/HP]明显降低, Bcl-2蛋白表达[(35.5±7.0)个/HP]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结论 BHD能够减轻脑水肿,减少细胞凋亡,具有脑保护作用.
作者:李章平;陈寿权;李惠萍;黄唯佳;程俊彦;章杰;晏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对热打击诱导人肠上皮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影响以及可能参与调控的信号通路.方法 用不同温度的热打击(39、41、43 ℃)1 h刺激培养的人肠上皮细胞株(SW480)后,继续于37 ℃下培养24 h,收集细胞和细胞上清液.另将细胞进行热打击(43 ℃,1 h),同时加用100 kU/L和1 000 kU/L的乌司他丁继续于37 ℃下培养24 h后收集细胞和细胞上清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裂解液中p38蛋白表达.结果 低温度的热打击(39 ℃)对SW480细胞分泌IL-8没有诱导作用,但高温(41 ℃、43 ℃)可明显诱导IL-8水平的升高(均P<0.01);而乌司他丁可明显抑制热打击对SW480细胞IL-8的诱导表达作用(均P<0.01),尽管大剂量乌司他丁对IL-8的抑制作用较小剂量组更加明显,但两个剂量乌司他丁组间无明显差异.不同温度的热打击可诱导SW480细胞p38表达上调,并具有一定剂量依赖效应(均P<0.01).而乌司他丁不仅可以抑制SW480细胞p38的基础表达水平,并且小剂量的乌司他丁即可明显抑制热打击对p38的诱导表达作用(P<0.01),但两个剂量乌司他丁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乌司他丁可能通过降低p38表达来抑制热打击对肠上皮细胞释放IL-8的诱导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其他信号通路参与的可能,这为理解肠屏障细胞的炎症反应在重症中暑中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也为乌司他丁作为免疫调节剂未来用于治疗重症中暑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刘志锋;唐丽群;曾平;李炳玲;孙学刚;童华生;孟繁甦;苏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ALI)大鼠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IFN-γ/IL-4)比值失衡的影响.方法 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血必净组,后两组又分别分为给药后1、2、4 h 3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采用舌下静脉注射脂多糖(LPS)5 mg/kg建立ALI模型,血必净组注射LPS后腹腔注射血必净注射液10 ml/kg,模型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检测各组肺湿/干重 (W/D) 比值及血清IFN-γ、IL-4的水平和IFN-γ/IL-4比值.结果 模型组给药后各时间点肺W/D比值、血清IFN-γ、IL-4水平和IFN-γ/IL-4比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1);血必净组大鼠肺W/D比值、血清IFN-γ和IFN-γ/IL-4比值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血清IL-4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使LPS所致ALI大鼠失衡的IFN-γ/IL-4比值趋于平衡,减轻大鼠ALI的程度.
作者:何国鑫;范丽妫;罗文朝;卢中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肺炎痰热证大鼠肺组织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转导通路,探讨毒素清治疗肺炎痰热证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肺炎组、肺炎痰热证组、阳性对照组、毒素清组,每组12只.制备细菌性肺炎痰热证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p-JAK2、p-STAT1、p-STAT3、细胞信号转导抑制蛋白3(SOCS3)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肺组织SOCS3 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肺炎组、肺炎痰热证组肺组织p-JAK2、p-STAT1、p-STAT3、SOCS3蛋白及SOCS3 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1),且肺炎痰热证组较肺炎组升高明显(均P<0.05).与肺炎痰热证组相比,毒素清组、阳性对照组肺组织p-JAK2、p-STAT1、p-STAT3蛋白表达明显减弱(均P<0.01),SOCS3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增强(均P<0.01),其中,毒素清组肺组织p-JAK2、p-STAT1、p-STAT3蛋白表达较阳性对照组减弱尤为明显(均P<0.05).结论 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肺炎痰热证肺组织的病理损伤过程;毒素清治疗肺炎痰热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SOCS3,阻断JAK/STAT信号通路,继而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关.
作者:梅雪;李建生;张艳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颅脑损伤致昏迷是脑外科临床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患者病情多危重,变化快,致残率较高,昏迷时间长,治疗较困难,在治疗过程中如何提高觉醒率、存活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残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临床研究要解决的主要内容.本科在总结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颅脑创伤性昏迷经验的基础上,从2006年5月后采用自拟中药催醒汤配合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颅脑创伤性昏迷患者,取得了满意的催醒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田建平;杨国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冠脉)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IVUS-VH)影像,探讨冠脉易损斑块的影像学特点及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ACS患者与40例自发性心绞痛(SA)患者通过IVUS-VH成像冠脉斑块的影像学特点及两组患者冠脉斑块的性质及其与临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ACS组易损斑块总发生率明显高于SA组[36.7%(94/256)比14.6%(28/192),P<0.01],且近中段(<20 mm)易损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远端(>30 mm,均P<0.01);ACS组斑块成分中纤维成分(F)、纤维脂质成分(FF)、坏死成分(NC)、钙化成分(DC)及血管重构指数(RI)与S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ACS组以FF和NC成分为主,SA组以F和DC成分为主.两组血管斑块面积百分比(PAV)、斑块偏心指数(E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易损斑块脂质成分FF与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r=0.08,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r=-0.06,P<0.05).结论 IVUS-VH成像显示ACS患者易损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SA患者,且斑块成分不同,与临床血脂水平具有相关性.
作者:梁国庆;赵玉娟;姜铁民;陈少伯;赵季红;李玉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清热燥湿方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清热燥湿方组4组.地塞米松和清热燥湿方在LPS诱导ALI模型前预处理3 d.分别于制模后4 h和8 h采用免疫组化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F-κB的蛋白及mRNA表达,并进行肺组织病理观察.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地塞米松组和清热燥湿方组4 h、8 h NF-κB蛋白染色阳性面积率[4 h:(3.40±0.39)%、(2.59±0.62)%比(4.28±0.55)%;8 h:(3.04±0.74)%、(2.60±0.11)%比(4.20±0.62)%]及mRNA表达[4 h:(12.88±2.28)×10-4、(3.07±2.63)×10-4比(44.82±9.27)×10-4;8 h:(3.30±2.64)×10-4、(1.53±1.51)×10-4比(26.07±3.81)×10-4]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光镜下观察,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出现大片出血及坏死;清热燥湿方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较模型组减轻.结论 清热燥湿方能减轻内毒素致ALI大鼠肺组织损伤,对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能降低损伤肺组织NF-κB蛋白及mRNA表达有关.
作者:阮琼;汪东颖;杨爱东;李文雯;吴中华;郭永洁;王利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生存质量、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方法 对4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比较不同证型间病程、体质指数(BMI)、血脂水平、生存质量和胰岛素用量,并对糖尿病中医证型与慢性并发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400例糖尿病患者以阴阳两虚证(96例)及气阴两虚证(84例)多见;并发症以糖尿病肾病(150例)居首位, 其次是糖尿病眼底病变(68例).中医证型与糖尿病并发症有相关关系.阴阳两虚证、血瘀证、气阴两虚证、湿痰夹热证患者病程较长[(8.53±6.14)、(6.19±6.54)、(6.16±6.29)、(6.15±6.22)年],阴阳两虚证、气阴两虚证、阳虚证、湿痰夹热证、阴虚证患者的生存质量较差[(28.37±6.24)、(28.36±7.37)、(26.82±7.65)、(25.65±8.28)、(25.93±8.53)分],湿痰夹热证、阴阳两虚证、气阴两虚证、阴虚证、阳虚证患者胰岛素用量明显升高[(38.60±12.38)、(37.70±10.28)、(35.20±11.54)、(32.30±12.63)、(30.10±10.57) U],上述各指标与气虚证患者[病程(5.15±5.47)年,生存质量(22.67±8.46)分,胰岛素用量(22.80±10.22) U]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湿痰夹热证BMI高,但各证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阴阳两虚、气阴两虚证患者胆固醇较阳虚证患者增高(均P<0.05).结论 中医证型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进展、转归关系密切;与病程、BMI、血脂、生存质量、胰岛素抵抗等存在相关关系.
作者:刘焱;王学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临床经验显示,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时患者极易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死率较高.本院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重度AOPP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提高,报告如下.
作者:磨红;赵志权;赵奇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系统分析中医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疗效,以期对治疗方法作出客观、可信的评价,以指导临床.方法 检索清华同方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收集中医复方、中西医结合治疗AAD的随机或半随机试验,所有检索均截至2009年2月.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用RevMan 4.2.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7篇文献,Meta分析显示,单纯中药治疗组治愈率和有效率优于西药对照组[3篇文献,治愈率的相对危险度(RR)为1.75,95%可信区间(CI)为1.02~3.01;有效率的RR为1.28,95%CI为1.09~1.49,均P<0.05];中西药治疗组治愈率和有效率亦显著优于西药对照组(4篇文献,治愈率的RR为1.47,95%CI为1.24~1.75,有效率的RR为1.34,95%CI为1.18~1.52,均P<0.01).结论 采用中药或中西药治疗AAD患者较西医治疗具有优势.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及数量有限,尚需开展更多大规模、高质量、随访时间足够的随机对照研究,为进一步分析提供证据.
作者:何成诗;高培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本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1月共收治15例尿毒症头孢菌素性脑病患者,经组合型人工肾治疗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5例患者中男11 例,女4例;年龄19~78岁,平均(61.3±6.5)岁;符合慢性肾衰竭尿毒症诊断标准;均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时间为15 d~5年.
作者:陈连华;张丽琴;唐凤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病变呈持续发展,伴有吸入有害粒子及气体所引起的肺部炎症反应,以气促及咳嗽、咯痰为主要临床表现,如出现症状加重需药物治疗.现就COPD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周明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本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治疗1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已有肺栓塞倾向的患者,术后疗效较满意,现将临床观察及术后护理重点总结如下.
作者:宋永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重度子痫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回顾分析本院169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病例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周瑜;陈宇涵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