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依巴斯汀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荨麻疹及血浆组胺的临床观察

李天林;吴景文;谭冬芳;邓新华

关键词:卡介菌多糖核酸, 依巴斯汀, 荨麻疹, 血浆组胺水平
摘要:目的 分析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荨麻疹的效果及对血浆组胺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6月~2017年3月80例荨麻疹患者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依巴斯汀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比较两组荨麻疹治疗效果;风团消失时间、瘙痒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血浆组胺水平、瘙痒评分、IL-10、风团数量.结果 观察组荨麻疹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风团消失时间、瘙痒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浆组胺水平、瘙痒评分、IL-10、风团数量相近(P>0.05);出院时观察组血浆组胺水平、瘙痒评分、IL-10、风团数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荨麻疹的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风团和瘙痒症状消退,消除风团,减轻瘙痒症状,降低血浆组胺水平和炎症水平,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价值的分析

    目的 探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4例为周围神经病变组,另选同期就诊的单纯糖尿病患者70例为糖尿病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结果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与糖尿病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张琼;张浩;刘婷;邱飞;黎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溶栓药物进入血管时间、症状控制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的时间(P<0.05),观察组溶栓率为88.00%,对照组为4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为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以缩短急性脑梗塞患者急救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吴妙珠;文晓燕;区慧敏;毛昌立;林妙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对异位妊娠患者临床诊断价值比较分析

    目的 对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进行比较与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70例异位妊娠孕妇.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经阴道超声诊断,对照组采用腹部超声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准确性与图像表现差异.结果 输卵管、宫角、宫颈、卵巢是异位妊娠常见部位,以输卵管为常见,无回声区内胚芽、卵黄囊、原始心管搏动是超声图像的主要表现;经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4.4%,腹部超声诊断率88.%,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超声在宫外孕囊影、宫外混合性包块及宫外孕囊中胎心与胎芽可见的检出率低于经阴道超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方法在子宫直肠陷窝积液检出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诊断异位妊娠采用经阴道超声诊断,准确性更高,值得采用.

    作者:张路路;魏海东;谢春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连续性细节护理干预在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连续性细节护理干预在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卧床休息、呼吸机供氧、降低颅内压、预防感染、酸碱和电解质的平衡等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采用连续性细节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主观舒适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P<0.05);观察组的主观舒适度为94.00%(4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39/50)(P<0.05);观察组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续性细节护理干预在心律失常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主观舒适度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弓永红;郅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孕期体重增加对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孕期体重增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932例妊娠前体重指数正常的单胎孕妇,按照孕期体重达标情况,将其分为A组(增重不达标)、B组(增重正常)和C组(增重超标),比较孕妇孕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孕妇分娩后,记录并比较新生儿体重、分娩方式(剖宫产、经阴分娩)以及分娩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C组孕妇孕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体重由低到高依次为A组、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剖宫产术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分娩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体重过度增加会提高孕妇孕期及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分娩危险,应合理控制孕妇体重.

    作者:曹宇;杨虹;陈志梅;张瑜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应用顺铂与奈达铂治疗的临床价值对比

    目的 探究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应用顺铂与奈达铂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96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顺铂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奈达铂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中位生存期、1年生存率、不良反应情况及治疗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42%,对照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多,多表现为消化道反应、血液学毒性等,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铂与奈达铂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均具有良好临床效果,奈达铂联合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胃肠道毒性,且患者满意度更高.

    作者:马广耀;汤跃卿;范书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对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手术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分析探讨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对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手术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手术产妇,根据患者健康条件和自主意愿分为小剂量组(n=100)和常规剂量组(n=100).小剂量组产妇采用1.0ml1%罗哌卡因联合10μg芬太尼麻醉,常规剂量组采用1.5ml 1%罗哌卡因联合10μg芬太尼麻醉.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前、麻醉后15min、胎儿分娩后、手术完成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HR、DBP、SBP)和应激反应(Cor、ET、SOD、MDA).结果 (1)麻醉15min后,观察组患者的DBP、SB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胎儿娩出后,对照组患者的HR水平高于观察组,DBP水平低于观察组(P<0.05);(2)麻醉15min后,观察组患者的Cor、SOD水平小于对照组(P<0.05);胎儿娩出后,观察组患者的Cor、ET小于对照组,MDA大于对照组(P<0.05);手术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SOD水平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产妇,能有效稳定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并改善其应激反应.

    作者:刘合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分层次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分层次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8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0例)采用常规肿瘤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n=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分层次护理方法予以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护理干预前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总体健康、健康角色受限、躯体功能、躯体疼痛、生命活力、社交功能、情感角色受限、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干预前和对照组护理干预后(P<0.05);观察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P<0.05).结论 分层次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婧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医体质辨析应用于社区产褥期妇女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中医体质辨析在社区产褥期恢复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我中心分娩的产妇138例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基于中医体质辨析予以针对性的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后3d恶露量、产后3d子宫底高度、恶露消失时间、产后42d体重指数.所有产妇均随访42d.在干预前和干预42d后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抑郁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产后3d恶露量、产后3d子宫底高度、恶露消失时间、产后42d体重指数分别为14.63±3.21ml、7.46±1.20cm、24.05±10.41d、22.11±0.78kg/m2,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42d后HAMD评分为7.5±3.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基于中医体质辨析进行中医护理干预,能够让产褥期妇女获得更好的恢复效果,具有较强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董翠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氯吡格雷抵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氯吡格雷抵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受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服用氯吡格雷负荷量24h后给予血栓弹力图检测,以ADP诱导血小板抑制率为根据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ADP抑制率<50%)30例和对照组(ADP抑制率≥50%)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临床特点、随访期间出现死亡情况、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 观察组患者随访1年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抵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较为大,能够提高心血管死亡、再次血运重建、再发心肌梗死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使患者出现不良预后情况,应当提高警惕,探究有效防治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伟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西替利嗪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 研究西替利嗪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抗感染、解痉平喘等治疗,并雾化吸入舒利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西替利嗪,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三个月,三个月后将两组的治疗结果 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在喘息、气促、心率加快、肺部有哮呜音及湿性啰音等持续时间上均比观察组长,且PEF、FEV1值明显低于观察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较对照组的76.19%高,数据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替利嗪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显著,不仅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还有利于缩短其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值得临床治疗中推广运用.

    作者:尹晓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老年性白内障患者59例,按照手术方法差异分成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29例.对照组实施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实施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72.41%(P<0.05).两组在基础泪液分泌水平、泪膜破裂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视力水平在(0.05~0.29)、(0.30~0.49)、(0.80~1.00)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老年性白内障实施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全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前外侧入路L型锁定钢板治疗粉碎性Pilon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前外侧入路L型锁定钢板治疗粉碎性Pilon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胫骨远端粉碎性Pilon骨折患者8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内侧入路普通钢板固定,观察组予前外侧入路L型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Mazur评分结果 、临床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组Mazur评分结果优良率及AOFAS踝-后足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外侧入路L型锁定钢板治疗可促进粉碎性Pilon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薛文辉;陈天实;黄文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

    目的 探讨平行双钢板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对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87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术式不同分组,对照组43例,观察组44例,均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实施手术,对照组行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平行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 观察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8.64%(39/44),高于对照组69.77%(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09%(4/44),低于对照组25.58%(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QOL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行双钢板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可改善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肘关节功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确切.

    作者:毋剑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依巴斯汀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荨麻疹及血浆组胺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荨麻疹的效果及对血浆组胺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6月~2017年3月80例荨麻疹患者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依巴斯汀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比较两组荨麻疹治疗效果;风团消失时间、瘙痒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血浆组胺水平、瘙痒评分、IL-10、风团数量.结果 观察组荨麻疹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风团消失时间、瘙痒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浆组胺水平、瘙痒评分、IL-10、风团数量相近(P>0.05);出院时观察组血浆组胺水平、瘙痒评分、IL-10、风团数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荨麻疹的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风团和瘙痒症状消退,消除风团,减轻瘙痒症状,降低血浆组胺水平和炎症水平,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李天林;吴景文;谭冬芳;邓新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莫西沙星联合美罗培南治疗COPD合并感染性肺炎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美罗培南与莫西沙星治疗COPD合并感染性肺炎的效果.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COPD合并感染性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莫西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美罗培南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消失、啰音消失、呼吸困难症状消失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罗培南联合莫西沙星治疗COPD合并感染性肺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西医治疗对窦性心律过缓伴心衰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在窦性心律过缓伴心衰患者辅助治疗中的作用,并观察患者心功能、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方法 纳入我院收治的窦性心律过缓伴心衰患者2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10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曲美他嗪,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平均心率、心功能指标(LVEF、LVESD、LVEDD)以及血流动力学(ESR、HCT)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97.03%)较对照组(86.14%)有效率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2)治疗组治疗后平均心率、LVEF高于对照组,LVEFDD、LVESD、ESR、Hct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窦性心律过缓伴心衰患者经参松养心胶囊辅助治疗,能促进心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亚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多样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多样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多样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以及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结果 两组护理干预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护理干预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功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及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样性护理可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并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要红;吴秋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复合乳酸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对腹泻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复合乳酸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对腹泻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择200例于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儿科治疗小儿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分组,所有患儿均采取相同的方案实施止泻、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儿另加用复合乳酸菌片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记录大便次数复常时间、大便性状复常时间,空腹抽血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G),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统计随访6、12个月腹泻复发次数.结果 观察组100例中显效78例(78.0%),总有效率92.0%(92/100);对照组100例中显效52例(52.0%),总有效率87.0%(87/1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大便次数复常时间、大便性状复常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复发次数、12个月复发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gA、IgG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IgA、IgG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gA、Ig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4/100),对照组发生率为7.0(7/10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9,P>0.05).结论 小儿腹泻治疗中应用复合乳酸菌片和蒙脱石散治疗,能够提高患儿免疫力,有利于患儿早期康复,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

    作者:宋中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药物联合物理预防在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药物联合物理预防在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行骨科创伤手术治疗的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65例采用物理预防术后下肢DVT,观察组患者采用药物联合物理预防方式,对比两组患者预防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率为17.33%,对照组为45.33%(χ2=19.898,P<0.05);对照组中央型、混合型下肢DVT比例高于观察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药物联合物理预防骨科创伤手术后PTS效果显著,因此非常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常晓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